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疗效.[方法]选择CHB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维生素类药物口服,治疗组服用当飞利肝宁胶囊,对照组服用护肝片,疗程均为26周.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观察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蛋白(Ⅳ-C)、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层黏连蛋白(LN)均有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HA、PCⅢ有所下降,而Ⅳ-C、LN下降不明显.治疗组4项指标的下降值显著>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功能复常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对CHB肝纤维化有一定改善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CHB)发生YMDD变异后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标志物的变化意义.检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285例CHB患者YMDD变异情况,根据结果分为无突变组和突变组;又各分为继续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组和未继续治疗组;并测定各组乙肝病毒拷贝数(HBV-DNA)、乙肝两对半(HBV M)、常规肝功能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IV)水平.结果显示285例患者中发生YMDD突变144例,以YIDD型最常见;突变组HBeAg阳性率、HBV-DNA水平高于无突变组(P<0.01、P<0.05);无突变病例中继续治疗组CIV、PCⅢ、HBV-DNA水平比未继续治疗组出现下降(P<0.01、P<0.05).YMDD突变组HBeAg阳性率、病毒拷贝数高于无突变组,而纤维化指标无差异;继续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可改善无突变组患者肝组织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对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水平,并与39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4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有明显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4.
拉米夫定联合双甲五灵胶囊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与双甲五灵胶囊联合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双甲五灵胶囊,3次/d,6粒/次,并同时口服拉米夫定01g/d,疗程1年;同时设对照组,给予保肝对症治疗。动态观察服药0、6、12个月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对其中8例患者治疗前后肝穿刺活检,用Masson三色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4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P<001)。肝细胞坏死、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明显减轻。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双甲五灵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使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含量显著下降,并减轻肝组织的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肝功能指标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入选65例慢性乙肝患者为患者组;同期选取肝功能合格的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HBV-DNA,肝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6.
健肝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35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健肝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疗效.[方法]67例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给予口服健肝散,1包/次,2次/d;对照组(32例)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100 ml(含生药50 g),1次/d,及保肝药治疗.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健肝散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对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及Ⅳ型胶原异常均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0.01),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77.1%:56.3%,P<0.05).[结论]健肝散治疗CHB疗效好、安全、价廉,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药三甲益肝冲剂预防鼠肝纤维化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探讨中药三甲益肝冲剂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方法以四氯化碳造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以三甲益肝冲剂(冲剂组)灌胃,观察其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并与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组和大黄庶虫虫丸预防组(虫丸组)比较.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用RIA法测定,并作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统计学处理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冲剂组大鼠血清ALT,AST,Glb,HA,ⅣC及LN均明显降低(P<001),肝纤维化程度降低(P<001).与虫丸组相比,冲剂组大鼠血清HA及LN明显较低(P<005),倍量冲剂组ALT降低(P<005)和HA,LN降低(P<001)有明显差异.结论三甲益肝冲剂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有明显预防作用,其效果优于大黄庶虫虫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苦参碱联合甘利欣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136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2例采用苦参碱联合甘利欣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HBV)标志物以及肝纤维化4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提高清蛋白/球蛋白比值(A/G)(均P0.01);在降低ALT、AST、HA、PCⅢ、Ⅳ-C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BV DNA阴转率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HBeAg阴转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苦参碱联合甘利欣注射液可抑制慢性乙肝肝纤维化,同时还可抑制HBV复制,促进HBV复制标志物阴转,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9.
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病情发展中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80例CHB患者分为两组,在常规护肝及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40例用氧化苦参碱注射液150 mg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以古拉定1.2 g静脉滴注,疗程8 w.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组织生长因子(TGF)-β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0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均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血清中TGF-β1、TNF-α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氧化苦参碱治疗CHB通过降低血清细胞因子TGF-β1、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比较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单用和联合强肝胶囊两种方法对乙型肝炎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66例乙型肝炎并有肝纤维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5例单用组单独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31例联合组接受药物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联合强肝胶囊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HBV DNA,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C-Ⅳ)、层黏蛋白(LN)等.结果 两组在肝功能改善和病毒载量变化无显著差异,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且联合组52 w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改善较单独抗病毒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强肝胶囊有可以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联合抗病毒药物可以明显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瘦素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血清瘦素水平与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4 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的瘦素和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发现CHB患者血清瘦素水平 (7 6 3± 2 19)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3 82± 1 0 9)ng/ml,其瘦素 /BMI值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CHB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蛋白 (LN)、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和Ⅳ胶原 (ⅣC)的水平呈正相关。瘦素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氮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9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其中HBV携带者5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 48例,慢性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3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62例,正常对照40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HA、LN、PⅢNP、C-Ⅳ在HBV携带者、CHB、慢重肝、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测定值升高的顺序为:慢重肝>乙型肝炎肝硬化> CHB> HBV携带者.结论:应用化学发光法动态检测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是指导临床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非损伤性的良好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8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复方鳖甲软肝片组(治疗组40例).两组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的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门静脉内径、肝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门静脉流速(A/P)和脾脏厚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CⅢ、HA、Ⅳ-C水平及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降低(P<0.01),A/P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具有阻止和逆转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ntecavir,ETV)联合医用臭氧自血疗法(major autohaemotherapy,MAH)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对病毒复制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ETV口服。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MAH。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epatitis B virus,HBV-DNA)定量,比较两组治疗后HBV-DNA定量下降情况。计算HBeAg血清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观察组HBV-DNA定量下降值,HBeAg血清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HBV-DNA定量下降值,HBeAg血清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均高于治疗1个月(P0.05)。治疗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血清透明质酸(LN)、层粘连蛋白(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和Ⅳ型胶原(Ⅳ-C)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观察组血清LN、HA、PIIIP和Ⅳ-C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3个月,两组血清LN、HA、PⅢP和Ⅳ-C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ETV联合MAH治疗CHB,能更加持久有效地抑制HBV的复制,同时显著改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肝内Ⅳ型胶原(CⅣ)及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CⅣ同步检测的相关性及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104例CHB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肝组织病理学、肝内CⅣ免疫组化及血清PCⅢ、HA、CⅣ的检测.结果:①病理学诊断属CHB轻度者74例,中度21例,重度9例;②中医辨证分型:属肝郁脾虚型56例(53.88%)、肝胆湿热型3例(2.85%)、肝肾阴虚型14例(13.46%)、脾肾阳虚型5例(4.81%)及瘀血阻络型26例(25.00%);③CHB轻度组,中医辨证以肝郁脾虚型为主,占71.62%(53/74);中度组以瘀血阻络型为主,占66.66%(14/21);重度组病例均属瘀血阻络型.④依中医证型肝内CⅣ免疫组化检测,瘀血阻络型肝内CⅣ检测值显著高于其他各型(P<0.01);⑤血清PCⅢ、HA与CⅣ检测值瘀血阻络型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型(P<0.01);⑥肝内CⅣ检测值与血清PCⅢ、HA和CⅣ检测值比较,呈明显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995,0.993,0.984;均P<0.01).结论:CHB患者肝组织病理、肝内CⅣ免疫组化及血清PCⅢ、HA、CⅣ同步检测与中医证型间有显著相关性,对指导CHB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味复元活血汤防治大鼠肝纤维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加味复元活血汤对实验大鼠肝纤维化预防与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四氯化碳诱导建立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连续11周.造模同时中药组用加味复元活血汤灌胃治疗,西药对照组以秋水仙碱灌胃治疗,空白、模型组则给予等体积0.85%氯化钠液灌胃.于11周末检测大鼠肝功能: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及肝组织匀浆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C-Ⅳ、L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阳性表达.[结果]加味复元活血汤组与模型组及西药组比较:肝功能TP、Alb明显升高,ALT、AST明显下降,血清HA、C-Ⅳ明显下降,肝组织匀浆HA、LN、PCⅢ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肝组织内C-Ⅳ、LN、TGF-β1阳性面积显著降低.[结论]加味复元活血汤能有效地改善肝脏微循环,具有防治实验大鼠肝纤维化,保护肝细胞,恢复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拉米夫定(LAM)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疗效。CHB轻、中度14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使用益肝灵、联苯双酯等普通保肝药治疗;LAM组在对照用药基础上加用LAM;联合组除应用LAM组药物外加用银杏叶提取物。三组在治疗6个月时比较疗效,结果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含量下降,彩色多普勒超声门静脉内径缩小,门静脉血流量下降,平均血流速度加快,脾脏长径及厚度的改变以及肝脏组织学炎症计分和纤维化计分下降,联合组均显著优于LAM组和对照组。LAM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壮肝逐瘀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扶正逐瘀解毒法之复方中药壮肝逐瘀煎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HF)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完全随机非盲法分为2组,各55例,观察组口服壮肝逐瘀煎,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大黄蟅虫丸,每次6 g,每日2次。3个月为1个疗程,2组均观察2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A、LN、ⅣC、PCⅢ明显下降(P0.01)。[结论]壮肝逐瘀煎治疗CHB HF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中医虚、实证及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将75例慢性肝炎患者(其中偏实证组30例,偏虚证组45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以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15例作对照.并对其中20例患者行肝组织活检.结果:①慢性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偏实证组较偏虚证组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慢性肝炎患者肝脏病理分级分期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存在相关性.结论: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可作为慢性肝炎中医虚、实证微观辨证指标之一.②湿热中阻和瘀血阻络是肝纤维化的活跃期,抗肝纤维化治疗的重点是清除湿热邪毒,活血化瘀、祛瘀通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02/2017-02浙江医院收治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接受降酶、保肝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拉米夫定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接受血清纤维化指标测定及肝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Ⅲ pro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eptide,PIIINP)、Ⅳ型前胶原(Ⅳ procollagen,ⅣC)、层黏蛋白(laminin,LN)水平以及肝脏杨氏弹性模量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PⅢNP、ⅣC、LN以及肝脏杨氏弹性模量值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可及时动态评估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