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目的]观察新癀片外敷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64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新癀片外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新癀片外敷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致血尿酸增高引起的一组疾病,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和对相关知识的缺乏,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大部分患者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为典型症状而人院。我科2000年10月~2005年10月共收治36例痛风患者,均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癀片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化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用化疗常用药物有5-Fu、长春瑞滨、长春新硷、长春地辛、阿霉素、吡柔吡星、足叶乙甙、草酸铂等。虽然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但静脉炎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我们采用新癀片外敷患处局部皮肤治疗静脉炎,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 相似文献
4.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非常多见,是造成病人焦虑、恐惧的重要因素之一,并成为影响病人完成治疗的重要原因。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化疗药物即使不发生渗漏,有些具有较强刺激性的药物(如诺维本、泰素、阿霉素、表阿霉素等)对血管的损伤也是比较严重的。尽管遵循选择较粗大的静脉、以尽量短的时间滴完等原则,仍能观察到约30%以上的病人在用药之后出现穿刺静脉走行区红肿、疼痛及皮肤变暗、变硬等,严重时还可出现皮肤水肿、水疱、溃烂等,特别是在反复进行化疗的病人中尤为多见。现利用中药新癀片外敷的方法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汪金华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广州)》2003,(65):129-129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此病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且男性多于女性。本病缓解期症状不显著,而急性期症状明显,严重影响工作生活,病人不得不来医院求治。其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局部关节红肿热痛,痛似虫蚀、刀割,动则痛剧,不能行走, 相似文献
7.
浅谈痛风性关节炎的辩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相哲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14)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的遗传性疾病,以血尿酸增高为特点,而痛风性关节炎是以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者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相应的病损及炎性反应。由于病人不合理膳食,如摄入过量蛋白质,因此,痛风患者明显增多,发病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8.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是皮肤科门诊常见病之一。我们运用新癀片内服外敷治疗痤疮 ,以抗生素 (罗红霉素 )为对照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 18例痤疮病例均来源于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7月门诊患者 (大多数为现役士兵 ) ,诊断标准见杨因亮主编的《现代皮肤病学》。将 3 1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 10例 ,其中男 180例 ,女 3 0例 ,年龄 17~ 3 2岁 ,平均 (2 0 5± 2 71)岁 ,病程约 3个月~ 4年。对照组 10 8例 ,其中男 87例 ,女 2 1例 ,年龄 16~ 3 0岁 ,平… 相似文献
9.
口服新癀片降温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系减少的血液病人更有效的降温方法。方法:将60例三系减少伴有高热的血液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物理加药物降温,观察组3公例,采用口服新癀片法降温,观察两组用药后体温下降情况及观察组用药后血象变化情况。结果两组降温效果经t检验,P值<0.05,有显性差异,且观察组用药前后血象中的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无明显变化。结论:三系减少的血液病人可采用口服新癀片法降温。 相似文献
10.
新癀片外敷对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2005年3月~2007年6月对62例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患者应用新癀片外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2例,男39例,女23例,年龄41~71岁,平均年龄56岁。均为上肢浅静脉化疗引起静脉炎患者,包括乳腺癌、肺癌、纵隔肿瘤、胃肠道癌症。使用的化疗 相似文献
11.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1]。临床上以突发性不对称单关节急性发作为典型症状,又以拇指关节和第一跖趾关节受累为多见,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一种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4年12月—2005年12月住院的40例痛风性关节炎病人,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45岁~60岁,符合原发性痛风急性发作诊断标准[2]。所有病人均有单侧跖趾关节红肿热痛的表现,有些还有膝、踝关节受累,但受累关节均不超过3个,且均非首次发作。按照随机原则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 相似文献
12.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而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非常多见 ,是造成病人焦虑、恐惧的重要因素之一 ,并成为影响病人完成治疗的重要原因。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化疗药物即使不发生渗漏 ,有些具有较强刺激性的药物 (如诺维本、泰素、阿霉素、表阿霉素等 )对血管的损伤也是比较严重的。尽管遵循选择较粗大的静脉、以尽量短的时间滴完等原则 ,仍能观察到约 3 0 %以上的病人在用药之后出现穿刺静脉走行区红肿、疼痛及皮肤变暗、变硬等 ,严重时还可出现皮肤水肿、水疱、溃烂等 ,特别是在反复进行化疗的病人中尤为多见。现利用中药新癀… 相似文献
13.
新癀片治疗浅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输注是临床上不可缺少的治疗途径,因而保护静脉、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静脉炎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与病人的免疫力、血液的黏稠度、血管壁的通透性以及药物的刺激性、护士的穿刺技术等有关.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有自制中药酊剂涂擦、硫酸镁湿敷、鲜芦荟汁外涂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美能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口服迪五(左西替利嗪,重庆华邦制药厂)10mg,1次/d,同时给予孚敏(曲咪新乳膏,通化长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外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能40ml,1次/d,静点,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有30例可评价疗效,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41例可评价疗效,有效率56.1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美能治疗玫瑰糠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酒精调制的云南白药外敷对静脉穿刺引起的皮下淤血的效果。方法将160例静脉穿刺后引起的淤血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使用酒精调制的云南白药外敷,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观察淤血消退的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淤血消退的时间显著缩短。结论云南白药外敷治疗静脉穿刺引起的皮下淤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癀片调醋预防多柔吡星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30例应用多柔吡星化疗的患者,于第1疗程在前臂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注化疗药物时,沿静脉走向在皮肤表面外敷33%硫酸镁纱布至化疗药物输注完毕;于第2疗程在对侧前臂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注化疗药物时,沿静脉走向在皮肤表面外敷新癀片(研末)调醋至化疗药物输注完毕。观察两个疗程化疗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情况。结果第1疗程静脉炎发生率为83.3%,第2疗程静脉炎发生率为36.7%,两个疗程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癀片调醋外敷能有效预防多柔吡星所致静脉炎,减轻静脉炎损伤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新鲜土豆片对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本院的需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应用新鲜土豆片外敷预防,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湿敷预防,比较二组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静脉输注化疗药外渗患者及早应用新鲜土豆片外敷,可明显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临床可以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溶剂调和香连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人122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即秋水仙碱加中药汤剂内服;温水组28例,醋组31例,蜂蜜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采用一定量的温水、醋和蜂蜜调和香连金黄散在患处关节外敷。经7d治疗后,以症状、体征评分为观察指标,对4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温水组、醋组及蜂蜜组临床治愈率优于对照组;温水组、醋组、蜂蜜组病人治疗前后关节局部疼痛、压痛及肿胀消除明显;醋组治疗后关节肿胀程度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蜜组治疗后关节的疼痛、压痛症状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连金黄散外敷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采用蜂蜜调敷香连金黄散可以有效地缓解关节的疼痛程度,起到辅助止痛的作用;采用醋调敷香连金黄散可以有效地改善关节的肿胀程度,起到辅助消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百素外搽治疗小儿输液致局部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一些药液对血管刺激大[1],加之患儿血管细、管壁薄、易滑动且固定难等原因易致液体外渗,导致局部组织肿胀、疼痛、坏死,不仅增加了患儿痛苦,还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为了减轻患儿痛苦,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我科于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应用利百素外搽治疗小儿输液致局部疼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均为确诊肾病综合征住院患儿,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3岁~15岁,平均年龄7.5岁。输液部位为头部、手背、足背、内踝等处。局部红肿面积2cm×5cm。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