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绍兴市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存在家、野鼠带毒,且带毒率有所差异,属于混合型EHF疫区。为了解混合型疫区EHF病例感染血清型的动态变化及特征,1987年11月至1988年10月应用血凝抑制法(HI)对不同地形疫区,不同季节的EHF病人进行血清学分型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海军某部驻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自1981年11月至1988年1月连续发生6例EHF病人。为了解驻疫区健康人群中EHF隐性感染情况,1988年11月我们应用反向间接血凝抑制法(RPHI),对该部部分人员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随机抽测该部61名在疫区居住一年以上的海、陆  相似文献   

3.
潍坊市是流行性出血热(EHF)的高发区,所辖12个县市区均为疫区,罹患人数逐年增多。1991~1992年我们对我市的潍城区、高密县和青州市3个疫区进行了健康人群的EHF隐性感染调查。材料:Vero-E_6EHF细胞抗原片由本室制作,羊抗人IgG荧光抗体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特异性染色单位是1:16,批号910101,所用第一抗体,均采自EHF恢复期病人血清,抗体滴度在1:128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隐性感染问题,我们于1982年7月—12月,对三年来经临床诊断为EHF病人及其健康家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T),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疫区和非疫区正常人血清作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血清来源1.1980—1982年经临床诊断EHF病人恢复期血清36份。2.其中19例病人的家属,经仔细询问确无类同症状和体征的正常人血清60份。3.疫区非疫户正常人血清39份。4.非疫区正常人血清57份。二、EHF抗原1.黑线姬鼠(Aa)肺抗原:四川省达县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92年3月,选择有机氟杀鼠剂甘氟,在安徽沿江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进行了杀灭野、家鼠现场效果观察。结果如下: 一、现场概况:选择沿江皖河农场及怀宁县海口镇野外和室内为现场试验点,该地系圩区,农作物以棉花、小麦、油菜为主,群众卫生条件较差,鼠害较为严重,野外鼠密度曾高达27.87%,室内达19%。该地末曾使用甘氟灭鼠。  相似文献   

6.
<正> 1982年6月下旬,我们在新野县 EHF发病较高的沙堰和溧河两个公社的病家及其野外进行捕鼠,检查各种鼠肺携带 EHF 病毒抗原情况,并对 EHF 病人的单,双份血清和疫区健康人血清检测 EHF 抗体,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典型 EHF 病人恢复期血清:系山东省齐河县朱××血清。二、抗原来源:系河南省新野县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的黑线姬鼠、褐家鼠和黄胸鼠肺抗原。  相似文献   

7.
1995年3月,在珠海市香洲区前山镇发现3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主要症状有高热,发病6~7天后出现"三红"症状。采集EHF病人发病初期和10天以后的双份血清,首例在恢复期被确诊,效价为1:1280。第2例发病2周后仍为1:20,属临床确诊。第3例在1:80被确诊。密切接触者49人份血清中,发现2人有抗体,抗体阳性率达4.08%,此2人来自非EHF疫区,本地租住3个月以上。疫区鼠密度高达33%~34%(鼠笼法),粉迹法达23.16%。采集鼠肺、鼠血清各23份,检测发现在6只褐家鼠中带有EHF抗原或抗体。前山疫区的鼠类EHF总阳性率达17.6%(6/34),证实为本地感染。  相似文献   

8.
自1983年在广州报告有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例以后,各地、市相继发现有散发病例。又据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组织的本病地理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我省一些城镇为EHF的疫区或潜在疫区,存在着潜在的流行趋势;粤东山区以往罕见本病,《广东卫生防疫》虽曾对我院1988年收治的1例EHF病人作过简要介绍,因其诊断经过对基层卫生人员有参考意义,故重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应用IFAT技术于1993年11月在野鼠型EHF疫区的东海县鸟科鸡形目家鸡中检出EHF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1.25%。初步证实该地家鸡可自然感染EHF病毒,为EHF的防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流行性出血热(EHF)在辽宁省一些地区发生和流行。1987年5月我们应用血凝抑制(HI)试验对几个重点疫区的EHF病人血清进行了血清学分型检测。 EHF病人血清EHF病人血清采自沈阳、抚顺、本溪、鞍山和锦西等疫区。血凝素抗原由中国医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提供,A-血凝素(野鼠型)效价1:80,R-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县流行性出血热(EHF)人间疫情及鼠间疫情动态,为预防EHF提供依据。[方法]对出血热病例逐个进行调查,恢复期病人血清学检测,选择有代表性的行政自然村,对其野外室内进行鼠密度监测,鼠种及鼠肺带毒调查。[结果]1982—2002年,EHF病例6098例,以21~30岁和31~40岁两个年龄组较高,男性占64.0%,女性占36.0%,以农民为主(91.7%)。春冬两个高峰,恢复期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92.6%(878/948)。室内以褐家鼠为主(70.6%),带毒率最高(11.2%),野外以大仓鼠为主(42%),带毒率最高(11.6%)。[结论]我县EHF是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有春冬两个发病高峰,野外和室内优势鼠分别为大仓鼠和褐家鼠,且带毒率高,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2.
<正> 我们曾于1983年11月份在流行性出血热(EHF)新疫区扶沟县进行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工作。揭示该地当时为家鼠型EHF流行,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随着时间的变化,带毒鼠会不会由家鼠传给野鼠?家鼠型疫区会不会向混合型甚至野鼠型疫区转化?为此我们于1986年11月份,又以同样方法,同样地点进行了传染源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以进一步明确该地的带毒鼠种及疫区类型。  相似文献   

13.
用间接荧光抗体法对本溪市桓仁县EHF的传染源进行了调查,结果从黑线姬鼠东北亚种和东方田鼠肺中查出EHF病毒抗原。经与EHF恢复期病人单份和双份血清做IFAT检查得到证实。发现东方田鼠自然携带EHF抗原,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桓仁县黑线姬鼠和东方田鼠携带EHF抗原的基本特点与国内其它疫区鼠类携带的EHF抗原类似。  相似文献   

14.
我市自60年代发生流行性出血热(EHF)以来,疫区逐渐扩大,病例逐年增多。至1988年,发病率为3.17/10万,病死率为10.17%。为了解我市EHF自然疫源地分布情况,探索其流行规律,于1988年开展了EHF自然疫源地调查。结果如下: 选择一个EHF高发乡为监测点,分别于流行期(室内)和流行后期(室外)开展鼠密度、鼠带病毒率调查。鼠肺、鼠血清,按江苏省卫生防疫站监测方案收集;实验室检测,由苏州市卫生防疫站完成。  相似文献   

15.
为弄清我国流行性出血热(EHF)人群血清IgG抗体的分布及变动的特点,提供诊断本病的血清方法,对特异性预防研究提供依据,探索预测疫情的指标。自1980年至1985年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T),对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临床诊断的部分病人,疫区和非疫区的健康人(包括非EHF病人),进行了血清抗体的监测。1.我国EHF疫区核实情况:全国有疫  相似文献   

16.
1984年1月—11月我们对EHF疫区滦县张庄子,非疫区唐山市郊区的女织寨及市内的大业里居民区和火车站饭店,做了室内外鼠种和密度的调查,同时对捕到的鼠做了EHF相关抗原、抗体的检测,对非疫区的健康人群做了EHF抗体测定,结果为: 1.疫区野外优势鼠种为背纹仓鼠,占98.30%(59/60)和84.0%(21/25);非疫区野外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和背纹仓鼠,分别为63.00%(63/99)、46.15%(6/13)。疫区室内优势鼠种为小家鼠,分别为79.40%(54/68)、75.80%(68/91);非疫区室内优势鼠种为褐家鼠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EHF流行后健康人群隐性感染情况,评价人群免疫水平,1985年11月至1987年10月我们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对两个不同流行强度疫区驻军及驻地居民进行了EHF隐性感染的调查。标本采集在中度发病疫区(流行年发病率5~10/10万以上)四川南充地区火花乡和轻度疫区(流行年发病率1~5/10万以下)阆中县城南部,选择既往无EHF感染史,近期无发烧的当地居民及驻军参军1年以上战士血清846份。  相似文献   

18.
我们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I)与 IFAT同时检测临床诊断为 EHF 急性期(1周)患者血清183例,疑似 EHF 患者恢复期血清186例(1~6个月),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14%和78.86%,两法总符合率达99.44%。我们亦检查了非 EHF 发热者1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类风湿因子1∶10000),脑炎病人2例,两法均获阴性结果。选择确诊为 EHF 患者的血清和 EHF 抗体阳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自1978年李镐汪等首次分离到朝鲜出血热(KHF)病毒以来,近几年在国内外均有重大突破,为本病在病原学、血清学及防治工作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在病原学、血清学研究上更为显著。就这方面简要介绍如下。一、病原学研究:动物方面:首先由李镐汪等采用EHF病人恢复期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查疫区黑线姬鼠脏器组织冰冻切片标本,发现肺、肾组织细胞浆中呈现荧光颗粒,将此阳性组织感染非疫区黑线姬鼠,反复传代,获得了能稳定传代并能增殖的毒株,经特异性检查确认分离到KHF病毒。我国于  相似文献   

20.
用FITC -SPA和IFA技术同时检测EHF病人早期、恢复期血清抗体及家兔、家猫、黑线姬鼠、褐家鼠血清中EHF抗体 ,符合率均为 1 0 0 % ;检测鼠肺、黄鼬肺、猪肺等组织中EHF病毒抗原其阳性符合率亦为 1 0 0 % ;盲检 6份家猫血清亦获满意结果。实验表明FITC -SPA技术检测EHF抗原、抗体与IFA技术同样敏感与特异。而且不需制备各种动物的特异性抗抗体 ,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