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尿激酶30万U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每日静脉滴注,连续5d,改为尿激酶10万U,连用5-10d。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5d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4d与治疗前有显性差异(P<0.05);生活能力状况:治疗后5d,14d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性差异(P<0.01);临床疗效评定:治疗后5d显效率42.86%,治疗后14d显效率71.43%,两组有极显性差异(P<0.01);纤维蛋白原,全血还原粘度;治疗后5d,14d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方法简便,快捷,严格选择病例,监测凝血象,血小板等指标,并发症可避免或减少。  相似文献   

2.
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尿激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病人的溶栓效果。方法:将92例经静脉造影确诊为DVT的病人分为溶栓组(n=51):静脉滴注尿激酶(100-150万U/d),持续5-7d,之后持续静脉滴注肝素钠(500-1000U/h)5-7d,再服用华法林3-6个月;常规治疗组(n=41);静脉滴注肝素钠(500-1000U/h)持续5-7d,再服用华法林3-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溶栓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疗效与病程关系密切,病程小于2周者疗效显著,且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静脉内应用尿激酶治疗D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不同剂量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中尿激酶大,小剂量与疗效,出血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20眼,随机分成两组,小剂量组60例,大剂量组60例,分别给予尿激酶1万U/kg及1.5万/kg静滴,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出血并发症,结果:大剂量疗效优于小剂量组(P<0.05),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与小剂量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5万U/kg静滴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较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等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尿激酶30万U+0.9%N.S 100mL从患肢于2h静脉滴入,日1次,共7d。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针5000U每12h皮下注射1次,共10d。结果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肢肿胀疼痛,缓解快,总有效率达92.8%,且无1例出血。结论中等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可靠且症状缓解快而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r-PA)和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瑞替普酶组48例,尿激酶组50例,分别以瑞替普酶36mg、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比较两组的再通率、出血并发症以及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开通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明显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量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闭塞的疗效。方法:选择12例符合条件的急性心梗溶栓后再闭塞的患者,用尿激酶100万U静脉溶栓,观察冠脉再通情况及副作用。结果:再通率为75%,未发生重度出血及脑出血。结论:尿激酶100万U治疗急性心梗溶栓后再闭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7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92例)和对照组(n=80例)。治疗组应用尿激酶100 U加生理盐水100 ml,30 min内静脉滴完,随后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 IU,2次/d,共用10 d,并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20 ml及普通胰岛素6 U;对照组仅应用同量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及胰岛素。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 d、7 d、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治疗组第3天、7天、14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降低,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治疗组显效率76.1%,总有效率89.1%,明显高于对照组(45%,72.5%),治疗组有轻度皮肤、黏膜及泌尿系出血,无颅内出血发生,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经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3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动脉介入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确诊的37例患者无溶栓禁忌症即给予经股动脉以Seldinger技术顺行置管于患侧股动脉,先从鞘中或导管中注入尿激酶20万U,继之恒速泵入尿激酶1~2万U/h,持续3~7d,同时结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抗凝治疗。结果痊愈10例,显效21例,有效6例,全部获效。穿刺部位2例出现血肿,2例出现瘀宽,无其它出血并发症。结论经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DVT效果确切,创伤小,用药量小,并发症少,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附壁血栓的溶栓治疗效果。方法:18例经胸超声心动图证实合并左房附壁血栓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先以尿激酶10万U/d静脉点滴,依血栓缩小情况,部分患者用量加至20万U/d,疗程10-20d,结果:10例病人血栓完全溶解,其中6例以尿激酶10万U/d静脉点滴,10d内完全溶解,8例无效。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能安全溶解部门病人的硭主附壁血栓。  相似文献   

10.
李兴周 《医药世界》2007,(9):120-121
目的研究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治疗时间窗对疗效与出血性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48例发病6小时以内的脑梗死病人为静脉溶栓冶疗组,并与具有可比性的4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作对照研究。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单位,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持续10日,第一日给予尿激酶100万单位至150万单位,静脉滴注,其余治疗与对照组基本相同。结果溶栓治疗组治愈率67%(32/48),总有效率88%(42/48),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住院天数(12±4日),对照组(22±6)日(P〈0.05)。治疗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25%(12/48)对照组10%。冶疗组3小时以内治疗的病人的治愈率明显高于3小时至6小时内治疗者,而出血发生率则相反。结论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静脉溶栓冶疗急性脑梗死有肯定疗效。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宜为发病后3小时以内。  相似文献   

11.
李民  周鹏  张亮  戴学东  王东 《江苏医药》2021,47(7):681-683
目的 探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低浓度大剂量尿激酶对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脑室出血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均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和侧脑室清除血肿后注射尿激酶10万U;试验组的尿激酶以生理盐水10 mL溶解,对照组的尿激酶以生理盐水5 mL溶解.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血肿吸收时间、闭管天数、脑脊液持续引流时间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血肿吸收时间[(5.7±1.4)d]、闭管天数[(8.0±1.3)d]和脑脊液持续引流时间[(12.7±1.5)d]均短于对照组[(6.1±2.3)d、(9.2±2.2)d和(14.6±2.9)d](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枢性发热2例,死亡1例;对照组出现再次出血2例,中枢性发热5例,死亡3例;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 vs.33.3%)(P<0.05).结论 低浓度大剂量尿激酶对治疗脑室出血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有效清除脑室内血肿,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剂量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与对照组(68例),治疗组给予尿激酶20—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l静脉点滴。连用3d。同时使用自由基清除剂、钙离子桔抗剂、改善微循环的中药制刑及脑保护剂治疗2周。对照组除未用尿激酶治疗外,其他同治疗组。于治疗前、治疗终(3d)、90d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近期显效率(52.78%)及远期疗效(48.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荆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且相对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3.
贾小翠 《中国医药》2008,3(7):425-426
目的研究中药“阳和汤”加减方治疗肾病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观察组25例经确诊立即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1次/d,同时用50%硫酸镁溶液每2小时局部冷敷,并口服中药“阳和汤”加减方,据患者体质阴阳偏盛情况加减,7~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25例经确诊立即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d静脉滴注共7d,尿激酶60~100万u静脉滴注1次,口服阿司匹林0.3g/d,3d后改为75mg/d,尿激酶静脉给药12~36h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 U/d皮下注射,共7—14d。结果观察组1例显效,2例好转,其余22例均为临床治愈,治愈率88.0%,25例均未观察到出血、过敏等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显效,1例因内科治疗无效转外科进一步治疗,2例并发牙龈出血、皮肤淤斑而终止溶栓,其余21例均为临床治愈,治愈率84.0%,2组间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阳和汤”加减方治疗肾病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期血液透析导管功能不良后应用不同剂量尿激酶泵入治疗导管功能不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长期血液透析导管功能不良者40例,随机进入尿激酶10万组、25万组,使用微量泵泵入治疗导管功能不良。结果尿激酶25万组,20例置管患者使用微量泵泵入尿激酶溶栓,平均1.45次成功,尿激酶10万组20例置管患者使用微量泵泵入尿激酶溶栓,平均2.05次成功。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尿激酶泵入剂量为25万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液透析导管功能不良者成功率高,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左氧氟沙星静脉输注致关节肿痛伴肝功能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例70岁男性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0.2g,2次/d,口服双黄连口服液10ml,3次/d。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第3次后出现手指关节痛,输注第5次后,手指关节疼痛肿胀加重,并累及腕、肩、肘、膝关节;且出现皮疹、实验室检查显示ALT1 705U/L,AST 754U/L。停用该药,并给予保肝及对症治疗。1周后,患者关节肿胀疼痛以及皮疹消退;ALT80U/L,AST恢复至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6.
翟海峰 《中国医药》2013,8(2):206-207
目的分析迈之灵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混合痔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术前术后给了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前1d开始口服迈之灵300mg/次,2次/d,连续服用10d。观察2组术后水肿、出血、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水肿、出血、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5.0±2.1)d比(8.8±3.6)d,(5.6±4.4)d比(12.2±4.7)d,(5.8±2.3)d比(11.2±4.5)d,(19.3±1.7)d比(23.5±1.5)d,均P〈0.05],术后并发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4.7%(71/75),对照组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80.0%(60/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迈之灵可减少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缩短混合痔术后水肿、出血、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尿激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采用1对1的配对照方法对6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设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尿激酶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点1次/d,连用三水100ml,静点1/2h滴完,效果不明显再追加25万U,共75万U在24h内用完,而后二组给予肠溶阿溶阿斯匹林片0.1g/1次/日,并给予脱水,改善微循环综合药物治疗,治疗一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及治疗前后凝血四项,血流变比较,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一个月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 评分及凝血四项,血流变疗效评定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尿激酶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尤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脑室穿刺加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铸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室穿刺加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铸型的疗效。方法在双侧侧脑室前角穿刺持续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的基础上,进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并注入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铸型34例(治疗组),与内科常规治疗3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脑室通畅时间、脑脊液正常时间、神志转清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再出血发生率(8、82%)较对照组(10.oo%)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20、60%)较对照组(80.oo%)显著下降(P〈0.01),治愈率(44.10%)较对照组(6.70%)显著提高(P〈0.01),存活病例致残率(44.40%)较对照组(66.70%)低(P〈0.05),迟发性脑积水(7.40%)较对照组(33.30%)显著下降(P〈0.01)。结论在双侧侧脑室前角穿刺持续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的基础上,进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并注入尿激酶,是救治脑室出血铸型患者的一种积极、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尿激酶动脉溶栓和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动脉溶栓的优点。方法: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动脉组50例和静脉组50例,动脉组采用尿激酶30~50万U加入氯化钠注射液30 ml颈动脉推注;静脉组用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加尿激酶(100~150万U)在30 min内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于12 h后复查凝血象和血小板,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 100 U/次,2次/d皮下注射,24h后复查头CT,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次,1次/d口服,共3 d,3 d后改为100mg/d口服,同时常规给予静滴灯盏花和胞磷胆碱等药物治疗。结果:动脉组总有效率76%,静脉组总有效率6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经颈动脉直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不同途径植入导管溶栓(CDT)给予阿加曲班联合尿激酶治疗LDVT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栓塞部位选择相应的CDT入路。经小隐静脉置管溶栓209例,经大隐静脉置管溶栓41例,经腘静脉置管溶栓18例。分别观察3种入路的手术效果、溶栓效果、操作所需时间、溶栓并发症,溶栓前后血清FBG水平和随访情况。结果3种途径溶栓的消肿率和溶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大隐静脉置管的平均耗时为(7.4±0.2)min,短于经小隐静脉置管的(20.8±1.1)min和经腘静脉置管的(15.7±0.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入路溶栓前后血清F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小隐静脉置管有23例溶栓治疗过程中出现外踝切口处出血,5例置管后出现浅静脉炎症状;经大隐静脉置管无并发症发生。经腘静脉置管出现腘窝拔管后肿痛7例,考虑为血肿形成。268例患者随访220例(82.1%),随访4~25(9.7±1.3)个月。197例患者无患肢肿胀症状,17例活动后患肢有轻度肿胀,休息后缓解,6例患者肿胀无缓解。下肢深静脉造影或彩色多普勒检查174例患者深静脉通.,瓣膜形态正常,瓣膜保存率达79.1%(174/197)。结论 LDVT患者经不同途径的溶栓效果无明显差异。经大隐静脉溶栓操作简单,耗时短,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