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及钢板固定在脊髓颈椎病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24例,女6例,平均年龄56岁,病程平均5年。病变累及2~3个功能节段。术前JOA评分平均为8.3分。病变部位全部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固定术。结果:30例获随访,平均12个月,植骨全部于术后12~16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手术有效率93.3%(28/30),优良率80%(24/30),术后JOA评分平均为13.8分。结论:应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前路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以下优点: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并有效维持椎间高度,避免了由于椎间塌陷带来的继发性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5月~2011年3月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行JOA评分,术后5天内、3个月、6个月、1年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片,了解内固定系统位置、植骨融合情况,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JOA评分术前平均8.9分,术后平均为15.5分,患者的评分有明显提高,改善率平均为80.5%;术后6个月骨性融合率达到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满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骨性融合率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椎体次全切除加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椎体次全切除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钢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seg-mental cervical spondylosis myelopathy,MC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累及2个椎间隙者28例,累及3个椎闻隙者4例.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行颈前路钢板固定.结果 3例出现术后切口血肿,4例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8例咽痛,3例螺钉松动.32例随访平均18个月,植骨于术后3~7个月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艮好.JOA评分平均提高7.8分,手术有效率为91.7%,优良率为76.0%.结论 椎体次全切除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实现彻底减压,对脊髓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前路两种不同的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治疗的62例短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7例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取骨植骨加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25例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加钛网植入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椎间高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植骨全部融合.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的关键在于充分减压及有效植骨融合,两种方法均是治疗短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前路改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优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2001年6月~2003年12月期间收治2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改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结果 22例获随访,平均21个月,植骨融合时间3~4个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手术有效率为100%(22/22),优良率为95.5%(21/22),术后JOA评分由术前的平均9.0分上升至平均16.6分。结论 前路改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显著优点及应用价值,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钛网加椎体次全切除骨碎块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容纳切除之椎体骨碎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32例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以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根据CT扫描加重建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术后1周,3、6、12个月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68.25±7.50)%、(80.30±7.86)%、(78.25±7.35)%、(75.30±7.40)%.结论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容纳切除之椎体骨碎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椎管减压充分,植骨融合率高,术后神经症状缓解满意,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行颈前路钢板固定。结果:30例获随访,平均28个月,植骨于术后12-16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手术有效率为100%(30/30),优良率为93.3%(28/30)。JOA评分平均由术前的平均8分升至16.5分。结论: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应用价值,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路颈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诊治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8例,进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和前路钛网植骨内固定术。结果随访12个月,18例患者在6个月时植骨均全部融合,无钛网移位脱落或螺钉松动,神经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恢复。根据JOA分级方法对脊髓功能评分,术后患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或恢复。其中优14例(77.78%),良3例(16.67%),中1例(5.55%)。术前平均(9.89±1.62)分,术后平均(16.0±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锁定钢板内同定术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我院骨科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8例,均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比术前术后颈椎(JOA)评分,分析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颈椎正侧位X线片+动力侧位X线片,钛网、锁定钢板位置及颈椎前凸角等变化.结果 38例均被随访,术后12~16个月36例植骨融合,2例在术后18个月植骨融合.术后颈椎前凸角改善明显,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维持满意,钛网及锁定钢板位置稳定,JOA评分经手术治疗后显著提高(P<0.05).结论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存脊髓型颈椎病应用中近期疗效肯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但此术式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0.
杨子斌  赵伟  吕乔  董锡亮 《中外医疗》2014,(10):90+92-90,92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MC+ 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对比情况。方法分析该院脊柱外科收治的23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随机分组,治疗Ⅰ组(颈前路减压+MC+ 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组)13例和治疗Ⅱ组(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组)10例。结果两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前凸角和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间的前凸角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MC+R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以改善椎间隙高度、颈椎生理曲度,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n-HA/PA66)在脊髓型颈椎病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n-HA/PA66植入钛板内固定术,对其疗效及融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7个月,平均12.6个月。所有患者神经症状均明显改善,植入物未引起过敏及毒性反应,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高度有良好的恢复和维持,术后6~8个月时获得植骨融合,n-HA/PA66人工椎体后缘存在不同程度的异位骨化。结论 n-HA/PA66人工椎体作为颈椎前路手术植骨材料融合率高,可以有效保持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陈哲  吴建民  曹根洪  王临 《浙江医学》2010,32(6):804-806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对56例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其中1个节段20例、2个节段19例、3个节段17例),分别采用经前路椎间隙扩大式潜行减压术或椎体次全切除加扩大式开槽减压术,两侧潜行减压的宽度标准为20mm(或该椎弓根间距80%以上),直视下彻底切除增生肥厚的后纵韧带和两侧钩椎关节后外缘骨赘、椎体上下缘骨赘等,同时松解颈髓和两侧神经根袖部。37例取自体髂骨植骨,12例采用椎间融合器,7例采用钛网植骨。所有患者均行颈椎前路钛板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得到平均18个月随访,植骨在13~17周内融合,无骨不连、假关节发生;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钛板、螺钉等内固定物松动或损坏。神经功能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42±2.64)分上升到术后1个月时平均(1387±242)分(P〈0.01)。结论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中,两侧潜行减压的宽度达到20mm(或该椎弓根间距的80%以上),同时松解硬膜囊和两侧神经根袖部,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的初步临床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显明  邓少林  黄欣  权毅  屈波 《四川医学》2009,30(5):691-693
目的观察在甲基强的松龙保护下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椎前路间隙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开槽减压钛网植入与cage植入钢板内固定术,2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结果采用JOA评分评定临床效果,JOA评分13~16分,平均13.2分,其中优24例,良4例。椎间植膏、在3~5个月内融合,无骨不连及假关节形成。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在术中与术后能够很好地保护脊髓功能;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是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取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结合前路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118例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根据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随访颈椎标准X线片,测量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及后缘高度(HPB)并评估植骨融合情况;JOA标准评价神经功能情况。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19个月;3例出现钛网轻度沉陷,所有病例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末次随访骨融合率为100%;JOA评分,术前与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优良率为86.2%;术后Cobb角、HAB及HPB值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与术后即刻上述指标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减压彻底,有效的矫正了颈椎畸形并达到坚固骨融合、重建稳定的目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节段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累及3个椎间隙者34例,4个椎间隙者4例。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行颈前路钢板固定。结果 术中硬膜撕裂2例,术后咽痛6例。38例随访平均22.5个月,植骨于术后12~28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螺钉松动、钢板翘起3例。无钢板、螺钉折断等并发症。JOA评分平均提高8.4分,手术有效率为94.7%,优良率为78.9%。结论 多节段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实现彻底减压,对脊髓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脊髓型颈椎病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脊髓型颈椎病经前路减压及植骨融合术后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4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前路减压及自体髂骨称植融合,其中31例于术后6个月至4年再次手术。术后随访5-15年,平均随访时间6.8年。结果;术后功能评价,优118例(48.16%),良71例(28.98%),可35例(14.29%)及差21例(8.57%)。根据40分评分法,36-40分者101例,31-35分者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开槽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及平均椎间高度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时的平均椎体高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椎间植骨均融合。17.2%患者术后出现取骨区并发症。结论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ZEPHIR颈椎前路钢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ZEPHIR plate in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18 patients undergoing anterior decompression fu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ZEPHIR plate. Follow-up period ranged from 3 to 12 months (an average of 9 months). The bone graft fusion rate, rehabilitation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and the complications of the hardware were observed. We assessed the clinical effect with JOA score. RESULTS: Rehabilitation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were observed in 16 patients, The JOA score after the oper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an before the operation. The fusion rate was 100%, the intervertebral height were maintained, and no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the plate were found. CONCLUSION: ZEPHIR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may increase the fusion rate of the bone graft significantly with low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Zephir颈前路钢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行颈前路开槽式扩大减压植骨Zephir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术后进行6-11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结果: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恢复占91.2%(31/34)。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无钢板和螺钉松动及断裂现象存在。结论:应用颈前路开槽式扩大减压植骨Zephir钢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减压彻底、植骨牢靠,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术后无需行石膏固定和显提高植骨融合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