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方法 择期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单侧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超声组、神经刺激仪组分别于超声、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完成,缓慢推注0.5%盐酸罗哌卡因25 mL.记录两组血流运动力学指标变化、神经阻滞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记录两组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神经刺激仪组比较,超声组神经阻滞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均降低,且术后镇痛维持时间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神经刺激仪组比较,超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较佳,可缩短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且血流动力学平稳,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以及对高龄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与硬膜外麻醉比较,是否更具有优越性.方法选择行全髋关节置术的高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Ⅰ组)和硬膜外麻醉组(Ⅱ组),对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变化、低血压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腰硬联合麻醉比单纯硬膜外麻醉完全率高,麻醉起效时间及手术时间缩短,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率低.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对高龄老人髋关节置换术均有效,麻醉完全率腰硬联合比单纯硬膜外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腰骶丛及胸12(T12)椎旁神经阻滞在高龄髋关节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Ⅱ或Ⅲ级,年龄≥75岁,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单纯腰骶丛阻滞(对照组)和...  相似文献   

4.
卢素芳  徐仲煌 《河北医药》2004,26(4):364-364
患者,女,92岁。因左髋部摔伤后3d ,以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收入院。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查体:T 3 7℃,P 80次 min ,R2 0次 min ,BP 14 0 80mmHg ,体重约45kg ,被动体位。血常规:RBC 3 .2 8×10 1 2 L ,WBC 3 .68×10 9 L ,HGb 10 6g L ,HCT 3 2 .9%,PLT 77×10 9 L ;肝功ALB  相似文献   

5.
严赟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470-471
目的比较腰麻(EA)、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50例,年龄均在70岁以上,分为EA组和CSEA组两组,每组25例。CSEA组用0.5%布比卡因1~1.5mL,用20s左右时间注入蛛网膜下隙。两组均在平卧后硬膜外导管内注入1.5%利多卡因5mL作试验剂量,硬膜外用药的配制均为0.5%布比卡因。CSEA组根据术中腰麻减退情况加局麻药。EA组常规用药。比较两组诱导和手术时间、硬膜外局麻药用量、麻黄碱用量及麻醉效果。结果CSEA组明显比EA组的诱导时间短,手术时间短,硬膜外局麻药用量少,而且麻醉优良者占多数,血压下降程度和麻黄碱的用量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CSEA组与EA组相比优势明显.P〈0.05。结论CSEA用干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中所发挥的麻醉效果差异。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9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以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腰从-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统计不同麻醉后的麻醉质量、疼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满意度等,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两组的麻醉药物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Ramsay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24 h疼痛、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泵剩余药量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5例,占10.64%)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6例,占12.7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43例,占91.49%)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对照组(44例,占93.62%)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序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麻醉效果、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诱导用时、感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259,P=0.0149<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818,P=0.0082<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评分为(45.23±5.45)分,睡眠质量评分为(36.12±4.65)分,心理状态评分为(43.55±3.4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1.33±5.23)、(32.33±4.02)、(31.66±3.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542、4.7760、20.0983,P=0.0000、0.0000、0.0000<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可有效的改善麻醉相关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地提高麻醉效果,临床效果较显著,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阻滞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方法对60例老年患者实施胺硬联合阻滞。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实行腰硬联合阻滞,腰麻用药后1~5min起效,14~15min平面固定,全部病例阻滞完善,效果满意。结论 0.5%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将其中行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单纯行全身麻醉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阿片类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切皮时、缝合切口时、入麻醉苏醒室30分钟时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2小时、第12小时、第24小时及第48小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阿片类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12.68±3.08)μg vs(38.25±8.69)μg,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麻醉效果更好,可有效缓解疼痛,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朱志兵  吴芳  夏瑞  张军华 《医药导报》2009,28(9):1162-1163
[摘要]目的探讨罗比卡因腰丛 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应用效果。方法48例择期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借助神经刺激器定位下采用0.5%罗比卡因行后路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观察其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手术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48例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6.3±1.1) 和(9.2±2.3) min,维持时间分别为(420.2±18.1)和(307.4±26.5) min。手术后24 h无不良反应。结论在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采用罗比卡因行腰丛 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进行手术,循环稳定,对全身系统影响小,是一种较好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应用椎旁-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髋关节手术的高龄患者30例,年龄69 102岁,ASAⅡ或Ⅲ级.将30例患者分为硬膜外麻醉组(Ⅰ组)和椎旁-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Ⅱ组),每组15例.观察两组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血压、心率变化和麻醉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Ⅰ组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较Ⅱ组明显(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患者切口处感觉消失时间和“4”字试验疼痛消失时间短,恶心呕吐发生率和留置导尿率低(P<0.05).结论 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选择椎旁-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或硬膜外麻醉均可获得满意效果.椎旁-腰丛-坐骨阻滞麻醉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在我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B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_1、T_2、T_3时间点的HR、SBP、DBP、MAP、SVR显著低于T_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能满足老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要求,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艳  俞又佳  顾琴  孙浩  薄惠龙 《安徽医药》2017,21(2):356-360
目的 观察喉罩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在骨科高龄病人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年龄大于80岁行骨科髋部手术的老年病人,按单纯随机法分为神经阻滞+喉罩全麻组(Ⅰ组)、神经阻滞+气管插管全麻组(Ⅱ组),气管插管全麻组(Ⅲ组).Ⅰ、Ⅱ组病人接受超声引导下的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后,于静脉诱导后分别插入i-gel喉罩与气管导管进行呼吸管理;Ⅲ组病人直接静脉诱导后实施气管插管全麻.观察并记录三组病人麻醉诱导前后及手术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24 h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病房内镇痛药物需求及镇痛效果.结果 插管与拔管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Ⅰ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SBP、DBP、MAP、HR变化显著(P<0.05),但Ⅱ、Ⅲ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苏醒期呛咳、声音嘶哑、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Ⅱ、Ⅲ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Ⅱ、Ⅲ组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随访观察VAS评分及病房内镇痛药物需求,Ⅰ、Ⅱ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术后24 h VAS评分及病房内镇痛药物需求明显高于Ⅰ、Ⅱ组(P<0.05).结论 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用于骨科高龄髋部手术病人,诱导、维持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术中静脉用药量明显减少,苏醒质量高,并且可以减轻早期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韩俊  赵静  张立群 《安徽医药》2019,40(2):156-160
目的 探讨单侧蛛网膜下腔麻醉与髂筋膜间隙阻滞+骶丛神经阻滞方案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阻滞效果、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共1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蛛网膜下腔组和联合阻滞组,每组各76例,其中蛛网膜下腔组采用单侧蛛网膜下腔麻醉方案镇痛,联合阻滞组采用髂筋膜间隙阻滞+骶丛神经阻滞方案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阻滞时间、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多巴胺使用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阻滞组阻滞时间均长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体位摆放前1 min、体位摆放即刻及术后24 h VAS评分均低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阻滞组手术切皮即刻和手术开始后30 min VAS评分均高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阻滞组术后24 h Ramsay评分均显著低于蛛网膜下腔组,手术切皮即刻和手术结束即刻30 min 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阻滞组多巴胺使用率低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联合阻滞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髂筋膜间隙阻滞+骶丛神经阻滞方案用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可有效提高早期镇痛镇静效果,减少多巴胺使用率,并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优于单侧蛛网膜下腔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短时间内认知功能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2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手术麻醉诱导前,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镇静评分、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等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后1、3、7 d的简易精神量表(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1 d和观察组(P<0.01);观察组T_1~T_5时的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T_0时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T_2~T_5时的IL-6、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T_0、T_1时及观察组(P<0.01),T_1、T_2时两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达到最高值,与T_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明显降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避免产生不良情绪,同时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有效手术室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和总结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有效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7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5)及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手术室护理配合,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1.43%,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周萍 《世界临床药物》2014,(11):683-685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拟施髋关节置换的老年(年龄〉60)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镇痛组(D组)和舒芬太尼镇痛组(SF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前30 min D组缓慢静注地佐辛5 mg+氟比洛芬酯50 mg,SF组静脉缓慢推注舒芬太尼0.5μg/kg,术后两组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4、8、24、48 h的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24 h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安静状态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翻身和深呼吸等活动时D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SF组(P〈0.05);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D组显著低于SF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术后镇痛安全有效而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实验组入院时按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护理.结果 实验组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自理能力及满意度均有较大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关节外科收治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6例,术后均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按照神经阻滞药物配方分为对照组(C)、地塞米松组(E1)、右美托咪定组(E2)、地塞米松联合右美托咪定组(E3),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手术情况,比较4组患者术后6、12、24、48 h的VAS评分和术后6 h的Ramsay镇静评分,分析各组患者术后吗啡消耗量及镇痛持续时间,观察术后6 h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4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手术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E2、E3组的术后6 h的VAS评分、Ramsay评分显著低于C组,E3组的术后1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而4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E2、E3组的术后吗啡消耗量显著少于C组,且E1、E2、E3组的镇痛持续时间显著长于C组;4组患者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右美托咪定能够增强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且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主要观察侧隐窝阻滞配合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416例腰突症患者分成3组:对照Ⅰ组(侧隐窝阻滞组)90例、对照Ⅱ组(定点旋转复位组)90例、观察组(侧隐窝阻滞配合定点旋转复位法组)236例,观察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分别按“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评分,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治疗前后成绩评分。结果3组治疗前后评分,观察组优于2对照组(P〈0.001);3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2对照组(P〈0.05);3组治疗后评分均比治疗前分值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侧隐窝阻滞配合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疗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