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分析东北战区斑点热立克次体(SFGR)的基因型,应用SFGR的rOmpA基因的PCR/SSCP分析了东北战区SFGR分离株HL-54、HL-36株的基因型,并与国际标准株及国内其它分离株作了比较,结果显示HL-54株和HL-36株二相同,具有独特的SSCP图谱,与国际标准株及国内其它分离株有明显差异。结论:我国SFGR分离株存在2个种。即西伯利亚立克次体和斑点热群新种-黑龙江立克次体。PCR/SSCP分析立克次体型别具有特异、简便、省时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图谱分析(PCR/RFLP)用于立克次体鉴定的高效性和特异性,将PCR/RFLP用于2株黑龙江立克次体的鉴定,并与以往其它鉴定黑龙江立克次体的分析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结论一致,均可鉴定出黑龙江立克次体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一新种。结论:PCR/RFLP以其简便、可信,采用菌体少等优点.适合在实验室进行立克次体研究时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斑点热群新种——黑龙江立克次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点热群黑龙江立克次体(R.heilongjiangii,R.hei)是引起黑龙江蜱传斑点热的病原体。1982年在黑龙江省发现R.hei,1996年从病人血液分离到R.hei,从而证实了对人的致病性。2003年俄罗斯亦发现R.hei感染的急性蜱传斑点热患者。经过近20年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R.hei已被正式确定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Rickettsiae,SFGR)新种。本文就该新种立克次体及所引起的黑龙江蜱传斑点热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类SFGR是立克次体属中一群立克次体,与斑疹伤寒群、恙虫病群立克次体并列。SGFR种类繁多,据Bergey细…  相似文献   

4.
斑点热立克次体病是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SFGR)引起的蜱、螨传播疾病。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自1962年从黑龙江省虎饶地区东方田鼠分离到第1株斑点热群西伯利亚立克次体以来,广泛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的研究工作,证明由西伯利亚立克次体引起的北亚蜱传斑点热病(北亚热)在我国分布较广,发现了北亚热感染的病人,从病人、蜱、蜱卵以及啮齿动物体内共分离出20余株该立克次体。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和比较黑龙江克次体与相关斑点热群9SFG)立克次体不同种间在基因组上的差异,应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黑龙江立克次体54株和36株、国内参考株精河株与呼盟株及国际参考株西伯利亚246株、康氏Simko株、小蛛Kaplan株等SFG立克次体的DNA进行限制性片段分析。结果发现,黑龙江立克次体的限制性自理图谱与SFG立克次体的国内参考株及国际标准株均不相同,表明其基因组存在差异,而精河株和呼盟株与西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斑点热黑龙江立克次体054株与从病人血液分离的H-5株,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结果表明,二者间的血清反应模式一致,表明有相同的抗原结构。同时,用立克次体190kD抗原基因设计的一对引物扩增两株立克次体DNA后,用Pst I消化经PAGE,其电泳图谱的酶切带的数量和迁移完全一致,说明基因组相同。结论:从抗原性和基因型两方面证实斑点热054株与H-5株二者一致。  相似文献   

7.
远东蜱传斑点热是黑龙江立克次体引起的蜱传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立克次体是我们从黑龙江省蜱中分离出的,经国内外专家鉴定,最终确定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新种,正式命名为黑龙江立克次体。其所致疾病现已被WHO正式命名为远东蜱传斑点热。为了解该斑点热在东北地区感染情况及其分布,掌握其流行规律,多年来,  相似文献   

8.
目的:查明南日岛恙虫病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该岛恙虫病患者45例进行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恙虫病在南日岛始发于五月,终止于九月,临床症状典型,并出现多脏器功能性损害。从患者全血中分离到2株恙虫病立克次体(RT),LD_(50)>7.6,PCR/RFLP分型属Karp型。黄毛鼠、褐家鼠为主要储存宿主,地里纤恙螨为主要传播媒介。结论:南日岛存在恙虫病流行,属夏季型  相似文献   

9.
东北三省部分地区人群几种蜱媒传染病抗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东北三省部分地区蜱媒传染病空间分布,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斑点热抗体阳性率平均为11.4%;森林脑炎抗体阳性率平均为2.7%;Q热抗体阳性率平均为9.1%;莱姆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4%,其中1份血清查菲埃立克体抗体阳性。结论:东北三省部分地区存在着斑点热群西伯利亚和黑龙江立克次体感染、Q热感染、森林脑炎感染、莱姆病感染。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的蜱类和黑龙江斑点热病的调查与研究开始于1980年。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东北地区蜱的种类、分布、医学重要性的调查,至今已积累较丰富的资料。黑龙江立克次体和黑龙江斑点热(未命名)病的发现及其疫源地的证实,也有了长足的进展。现将多年来调查、研究的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恙虫病立克次体分离标本尚未得到立克次体的情况下,能否应用裂解气相色谱法得到一个结果预测,以及用图形分析病原的生物学性状,用东北地区分离的恙虫病立克次体株传代小鼠脾标本,进行裂解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受感染的小鼠脾图谱不同于正常小鼠脾图谱,前明显产生或叠高了某些峰值,可以预测分离标本的阳性结果,但不能回答抗原型别和毒力强弱。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DNA芯片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乙胺丁醇embB基因突变。方法根据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序列设计探针并制作DNA芯片。根据结核从分枝杆菌embB基因突变的热点片段设计引物,该片段用TAMRA荧光标记PCR扩增增后与DNA芯片杂交,同时以PCR-SSCP和DNA测序法为对照。结果12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35株敏感株DNA芯片杂交结果与标准株完全相同;85株耐乙胺丁醇临床分离株中有50株检测到embB基因突变[58.8%(50/85)],均为306位密码子突变,该突变与PCR.SSCP和测序结果完全一致;85株耐药株中后有35株未检测到突变,占41.2%(35/85)。结论用DNA芯片可快速、特异地检测出大多数结核分枝杆菌耐乙胺丁醇分离株的embB基因突变,可协助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特别是复治患者,可帮助选择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为鉴定恙虫病东方体(0t)黑龙江分离株型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技术对分离自黑龙江省密山地区的6株恙虫病东方体目的基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株分离株呈现出3种不同的单链构象图谱。结论黑龙江密山地区恙虫病东方体分离株存在Gilliam、Karp和Kato3种型别。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东北3个地区分离到的恙虫病立克次体毒株的生物学及免疫学性质,对16个分离株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3个地区的分离株除2株外均能引起小白鼠典型的发病过程,但在血清型与毒力上有所差异.密山和珲春分离株均以Gilliam型为主;宽甸分离株则以Karp型为主.毒力以密山分离株最强(LD50=10^-5.5~-8.1);珲春分离株次之(LD50=10^-4.6~-4.8);宽甸分离株较弱(LD50=10^-2.0~-3.2),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减弱的趋势。但SDS-聚丙烯酰胺电泳所显示的各分离株图谱未见差异.3个地区的分离株都具有较好的免疫力。与Karp标准株间有较强的交叉保护作用,保护指数在3.00~4.00之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产ESBLs菌株的发生率,流行特征以及ESBLs的表型和基因型。方法:1999年2月至2001年3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临床临床分离到106株阴沟肠杆菌,研究对象为其中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氨曲南敏感性减低的42株阴沟肠杆菌,通过等电聚焦电泳和接合试验分析ESBLs的表型特征;PCR扩增TEM型、SHV型和CTX-M型β-内酰胺酶的编码基因并对其进行DNA测序,以确定ESBLs的基因型,有杉ERIC-PCR分型方法分析我院产ESBLs阴沟肠杆菌的流行特征。结果:在42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氨曲南敏感性降低的阴沟肠杆菌中,有25株产生ESBLs,占我院同期临床分离的全部阴沟肠杆菌的23.6%(25/106)。其中18株产CTX-M-3,7株产SHV-12,分别占同期我院临床分离的全部阴沟肠杆菌的17.0%(18/106)和6.6%(7/106),这是国内首次报道CTX-M-3和SHV-12在阴沟肠杆菌中广泛流行,产CTX-M-3或SVH-12的阴沟肠杆菌均呈多克隆构成模式,仅个别病区内发生过产CTX-M-3阴沟肠杆菌引起的小型克隆传播。结论:在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由ESBLs介导的耐药已经成为严重总是。ESBLs的基因型主要为CTX-M-3,而SHV-12也不少见。CTX-M-3和SHV-12在我院的流行主要由其编码基因在不同克隆株之间水平传播引起,克隆传播居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携带SXT元件和整合子的特征。方法对1994年~2004年杭州地区腹泻患者分离的ctxA阳性霍乱弧菌O139群菌株25株(1994年~2004年)、O1群菌株(1997年~2001年)18株,应用PCR进行SXT元件和Ⅰ类整合子检测,并对Ⅰ类整合子携带的基因盒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同时检测菌株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谱。结果1994年分离的浙江省首株O139群菌株即开始携带SXT元件。1994年~2004年分离的25株O139群菌株中,SXT元件携带率为96.00%(24/25);18株O1群菌株(1997年~2001年)均属O139群出现后分离的,SXT元件为83.33%(15/18)。Ⅰ类整合子最早出现于1998年分离的O139群菌株,总阳性率为60.00%(15/25);在2000年以后检出的O139群菌株中,携带率为81.25%(13/16);Ⅰ类整合子中的基因盒阵列有两种:一为aadA2,占93.33%(14/15);另一为dfrAI2+orfF+aadA3c,占6.67%(1/15)。18株O1群菌株(1997年~2001年)中未发现有Ⅰ类整合子。结论SXT元件在O139群(1994年~2004年)和O1群(1997年~2001年)霍乱弧菌中有较高的携带率。Ⅰ类整合子在2000年以后检出的O139群菌株中有较高的携带率。携带的基因盒提示,O139群菌株与其他细菌可能通过Ⅰ类整合子途经交换对抗生素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17.
利用PCR、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RFLP)、DNA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SSCP)和DNA测序等方法,对10株成都地区临床分离耐喹诺酮类药物铜绿假单孢菌gyrA基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地区耐喹诺酮类药物铜绿假单胞菌gyrA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编码等83位氨基酸密码子表现出高频单点突变(10株中有8株),其突变方式为ACC→ATC。gyrA的PCR扩增产物SacII酶切片段与测序结果一致。SSCP的带谱与测序结果比较,除1株(PSA2)的SSCP带谱与标准株相同,但测序结果有点突变外,其余菌株与测序结果一致。因此,利用PCR-SSCP-RFLP系统,可快速、准确的检测耐喹诺酮类药物的铜绿假单胞菌gyrA中至少一个碱基的差异。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喹诺酮和β-内酰胺类药物对耐药突变株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gyrA基因突变株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试验所用8株突变株对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表现出高水平抗性;3株对左氧氟沙星敏感;3株对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表现出耐药,2株对亚胺培南耐药。  相似文献   

18.
立克次体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医学节肢动物(蜱、螨、蚤、虱等)作为传播媒介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在过去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立克次体病曾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当今仍是造成人类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新发及再发立克次体病逐年上升。从流行病学和病源学上证实我国存在10种立克次体病。东北地区广泛存在以森林林区、农作物区及半荒地等为主要景观,生物资源丰富,节肢动物种类繁多,具备立克次体病传播的生态学与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循环HBV—DNA和HBV血清学标志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正府  徐克成 《江苏医药》1994,20(12):663-665
用PCR法检测HBV-DNA,研究HBV-DNA与HBV-M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90例HBV-M阳性者血清中有32.6%HBV-DNA阳性。后者的阳性年在①HBSAg(+)/HBeAg(+)/抗HBc(+)组为734%(47/64例);②HBBAg(+)/HBeAg(+)组为100%(10/10例);③HBsAg(+)/抗HBc(+)组为185%(5/27例);其它组HBV-DNA均阴性。①②组间HBV-DNA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①②组与③组的HBV-DNA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1)。HBV-DNA是HBV感染的直接指标。资料显示HBV.DNA与HBeAg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22份土样中,分离得到6株β-葡聚糖酶产生菌,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以其中2株产酶活性较高的(61和55U/ml),为出发株,用NTG诱变处理,最后得到突变株CW-06。通过优化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使其产酶能力达到160U/ml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