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未婚早孕妇女人工流产术前心理状况.方法 96例未婚早孕妇女,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心理状况.观察心理状况与手术方式及术后疼痛的关系.结果 未婚早孕妇女SAS和SDS评分高于国人常模(P<0.05).SAS和SDS评分高学历组高于低学历组,无痛人工流产组高于传统人工流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人工流产组中SAS及SDS高分组术后中重度疼痛率明显高于SAS及SDS低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状况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后疼痛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对未婚早孕妇女人工流产术前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以提高人工流产术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支持对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70例外科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对患者术前的心理问题评估、情感支持、健康教育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心理支持前后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理支持后患者SDS和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心理支持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围术期未发生明显的心理和行为异常,手术过程顺利。结论对择期手术患者根据其实际心理问题开展术前心理支持,并在社会支持和手术释疑两方面给予加强,对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抑郁及顺利实施手术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人工流产术妇女术前焦虑抑郁与心理压力的状况及其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对200例术前未婚人工流产术妇女进行术前调查,分析SAS、SDS与CPSS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前人工流产术妇女CPSS评分总分为(27.52±6.39)分,HRS者检出率为39%;SAS、SDS评分分别为(56.38±13.25)分、(53.38±11.25)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37.23±12.58)分、(41.38±10.57)分(t=193.47、14.64,P0.01)。术前未婚人工流产术妇女焦虑抑郁与心理压力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焦虑抑郁情绪会加重术前未婚人工流产术妇女的心理压力,消除焦虑抑郁情绪能够缓解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4.
张怡 《中国医药指南》2012,(26):287-28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60例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前心理状态分析,进而制定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于实施护理干预后应用SDS和SAS评定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宫颈癌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在护理干预后均比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宫颈癌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措施;护理干预组60例,采用焦虑抑郁情绪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焦虑状态评定量表(STAl)评分等.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改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CT扫描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入院CT扫描患者(意识清醒者),以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进行评估,然后给予心理干预,出院前CT复查时再以SAS,SDS进行评估,两次结果作自身对照比较.结果 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心理干预对CT扫描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对宫颈癌患者心理支持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49例作为心理干预组(个性化心理评估、合理情绪疗法、辅以家庭亲友对患者的支持作用),同期未作心理干预49例为对照组(按肿瘤护理常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入院后1天、出院前1天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宫颈癌患者入院时SAS、SDS测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组出院前SAS、SDS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心理干预前后SAS、SDS测评分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宫颈癌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在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康复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手术室优质心理护理对产妇术后恢复、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3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拔管时间,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与护理前相比,对照组护理后SAS与SDS评分显著升高,观察组护理后SAS与SDS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护理后SAS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室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显著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缓解产妇的焦虑及抑郁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面肌痉挛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了简要的调查分析,评价面肌痉挛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变化。方法采用Zung自评焦虑量表(SAS),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调查了患者术前术后3d及6个月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发现面肌痉挛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心理变化,但在术后疗效良好的同时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改善不显著。术后6个月,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改善。结论面肌痉挛患者在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在术后早期并不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但远期患者心理状态可以得到非常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综合心理干预对围麻醉期老年人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本院择期外科手术老年患者164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心理干预组在术前2d给予心理支持、术前访视和传授行为治疗技术;对照组实行常规麻醉前访视。两组老年患者在告知手术前、术前访视后及术后3d分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量。结果告知手术前两组老年患者焦虑评分差别不大,术前访视后与术后3d干预组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告知手术前和术前访视后两组抑郁评分接近,而术后3d干预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在老年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促进老年患者的术后恢复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阶段综合个体心理干预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海洛因依赖者分为美沙酮个体心理干预组(研究组)和美沙酮维持治疗组(对照组),比较组间治疗保持率、治疗12个月后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家庭支持量表的差异。结果:分阶段综合个体心理干预技术能够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受治者治疗保持率,治疗12个月后两组对比抑郁、焦虑、家庭支持量表评分均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个体心理干预能通过坚定海洛因成瘾者的戒毒愿望与信心,改善不良情绪,使患者在家庭关系方面都得到改善,帮助海洛因成瘾者彻底戒毒,真正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择期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将行择期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剖析产妇心理特点,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满意度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SDS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择期剖宫产产妇中,依据其心理特点,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200例酒依赖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焦虑抑郁状态筛查,共筛查出合并焦虑抑郁状态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安定替代治疗缓解症状,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8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态,对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心理干预前有显著下降,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酒依赖患者有严重的焦虑抑郁障碍,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缓解患者对酒的渴求及心理依赖,避免复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和家属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将225例肿瘤患者及家属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115例和对照组11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结果:干预前患者及家属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高于常模;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及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及家属不同程度存在焦虑和抑郁。全科模式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社区肿瘤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及抑郁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抑郁症患者家属60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编抑郁症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6周的心理干预。观察干预后SDS及SAS评分和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干预前SDS与SA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心理干预后SDS和SA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家属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大大改善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减轻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09年11月在本院住院的11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治疗组55例在接受常规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SAS、SDS及SCL-90的部分因子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17.
心理干预对简易快速脱毒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简易快速脱毒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96例简易快速脱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内容为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家属支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结果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SAS、SD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轻简易快速脱毒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纠正患者的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中心式护理对癫痫儿童家长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2例癫痫患儿家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普通护理干预,实验组予以家庭中心式护理干预。采用中文版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干预前、干预2个月评定两组家长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干预前,两组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中心式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子宫肌瘤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