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效果 ,探讨外科治疗最佳方案。方法 :对我院 1984~ 1996年收治的 2 2 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分析。 2 2 8例患者中肿瘤位于单侧叶者 16 2例 ,狭部 18例 ,双叶 34例 ,侵犯甲状软骨及气管 14例。颈淋巴 c N0 14 8例 ,c N+ 80例。术后均随访 5年以上。结果 :c N+者行功能性 (41例 )和根治性颈清扫(39例 )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7.8% (36 / 4 1)和 87.2 % (34/ 39)。腺内型 c N0 伴被膜侵犯者行选择性颈清扫 2 1例 ,随诊观察 2 0例 ,其 5年生存率分别为 90 .5 % (19/ 2 1)和 90 .0 % (18/ 2 0 ) ;腺内型 c N0 不伴被膜侵犯者均未行颈清扫 ,其 5年生存率为 99.0 % (99/ 10 0 ) ,5年内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率为 1.0 % (1/ 10 0 ) ;腺外型 c N0 行颈清扫 4例 ,5年内发生对侧转移为1/ 4 ,3例未行颈清扫者 5年内发生颈淋巴转移为 2 / 3。腺叶切除术后对侧复发率为 2 .4 7% (4/ 16 2 )。行全甲状腺切除的5年生存率为 85 .7% (12 / 14 ) ,被膜内全甲状腺切除的 5年生存率为 85 .0 % (17/ 2 0 )。侵犯甲状软骨板及气管者 ,行喉全切除 ,其 5年生存为 3/ 5 ,保留喉功能的 5年生存为 6 / 9。结论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提倡功能性颈清扫 ;腺内型 c N0 者主张随访观察 ,发现淋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自1978至1998年施行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163例的临床资料。按UICC2002年标准分期:I期5例,Ⅱ期95例,Ⅲ期48例,Ⅳ期15例。对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进行~些改进:常规切除舌骨;用甲状软骨外骨膜内翻与喉室切缘缝合;减少梨状窝内壁黏膜游离范围;甲状软骨与舌根肌肉吻合时由舌根黏膜下进针并尽量多带一些肌肉,使其与甲状软骨板断缘紧密对合。结果Kaplan-Meier法分别统计I~Ⅳ期全部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I期100.0%;Ⅱ期77.9%;Ⅲ期为54.2%;Ⅳ期为33.3%。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组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6)。临床检查颈淋巴结未见转移(cN0)和有转移(cN+)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73.1%和45.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吞咽功能全恢复。发音功能良好。拔管率为91.4%(149/163)。颈部隐匿性转移率为23.1%(30/130),cN1-3颈转移率为75.8%(25/33),总转移率为33.7%(55/163)。随诊发现致死原因主要为颈淋巴转移,占40.0%(20/50)。喉部复发致死占18.0%(9/50)。结论改进后的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为部分声门上喉癌外科治疗的较为理想术式。建议声门上癌cN0患者行择区性颈侧清扫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不规范手术的弊端,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不规范手术后补救手术的必要性和方式。方法总结1990年1月—2000年1月因行甲状腺乳头状癌不规范手术后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补救手术的332例和同期在头颈外科行初次规范手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561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相关内容进行对比。结果补救手术者术后病理证实原发灶区肿瘤阳性率53.9%(179/332),颈淋巴转移率39.2%(130/332),颈前肌保存率30.7%(102/332),甲状旁腺明确保存率74.1%(246/332),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3.3%(11/332),原发灶区5年复发率7.5%(25/332),总的5年、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90.2%、84.4%。初次治疗者颈淋巴转移率37.4%(210/561),颈前肌保存率96.1%(539/561),甲状旁腺明确保存率93.0%(522/561),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1.2%(7/561),原发灶区5年复发率3.7%(21/561),总的5年、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94.0%、92.5%。全组原发灶区复发患者10年累积生存率67.8%,未复发患者10年累积生存率92.9%。统计学分析显示补救组与初次组间颈前肌保存率、甲状旁腺明确保存率、原发灶区5年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生存率低于无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不规范手术后原发灶区有较高的肿瘤阳性率,有必要行补救手术,但即使补救手术仍将导致较高的复发率,进而影响生存状况。同时二次手术将增加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因而首次手术的规范化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舌及口底鳞癌淋巴转移的手术时机与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舌及口底鳞癌67例,非手术组12例(为cN2-3患者),手术组55例。cN028例行原发灶切除,其中23例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27例cN1-3(cNl5例、cN2-3222例)行原发灶切除加根治性颈淋巴清扫,其中16例cN2-3行岛状肌皮瓣修复术;结果在34例患者中(cN2-3),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54.55%(12/22),非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41.67%(5/12)。28例cN0患者中,4例单纯癌肿切除者术后45~60天出现淋巴转移;23例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者,证实13例有隐匿性淋巴结转移,10例未见淋巴结转移。结论对cN0患者应尽早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多区域淋巴结或一个区域多个淋巴结转移的cN2-3患者,手术比非手术组的生存率更高,但后者对提高5年生存质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乳头状癌Ⅵ区淋巴结清扫非劣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未行含Ⅵ区的择区性淋巴结清扫术的分化良好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复发情况;探讨分化良好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否要常规行含Ⅵ区的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方法:不同时期处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267例,按时间分成2组:A组为近期行含Ⅵ区的择区性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乳头状癌151例;B组为早期未行Ⅵ区择区性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乳头状癌116例。原发灶处理2组均一致:肿瘤发生侧行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峡部全切,健侧甲状腺次全切除;若肿瘤两侧同时发生,则行双侧甲状腺全切术。统计第1组中Ⅵ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随访第2组患者,观察头颈部淋巴结复发情况以及生存情况。结果:A组151例患者中59例仅行Ⅵ区淋巴结清扫,其中发生转移者22例,其余92例同时行Ⅱ、Ⅲ、Ⅳ、Ⅵ区颈淋巴结清扫,其中各区都没有转移者31例,Ⅵ区和其他区均转移者33例(35.8%),只有Ⅵ区颈淋巴结转移者17例(18.4%),除Ⅵ区外其他区域淋巴结有转移者11例(11.9%)。即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中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7.7%(72/151)。B组11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有颈淋巴结转移者47例,占40.5%;5年生存率为99.3%;复发率为6.0%(7/116)。A组颈淋巴结转移率(54.9%)高于B组(40.5%)。结论:分化良好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较多的转移到气管前和喉返神经周围淋巴结,Ⅵ区淋巴清扫可成为常规。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癌的诊断及再次手术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断,选择合适的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方式,了解甲状腺癌再手术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总结1992至2000年10月因原发癌灶残留或甲状腺微小癌原发灶未切除到本院行再次手术治疗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手术方式包括:①第一次对原发灶只进行单纯肿瘤剜除或腺叶部分切除者,再手术时切除残叶及峡部,或加对侧叶部分或近全切除;颈淋巴转移者,行经典性或改良性颈清扫术;②对甲状腺微小性癌进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及改良或择区性颈清扫术。对1999至2004年78例我院首诊的表现为单纯甲状腺结节性肿物、临床检查为可疑甲状腺癌患者,术前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术中淋巴结冰冻切片检查(frozen section,FS)、FNA+FS分别为10例、55例和13例,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病理检查证实冉次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残癌率68.8%(88/128),并发症发生率23.4%(30/128),其中喉返神经损伤率2.3%(3/128),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19.5%(25/128)。术后随访,复发5例,颈淋巴转移3例;再手术患者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0%(101/110)、86.9%(17/20)。78例甲状腺肿物术前行FNA、术中FS及FNA+FS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0%、87.3%和92.3%。结论由于误诊与不规范手术致甲状腺癌术后残癌率较高,积极合理的再手术是必要的。再次手术增加了手术并发症,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和规范的首次手术治疗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位喉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1995年2月-2004年5月间行中位喉切除术的23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其中T1bN0M0 13例,T1bN1M0 4例,T2N0M0 4例,T2N1M0 2例),手术方式:充分暴露甲状软骨板后,以声带前联合为中点,向上下各0.5cm横行锯开甲状软骨板,切除中份甲状软骨板、双声带、前联合、双侧喉室,切缘距瘤体周边0.5cm以上,保留双侧杓状软骨。切断甲状软骨上角后,对位缝合室带与声门下、甲状软骨板上下断端。N1患者均行颈淋巴清扫,术后2例加行放化疗。结果 术后4周100%(23/23)完全恢复吞咽功能,术后拨管率95.7%(22/23)。拔管后能快跑者81.8%(18/22),能慢跑者18.2%(4/22)。术后喉腔局部复发率:3年10.5%(2/19),5年15.4%(2/13)。术后生存率:3年为94.7%(18/19),5年为84.6%(11/13)。结论 中位喉切除术术后能较好地恢复呼吸及吞咽功能,术后复发率及死亡率低,对T1b、T2级喉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声门上型喉癌临床N1患者转移颈淋巴结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声门上型喉癌病例早期颈淋巴转移(clinical N1,cN1)的特点,探讨合理的颈清扫手术方式。方法 1987年3月-1997年10月收治108例声门上型喉癌cN1的患者行喉原发灶切除时,先行改良或经典颈清扫术,将颈清扫标本的淋巴结分区行病理学检查,确定最常见颈淋巴转移的分布。结果 108例(147侧)颈清扫标本中检出转移淋巴结126个,其中Ⅱ、Ⅲ区转移淋巴结占总数的89.7%(113/126),Ⅱ、Ⅲ、Ⅳ区占97.6%(123/126)。126个转移淋巴结分布在109个区次,其中Ⅱ、Ⅲ区占88.1%(96/109),Ⅱ,Ⅲ和Ⅳ区占97.2%(106/109)。45例(63侧)术后颈淋巴结病理检查阳性,声门上喉癌cN1的转移率为41.7%(45/108),双颈转移率为18.5%(20/108)。随访5~14年,随访率为98%,颈部复发8例,复发率为7.4%(8/108),复发部位分别位于Ⅱ、Ⅲ和Ⅳ区。5年生存率为81.5%(88/108)。结论 对声门上型喉癌cN1病例可行颈侧清扫术(即Ⅱ、Ⅲ、Ⅳ区的清扫),Ⅰ、Ⅴ区在无明显转移证据时可避免行该区的清扫术;一侧术后病理证实有转移或对侧cN1的病例,对侧亦应行颈侧清扫术。  相似文献   

9.
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术式的选择。方法 :对 6 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例行患侧腺叶、峡部加对侧次全切除术 49例 ,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 7例 ,一侧腺叶次全切除及对侧部分切除术 6例 ,全甲状腺切除术 4例。行患侧功能性颈清扫术加对侧功能性颈清扫术 43例 ,双侧功能性颈清扫术 1例及患侧传统性颈清扫术 10例 ,患侧传统性颈清扫术 5例。结果 :3年生存率 96 % (2 5 /2 6 ) ,5年生存率 94% (17/18) ,1例死于白血病 ,1例失访。 4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的病例术后均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其中 2例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5 0 % ) ,其他病例均未发生甲状腺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无一例发生喉返神经麻痹。结论 :对分化型甲状腺癌 ,主张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对侧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 ;如术前发现颈淋巴结肿大 ,应同时行患侧淋巴结清扫术。而N0 患者 ,除了对高危组 (男 >41岁 ,女 >5 1岁 )患者腺体外乳头状瘤或明显侵犯包膜的滤泡型腺癌者应行功能性颈清扫术 ,其他随访容易的N0 患者可以不必常规行颈清扫术 ,并提倡长期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1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14例患者中,行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79例,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73例,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侧颈部改良根治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62例。手术中清扫出淋巴结1~55个,其中阳性淋巴结0~14个。结果:314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共有168例(53.50%)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其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59例(50.64%),中央区+侧颈转移淋巴结55例(17.52%),单纯侧颈淋巴结转移9例(2.87%)。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甲状腺被膜受侵犯、临床分期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最常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应常规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手术268例临床经验总结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再手术临床资料,探讨其更合理术式。方法总结1984—2000年间高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进行再次手术治疗26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209例;首次在其他医院行甲状腺肿块切除术或甲状腺癌患侧腺叶部分切除术256例患者,在辽宁省肿瘤医院甲状腺癌患侧腺叶次全切除12例患者。第二次手术甲状腺全切除6例,均为双侧癌;峡部扩大切除1例,为峡部癌;一侧残叶及峡部切除261例。同期行颈清扫术196例,其中颈经典性清扫术94例,改良性颈清扫术102例。结果病理结果证实残叶有癌残留78例,无癌残留190例,癌残留率29.1%(78/268)。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癌95例,淋巴转移率48.5%(95/196)。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1.1%(3/268)。应用直接法计算生存率,甲状腺癌再手术5年生存率94.0%(251/267),10年生存率85.2%(127/149)。结论甲状腺癌局切术后癌残留率较高,有选择的手术治疗是必要的。正确选择适应证和术式,可以减少癌残留复发。  相似文献   

12.
下咽癌累及颈段食管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下咽癌累及颈段食管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2000年48例累及颈段食管的下咽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其中男38例,女10例;年龄26~71岁,平均54.3岁。梨状窝癌33例,下咽后壁区癌14例,环后癌1例,均无远处转移。根据UICC1997年TNM分期标准均为T4M0期,其中cN0 28例,cNl 15例,cN2 5例。喉全切除术8例,喉部分切除残喉气管瓣修复下咽17例,23例保留了喉功能。所有病例均行改良性颈清扫术,其中单侧清扫38例,双侧清扫10例。患侧甲状腺叶切除42例。下咽食管缺损的修复方法分别为:喉气管瓣修复11例,胸大肌肌皮瓣13例,喉气管瓣+胸大肌肌皮瓣6例,裂层皮片+胸大肌肌皮瓣10例,胃上提咽胃吻合3例,结肠上徙5例。术后均接受放射治疗,剂量为55—75Gy。结果手术证实颈部淋巴结转移20例病理诊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18例,中分化鳞状细胞癌24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6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胸部刀口裂开1例,咽瘘10例。直接法计算生存率,失访2例以死亡计。全组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1%(25/48)和27.3%(12/44)。保留喉功能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15/23)和33.3%(7/21),不保留喉功能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40.0%(10/25)和21.7%(5/23)。23例保留了喉功能,15例患者拔除了气管套管,恢复了全部喉功能(发音、呼吸、吞咽保护),8例患者恢复了部分喉功能(发音、吞咽保护),拔管率为65.2%(15/23)。结论下咽癌累及颈段食管的处理以手术+放疗的综合治疗为主,需行患侧颈清扫术,应尽量保留喉功能,无法保留喉功能时可以采用喉气管瓣或联合裂层皮片、胸大肌肌皮瓣修复下咽颈段食管缺损,颈段食管缺损较大时则采用胃或结肠代替。  相似文献   

13.
舌体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总结我科1988年至1995年间舌体鳞癌手术治疗经验,探讨舌体鳞癌手术治疗方法相关问题。材料与方法;入选病例为1988年5月-1995年6月我科住院初治舌体鳞状细胞癌共185例,男102例,女82例,年龄28-88岁,临床分期;Ⅰ-Ⅱ期72例,Ⅲ-Ⅳ期113例,所有病例均行原发灶手术切除 颈淋巴清扫术,原发灶手术切除术后缺损及下颌骨体部处理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术式,cN0148例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cN1-337例行治疗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结果:185例中177例获5年随访,随访率95.68%。185例舌体鳞癌5年生存率为72.43%。已死亡43例中,因肿瘤局部复发30例,淋巴转移7例,远处转移5例,其它1例,舌体缺损修复;未修复者42例,用前臂皮瓣修复117例,胸大肌皮瓣修复26例,下颌骨体部处理;未切除者92例,方块切除75例,下颌骨体部部分切除18例,185例颈淋巴转移率为29.19%,cN0者颈淋巴pN^ 转移机率为19.59%,结论:舌体鳞癌行下颌骨体部切除者适用于癌肿已侵犯口底颌舌沟舌侧粘骨膜者,舌体鳞癌舌体缺损小于1/3时可不修复,大于1/2者可应用前臂皮瓣,大于2/3者行胸大肌肌皮瓣修复,cN0选择性颈清扫术,T1者颈部严密观察,T2行肩胛舌骨上清扫术,T3-4者行功能性颈清术,已超越中线的cN0T3-4患者可作双侧功能性颈清扫术,但不同期行双侧根治性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14.
梨状窝内侧壁癌切除与喉功能保留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梨状窝内侧壁癌切除喉功能保留犬的技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梨状窝内侧壁癌71例。其中49例行喉功能保留术;22例未保存喉功能。喉功能保留手术方法:①切除范围:声带活动正常者行患侧水平上半喉+梨状窝内侧壁切除;声带活动受限者行同侧水平半喉+声门旁间隙+梨状窝内侧壁切除;声带固定者行患侧垂直半喉+梨状窝内侧壁和部分梨状窝外侧壁切除,梨状窝尖受累者切除范围扩大到环状软骨环和颈段食管;②修复:喉修复对利用会厌、甲状软骨膜、带状肌肌筋膜、颈前皮瓣修复喉缺损;梨状窝修复对缺损范围小者用下咽粘膜瓣或残缘粘膜后直接讨合,对缺损范围大者用胸大肌肌皮瓣转移及胸三角皮瓣修复;③颈淋巴结处理:71例中65例(91.5%)行颈清扫术,其中同侧颈清扫术39例,双侧颈清扫术26例;④术后全部病例予以辅助放射性治疗,剂量60-75Gy。结果 寿命表法统计3年、5年生存率:喉功能保留组分别为63.4%和49.6%;喉功能不保留组分别为52.4%和42.4%。喉功能保留组喉功能全部恢复者占71.4%(35/49),部分恢复者占28.6%(14/49)。结论 梨状窝内侧壁癌易侵入喉部,但多数病例在彻底切除肿瘤病灶的前提下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4月~2019年12月同一诊疗组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331例。其中男性91例,女性240例,年龄范围18~68岁,平均年龄为41.6岁。入组病例中行单侧腺叶+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者255例,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者76例。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肿瘤直径是否≥5 mm、肿瘤是否位于甲状腺峡部,是否为双侧甲状腺腺叶病变、肿瘤是否侵犯甲状腺被膜是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肿瘤最大直径≥5 mm、肿瘤位于甲状腺峡部、肿瘤侵犯甲状腺被膜是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最大直径≥5 mm、肿瘤位于甲状腺峡部、肿瘤侵犯甲状腺被膜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建议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6.
分化型甲状腺癌Ⅵ区与Ⅱ-Ⅴ区淋巴转移的关系及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Ⅵ区与颈侧区(Ⅱ-Ⅴ)区颈淋巴转移的特点,为临床选择正确术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3月至2000年12月,99例甲状腺癌患者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进行初次手术,同期行颈清扫术,进行病理检查,术后随访,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甲状腺癌61例(双侧乳头状甲状腺癌1例),乳头滤泡混合型13例,滤泡状甲状腺癌25例。根据2002年UICCTNM分期:Ⅰ期60例,Ⅱ期1例,Ⅲ期5例,Ⅳ期33例。一侧腺叶及峡部切除80例,一侧腺叶及对侧大部或次全切除15例,全甲状腺切除术4例。全部患者同期颈清扫术104侧(双颈清扫5例),其中经典性清扫66例(68侧),改良性清扫33例(36侧)。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阳性83例(86侧),其中3例双侧淋巴结阳性,颈淋巴转移率为83.8%(83/99)。VI区阳性率37.5%(39/104),颈侧区(Ⅱ-Ⅴ区)阳性率76.9%(80/104),VI区和颈侧区淋巴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对X^2检验,X^2=33.01,P〈0.01)。统计分析表明颈侧区淋巴转移和Ⅵ区淋巴转移无相关性(独立X。检验,X^2=2.08,Pearson列联系数C=0.14,P〉0.05)。10年、15年生存率分别为88.3%和84.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Ⅵ区与颈侧区(Ⅱ-Ⅴ区)淋巴转移率不同。不能仅从Ⅵ区转移判断颈侧区是否有转移。发生Ⅵ区淋巴转移的患者不比颈侧区(Ⅱ-Ⅴ区)淋巴转移的预后差,经过正确的外科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侵犯气管的治疗与预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侵犯气管的治疗方式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1995年间45例PTC侵犯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侵犯气管的范围和程度不同分为气管局限性受侵组(A组)行肿瘤切除术28例,肿瘤侵及气管腔内组(B组)行根治性切除术10例和肿瘤区域广泛受侵组(C组)行姑息性切除术7例。39例行颈淋巴清扫术。术后切缘病理检查有肿瘤细胞或术中肉眼观察肿瘤切除不干净的部分患者给予术后放疗,共17例。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组问差异采用Log.Rank法检验。结果①A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5.0%和62.6%。7例术后放疗,21例术后未放疗。术后放疗与术后未放疗比较,5年和10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B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0%和58.3%。术后放疗6例,未放疗4例。术后放疗与否,5年和10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C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28.6%。4例术后放疗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50.0%。3例术后未放疗患者,5年生存率为33.3%,无10年生存。术后放疗与否,其5年和10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PTC气管受侵尚未侵及腔内黏膜层者可采用肿瘤切除术得以根治,穿透气管腔内黏膜层者行肿瘤根治性切除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术后放疗有可能提高姑息性切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舌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的分布规律,探讨舌鳞状细胞癌cN0患者的颈部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5年1月-2000年12月初次在我院诊治的329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cN0 179例,cN1 131例,cN2+3 19例(2例出现双侧颈淋巴结转移)。在cN0患者中,肩胛舌骨肌上清扫或单纯颔下清扫20例,根治性颈清扫93例,扩大的肩胛舌骨上(包括Ⅳ区)清扫8例。在cN1患者中,30例接受颈部单纯放疗;肩胛舌骨肌上清扫6例,根治性颈清扫94例,扩大的肩胛舌骨上清扫1例。所有cN2+3患者均行根治性颈清扫。结果 舌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8.3%(10/121),其中T1为1.3%(1/76),T2为4.3%(4/93),T3为44.4%(4/9),T4 100%(1/1)。实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71.7%(81/113)。91例患者组织学检查发现颈清扫标本中淋巴结转移阳性,Ⅰ区淋巴结转移占39.6%(36/91)、Ⅱ区71.4%(65/91)、Ⅲ区19.8%(18/91)和Ⅳ区8.8%(8/91)。有2例患者发生对侧Ⅰ、Ⅱ和Ⅳ区的淋巴结转移。在cN0患者中,颈部单纯放疗的同侧颈部复发率为7.5%(3/40),综合治疗为7.5%(6/80),单纯手术为2.4%(1/41),等待观察为16.7%(3/18);颈部单纯放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0%,综合治疗为55.6%,单纯手术为79.6%,等待观察为48.6%。结论 Ⅱ区是舌鳞状细胞癌最易转移的部位,不主张对所有cN0患者实施择区性颈清扫,对T3和T4患者可考虑扩大的肩胛舌骨肌上清扫(Ⅰ~Ⅳ)。  相似文献   

19.
舌鳞状细胞癌临床N0颈清扫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舌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临床N0(clinical N0,cN0)颈部合理的治疗模式,避免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2001年4月cN0舌鳞癌327例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颈部控制率的影响,并进行预后和死因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3年以上,总的3年生存率为69.7%(228/327),颈部治疗失败组和颈部控制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39.1%(25/64)和77.2%(203/263);51.5%(51/99)死亡与颈部治疗失败有关;总的颈部控制率为80.4%(263/327),采取观察随访、Ⅰ区清扫、Ⅰ Ⅱ区清扫、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术、经典性颈清扫术、功能性颈清扫术的颈部控制率分别为67.5%(27/40)、72.7%(24/33)、60.0%(15/25)、84.9%(45/55)、86.8%(131/151)、84.0%(21/25),影响颈部控制率的独立因素为颈部治疗方法和术后N分期。结论 颈部控制是cN0舌鳞癌预后的关键因素;舌鳞癌cN0颈部的治疗首选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术;对于术后病理提示有多个淋巴结转移和(或)包膜外侵犯者应考虑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20.
有周围侵袭的高分化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有周围侵犯的高分化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2000年在辽宁省肿瘤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周围有侵犯的高分化甲状腺癌患者201例的临床资料.生存统计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喉全切和颈段部分气管切除3例,气管部分切除6例,喉、气管表面剔除67例,喉返神经切除9例,喉返神经表面剔除26例,包括带状肌、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迷走神经等周围软组织切除90例.201例中合并食管受累肌层切除19例,局部拉拢缝合,其中4例用胸锁乳突肌、2例用胸大肌瓣局部加固修补.甲状腺一侧叶及峡部切除189例,一侧腺叶及对侧次全切除5例,甲状腺全切除7例.颈清扫术129例(双颈清扫5例),共134侧,其中经典性颈清扫75侧,改良性颈清扫59侧.5年生存率为85.6%,10年生存率为77.3%,15年生存率为69.4%.经Cox模型分析显示年龄、肿瘤侵犯部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有周围侵袭的高分化甲状腺癌经过恰当的外科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