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气虚发热对于现代许多发热性疾病的研究、治疗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历代医家对气虚发热论述颇多,本文结合后世医家的理论与临床实践,对其源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收集肝气虚相关中医古籍及历代中医名家对肝气虚相关内容的论述,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梳理肝气虚的发展源流,为临床医师指导肝气虚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检索数据库进行检索,按纳入标准选出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条文建立数据库,最后采用SPSS26.0对录入数据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对收录的中医古医籍条文进行整理,共收录与肝气虚有关的条文239条,中医古籍118本,分析这些条文的出处、成书时期、作者等。结论:肝气虚肇始于秦汉时期,发展于隋唐时期,充实于宋金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3.
对气虚发热理论的源流及各家学说进行分析探讨,阐述气虚发热的机理。认为气虚发热的主要机理是脾气虚弱,中焦脾土枢转斡旋能力下降,气机不畅,无从运化阴液,以致阴阳不能相和,分别偏盛于表里,而出现发热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气虚发热学说源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代医家对气虚发热的论述颇多,究其源流,秦汉时期为理论的奠基时期,宋金元时期为其成熟和完善时期,明清以后为其补充和发展时期。探讨此源流对于目前治疗发热性病证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尚泽  惠建萍 《河北中医》2023,(10):1728-1731
“掣引”之法是在本虚标实的情况下,气虽虚但病邪仍存,应用挽回、引导等升举阳气的方法,导引阳气上升,补气升阳,使气机调和,补而不滞。胃癌前病变的病因复杂多样,病位在胃,但与肺、脾、肾气虚关系密切,胃气虚衰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因素,且贯穿于疾病过程的始终。若治疗单纯使用补益剂,易引起气机闭塞,导致邪气留恋,故提倡采用“掣引”之法。本文基于“气虚宜掣引之”的理论论述“掣引”法在理论研究和临床施治中对胃癌前病变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健脾和胃贴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山白消食合剂,治疗组予健脾和胃贴敷脐,建立临床观察表,用药前详细记录患儿治疗前的症状、体征,然后分别给药治疗14天,治疗结束后记录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观察结束后,并对各项量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健脾和胃贴在改善患儿食欲、面色、精神、大便、体重方面优于山白消食合剂,治疗组各项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和胃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确切疗效,验证了中医中药贴敷在改善患儿症状及缩短疗程方面的优势,是治疗厌食症的有效外治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杨学信老师"萎胃灵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杨学信"萎胃灵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胃镜下黏膜表现、胃黏膜病理学组织改变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杨学信"萎胃灵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胃癌前病变,可逆转病变胃黏膜,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脾胃湿热理论的完善,经历了历代医家的探索与实践.脾胃湿热理论萌发于秦汉时期,以《黄帝内经》为代表论述了脾胃与湿邪热邪之间的关系.金元时期渐见雏形,众多医家进一步探讨了脾胃功能与湿热的相关性,期间朱丹溪首次提出脾胃湿热一词.明清至民国时期,温病学说的发展促进了脾胃湿热理论的衍变,关于湿热证发病机理的论述渐...  相似文献   

9.
心悸包括惊悸、怔忡,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也是多种疾病中的常见症状.祖国医学对心悸的认识源远流长,本文根据历代重要的中医古籍中记载的相关内容,简要阐述心悸的理论源流.  相似文献   

10.
黄玉燕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5):1209-1210
古代医家对疫病发病的认识不断发展.唐以前医家侧重讨论疫病的“非时之气”病因.宋金元时期对疫病分类与发病条件的认识进一步细化.明清时期则在疫病病因与传变规律等方面有了创新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医情志理论源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月香 《中医药学刊》2010,(9):1838-1840
对中医情志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先秦文化为中医情志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黄帝内经》构筑了中医情志理论基本框架;后世医家对中医情志理论不断给予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医气化理论源流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肝肾同源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本文通过广泛收集整理古今医家有关肝肾的医学文献,对肝肾同源的理论分萌芽、深化、形成和充实四个阶段进行溯源.  相似文献   

14.
刘玉栋 《山西中医》2005,21(3):10-10
张某某,女,60岁,2002年5月12日初诊。低热,心悸2年,加重数月,在某医院治疗好转。后屡有低热、心悸、气急,几经治疗,然病仍不解,且近渐加重。症见:心悸,气急,纳呆,食则脘闷、呕逆,肢体倦怠,少气乏力,大便溏滞,小便短少。舌苔白厚微燥,脉缓滑偶结代。证属病久气虚,脾虚湿聚,胃气上逆。治宜健脾运湿,和胃降逆。方用四苓汤加减。药用:茯苓、猪苓、竹茹、白术、泽泻、厚朴、半夏各9g,白蔻仁5g。每日1剂,水煎服。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搜集整理与浊、浊邪相关的古今中医学文献,追溯浊邪理论的历史发展,总结其在不同时代的发展情况。以时代为划分标志,从浊与浊邪概念的出现,到分科论治浊病,专篇阐述浊邪为病的机理及病脉证治,到今人对于浊邪的实质研究及致病机理、临床运用发展,浅析浊邪理论的历史源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脾胃气虚型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6例脾胃气虚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艾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和胃肠激素水平,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胃泌素及生长抑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胃动素水平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脾胃气虚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可有效缓解相关消化道症状,降低血糖和胃肠激素分泌水平,且安全性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而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常见、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年龄早已不局限于高龄人群。青年群体患本病的概率逐年增多的研究层出不穷。本病有一定的癌变风险,中青年患者的远期癌变风险更高。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李晶主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属本虚标实,从气虚血瘀的角度认识本病,以益气活血,通降解毒为主要治法,在枳术丸基础上进行化裁,创制了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效方——芪术萎胃方。现将李晶主任应用芪术萎胃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胃得健优化方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得健优化方是现代临床经验方经过正交t值法、均匀设计法等科学拆方筛选优化而来。原方由黄芪、丹参、蒲公英、白术、白花蛇舌草等10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活血、解毒功效,是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验方。原方经科学筛选和优化后药味数大大减少,而其药效可代替原方,且在诸多指标中有优于原方  相似文献   

20.
伏邪,是指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伏邪理论源于《内经》,到明清时期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随着伏邪理论的不断发展,其应用已超出了温病范畴,可深刻阐释一些复杂疾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传变规律,对于防治温病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