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头孢拉定引起药物性血尿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文献报道,分析了头孢拉定引起药物性血尿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及防治原则.结论是头孢拉定可能引起药物性血尿,尤其大剂量静脉给药时,临床需要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普罗帕酮引起血尿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病例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普罗帕酮引起血尿的文献。结果共有20例,19例在两次或以上用药时发生血尿。结论普罗帕酮引起血尿虽少,但应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3.
药物引起的血尿在儿科临床并不少见,除磺胺类药物易致血尿较为熟知外,其他药物引起的血尿往往被忽视或误诊,本文介绍如下.1 羟氨苄青霉素(强必林)据报道,2例患儿服用过量羟氨苄青霉素后出现了肉眼血尿和氮质血症.其中1例在出现血尿前服了总量约6g的羟氨苄青霉素悬液,另1例误服了总量约7.5~12.5g的羟氨苄青霉素.引起血尿的原因可能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受到急性可逆性损伤所致.  相似文献   

4.
蒋新辉  邵晓珊  陈敏 《贵州医药》2006,30(10):902-904
药物引起肾脏损害导致血尿,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常见症状之一。为了进一步探讨小儿药物性血尿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及预防药物性血尿的发生,使临床医生更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我们对30例药物性血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我科诱因n比例(%)备注解热镇痛药致药物性血尿12 40感冒通引起者11例,布洛芬引起者1例头孢菌素类致药物性血尿8 26.6头孢拉定引起者6例,头孢氨苄引起者2例氨基糖甙类致药物性血尿3 10庆大霉素引起者3例磺胺类药物致药物性血尿4 13.3复方新诺明引起者4例中药致药物性…  相似文献   

5.
头孢拉定引起小儿血尿2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梅莉  马友正 《医药导报》2001,20(12):789-790
头孢拉定广泛应用于临床 ,不良反应时有报道[1,2 ] 。 1997年 8月~ 2 0 0 1年 3月我科收住小儿药物性血尿 2 6例 ,由头孢拉定引起或协同引起者 2 4例 ( 92 .3 % )。经统计分析 ,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2 4例 ,男 19例 ,女 5例 ,男女比为 3 .8∶1,年龄 1.1~ 14岁 ,平均 7.9岁 ,体重 12~ 5 8kg,平均 2 5 .4kg。记录各患儿姓名、性别、年龄、体重、住院号、疾病诊断、入院前用药史、血尿性状、尿常规、治疗用药及结果 ,对引起药物性血尿的可能药物进行统计 ,对头孢拉定引起或协同引起血尿史者进行用药分析。2 结果2 .1 血尿性状…  相似文献   

6.
对1953例药物性血尿报告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药物性血尿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内近10年公开发表的有关药物性血尿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分析整理.结果:发生药物性血尿与年龄及性别、给药方式、合并用药等有关.头孢拉定引起血尿最多,其他依次是感冒通、磺胺类、庆大霉素、安乃近、头孢唑啉、阿米卡星、头孢拉定 感冒通、头孢拉定 阿米卡星、头孢拉定 奈替米星.结论:充分认识掌握药物性血尿的危害,加强用药的观察与监测,积极预防药物性血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药源性血尿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仁礼 《海峡药学》2006,18(1):161-162
目的根据相关报道综述引起血尿的药物及药源性血尿的治疗。方法收集近8年来药源性血尿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引起血尿的药物品种较多,药源性血尿在临床比较常见,但经过处理和治疗均可痊愈。结论药物引起血尿后首先应停用该药,多饮水,多休息,必要时做对症治疗,血尿便会消失。  相似文献   

8.
155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致血尿的文献报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海莉  倪淑姬 《医药导报》2006,25(6):589-590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致血尿的情况.方法 查阅清华同方“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共获155例抗菌药物致血尿报道,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5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致血尿共涉及抗菌药物9类29种,其中以头孢菌素类为最多,占72.2%.结论 抗菌药物致血尿应引起重视,建议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抗菌药物致血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王文辉  古丽 《河北医药》2006,28(12):1156-1157
目的 分析药物对小儿肾脏的损害,以探讨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28例药物性血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8例均为肉眼血尿.由感冒通引起6例,头孢唑啉钠3例,头孢拉定4例,丁胺卡那霉素3例,小诺霉素2例,安痛定1例,复方新诺明4例,氟哌酸3例,消炎痛1例,甘露醇1例.经停药、卧床休息、补液、对症治疗,肉眼血尿72 h内消失,镜下血尿均在120 h内消失.结论 儿科临床用药应严格掌握剂量和适应证,慎用肾毒性药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各种化学药物问世,小儿药物性肾损害致血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院将近三年收治的18例患儿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8例中男10例,女8例,最大7岁,最小8个月.其中感冒通引起血尿的4例,复方新诺明引起的5例,庆大霉素引起的3例,丁胺卡那霉素2例,安乃近4例.在患儿用药后1-3天出现血尿,呈洗肉水样的全程血尿.其中5例持续三天,6例持续2天,其余均一天血尿逐渐消失.均无浮肿和腰痛,无高血压、无尿频尿痛,尿常规为PRD(+),BCD+~++++,入院后查肝肾功能,抗“O”,血沉补体及免疫球蛋白均正常,肾、输尿管、膀胱B超未见异常,入院后均给予复方路通,止血敏治疗,有感冒症状者给予病毒唑肌注,口服双黄连液等对症治疗.均在1~3天后血尿消失,尿常规恢复正常,住院4-7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1.
小儿药物性血尿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药物性血尿的常见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32例药物性血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在引起药物性血尿中,解热镇痛药l5例(46.9%),先锋霉素7例(2l、9%),氨基糖甙类抗生素5例(15.6%),另外磺胺药2例,氟哌酸1例,中药抗病毒冲剂2例也可引起血尿。药物性血尿的发生既可能与药物剂量有关(剂量依赖性),也可能与荆量无关(非剂量依赖性)。结论 引起药物性血尿的常见原因与不合理用药有关,临床医生应注意药物性血尿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药物性血尿145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永祥  黄桔 《医药导报》2010,29(6):806-808
[摘要]目的分析药物性血尿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内近5 a公开发表的有关药物性血尿的个案报道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药物性血尿发生时间一般为用药后10 min~用药后0.5 a。药物性血尿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别、给药方式、输液滴速、给药剂量等有关。结论引起药物性血尿的因素很多,许多常用药物及各种给药方法均可导致药物性血尿,药物性血尿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血尿胶囊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尿胶囊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十七册中,系由中药棕榈子、菝葜、薏苡仁组成的复方制剂,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作用,用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血尿、肾小球肾炎血尿、泌尿系结石及肾挫伤引起的血尿及不明原因引起的血尿,亦可作为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的辅助药物.本文建立了对处方中君药棕榈子的含量测定方法.经方法学验证表明本法重复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胡文淼 《河北医药》2007,29(12):1394-1394
血尿是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本文仅探讨药物引起的儿童血尿,现将我科1996年8月至2006年5 月收治的药物性血尿5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庞黎华  蒋玲珍 《江西医药》2007,42(8):731-732
药物引起肾脏损害是药物不良反应常见表现之一.由药物引起血尿的病例近年有增多现象.为了减少药物性血尿的发生,本研究收集了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因药物引起肉眼血尿而入住我院的病例41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头孢菌素类药物有耐酸、耐青霉素酶、杀菌力强、抗菌谱广的性能,临床应用日益增多.自第一代头孢菌素(先锋霉素Ⅵ)应用以来,许多重危疾患得以抢救成功,但由于使用不当有血尿发生.笔者于1997-10~2002-10期间所见应用先锋霉索Ⅵ静点后引起血尿34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引起儿童药源性血尿的药物分布及一般规律。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1999~2009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药源性肾损害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5例儿童药源性血尿不良反应涉及23种药物,其中以抗微生物药物(204例)、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90例)为主。结论临床工作者应掌握引起儿童药源性血尿的药物分布特点及一般规律,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感冒通性血尿患儿尿酶,血清LPO和SOD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了26例口服感冒通后引起血尿患儿血尿期及血尿后尿酶变化,发现多数病例血尿期尿N-Z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及α-葡萄糖苷酶升高,血尿消失后多数病例恢复正常。根据尿酶检测结果结合病例临床特征分析;感冒通引起肾损害的主要部位可能在紧小管及肾间质。  相似文献   

19.
笔者根据近年来药源性血尿反应的有关报道 ,对引起血尿的药物进行综合介绍 ,以期引起临床重视。1 头孢唑林患儿 ,男 ,4岁。因急性支气管炎给予头孢唑林 2 .5g加 5 %葡萄糖注射液 10 0mL ,静脉滴注 ,滴速 3 5滴·min 1 ,约 2 5min ,患儿出现肉眼血尿 ,即停药。尿常规示 :红细胞 (+ + + )。换用青霉素钠 2 40万U加 5 %葡萄糖注射液 10 0mL ,静脉滴注。未再发生血尿[1 ] 。2 头孢拉定患儿 ,女 ,2 .5岁。因咳喘给予头孢拉定 1.0g ,静脉滴注 ,氨茶碱、地塞米松对症治疗。第 2天患儿出现肉眼血尿 ,尿常规镜检红细胞 (+ + + + ) ,立即停用头孢…  相似文献   

20.
紫癜性肾炎(HSPN)是由过敏性紫癜(HSP)变态反应引起继发性肾脏损伤的主要并发症.中医认为HSPN属于"血尿",肌血范畴,其病多由风、热、湿毒之邪所致,侵袭肌肤、入营伤络、迫血妄行、肾脉瘀阻,导致皮下出血、瘀斑、关节、肠胃、血尿、蛋白尿等临床症状.所以中医与西医认为其病理基础是小血管受损引起,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治疗理论依据.通过临床疗效观察,中药治疗能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功能,控制过敏源,上呼吸道反复感染等症状,对减少血尿、蛋白尿起到主要作用,自拟黄芪、紫草、元参、茜草、三七参、川山甲、马鞭草、白毛根、女贞子等药组方,用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凉血止血、滋阴补肾等治法,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