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新疆奶业发展现状,新疆奶牛养殖场在育种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强调了奶牛育种工作的重要性。建议奶牛场经营者通过制定科学的育种规划,提高牛群品质,延长牛只生产寿命,增加牛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肉牛场的纯收入取决于所出生犊牛的断奶头数和每头犊牛的断奶重。青年母牛发育适当和良好管理将增加牛群的犊牛断奶头数和断奶重,因此,管理完善和发育良好的青年母牛群的纯收入将增加。相反,青年母牛发育差和管理不当将会降低繁殖性能。如果牛场主考虑七项基本生产原则,就能提高生产者的牛群总效益。 原则1 若青年母牛产犊早可提高牛群受胎率。 Wiltbank等(1985)证明,对于初产青年母牛,若产犊时间早,其在产后第二个配种季节内的受胎率高于产犊晚的青年母牛  相似文献   

3.
奶牛业发展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牛群繁殖率,牛群繁殖对牛奶产量和遗传育种有直接影响。目前提高母牛繁殖力的问题仍然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特别是由于高密度饲养和工厂化生产方法的运用。母牛繁殖力变异主要受环境因素制约,既取决于生活条件,又取决于经济组织和专门畜牧兽医综合措施的组织。 研究者证明,母牛繁殖力的遗传力和重复力低,为0~0.27。有些作者认为,由于遗传力低,在选育中运用遗传原理不大可行。然而多数研究者仍然认为,母牛繁殖力可通过广泛利用经女儿繁殖力评定的公牛来  相似文献   

4.
日粮营养水平在牛奶增产中的作用李景芳(乌鲁木齐市奶牛协会)丰富的饲草饲料和合理的配制日粮,是提高牛群产奶量的重要条件,也是奶牛优良的遗传基因得以充分发挥的根本保证。新疆呼图壁种牛场培育高产牛群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一、优质粗饲料是提高牛奶产量...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 美国的奶牛饲养业,由于牛奶、奶制品滞销,牛奶的生产量一直停留在过去二十五年前5,500万吨的水平上。但由于牛群品质的提高,饲养管理条件的不断改善,奶牛业向专业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奶牛的饲养头数和饲养奶牛的农户比二十五年前减少了将近一半。预计在今后十年内,奶牛的饲养头数将继续减少10—30%,饲养农户也将进一步减少,向少数大型的专业化经营发展。二十五年来,每头奶牛的平均产奶量逐年提高,从1955年的2,655公斤增加到1979  相似文献   

6.
牛群产乳量的逐年增加,主要是由于改进了遗传型以及人们进一步了解并实现了母牛最佳生产能力所需要的内部与外部条件。然而,在牛群之间产乳量仍明显存在极大的差异。例如,1980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改良牛中,群间的品种等级平均指数变动幅度为89—167。因此查明影响牛群生产性能的因素,就成为学术上和实践上一致注意的课题。对奶牛工作者来说,饲料和饲养管理是得以在短期内改变乳牛生产力的主要可变手段。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收集调查有关饲养和管理因素的资料,并且审查其对产乳量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种公牛的选择赵开典(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650212)做公牛选择决定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使用公牛的目标牛群所需要提高的是哪一方面的性能,是繁殖性能、产奶性能、结构合格性、肌肉发育程度还是育肥性能。选择的目标应放在能产生最大经济增量的生产性状上。某一...  相似文献   

8.
由于国家奶牛业向工厂化转变,提高奶牛的产乳性能,改进牛乳品质和乳房工艺学性状将在良种选育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 1977年以来,莫尔多瓦自治共和国卢扎也夫区列宁良种场采用红白花荷斯坦公牛对西门塔尔牛进行了改良。已育成一个高产牛群。每头牛的平均产奶量从1982年的3538千克已提高到1989年的5676千克。日前各种基因型杂种牛总数在整个牛群占96%。该良种场的基地,根据综合经济性状对含1/4、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奶牛业仅用不到80年时间,就在有限空间内发展起来,并拥有210多万头达到世界水平的奶牛群,其主要品种是近似于美国及加拿大的乳用型黑白花奶牛。其中,北海道奶牛体型偏大,能力较高;本州以南奶牛体型偏小,能力稍低。日本奶牛的生产水平较高,特别是北海道的奶牛生产能力已经赶上世界先进水平。1980年北海道奶牛年均产奶量为5123公斤,同期美国为5386公斤。  相似文献   

10.
奶牛体型和保持力之间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体型和保持力之间相关性研究进展储明星,师守堃(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增加产奶量和降低非本意淘汰是奶牛育种目标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实是如果单纯追求奶牛的高产,势必导致因牛群体质衰弱、使用寿命缩短、更新费用增加、乳房炎发病率提高等所产生的非本意...  相似文献   

11.
在奶牛饲粮中,维生素、矿物质和其它饲料添加剂的用量不尽相同,从总成本来看只占奶牛每日饲料消费的很少部分,而对牛群的产奶量和整个生产性能的影响却是很显著的,收效远远超过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投入。每头奶牛每日只须增加10~20美分即可满足NRC标准(1988)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而缓冲剂加上一种或几种饲料添  相似文献   

12.
朝集约化、节能化方向发展的日本奶牛业在经营上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加强个体管理以提高牛群的产奶能力,以及如果提高产奶量和从内外因素消除奶牛分娩前后经常发生的障碍。近些年随着高产奶牛饲养技术的进步,美国等对膘情问题进行了仔细研究,日本对这个问题的关心也与日俱增,故本文略述关于膘情的观点和实际调整方法。 关于膘情的观点和判断方法 判断奶牛的营养状态一般使用“膘情”这个词。判断膘情时把体态包括在内固然理想,但实际上很复杂,故暂且将肌肉、脂肪  相似文献   

13.
奶牛改良应从配种公牛和产犊的母牛两方面进行。近些年来,对于种公牛通过稳步进行后裔鉴定,制定正确的改良方案,同时广泛利用冷冻精液,使优秀种公牛的利用变得容易。对于母牛,虽说通过牛群鉴定可以容易地掌握其生产性能,但实行鉴定的比率仅有34%,尚不充分。 根据日本1984年度的鉴定成绩,黑白花奶牛305天的产奶量(日挤奶2次)已提高到6800千克以上,为了保持奶牛的高产,需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业发达国家奶牛业的集约化过程是与育种工作的深化以及奶牛饲养制度的完善分不开的。奶牛的生产性能在畜牧场工厂化,畜牧场规模扩大,手工劳动减少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是由经济效益决定的,因为高产奶牛能最有效地把饲料的营养物质转化成产品。因此种用幼牛出售价也在提高。在这个计划中,东德学者K.Wernera于1969年作出的以单位产品的饲料消耗取决奶牛的生产性能的计算是有意义的。他认  相似文献   

15.
引言 在澳大利亚北昆士兰干热地区,婆罗门杂种母牛年死亡率取决于该地区的气候、土壤以及载畜量、断奶和补饲等管理因素。有资料表明,在北昆士兰,屠宰牛中有35%是母牛,模拟群体模型表明,在繁殖牛群中每年平均约有10%的母牛死亡。为增加肉牛效益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降低繁殖母牛死亡率。 由于运输成本增高,补饲的费用十分昂贵。母牛从牛群中分开用低廉补充料进行生存补饲,则有可能降低成本。Frisch(1973b)  相似文献   

16.
寒冷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建设及粪污处理示范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奶牛养殖业已逐渐由过去传统生产方式向规模化生产发展,而在寒冷地区科学合理的建设奶牛场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着奶牛生产和繁殖的经济效益,并且随着新建规模化奶牛场的增加,粪污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文以新疆石河子地区西部牧业奶牛场为出发点,从场址选择、场区规划、牛舍建设、运动场建设等方面剖析奶牛场的设计要素.从奶牛场的粪污收集、后期利用方案等方面探讨粪污处理方式,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新疆天山北坡寒冷地区奶牛场的建设及粪污处理,从而提高奶牛养殖效益,缓解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7.
流产、死胎和早产,统称为“异常妊娠终止”。它是造成西孟加拉奶牛群中每年犊牛出生前死亡的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西孟加拉对这一问题尚未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就是确定牛群中异常妊娠终止的各种特点。 为了在西孟加拉的牧场就传染性流产进行调查,我们根据设计方案搜集了牛群分娩、流产、死胎及早产的资料,并对来自13个牛群四年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以查明:①流产、死胎和早产在不同农场的牛群和水牛群中的分布情况;②一年中发生异常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奶牛业发生了许多变化,对当今牛群营养方案的设计和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由于应用了高PD公牛,使奶牛产奶量的遗传潜力不断提高。同时,日粮中有使用更多发酵饲料的趋势,另外还有采用全价混合日粮和自动饲喂系统进行群体饲喂的势头。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抛弃过去有关奶牛营养的各项原则,而采用一种全新的方法。然而,这一切确实需要我们更好地注意奶牛营  相似文献   

19.
奶牛的生产性能除其它因素外,还取决于其活体重和乳房重。乳房占总体重的比例越大,生产性能越高。这样,产奶1,000—2,000公斤奶牛的乳房占活体重的0.5%,产奶6,000—7,000公斤奶牛的乳房占活重的3%。我们和等(1976)确定,在三次挤奶(一昼夜挤奶14—18升)的情况下,奶牛乳房的充盈程度,依个体特性的不同,变化于50—60%之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来评定乳腺的活动。因此,研究乳房机能  相似文献   

20.
苏联定期修订奶牛的品质鉴定标准。现在的标准是1974年制定的,在此之前的标准是在1971年制定的,在1963、1966和1969年都曾进行过修订。重新修订奶牛鉴定标准取决于生产条件的改变,这就对奶牛的品质提出了新的标准,而依靠科学则能使人们提出较完善而有系统的设想。 1982年,为了进行广泛的讨论曾提出了奶牛品质鉴定新标准方案。其中有许多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