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刀砍状硬皮病的应用效果,探讨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就诊的刀砍状硬皮病患者20例,在其萎缩凹陷处行自体脂肪填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手术特点等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20例患者术后随访8~18个月,填充后皮损部位形态改善良好,病变区皮肤色泽有所改善,均无并发症发生,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刀砍状硬皮病一般是发生在眉毛水平以上,单侧的组织萎缩。本文展示2例患者应用自体软组织移植治疗该病,疗效显著。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及自体真皮片移植矫正刀砍状硬皮病的额部萎缩凹陷畸形安全,并能提供很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3.
硬皮病是一种伴有变形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很少需要手术处理。然而,外科医师会遇到这一疾病的某些并发症,尤其是侵及食管和胃肠道者。在这里介绍了硬皮病的一般情况及其特殊的外科问题。【临床征候群】硬皮病(或全身性硬化)是一种胶原性血管疾病。它常见于30~40岁妇女。手和面部皮肤首见浮肿,后呈绷紧和刻板状,正常皮肤皱纹消失。90%患者出现雷诺氏现象,并可在皮肤改变以前数月或数年就出现。毛细管扩张多发生在面部和胸前侧。65%患者有食管的侵及。  相似文献   

4.
正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利用低温原理灭活肿瘤,无须全身麻醉,是一种安全、高效、易控的治疗方法~[1],但术中皮肤损伤却是无法避免的并发症,如皮肤严重破损、坏死、溃烂及感染,致患者经济、心理负担增加~[2-3]。采用预防性伤口保护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术中皮肤损伤。以无菌手套装入40℃~50℃温水,置于患者术区  相似文献   

5.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是由于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的多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累及神经、肌肉、骨骼、内脏、皮肤等系统[1-2]。临床上主要以皮肤牛奶咖啡色斑、皮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为主要特征,肿物较大时因重力作用而下垂可呈"囊袋"状。皮肤外表现可有橡皮病、骨骼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及相应压迫症状[3]。目前尚无有效方法能够预防或逆转NF的特征性病变,主要是对症治疗[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含脂肪干细胞的自体脂肪移植联合个性化假体置入治疗面部局限性硬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9年8月收治5例面部局限性硬皮病引起的面部萎缩性缺损,对其先进行含脂肪干细胞的自体脂肪移植,然后再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置入假体模型,依据模型制作填充假体,尽量恢复面部组织正常解剖外观。结果:本组5例患者,术后均无感染、血肿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皮肤的颜色质地均接近周围正常皮肤,其组织的缺损得以纠正,基本恢复面部的正常外观形态,患者满意。结论:含脂肪干细胞的自体脂肪移植联合个性化假体置入治疗面部局限性硬皮病是一种理想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系统性硬化病(SSc)是一种临床上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可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多个系统。硬皮病肾危象(scleroderma renal crisis,SRC)是系统性硬化病内脏损害中最危急的并发症之一,多数预后不良。现将我科近期收治一例SRC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72岁,1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双手指指端受凉后发白、发绀,保暖后缓解,渐出现手指肿胀、发硬,指关节畸形,不  相似文献   

8.
白癜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癜风是一种色素生成障碍性皮肤病,好发于暴露部位而影响美观,症状为皮肤出现局限性或泛发性色素脱失斑,皮损处黑素的生成减少或消失,亦称"白驳风"。全世界患病率为0.5%~4.0%,我国患病率0.1%~2.7%[1],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10~30岁为发病高峰,无性别差异[2]。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仍较困难[3]。下面就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以期对临床治疗白癜风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睑黄瘤(Xanthelasma)为脂质代谢障碍性皮肤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是黄瘤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该病是含脂肪的组织细胞和巨噬细胞局限性聚集于眼睑周围的真皮内所形成的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丘疹、结节或斑块,有时会伴有血脂增高,脂蛋白血症,主动脉粥样硬化等[1]。此病虽无不适,但破坏了局部皮肤结构美,患者因此产生忧虑和羞怯等审美心理障碍,可影响社会活动。我科门诊于2009年  相似文献   

10.
正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以皮肤硬化为主,伴有多脏器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硬皮病肾危象(scleroderma renal crisis,SRC)是系统性硬化症的一种不常见却预后很差的并发症。最早于1863年被报道,它出现于10%的弥漫性皮肤系统硬化症(diffuse cutaneous systemic sclerosis,dc SSc)患者,1年病死率约为20%~35%[1],ACEI药物  相似文献   

11.
<正>瘢痕疙瘩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病理性瘢痕。病变范围超过最初皮肤损伤界限,外观表现为高出皮肤表面、质硬和充血的结节状或条索状的病理性瘢痕[1]。作为整形外科、烧伤科和创伤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瘢痕疙瘩具有治疗抵抗和治疗后易复发的类肿瘤特征[2],临床上以手术切除联合化疗或放疗为主要治疗方案。病理性瘢痕尤其瘢痕疙瘩严重  相似文献   

12.
<正>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又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1]。CD根据病情活动度可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CD缓解期的治疗效果比其他治疗方法的效果要好,具有较高的缓解率和持续缓解率,不良反应小[2]。本科家庭营养支持无偿访视小组于2013年2月收治1例CD缓解期伴妊娠早期的女性患者,经积极的家庭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移植综合技术矫正面部局限性硬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5年8月,对12例面部局限性硬皮病患者应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联合局部皮瓣转移和局部黏连组织松解技术,矫正其组织缺损,自体脂肪颗粒注射3~4次,每次注射间隔6个月。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8~18个月,脂肪存活良好,面部形态改善良好,病变区皮肤色泽改善。本组患者术后均无血肿、皮下硬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自体脂肪移植综合技术矫正面部局限性硬皮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神经纤维瘤是一种原发于神经轴索鞘雪旺氏细胞和神经内、外束膜细胞的良性肿瘤,属于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的一种[1],出生后即可发病,其症状进展缓慢,可累及神经系统、皮肤及骨骼等,约15%的患者存在家族史。目前神经纤维瘤的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对放化疗无效[2,3]。我科于2012年6月18日成功为1例神经纤维瘤患者切除了重22.5 kg的肿瘤,并将瘤体表面皮肤回植修复背部创面获得成功,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脊椎椎体血管瘤是脊柱椎体及附件的血管病变为主的肿瘤性疾病,是一种良性呈血管性肿瘤或血管内皮来源的一种发育状态~[1]。MRI表现椎体内T1、T2高信号病变,矢状面可见椎体内纵形排列的栅栏状异常信号,横断面圆点花布状表现~[2]。出现临床症状及体征者需要临床干预~[3],1987年法国学者Galibert首次将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应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PVP主要应用于活动期椎体血管  相似文献   

16.
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肾衰竭进展中的又一威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Grobner等[1]通过回顾性分析后推测,含钆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与一种罕见、甚至致命的疾病--肾源性纤维化皮肤病(neplarogenic fibrosing dermopathy,NFD)或肾源性系统纤维化(nephrogenic systemic fibrosis,NSF)有关.1997年,首次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的一个肾脏移植中心发现了肾源性纤维化皮肤病,它发生于肾衰竭患者中,作为一种特发性皮肤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四肢皮肤变厚变硬,有时会发生在躯干部,同时伴有皮肤纤维母细胞样细胞的增生、胶原质重组及黏蛋白沉积,具有类硬皮病样表现.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硬化症(俗称硬皮病)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小血管功能和结构异常,皮肤、内脏纤维化,免疫系统激活和自身免疫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属于结缔组织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红斑狼疮而居第2位[1].除影响皮肤外,还可影响肺、肾等多种脏器.肺是最容易受侵犯的脏器,累及率可高达60%~90%.治疗上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或缓解病情进展的药物.本院2002年至2003年,对3例系统性硬化病合并肺纤维化患者行胸导管淋巴液引流术(TDD),治疗前后疗效作一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国外文献报道其患病率男性为20%,女性群体至少为25%[1];我国静脉曲张患者达1亿以上,患病率约为15%[2]。静脉高压、静脉瓣反流、静脉壁薄弱和炎症是静脉曲张的主要机制[3],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肿胀、疼痛、烧灼感、瘙痒、皮肤干燥,严重时可进一步出现营养性病变(色素沉着、皮肤溃疡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硬皮病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小血管功能和结构异常,皮肤、内脏纤维化,免疫系统活化和自身免疫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皮下组织及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病程较长时,可出现营养缺乏性溃疡,修复较为困难.同时合并关节腔脓肿及继发性骨髓炎较为罕见,且治疗更为困难.2010年10月,我科收治1例硬皮病伴右关节腔脓肿及肱骨慢性骨髓炎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波动法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张英博  赵军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3):1884-1885
亚洲人群的眼睑特点为:较厚的皮肤及肌肉组织、富余脂肪组织、缺乏重睑、内眦赘皮。其中内眦赘皮在亚洲人群中占有率为50%左右,单睑人群占有率在70%以上[1]。内眦赘皮又称"蒙古皱襞",是位于内眦角前方一片呈斜向或垂直向分布的半月形皮肤蹼状皱襞,其特征为正常内眦角被赘皮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