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围手术期输血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输血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对427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输血情况和术后复发转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输血组术后1、2和3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0.5%(4/38)、15.8%(6/38)和18.4%(7/38),而未输血组术后1、2和3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6%(10/389)、5.1%(20/389)和6.7%(26/3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60、5.20和5.13,P值均<0.05;围手术期输血组术后1、2和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9%(3/38)、10.5%(4/38)和13.2%(5/38),而未输血组术后1、2和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0%(4/389)、2.3%(9/389)和3.1%(12/3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69、5.35和6.74,P值分别<0.01、<0.05和<0.01.结论:围手术期输血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具有显著影响,建议手术医生应该通过提高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处理水平而减少出血和避免输血.  相似文献   

2.
近年一些研究报告认为围手术期(即手术前后30天)输血将促进癌术后复发和死亡。作者研究了行根治术的31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输血效应,统计结果示:输血组复发率24%(113/268),死亡率为38%(102/268);未输血组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2%(15/47)和28%(13/47),两组相比,P 值均为0.2.输血组5年无瘤生存率为0.59,未输血组为0.72,P 值为0.1。由此提示输血组预后虽较未输血组差,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把以上结果的各种可变因素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来计算,输血对预后的影响更小。该研究不支持围手术期输血促进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死亡的假设。各作者对输血与肿瘤术后复发和死亡关系报道的结果不一,其原因可能是:(1)缺乏前瞻性和随机研究是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CA15-3)、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在乳腺癌诊断与术后复发转移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110例乳腺癌患者、5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CA15-3、CEA水平。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用ROC曲线评价CA15-3、CEA在乳腺癌诊断和术后复发转移判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10例患者中CA15-3和CE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2.7%(36/110)和12.7%(14/110)。I期、II期乳腺癌患者CA15-3、CEA血清含量无明显变化,与良性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以43例Ⅲ期、Ⅳ期乳腺癌患者的CA15-3、CEA测定值绘制ROC曲线,分析显示,CA15-3、CE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2.3%、81.1%,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19~0.929、0.714~0.906。术后复发转移患者CA15-3、CE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5.7%(18/21)、52.4%(11/21),AUC分别为97.8%、89.1%,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44~1.011、0.790~0.991。结论通过ROC曲线评价可得出,CA15-3、CEA对Ⅲ期、Ⅳ期乳腺癌诊断有临床参考价值,在术后复发转移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乳腺癌术后监测复发转移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临床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加术后放化疗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的肿瘤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除术患者106例(保乳组),同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95例(对照组),术后早期予以全身化疗、全乳腺区放疗和(或)内分泌治疗。结果:全部病例中位随访53个月,保乳组中无局部复发者,对照组局部复发1例;保乳组和对照组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34%(79/82)和95.58%(65/68),P=0.9571;90.24%(37/41)和90.47%(38/42),P=0.9870。远隔脏器转移率分别为5.7%和5.3%,P=0.9774。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侧乳房外形的优良率达96.2%。结论:早期乳腺癌采用保留乳房手术加术后放化疗综合治疗,疗效与根治术相似,美容效果好,可作为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69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随访其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随访的635例中,11.3%(72/635)死亡,其中复发转移和晚期乳腺癌占80.6%(58/72)。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6%、94.4%和92.1%。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和未接受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17.8%、36.5%(P<0.01),死亡率分别为1.5%、5.8%(P>0.05)。接受术后辅助放疗和未接受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0.9%、43.6%(P<0.01),死亡率分别为3.4%、9.1%(P>0.05)。初始治疗有效和无效的死亡率分别为20.8%、60.3%(P<0.01)。Her-2表达阳性与阴性者死亡率分别为19.8%和8.4%(P<0.01)。内分泌治疗组与未采用内分泌治疗组死亡率分别为8.1%和15.0%(P<0.01)。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死亡率分别为23.9%和9.2%(P<0.01)。单发转移与多发转移死亡率分别为14.5%和57.1%(P<0.01)。[结论]辅助治疗、初始治疗疗效、Her-2表达状况、内分泌治疗、三阴性乳腺癌、首次复发转移数目均影响乳腺癌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ypT1~4N0期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3年3月至2010年12月间,经术前同期放化疗及根治性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ypT1~4N0期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104例,其中术后辅助化疗73例,术后未化疗31例;ypT1~2期39例,ypT3 ~4期65例.对全组患者和亚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全组104例ypT1~4N0期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3.4%和85.3%,其中术后辅助化疗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5.5%和88.6%;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和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8.6%和77.2%.术后辅助化疗组与术后未化疗组患者总生存曲线和无复发生存曲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06和0.108).术后辅助化疗组患者的3年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4.1%(3/73)和5.5%(4/73);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3年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2%(1/31)和16.1%(5/31).术后辅助化疗组与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局部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6),远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在ypT1 ~2N0期患者中,术后辅助化疗组与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曲线和无复发生存曲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96和0.939),术后辅助化疗组与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76和0.414).在ypT3~4N0期患者中,术后辅助化疗组与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曲线和无复发生存曲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4和0.025).术后辅助化疗组与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局部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8),远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 术后辅助化疗能降低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ypT3~ 4N0期患者的远处转移率,从而改善其预后,但并不能使ypT1~ 2N0期患者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7.
围手术期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附8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ong ZJ  Ren JQ  Kong G  Qing DJ  Liu H  Liang YQ 《癌症》2007,26(12):1350-1353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有学者主张对结直肠癌患者行围手术期化疗,本研究旨在探讨围手术期化疗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8月至2003年8月在我院胃肠外科行根治术的167例Dukes'B、C期结直肠癌患者,电脑抽取随机数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行根治性手术,试验组采用5-FU进行围手术期化疗,两组术后均采用5-FU/CF方案进行全身化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术后复发转移率和生存率.结果: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组总的术后复发转移率为42.5%,对照组为49.4%,试验组为3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全组总的术后1、3、4年生存率分别为97.6%、74.7%、61.8%,对照组分别为95.3%、67.1%、54.8%,试验组分别为100%、82.7%、6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围手术期化疗能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13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将术后复发转移的35例作为A组,102例未发生复发转移者作为B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年龄<40岁患者的复发转移率为47.83%,显著高于年龄≥40岁患者的(P<0.05);肿瘤直径>5 cm患者的复发转移率为72.73%,显著高于肿瘤直径<2 cm患者的(P<0.05);淋巴结转移数目1~3个患者的复发转移率为34.15%,淋巴结转移数目>3个患者的复发转移率为50.00%,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P<0.05);CA15-3阳性患者复发转移率为38.71%,显著高于CA15-3阴性患者的(P<0.05)。结论年龄<40岁、肿瘤直径大、淋巴结转移数目多、CA15-3阳性是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加强监测危险因素,强化术后放疗的抗肿瘤措施,以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状态与术后复发、转移部位的关系。方法:1989~1994年经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乳腺癌病例且雌、孕激素受体明确、术后随访完整的病例1372例。根据ER和PR状态分组,总结ER和PR状态与首次治疗后发生复发、转移部位的关系。结果:ER /PR 组患者皮肤、骨骼转移率为10·91%,明显高于ER-/PR-组(5·56%),P=0·0053;ER-/PR-组内脏转移率为15·56%,高于ER /PR 组(3·64%),P=0·0000。激素依赖性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82·31%,80·04%)高于非激素依赖性组(77·22%,73·89%),P<0·05。两组10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并无区别。结论:乳腺癌在晚期转移部位与ER、PR受体状态有关,ER /PR 组5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高于ER-/PR-组,进行综合治疗是提高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食管鳞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与肿瘤进展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72例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并对其与常见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微血管密度值为 2 3 .74± 9.49/ 2 0 0倍视野 ,N1组、姑息性切除组、术后复发转移组和Ⅲ期 +Ⅳ期患者的微血管密度分别高于N0 组、根治性切除组、无复发转移组和Ⅱ期患者 (P <0 .0 5 ) ,高微血管密度组的术后生存曲线较低微血管密度组恶劣 (Logranktest ,P <0 .0 5 )。多因素分析表明微血管密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血管形成可促进食管鳞癌的进展 ,并导致术后复发转移率升高及生存率下降 ,检测微血管密度具有判断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及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影响中下段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存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Li CS  Wan DS  Pan ZZ  Zhou ZW  Chen G  Wu XJ  Li LR  Lu ZH  Ding PR  Li Y 《癌症》2006,25(5):587-590
背景与目的:中下段直肠癌在我国发生率较高,如何提高中下段直肠癌治疗效果的研究一直受到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中下段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临床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0年~1999年收治的599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全组患者中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355例,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244例。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曲线比较,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70.7%,其中APR与LAR依次为:67.5%、75.2%(P=0.026)。单因素分析显示,局部复发、围手术期输血、T分期、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肿瘤大体类型、组织类型以及肿瘤距肛缘长度与中下段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局部复发、围手术期输血、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局部复发、围手术期输血、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中下段直肠癌患者预后重要的指标。LAR正逐渐成为中下段直肠癌根治术首选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Ren JQ  Zhou ZW  Wan DS  Lu ZH  Chen G  Wang GQ  Tang SX  Wang JJ 《癌症》2006,25(5):591-595
背景与目的:目前国内外有关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后报道尚不多,且研究结果不一。本研究旨在探讨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选择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152例,Cox模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全组复发转移率为19.74%,肝转移率为9.87%。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输血、病程、肿瘤大小、肿块活动度、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与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有无输血、术前血清CEA水平、肿块活动度、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与术后肝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块活动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术前血清CEA水平、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术后肝转移有关。结论:肿块活动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预后因素,术前血清CEA升高、肿瘤分化不良、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肝转移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3.
探讨新疆地区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可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333例乳腺癌患者,依据ER、PR、Her-2的表达状况将其分为两组,三者表达均为阴性即为三阴性乳腺癌,另一组即为非三阴性乳腺癌,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复发转移情况及5年无瘤生存率。结果:333例乳腺癌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82例,占24.62%,其淋巴结阳性率为41.5%,截止至随访日期,82例三阴性乳腺癌复发转移21例(25.61%),251例非三阴乳腺癌复发转移38例(15.14%),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其远处转移的危险比为2.041(P=0.015),肺转移的危险比为2.551(P=0.036),手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风险危险比为1.948(P=0.042),生存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5年无瘤生存率为74.4%,非三阴性乳腺癌为84.9%,两组曲线比较P=0.027。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淋巴结阳性率较非三阴乳腺癌高,其复发转移风险高于非三阴组,主要是远处转移风险较高,具体表现为肺转移风险高于非三阴组,并在术后的3年内复发转移风险高,且5年无瘤生存率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1~3 枚阳性的T2 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是否需要接受放疗及放疗靶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7年6 月~1998年12月根治术后经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1~3 枚阳性的T2 期乳腺癌患者103 例,其中44例未接受放疗,59例接受内乳区和锁骨上淋巴引流区放疗。所有患者术前腋窝均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均未发现远处转移。分析患者的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定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 法,并用Log-rank 检验。结果:未放疗组和放疗组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56.8% 、72.9%(χ2=2.805,P=0.094),10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7.3% 、10.2%(χ2=5.112,P=0.03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43.2% 、22.0%(χ2=5.263,P=0.031),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0.0% 、64.4%(χ2=4.063,P=0.044)。 两组患者胸壁复发率为7.8%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内乳淋巴引流区复发。内乳区放疗未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论:T2 期乳腺癌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1~3 枚阳性患者术后放疗降低了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内乳淋巴引流区复发少见,建议不给予内乳区放疗。建议T2 期腋窝淋巴结1~3 枚阳性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给予胸壁及锁骨上区放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年轻乳腺癌患者(年龄≤35岁)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后的疗效.方法 临床纳入年轻乳腺癌患者90例.其中,保乳手术患者45例,进行改良根治术患者45例.观察两组患者3年生存情况、手术情况、生活质量等.结果 保乳组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5.56%、2.22%、2.22%,根治组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1.11%、4.44%、6.67%,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保乳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改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保乳组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以及精神健康(MH)评分均明显优于改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年轻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手术以及改良根治术均能够起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生存率及复发率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保乳手术具有创伤小、临床恢复快且能够提高生活质量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r complex,NAG)对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的美容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但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Ⅰ、Ⅱa期)乳腺癌的肿瘤学风险一直存在着争论。本研究比较保留NAC的改良根治术与传统改良根治性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方法:在1998年1月~2003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根据发病年龄、腋窝淋巴结状态、激素受体情况、肿块大小和Her-2/neu的表达状态5个变量对42例接受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患者和84例接受传统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按1:2比例进行配对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两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保留NAC组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传统改良根治组为44个月。保留NAC组5年局部区域复发率为2.44%,传统改良根治组3.2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1)。保留NAC组5年远处转移率为5.64%,传统改良根治组为4.3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4)。保留NAC组和传统改良根治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00%和9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4);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1.67%和9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7)。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症基础上行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可以和传统的改良根治术取得相似的治疗效果,但可以增强患者乳房重建的美容效果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allogeneic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s showed adeleterious effect and what might be preoperative risk factors for blood transfusion in patients with TNM stageII colon cancer. Total 470 patients who fulfilled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selected for a further 10-year followupstudy. We found that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non-transfused and transfused group inmortality (P=0.018), local recurrence (P=0.000) and distant metastasis (P=0.040). Local recurrence and distantmetastasis between 1 to 3 units and more than 3 units group did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here wasno difference in survival rate between non-transfused and 1 to 3 units group (log rank =0.031, P=0.860). The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blood transfusion volume in transfused patients was found (78.77% vs 63.83%,P=0.006). Meanwhile,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urvival rate was existed between non-transfused group andmore than 3 units group (84.83% vs 63.83%, P=0.002 ).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e following 3 variablesto b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s: preoperative CEA level (P<0.05),location of tumor (P<0.01) and diameter of tumor (P<0.01).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location of tumorand diameter of tumor are two independent factors for requirement of perioperative transfusions. Therefore,allogeneic transfusion increase the postoperative tumor mortality, local recurrenc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inpatients with stage II colon cancer. The postoperative tumor mortality, local recurrence and distant metastasis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blood transfusion volume. The blood transfusion volum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survival rate. Location of tumor and diameter of tumor were the independent preoperative risk factors for bloodtransfus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乳房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回顾30例采用带蒂背阔肌肌瓣转移修复保乳手术后乳房缺损的乳腺癌病人,分析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情况,评价其乳房外形及触感。[结果]经过6~48个月随访,30例病人中,除2例出现远处转移,未发现局部复发者。乳房外形和触感的满意率分别为93%和90%。[结论]采用带蒂背阔肌肌瓣转移修复保乳手术后乳房缺损能保证局部低复发率.能达到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一种既达到肿瘤根治性切除目的 ,又保留乳房美观外形的简便省时、完全可靠的手术方法。方法 :选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 ,经腋后线切口行肿瘤根治切除术 ,切除肿瘤表面皮肤 ,保留乳头乳晕 ,取部分背阔肌脂肪瓣行Ⅰ期乳房再造。结果 :4 6例接受乳房再造患者成功 4 5例 ,再造乳房美观效果为优者 34例 (75.6 % ) ,良 7例 (15.5% ) ,差 4例 (8.9% ) ;随访满 1,2 ,3年者分别为 9,11和 16例。除 1例腋淋巴结转移 17枚患者术后 38个月出现骨转移及锁骨下复发外 ,其余均无瘤生存。结论 :使用背阔肌瓣重建乳房 ,组织量适中 ,损伤小 ,外形美观 ,适合应用于中国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