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唐玲玲  曲冬梅 《云南医药》2007,28(3):218-221
目的评价与芬太尼合用进行中等手术病人围术期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92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常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根据手术时间对术中芬太尼总量进行控制,术后采用静脉镇痛。氟比洛芬按照以下方案给予,除A组外,其余3组均于手术结束前给予氟比洛芬50mg。A组:术后芬太尼1mg+生理盐水100ml;B组:术后芬太尼1mg+生理盐水100ml;C组:术后100mg氟比洛芬+芬太尼0.5mg+生理盐水至100ml;D组;术后150mg氟比洛芬+芬太尼0.5mg+生理盐水至100ml。术后随访24h,记录生命体征、镇痛情况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整个研究共完成病例191例,4组手术病人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别,术后24h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结果术后0h,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B、C、C〈VASA,术后4,8h,VASCD〈VASA,术后24h,VASC〈VAS10。D组病人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3组。结论氟比洛芬复合芬太尼用于中等手术病人围术期镇痛具有确切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以安全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模式超前镇痛在关节置换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90例择期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两次给药组)于术前24 h及术前1~2 h口服塞来昔布400 mg,术后使用静脉镇痛泵(PCIA,用药主要为芬太尼0.02 mg/h);B组(单次给药组)于术前1~2 h口服塞来昔布400 mg,术后使用PCIA;C组(对照组)于术后使用PCIA;3组术后当天至术后第5 d口服塞来昔布400 mg/d,第6 d起改为200 mg/d连续8 d。分别于术后每4 h观察患者VAS疼痛评分,术后2 d生命体征及副作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术后睡眠评分,患者满意度,血液学指标及术中术后出血总量等,出院后1月时通过电话随访VRS慢性疼痛评分。结果多模式超前镇痛组(A、B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C组)(P〈0.05),但是不同给药时间的超前镇痛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式超前镇痛组(A、B组)满意度评分、睡眠评分及出院1月后慢性疼痛VR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C组(P〈0.05),而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术后各个时间段的生命体征、血液学指标及术中术后出血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塞来昔布超前镇痛联合术后PCIA的多模式超前镇痛,能明显减轻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几乎不影响患者的血小板和凝血功能。而超前镇痛的最佳时间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骨科围手术期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骨科手术患者228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分成2组。A组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包括:合理评估、COX-2抑制剂超前镇痛、多模式/个体化镇痛、有效的护患沟通与健康宣教;B组术后给予传统的镇痛泵(PCA)进行镇痛。手术后两组患者根据疼痛程度、VAS数字疼痛评分法、镇痛药物使用、患者满意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通过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减轻了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应用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手术期镇痛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氯诺昔康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应用于下肢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骨科下肢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氯诺昔康(8mg溶于2mL注射用水)+地塞米松(10mg,2mL)组;B组:氯诺昔康(8mg溶于2mL注射用水)+生理盐水(2mL)组;C组:地塞米松(10mg,2mL)+生理盐水(2mL)组;D组:单纯生理盐水(4mL)组。各组于术前30min静注相应药物,术中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予静脉自控镇痛(PCIA,2mL/h,48h)。记录术后2、4、8、12、24、48h各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与术后48h最痛程度(PD)评分、术后2d平均疼痛程度(MD)评分来评价其镇痛效果,以舒适度分级(BCS)~睡眠障碍度分级(SS)来评价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程度,记录术后各组辅助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同时观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切口感染、延迟不愈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D组术后2、4、8、12、24、48hVAS评分高于A、B两组(P〈0.05),同时BCS分级低于A、B两组(P〈0.05):A组术后2j4、8、12h的VAS评分低于B组(P〈0.05);术后48h内A组的PD、MD、SS评分均低于其他三组(P〈0.05),A、B两组辅助镇痛药物的使用量明显少于C、D组(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A组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用于骨科手术,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镇痛的满意程度,同时减少术后辅助镇痛药物的使用及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凯芬超前镇痛对无痛人工流产术后下腹部疼痛的缓解情况。方法 选择拟实施异丙酚麻醉下人工流产的患者6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试验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各34例。A组:异丙酚麻醉前静脉注射凯芬50mg;B组:无特殊处理。两组患者麻醉用药(芬太尼0.5mg+异丙酚4mg/kg)和手术方法相同,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记录术后30min(t1)、8h(t2)、12h(t3)时患者下腹部疼痛程度。结果 静脉推注凯芬(A组)可显著减轻人工流产术后3个时间点下腹部疼痛强度,与B组同时相点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凯芬超前镇痛可显著缓解无痛人工流产术后下腹部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围手术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分为三组,A组36例,采用消肿活血液口服、下肢洗伤方熏洗腰部治疗;B组31例,口服双氯芬酸钠;D组29例,采用常规术前准备.观察三组术后切口疼痛的VAS评分、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凝血指标的变化以及呕吐情况.结果 A、B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5);术后使用哌替啶的次数少于C组(P<0.05).A组呕吐症状轻;A、B、C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围手术期采用消肿活血液口服、下肢洗伤方熏洗患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减轻疼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减少术后呕吐反应,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TUVP术患者术后使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TUVP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镇痛方法为:A组:芬太尼0.02mg/kg+恩丹司琼8mg,术后镇痛;B组:芬太尼0.01mg/kg+恩丹司琼8mg,术后镇痛;C组:手术前15min缓慢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50mg,芬太尼0.01mg/kg+恩丹司琼8mg,术后镇痛;D组:术毕缓慢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芬太尼0.01mg/kg+恩丹司琼8mg,术后镇痛。镇痛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比较术后VAS评分和镇静评分(SS)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后2h四组间的VAS无统计学差异,而4、12h时A、C、D组的VAS显著低于B组(P〈0.05),12h后四组间的VAS无统计学差异;术后24h时A组SS高于其他三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4h以后四组间的ss差异无显著性。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B、C、D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UVP术术前和术毕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然后以0.01mg/kg芬太尼PGIA维持48h镇痛效果良好,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硬膜外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行骨科下肢手术的患者,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分为A,B 和C 3组各20例。A组:0.25%罗哌卡因150 ml;B组:0.15%罗哌卡因150 ml;C组:右美托咪定1.0 mg/kg+0.15%罗哌卡因150 ml。观察患者术后4、12、24、48 h VAS镇痛、镇静以及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记录术后24 h运动阻滞程度和术后恶心、呕吐、尿储留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 h组间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24和48 h A组和C组VAS疼痛评分低于B组(P<0.05);术后运动阻滞程度评分A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0.15%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疗效好,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局麻药引起的下肢神经麻木,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求多模式超前镇痛在骨关节手术镇痛中的临床疗效,为关节手术镇痛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112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C组术后实施常规的镇痛。A、B两组采用多模式超前镇痛方案,B组患者在C组的基础上术前1~2 h口服塞来昔布400 mg,A组在B组的基础上术前24 h口服塞来昔布400 mg。采用VAS视觉评分法对比术后的效果。结果术后48 h内各个时间点A、B两组镇痛效果均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42%(7/38),B组21.62%(8/37),C组43.24%(16/37),A、B两组不良反应率均少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超前镇痛能明显减轻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对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拟在肋间神经阻滞下行乳房病损切除术的女性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成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20例:A组患者于肋间神经阻滞前5min静脉推注布托啡诺20μg/kg,B组于肋间神经阻滞前5min静脉推注安慰剂(生理盐水)。两组均施行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对术中麻醉满意程度进行评价,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于术后1、4、12、24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结果术中麻醉满意程度A组优于B组,术后4、12h时疼痛评分A组显著低于B组(P〈0.05),麻醉维持时间A组明显长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静脉推注布托啡诺具有一定的超前镇痛效果,能够增强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效果,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11.
金宁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226-227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超前镇痛对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手术患者219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术前3d起给予COX-塞来昔布200mg,2次/d口服,术前1h给予Parcoxib 40mg静脉滴注,术后6h给予塞来昔布400mg口服,第2~5天给予塞来昔布200mg,2次/d口服;B组术后给予镇痛泵止痛治疗。观察患者疼痛VAS评分,药物的不良反应,睡眠的评分及出院时的满意度。结果选择性COX-2抑制剂超前镇痛对骨科围手术期镇痛效果与镇痛泵相似,但前者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优于后者。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具有超前镇痛的作用,且疗效满意,应给予针对性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2.
张卫东  张元峰  朱可艳 《江苏医药》2012,38(21):2569-2570
目的 观察连续腰丛阻滞(CLPB)在下肢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腰丛联合同侧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下肢关节置换患者46例随机分为A、B组,A组26例,术后应用CLPB镇痛;B组20例术后不用CLPB镇痛.比较两组心理情绪(ES)和VAS疼痛评分.结果 两组术后VAS疼痛、ES评分均比术前明显改善,A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B组[(81.2±7.3)%vs.(53.6±8.2)%](P<0.05).结论 术后CLPB能明显缓解下肢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减轻紧张焦虑、恐惧心态,有利于早期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髋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塞来昔布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髋部手术患者中72例,塞来昔布组、镇痛泵组各36例,塞来昔布组在手术前8h口服塞来昔布400mg,术后当天口服200mg,术后3-5天视病人疼痛情况停药;镇痛泵组病人于手术后麻醉药作用消失前静脉应用镇痛泵,维持至术后第2天。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的VAS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塞来昔布组VAS评分低于镇痛泵组(术后第2天P〈0.05),未见不良反应,镇痛泵组出现7例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在髋部手术围手术期应用塞来昔布进行超前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酒石酸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对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n=20),每组均用0.375%罗哌卡因35ml作颈丛神经阻滞,各组局麻药均不加肾上腺素.A组:对照组,颈丛神经阻滞前5 min静脉推注氟芬合剂2ml;B组:实验组,颈丛神经阻滞前5 min静脉推注布托啡诺1 mg.术中和术后2、4、8、12、24 h对麻醉质量进行评价,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麻醉维持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P<0.01).术后2、4、8、12、24 h疼痛评分(VAS),A组高于B组(P<0.01).结论 布托啡诺超前镇痛效果明显,能够增强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效果,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CEA(硬膜外自控镇痛术)超前镇痛对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Ⅱ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超前镇痛组(A组)和术后镇痛组(B组),每组40例。镇痛药物均为0.7μg/m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稀释至100ml混合液。A组手术开始时负荷剂量为镇痛混合液10ml,并接镇痛泵于背景剂量为2ml/h持续镇痛;B组于术毕开始PCEA镇痛,方法同A组。两组患者分别于入室后10min(T0),手术开始时fTl),术毕后2h(T2)及次日6:00(T3)采集静脉血样,测定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C一反应蛋白(CRP)。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标尺,观察并记录术后2h、6h、12h、24h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生命体征平稳,A组T2镇痛效果优于B组俨〈0.01),两组患者T1、T2、T3COR、ACTH和CRP相比T0均明显升高俨〈0.01),T1、T2、T3B组COR、ACTH和CRP含量高于A组俨〈0.05)。结论0.7¨g/ml舒芬太尼复合0.15%罗哌卡因PCEA超前镇痛和常规PCEA均可为上腹部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PCEA超前镇痛相比常规PCEA更有效地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路强  丁路 《安徽医药》2013,17(10):1782-1784
目的观察膝关节局部注药联合股神经阻滞镇痛方式用于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康复镇痛的效果。方法将30例ASAⅠ-Ⅲ级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镇痛措施采用股神经阻滞,B组采用关节腔局部阻滞,C组采用股神经阻滞加关节腔局部阻滞。观察3组患者静息、活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活动度、肌力分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组术后4、12、24、36、48h静息痛和被动活动痛VAS评分均低于A和B组(P〈0.05),C组在术后的第3天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较A、B组有较好恢复(P〈0.05)。两组副作用无差别。结论TKA关节周围注药联合股神经阻滞可在术后早期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康复,且不会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肛肠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0.15%罗哌卡因+0.016%芬太尼混合液,B组为0.2%罗哌卡因+0.016%芬太尼混合液。于镇痛后6、12、24、48h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评分(改良Bvomage评分法)。同时监测BP、P、SpO2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镇痛后6、12、24、48h(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均〈0.05)。B组镇痛后双下肢肌力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6、12、24、48h,BP、P、SpO2没有明显差异,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不明显。24h后拔出导尿管。均可自行排尿和下床活动。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0.15%)+芬太尼硬膜外行肛肠术后镇痛(PECA)均好于高浓度罗哌卡因(0.2%)+芬太尼混合液,术后镇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旭东  朱容富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45-1946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对术后疼痛的观察。方法:12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于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静脉缓注氟比洛芬酯5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B组于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静注生理盐水5ml,分别记录术后0.5、1、2、6、12、24小时患者的疼痛程度,用100mm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24小时曲马多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0.5、1、2小时A组的VAS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24小时A组的曲马多用量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超前应用,能明显提高镇痛质量,减少术后曲马多的用量,是一种很好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9.
韩香淑  姜昕  田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5):100+102-100,102
目的观察地佐辛注射液超前镇痛用于开胸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行开胸手术的患者,包括肺癌根治术、食道癌根治术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全麻组,A组)20例、超前镇痛组(地佐辛组,B组)20例,比较两组拔管即刻,拔管后1、4、8、24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疼痛评分A组高于B组(P〈0.05),B组并发症少于A组。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开胸手术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周璐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324-325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镇痛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通过选取我院2010年采取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案的17例人工膝关节置换(TKA)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10例应用股神经阻滞镇痛技术镇痛作为治疗组,另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疼痛VAS评分及术后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并评估股神经阻滞镇痛技术在术后恢复早期功能锻炼中的作用。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所有病例置换术前后评分有无著差异。结果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的10例患者(治疗组)术后48h内及72h内在相关不良反应,术后疼痛(VAS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情况与7例患者(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股神经阻滞镇痛技术可以减轻围手术期患者疼痛,促进其早期活动,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