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120例小儿支原体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常年均可发生,见于各个年龄段,不仅引起呼吸道病变,而且可导致全身器官的多脏器损害,在抗感染基础上早期联合激素及对症治疗,疗效好。结论:掌握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特点,减少误诊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小病原体,是儿童和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近年来肺炎感染支原体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其不仅引起呼吸系统的损害,尚可引起肺外脏器的损害。现收集我院两年来MP-IgM抗体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5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基本情况及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3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①一般特点:年龄最小4月,最大14岁;男孩易感性较女孩高;婴幼儿主要表现为急性支气管肺炎,较大儿童(〉4岁)主要表现为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②临床表现:发热497例,占93.4%,并以高热为主。咳嗽以阵发性连声咳为多,327例,占61.5%。胸部听诊以可闻细湿哕音及未闻哆音为主。胸片检查以小斑点状模糊影为主。肺外表现以肝功损害88例,占16.5%,主要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结论随着检验水平的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科中越来越受重视.婴幼儿感染逐渐增多.除肺部症状以外.肺外袁现也应引起电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不同的临床检验方法的结果,探讨几种不同检验方法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20例经临床确诊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血气分析、生化分析、血常规、尿常规、痰液细菌培养、冷凝集试验、酶联免疫法等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临床检验。大部分患儿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沉等都有一定的升高趋势。经过痰液细菌培养,大多数患儿属于复合性感染,有的患儿会累及心血管系统。临床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过程中,应综合分析患儿的血尿常规、血生化分析、血气分析、痰液细菌培养、冷凝集试验等多种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利于提高临床确诊率,减少漏、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地区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3~2006年我部收治的呼吸系统感染患儿做肺炎支原体细菌培养,并对113例阳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P感染占小儿呼吸道感染的20.77%,按疾病分组上呼吸道感染阳性率17.24%,支气管炎阳性率22.66%,肺炎阳性率26.47%,慢性咳嗽阳性率22.22%,哮喘阳性率19.04%,其它12.50%;按年龄分0~1岁组感染率17.61%,1~3岁组感染率24.19%,3~6岁组感染率22.61%,6~13岁组感染率13.63%;按季节分春季感染率25.74%,夏季感染率15.09%,秋季感染率11.86%,冬季感染率26.37%。结论:MP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为高危人群,冬春季多发。  相似文献   

7.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特点。方法将112例小儿MP肺炎患儿按年龄分为2组:学龄前组(3-6岁)61例,学龄组(〉6岁)51例。对2组患儿临床表现、辅助检查(X线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等)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组患儿入院时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检查:间质浸润和扇形浸润的影像学表现学龄前组高于学龄组(P〈0.05),节段或大叶型表现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心肌酶以及肝功能变化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组治愈56例,治愈率为91.8%;学龄组治愈47例,治愈率92.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组住院时间(12.1±3.39)d,学龄组住院时间为(14.7±3.4)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MP肺炎起病急,肺外器官损害多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25例MP感染性肺炎进行分析。结果 25例中婴幼儿MP肺炎并不少见,占32%,临床以咳嗽、发热为主要表现,肺部体征不明显,胸部X线以片、絮状阴影为主,占76%,15例有并发症,占60%,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 小儿MP感染性肺炎在临床并不非少见,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  相似文献   

10.
徐青 《临床医学》2010,30(11):82-83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确诊MP感染患儿8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MP感染四季散发,冬、春季为多,易合并肺内外并发症,婴幼儿症状不典型,常引起喘息与呼吸困难,易漏诊、误诊。检测MP-IgM应于发病7 d左右采血,才能确定是否为MP感染。治疗上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并注意综合治疗。结论 MP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并分析不同检验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接收的6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展开分析与探讨。结果:微生物检验组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率为35%,血清检验组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率为36.67%。微生物检验组与血清检验组患儿血生化指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微生物检验组检查在0-3岁的检验效果与血清检验组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在8-12岁的检验效果对比有差异(P0.05)。微生物检验组阳性检出率90%,血清检验组阳性检出率86.67%。微生物检验组与血清检验组阳性检出率结果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方法较多,血清检验和微生物检验是最常用的检验方法,检验效果各具优势。在对小儿患者实施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时,可以根据小儿患者的年龄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几年国内外发病率逐年增加,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MP抗体的快速诊断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996年12月至1997年11月,我们应用ELISA技术采取指端微量血液,检测了6352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的MP-IgM抗体,结果显示:支原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9、10、11月份发病率最高,与年总阳性率差异显著,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发病年龄以4、5、6岁儿童为最高,以1岁以下为最低、小儿肺炎中支原体型已占近1/2(49.4%)、肺外并发症并不少见,较明显者占2.1%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3.
11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冰  王晓 《浙江临床医学》2005,7(7):758-758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近年来逐渐增多,且常年散发,病种多样,对各脏器的损害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收集我院2003年1年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儿118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感染特点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pneumonia,MP)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可引起全身各脏器损害 ,但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仅依据临床表现常难与病毒、细菌及结核感染鉴别。自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12月 ,本院对收治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MP IgM抗体 (抗 MP IgM)及冷凝集实验(CAT)的检查 ,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 2 6例 ,现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 取本院儿科病房以呼吸道感染收治的住院患者15 4例 ,男 87例、女 6 7例 ,年龄 1个月~ 13岁。其中肺炎 12 0例 ,急性支气管炎 10例 ,支气管哮喘 10例 ,上呼吸道感染 9例 ,传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脑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问题。方法对2001年1月~2007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20例肺炎支原体脑炎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MP脑炎以5~10岁儿童多见,以发热(95%)、意识障碍(65%)、惊大厥(45%)为主要症状,多伴有呼吸系统症状(65%),其中治愈17例(85%),好转2例(10%),死亡1例(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病情重,进展快,致残率及病死率高。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好。临床医生对有神经系统损害的患儿应想到MP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临床特点。方法对83例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婴幼儿45例其中肺部体征阳性者26例,3岁以上患儿38例其中肺部体征阳性者8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9,P〈0.01)。婴幼儿病例中有肺外并发症9例,3岁以上患儿有肺外并发症16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 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中,婴幼儿病例以肺部表现为明显,而3岁以上患儿则肺部表现不明显,更易发生肺外并发症。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MP)是人类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可引起多系统疾病,危害严重。今将2004年10~2005年3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4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神经系统损害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儿科2001~2004年共收治肺炎支原体感染198例,其中致神经系统合并症21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临床表现特点,总结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48例MP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检测、MP流行情况及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儿经2个疗程的治疗后,治愈34例(70.8%),好转12例(25.0%),继续口服药物治疗,未愈2例(4.2%),总有效率95.8%。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多发于学龄儿童、婴幼儿,早期应作X线胸片检查,检测特异性IgM抗体可作为急性期MP感染的诊断指标。治疗MP肺炎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抗感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4):2660-2661
将本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56例,其中将无消化系统损害患儿79例设为对照组,合并消化系统损害患儿77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组患儿中,最为常见的症状为恶性呕吐,其次为腹泻。观察组患儿热程及抗生素应用起始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CRP及ESR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外消化系统损害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导致并发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包括发热、热程及起始抗生素应用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