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所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脐血干细胞具备的增殖和分化能力使其成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潜在来源。脐血干细胞可定向诱导分化为胰岛β细胞,进而发挥治疗糖尿病作用。脐血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部分实验已纠正糖尿病动物的高血糖状态。  相似文献   

2.
秦琳  李红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0):7-8,43
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糖尿病的一条新途径,脐血数量丰富、取材容易且不存在伦理问题,成为干细胞的理想来源之一。脐血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部分实验显示可纠正糖尿病动物的高血糖状态。在临床应用脐血细胞治疗糖尿病之前,还有一些技术障碍有待克服。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缺血性皮肤损伤脐血干细胞治疗的护理方法,以保障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提高干细胞治疗的效果,促进创面的愈合.方法7例缺血性皮肤损伤脐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创面做干细胞悬浊液局部注射,同时经静脉输注脐血干细胞悬浊液.结果7例脐血干细胞移植术均安全、顺利完成,无任何不良反应;局部注射部位也没有发生红肿、不适等感染症状.结论通过对脐血干细胞治疗的护理方法的探究,加强了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提高了干细胞治疗的效果,促进了缺血性皮肤损伤的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Mscs)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研究。方法将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用腰穿的方法移植人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脑脊液中,术后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采用Norris评分量表,表明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关联负变化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关联负变化(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CNV)的特点。方法 对24例VD患者及22例正常老年人进行CNV测试和比较。结果 VD患者CNV的早成分M1、晚成分M2的潜伏期均较正常人明显延长,且与认知障碍程度密切相关;M1的波幅降低;反应时间(reactive time,RT)延长,且与认知障碍程度密切相关;典型的命令信号后负变化(postimperative negative variation,PINV)出现率增多。结论 CNV值可用于反映VD患者的痴呆程度,且对动态观察VD患者的认知障碍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脐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飞  张小芬 《医学综述》2006,12(19):1183-1185
脐血作为干细胞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国内外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和临床探索。已经证实脐血中含有大量造血干细胞、丰富的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干细胞移植治疗采用脐血具有诸多优势,如来源丰富,组织配型时间短,抗原表达弱,加之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及加速造血恢复等影响,脐血的移植成功率高,移植反应弱、移植物抗宿主病少见。目前脐血移植治疗的疾病已经达到80余种,治疗的患者全世界已经超过了6000例。脐血移植已经在恶性肿瘤、免疫缺陷、心脏病、神经系统损伤、组织器官修复、糖尿病、血管疾病等的治疗上显示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芬  丁家华  余正平 《现代医学》2011,39(1):116-119
人脐血中造血干细胞(HSCs)含量丰富,且免疫细胞功能不成熟,逐渐被用于治疗多种恶性、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脐血在满足一定条件下(HLA配型、有核细胞及CD34细胞数),其治疗效果甚至优于骨髓移植(BMT)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作者从HLA配型要求、有核细胞及CD34细胞含量的角度综述脐血HSCs移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脐血干细胞的不断认识,研究者们发现脐血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自1988年Gluckman等首次报道脐血移植治疗范科尼病以来,脐血移植已成为治疗恶性及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脐血干细胞的研究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地已经建立了许多脐血库。2000年Erices等通过研究发现脐血中还存在有在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及功能特点方面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一类同质细胞群。自此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mesenchyrmal stem cell,UCB-MSC)引起广泛关注。同时关于UBC-MSC分化能力的研究也逐步展开,现对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向肝细胞的分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脐血已逐渐成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的干细胞来源.尽管移植后感染相关病死率稍高,但由于脐血容易获得、 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低等优点,脐血移植患者的存活率与其他类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当.脐血移植技术的不断改善也给患者带来了较好的疗效,脐血的临床应用为多种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现就近年来脐血...  相似文献   

10.
脐血为需要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干细胞来源。自第1例脐血移植治疗范可尼贫血
患儿获得成功以来,全球范围内脐血移植呈指数增长,在儿童恶性血液病及某些先天性代谢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然而由于采集的脐血量有限、输注的脐血中所含的造血干细胞较少,长期以来脐血移植只用于儿童,因而限制了其在成人患者
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新的移植技术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成人脐血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了改善。本文就脐血移植
的最新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由于脐血比骨髓含有更原始、更强的增殖、分化能力,能重建长期造血的干/祖细胞,这些细胞可在体外大量扩增,使脐血移植有望取代骨髓移植;方法:利用脐血中包含某些细胞,如CD8^ T细胞能在小鼠体内产生细胞因子或者CD34^ 细胞具有内在性增殖潜能或NOD/SCID基质是一种特别的环境来支持外源干细胞移植;结果:脐造血细胞作为基因治疗的理想靶细胞;结论:随着国际上对脐血免疫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功能研究不断深入,进一步确证CBSCT的有效性及巨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对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所致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以2VO法来制备大鼠VD模型,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来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取VD组大鼠给予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观察移植后VD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后,可在大鼠脑内分化为神经元,Morris水迷宫测试表明,VD治疗组大鼠的潜伏期缩短,平均速度明显加快。结论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后可以改善由VD引起的大鼠认知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人脐带血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可行性 ,无菌条件下采集正常人脐血 5 0~ 10 0mL置于加有抗凝剂的采血袋中 ,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 ,并加入细胞因子加以诱导分化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 :脐血单个核细胞能在体外培养中增生分化和表达干细胞特异性抗原神经巢蛋白 (nestin) ,并最终分化为神经元样和神经胶质样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可见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胶质原性纤维酸性蛋白 (GFAP)抗原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协同作用对脐血细胞的分化有促进作用。提示 :脐血单个核细胞具有增生和分化潜能 ,可分化为神经元样及神经胶质细胞样细胞 ,可以作为神经细胞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4.
张辉挺 《医学综述》2012,18(15):2379-2382
肝干细胞按其来源可划分为肝源性干细胞和非肝源性干细胞,而非肝源性肝干细胞主要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等,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非肝源性肝干细胞的一种,具有低免疫原性、来源丰富、可扩增及多向分化的特点,在诱导剂的作用下可向肝细胞分化,表达肝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及相关功能,这为移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衰竭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干细胞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脐血干细胞具有来源丰富、采集方便且无涉及伦理学等优势,其研究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在特定条件下,脐血干细胞可分化为肝细胞,为治疗肝脏疾病提供了新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人脐带血(HUCB)中所含有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影响。方法:取脐带血,肝素抗凝,Per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低糖DMEM培养获得贴壁细胞层。与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结果:脐带血的单个核细胞与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经体外培养贴壁后出现形似纤维状细胞形态并表达与MSCs相关的抗原(CD13,CD44,CD71,CD166),但不表达造血细胞抗原(CD34,CD45),这与源于骨髓的MSCs一致。结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对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有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对梗死心肌残存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成年杂种妊娠犬脐血,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脐血间质干细胞,经5-氮杂胞苷(5-aza)体外诱导向肌源性细胞分化,DAPI荧光标记,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灌注移植入成年杂种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区域,2、4、8周取心肌标本,采用HE染色及TUNEL法检测犬心肌梗死模型中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后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表明,培养的细胞为脐血间质干细胞,在5-aza诱导作用下可向肌源性细胞定向分化,2、4、8周后在移植区域观察到带荧光的心肌纤维和细胞核,排列方向与残留心肌组织基本一致,荧光标记的肌纤维相互连接。经TUNEL法检测可见在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心肌梗死区域均有凋亡的心肌细胞分布,但移植组凋亡细胞明显低于非移植组;HE染色有相似的阳性率,阳性细胞多具有凋亡的形态特征。结论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梗死心肌除能形成心肌再生外,尚能减少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域的心肌细胞凋亡,达到延缓心室重构的目的。应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颈内动脉输注脐血单个核细胞(human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HCMNCs)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含量的影响.方法 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体外分离HCMNCs,术后24 h颈内动脉输注数量为3×106/0.5ml的BrdU标记细胞;利用穿梭箱系统和ELISA法检测注射HCMNCs后2,4,8周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脑组织NGF含量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AAR比率(55.4±4.5,42.1±4.5,44.2±3.6)明显低于对照组(91.7±3.9,90.0±4.3,92.5±5.0)(P<0.01),治疗组(67.1±3.3,69.2±4.7,70.8±4.7)较模型组显著提高(P<0.01).术后2周模型组大鼠脑组织NGF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4周时达到高峰(P<0.01),8周时则明显下降,与2周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颈内动脉输注HCMNCs后治疗组大鼠脑组织NGF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4周时最高(P<0.01),8周时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4周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颈内动脉输注HCMNCs可显著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加VD大鼠脑组织NGF含量,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Wang L  Sun C  Ouyang Y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4):287-289
目的研究低能量激光对人脐带血造血细胞的增殖效应,并探讨其与集落刺激因子(CSF)效应的关系。方法用铜蒸气激光照射人脐带血造血细胞,体外培养扩增细胞并计数集落细胞数。结果激光加CSF对造血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MCFUc)有协同增殖作用,与单用激光照射组、CSF刺激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将经激光照射与未照射脐血造血细胞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周,前者活细胞数较培养前增加55~110倍,后者增加11~27倍,再次软琼脂接种培养,仍有集落形成,生长的集落绝对数较液体培养前显著增加,而且激光照射组比未照射组更明显。结论低能量激光照射脐血细胞是体外扩增造血细胞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