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服用拉米夫定出现锥体外系症状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拉米夫定(lamivudine)是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药物,其成分是硫代脱氧胞嘧定,一种核苷类似物,抑制病毒作用较强,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美国FDA在1998年底批准该药治疗慢性乙肝,其疗效已得到普遍认可,且不良反应少.曾有报道拉米夫定致急性肌张力障碍2例[1]及拉米夫定致精神障碍1例[2],现报道致锥体外系症状的不良反应1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武玲  李同云  唐鸣歧 《淮海医药》2007,25(6):572-573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因服拉米夫定致乙肝病毒ymdd变异或对拉米夫定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8例(均为服拉米夫定后基因检测出现ymdd变异或HBv-DNA降低后又升高)按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分成2组,每组34例,A组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疗程6~12个月.B组继续服用拉米夫定(100 mg/d)疗程6~12个月.治疗后检测乙肝患者ALT、AST、HBeAg、HBV-DNA变化.结果 6个月时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12个月时2组ALT复常丰差异无显著性(P>0.05),GBV-DNA及HBeAg阴转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对因服拉米夫定致乙肝病毒ymdd变异或对拉米夫定耐受的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3.
程书权 《天坛药讯》2003,13(4):18-19
拉米夫定(贺普丁)自1991年问世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艾滋病(AIDS)病毒(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较早的临床安全性研究认为,拉米夫定安全无毒、无“三致(致畸、致癌、致基因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4.
拉米夫定(贺普丁)自1991年问世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艾滋病(AIDS)病毒(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较早的临床安全性研究认为,拉米夫定安全无毒、无"三致(致畸、致癌、致基因突变)"作用,不良反应仅为轻微头痛、一过性嗜睡、恶心、疲乏、肝区不适等,且发生率较低,患者可较快适应而耐受.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安慰剂相当,因而被忽略.加之现代广告和媒体的片面宣传与炒作,其疗效被人为夸大,适应证的掌握也逐渐宽松,一些地方甚至将这一药物作为广谱抗病毒剂使用.  相似文献   

5.
拉米夫定(贺普丁)是新一代核苷抗病毒药,自1991年问世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广泛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艾滋病(AIDS)病毒(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较早的临床安全性研究认为,拉米夫定安全无毒、无“三致(致畸、致癌、致基因突变)”作用,不良反应仅为轻微头痛、一过性嗑睡、恶心、疲乏、肝区不适等,且发生率较低,患者可较快适应而耐受。但随着临床  相似文献   

6.
解读美国肝病研究协会2007年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续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4 拉米夫定 拉米夫定(Lamivudine,Epivir-HBV,3TC)是2-3双脱氧-3-硫代胞苷的(-)对映异构体.将拉米夫定的活性三磷酸盐(3TC-TP)嵌入生长期的DNA链中将会使DNA链终止在未成熟状态,从而抑制HBV DNA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LM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 收集HBsAg(+)、HBeAg(+)、Anti-HBc(+)、HBV-DNA(+)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组(Ⅰ组)26例以及单用拉米夫定组(Ⅱ组)2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HBV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与Ⅱ组相比,Ⅰ组ALT、AST复常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和HBV-DNA转阴率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能够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拉米夫定上市后的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米夫定(2′-3′-二脱氧-3′-硫代胞嘧啶)是一种新一代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临床试验证明[1],每日晨服拉米夫定100mg,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具有明显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作用.患者血清内HBV水平显著降低,丙氨酸转氨酶(ALT)恢复正常,伴有肝组织学坏死,炎症减轻,部分患者HBeAg转阴,出现HBeAg/抗-HBe血清转换.迄今为止,拉米夫定治疗HBV感染可望突破多年临床治疗困境.本文就拉米夫定治疗CHB疗效、拉米夫定与HBeAg血清转换、不良反应与安全性、HBV变异、药物经济性评价,作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以探讨拉米夫定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2例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连续用1年.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拉米夫定治疗1年后,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由(4.67±6.65) ng/mL降为(2.46±3.86) ng/mL(t=2.574,P=0.014);患者的HBVDNA水平下降(5.42±3.08) lgcopis/mL(t=11.406,P<0.001).结论经拉米夫定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下降;拉米夫定可能通过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而影响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顾同进 《家庭医药》2002,(10):28-28
1.问:哪些慢性乙肝病人适用于拉米夫定(贺普丁)治疗? 答:(1)最适于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肝:应有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阳性,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即"大三阳"),和HBV-DNA阳性,并且血清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临床研究发现,治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愈高(大于或等于2~5倍正常值的上限),拉米夫定治疗的效果愈好.  相似文献   

11.
59例拉米夫定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 对2000~2006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59例拉米夫定不良反应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拉米夫定不良反应多发生于8~45岁男性;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反应和肝炎病情加重为主.结论 临床应重视拉米夫定的不良反应,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疗效已被临床公认,并得到广泛应用.妊娠期使用拉米夫定对母亲和胎儿的安全性问题尚存争议,所以国内对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孕妇是否选择拉米夫定治疗仍持慎重态度.我院2005~2006年共收治3例慢性乙肝孕妇,对不同时机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和泛昔洛韦联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疗效。方法 联合治疗组用拉米夫定每日口服 10 0 mg,疗程 12个月 ,拉米夫定治疗开始时给予泛昔洛韦 5 0 0 mg tid口服 4个月。拉米夫定组仅给予拉米夫定每日口服 10 0 mg,疗程 12个月。结果 治疗开始后第 6个月、12个月、随访 6个月、12个月时AL T复常率、联合治疗组分别为 89.7% (2 6 / 2 9例 )、93.1% (2 7/ 2 9例 )和 93.1%、86 .2 % (2 5 / 2 9例 ) ;拉米夫定组分别为 6 4 .5 % (2 0 / 31例 )、71.0 % (2 2 / 31例 )和 6 1.3% (19/ 31例 )、5 1.6 % (16 / 31例 ) ,AL T复常率各时间段联合治疗组均高于拉米夫定组。χ2值分别为 5 .2 9、4 .90和 8.4 8、8.2 9,P<0 .0 5和 P<0 .0 1,有显著差异和非常显著意义。治疗后第 6个月、12个月和随访 6个月、12个月时血清 HBV DNA转阴率 ,联合治疗组分别为 96 .6 % (2 8/ 2 9例 )、89.7% (2 6 / 2 9例 )和 82 .8% (2 4 / 2 9例 ) ;拉米夫定组分别为 93.5 % (2 9/ 31例 )、80 .6 %(2 5 / 31例 )和 77.4 % (2 4 / 31例 )、6 7.7% (2 1/ 31例 )。各时间段 HBV DNA复常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 0例接受肝活检复查的患者中 ,分别有 16例 (80 % )和 8例 (40 % )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得到改善 (P<0 .  相似文献   

14.
以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拉曼光谱表征拉米夫定的晶型Ⅰ和晶型Ⅱ.选用拉曼光谱分析技术,以拉米夫定晶型I的特征峰(697 cm-1)与内标峰(537 cm-1)的强度比为定量参数,测定拉米夫定中晶型Ⅰ的含量.拉米夫定晶型Ⅰ的特征峰与内标峰的强度比在晶型Ⅰ浓度0~ 10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1.2%,最低定量限为3.7%.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拉米夫定治疗后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分别于拉米夫定治疗前、治疗半年、1年采用SF-36量表测定2甜例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拉米夫定治疗半年及1年后在躯体角色RP(9.6)、社会功能SF(8.2)、情绪角色RE(11.8)和活力VT(6.2)4个领域得分有显著提高(P<0.05),主要集中在心理状态评分MCS(3.6).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拉米夫定治疗后持续显效的患者可明显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费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拉米夫定(贺普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进行疗效、不良反应和费效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ALT≥120IU@L-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2例,分别使用拉米夫定(34例)、干扰素(33例)、降酶保肝药(35例)治疗.治疗时间6个月以上者,以HBV-DNA和HBeAg作为抗病毒指标,ALT及临床症状改善作为疗效观察指标,以药物费用效果比较作为药物经济学指标.结果拉米夫定组ALT及临床症状改善的疗效观察与其他2组无显著差异,分别为88.24%,78 79%,82.86%.拉米夫定组HBV-DNA转阴率明显优于干扰素和降酶保肝药组(88.2%,39.4%,11.4%),HBeAg转阴率与干扰素组相似(分别为26.5%和24 2%),与降酶保肝药治疗组(11.4%)有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干扰素组较多(25/33),其余2组均较少,无明显差异.治疗费用比较干扰素组>降酶保肝药组>拉米夫定.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经济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的效果,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HBV对拉米夫定的耐药性明显增加.对此我们对服用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进行相关HBV基因分析.  相似文献   

18.
龚钰清  陈悦  柯昌征  李东  刘莉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13):1043-1046
目的观察早期大剂量应用美能(β-甘草酸复方制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3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和对照3组.试验组在常规保肝、促肝细胞生长、退黄的基础之上早期加用大剂量美能(100 mL·d-1)和拉米夫定(0.1 g,qd);对照1组采用常规治疗;对照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拉米夫定(0.1 g,qd).对照3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小剂量美能(4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和拉米夫定(0.1 g,qd).结果试验组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明显恢复,与其他各组相比HBVDNA水平下降最早且最快降至检测水平以下.试验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早期大剂量美能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的临床试验,选择拉米夫定耐药的HBeAg(+)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各53例.完成24周和48周治疗时,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水平、HBV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来评价阿德福韦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24周时,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组血清HBV DNA水平,平均下降2.39 lg拷贝/mL,病毒应答率为59%,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为55%,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治疗48周时,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组血清HBV DNA水平平均下降2.71 lg拷贝/mL,病毒应答率为66%,ALT复常率为54%,显著优于拉米夫定组,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组治疗后血清HBeAg阴转率、 HBeAg血清转换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拉米夫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拉米夫定耐药的HBAeg(+) 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可在病毒学及生物化学方面取得较好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拉米夫定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HBV-DNA阳性的肝硬化失代偿性患者低蛋白血症的疗效.方法 通过观察HBV-DNA阳性的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应用拉米夫定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测定HBV-DNA及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红素的水平,判断肝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HBV-DNA定量拷贝数大部分阴转或显著下降,血清白蛋白(ALB)明显增加,血清总胆红素(TB)水平明显下降,胸(或/和)腹水明显减少或消失.应用拉米夫定治疗HBV-DNA阳性的肝硬化失代偿性患者低蛋白血症1年有显著疗效,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拉米夫定能够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提高血清白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