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道梗阻性疾病目前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有BUS、CT、PTC、ERCP、MRCP等 ,检查方法各有特点 ,而 ERCP更具有其独到之处 [1]。为了探讨其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收集资料完整的ERCP和 BUS影像学检查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 35例 ,着重探讨 E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35例中 ,男 2 2例 ,女 1 3例 ,年龄 2 5~ 70岁 ,病程 5天~ 3个月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黄疸。临床手术及病理结果 ;胆道结石 2 7例 ,胆管癌 5例 ,胰头癌 2例 ,胆总管先天性囊肿 1例。1 .2 方法 全部病例在 …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报道用ERCP诊断胆管癌24例、胆囊癌6例、壶腹癌19例、共49例,都经手术或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为85.7%。 文章描述了胆道癌ERCP的X线表现。依造影所见把胆管癌分为阻塞型、狭窄型和息肉型。狭窄型又分闭塞型、环型及弥漫型三个亚型。胆管癌以阻塞型和闭塞型狭窄多见。胆囊癌表现为胆囊内基底宽广固定不变的充盈缺损。壶腹癌为壶腹部边缘不整的占位病变,可阻塞胆管或胰管或同时阻塞胰胆管。肝内胆管的软藤状改变是胆道恶性肿瘤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临床应用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对进行ERCP术的65例患者开展有效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特别是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65例患者经ERCP检查和治疗,无任何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ERCP术是消化内镜手术的一部分,属于介入和微创外科手术,对多数胆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ERCP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老年人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7例老年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在完成腹部彩超、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检查后行ERCP检查,并根据病情行相应的治疗,观察诊治效果和并发症.结果:147例患者,ERCP成功138例,成功率93.88%,6例患者难以配合插管无法进行ERCP检查,3例发生并发症;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78例(53.06%),术中73例成功取石,取石成功率93.59%;39例(26.53%)术中怀疑肿瘤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术中行鼻胆管引流(ENBD)或放置塑料临时支架减黄;ERCP诊断胆管良性狭窄12例(8.16%),慢性胰腺炎伴胰管扩张7例(4.76%),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2例,胆道蛔虫症3例,行相应的治疗,均治疗成功;1例患者术后出现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2例患者术后出血经过积极的止血后未再出血.结论:ERCP用于诊治老年患者胆道梗阻性疾病效果好,创伤小.  相似文献   

6.
对近年来我院160例梗阻性黄疸病人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指出ERCP和PTC是明确梗阻性黄疸原因的理想手段。梗阻性黄疸原因较多,梗阻及狭窄表现多样,通过对梗阻及狭窄面的X线所见仔细观察,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做出鉴别诊断,以明确梗阻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7.
谭静 《中国乡村医生》2007,9(12):107-107
目的:评价超声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超声表现,并与临床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72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的超声诊断准确率93.1%(67/72),误漏诊率为6.9%(5/72)。结论:超声检查能够对胆梗阻性疾病作出较准确的诊断,对于确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经B超或CT检查怀疑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行MRI平扫及MRCP检查。结果48例中36例得到手术病理证实,其余12例与临床综合诊断相吻合。良性梗阻21例,其中胆总管结石18例,MRCP表现为梗阻端以上胆总管均匀扩张,肝内胆管均呈枯树枝状扩张。恶性梗阻27例,肝门部胆管癌6例,胆总管癌7例,MRCP表现为梗阻端呈截断征,肝内胆管软藤样扩张;胰头癌8例,壶腹部癌6例,MRCP可见双管征。结论MRCP安全、简便、无创,结合MRI平扫对胆道梗阻}生疾病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自磁共振成像 ( MRI)用于临床以来 ,对脊髓炎的诊断有了突破性进展 ,但国内报道很少。现将我科 1994~ 1999年间收治的 35例脊髓炎患者的 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以探讨 MRI对脊髓炎的诊断价值。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2例 ,女 2 3例 ,年龄 17~ 6 7岁 ,平均37岁。按黄如训诊断标准 [1 ]均诊断为脊髓炎。急性起病 2 8例 ,亚急性起病 4例 ,慢性起病 3例。1.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所有病例均为首次发病 ,皆无视力障碍。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及发热病史者 7例 ,其余无明显诱因。首发症状 :肢体麻木无力 2 8例 ,神经根痛 7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ERCP途径治疗高海拔地区老年患者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护理操作配合.方法:40例需行ERCP及相关治疗的老年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在密切监护下经十二指肠镜先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视具体情况行相关治疗.结果:40例患者中胆总管结石32例,27例取石成功,取石成功率84.4%,有8例为胆管或其周围恶性肿瘤,6例行金属或塑料支架置入,18例行鼻胆管引流.乳头肌切口创面轻度渗血3例,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10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结论:ERCP途径治疗老年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安全有效,娴熟的内镜操作技术、专科护士精心的术前准备、准确迅速的术中配合和监护,以及完善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高、低位胆道梗阻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后感染发生率,从而对高感染率的病种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随机选择的高位胆道梗阻患者100例、低位胆道梗阻患者100例,根据高、低位胆道梗阻患者术前术后体温、白细胞、临床症状等统计结果分析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高位胆道梗阻患者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率为21%,低位胆道梗阻者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率为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高位胆道梗阻患者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率高于低位胆道梗阻患者术后胆道感染率,提示胆管高位梗阻为ERCP治疗引起感染并发症的高危病种,应针对性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双途径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分析(附1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经皮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双途径介入治疗18例恶性胆道梗阻病人,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曾良成  禹建峰 《吉林医学》2011,(19):3856-3857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肝外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6例肝外胆道梗阻病例,对其MRCP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RCP对肝外胆道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7.5%。结论:MRCP对肝外胆道梗阻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高,而且是无创性检查,是肝外胆道梗阻性病例最佳的术前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系一高难技术,对胰胆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由于操作复杂,在初开展时不易掌握,检查成功率低,费时长,因此在我国大部分的县市级有条件的医院未能广泛开展[1].1997年9月至2000年10月,我们开展ERCP检查157例,总插管成功率达97.45%,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率达97.8%,选择性胰管插管成功率达95.7%,效果显著.为让初学者尽快掌握这门技术,并争取较高的插管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原发型肺结核包括原发病灶、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原发综合征及其并发症,是儿童肺结核中最主要的类型。随着现代人群机体抵抗力的增强和抗痨措施(药物、BCG)的早期应用,儿童原发型肺结核已显著减少,特别是典型的原发综合征病例,更属罕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影像学综合检查方法,对35例肝血管瘤的有效诊断。其中肝动脉造影13例,可见血管瘤球呈棉团状、环状、C 型高密度充盈、显影早消影慢,呈所谓“早出晚归”征象。CT 扫描8例,显示肝内低密度病灶,当增强后消失,或呈向心性内聚强化带的表现。B 超检查33例,显示大部份病灶小,呈回声增强,内部均质规则,边缘锐利等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附3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胰岛素瘤是临床上少见病常被误诊,病程拖长往往造成病人各脏器器质性改变,甚至死亡。而早期确诊经手术治疗多可治愈。现将我院自1965年至1983年经手术切除的35例胰岛素瘤加以讨论。本组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者62岁。除1例腺瘤病外,肿瘤单发者29例,多发者5例(2例3个,3例2个“包括在他院摘除的位置不详的1个”)。单发肿瘤最小者直径0.8cm,最大者13×9×7cm,多数直径为1~2.5cm。病理诊断胰岛细胞癌1例,胰岛细胞腺瘤病1例,其余为胰岛细胞腺瘤。(表1,附图)  相似文献   

19.
<正> 胆道术后出现恶心、饭后饱胀不适,严重者上腹剧痛,伴黄疸和胆管炎等,可利用ERCP明确诊断。现报道4例,并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道术后合并症的应用价值。例1 女性,38岁,工人。1982年因胆囊炎、肝脓疡在某县医院剖腹探查,切除胆囊。近半年来,肉食后发生右上腹疼痛,放射背部,伴发热。体检:剑突下压痛。B超示:胰腺正常,胆总管直径0.9 cm,未见结石,肝阴性。ERCP见乳头稍肿胀,有少许胆  相似文献   

20.
ERCP联合PTC治疗ERCP难治性胆道梗阻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放置导丝(PTC)治疗难治性胆道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对15例胆道梗阻ERCP(胆总管结石3例,胆总管癌8例,壶腹周围癌4例)治疗失败患者,先超声引导下PTC放置导丝入十二指肠,ERCP时经过此导丝行奥迪氏括约肌切开网篮取石或胆道支架植入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15例均获得成功,右侧肝管穿刺11例,左侧肝管4例,未发生明显并发症。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均取石成功,1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3天后查血胆红素均明显下降。结论 ERCP联合PTC在胆道梗阻单纯ERCP不成功时是一种不错的治疗方法,但是对技术要求比较高,要严格把握其适应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