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线粒体脑肌病是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肌且具有遗传异质性的一组疾病。诊断主要根据肌肉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极谱法和分光光度计研究以及线粒体或核DNA基因突变分析。常规T_2加权(T_2W)磁共振成像(MRI)可见不按血管分布的灰质和皮层下白质高信号,白质损害可能与小血管缺血和脱髓鞘有关。作者对1例经活检证实为线粒体脑肌病的患者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和质子磁共振波谱(MRS)检查。结果表明弥散加权  相似文献   

2.
病例1 男,46岁,2005年3月10日10时突发左侧肢体无力,逐渐加重,当天下午2时到同济大学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心急诊。既往有高血压史2年,否认糖尿病史。入院时血压170/100mmHg,脉搏800次/min,呼吸18次/min,神志清楚,左侧轻度中枢性面神经瘫痪,仲舌居中,左上肢肌力0级,下肢1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分。发病后6h行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美国Marconi 1.5T EDGE ECLIPSETM)检查,示右侧枕叶陈旧性梗死,弥散加权成像(DWI)、T1、T2加权成像(T1W1,T2W1)未示脑干异常,见图1a~1c。影像学结果不能解释临床症状。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MRI一站式诊断可行性以及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T_2*WI联合应用对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的价值。方法选取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患者337例的CT和MRI影像,对比CT和MRI对脑梗死、脑出血、动脉瘤和脑小血管病(脑微出血、腔隙性脑梗死灶和脱髓鞘变性)显示;对比MRI各扫描序列对病灶的显示,包括常规序列、DWI和T_2*WI。结果 337例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患者行CT检查208例,MRI检查3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36例,CT示颅内出血76例;CT与MRI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8%vs 75.2%,P<0.01),CT不能显示脑干的急性梗死灶;CT对于脑小血管病的显示明显低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不能显示脑微出血。MRI常规序列与DWI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显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vs 100.0%,P<0.01);脑出血灶各序列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各序列对脑微出血T_2*WI显示病灶715个(100.0%),DWI显示635个(88.8%),常规序列图像少部分微出血灶信号异常,但是不能定性诊断。结论 MRI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危重症患者除外诊断中一站式诊断可行,联合应用DWI和T_2*WI对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显示良好。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 ,4 8岁 ,因“上腹部疼痛 2d伴呕吐”入院。起病前有进食油腻食物史。腹痛呈持续性胀痛。入院时体检 :体温 37℃ ,血压 12 0 / 80mmHg(1mmHg =0 .133kPa) ,巩膜无黄染 ,上腹部压痛明显 ,有反跳痛及肌紧张 ,移动性浊音(- ) ,肠鸣音 1次 /min。入院时查白细胞 7.4× 10 9/L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36 8U/L ,丙氨酸转氨酶 (ALT) 32 5U/L ,血钙 1.38mmol/L ,血糖 7.39mmol/L ,C反应蛋白 2 6 9mg/L。血气分析示 :PO2 12 0 .1mmHg ,PCO2 35 .9mmHg,剩余碱 - 4 .1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B超示脂肪肝。CT平扫示胰腺体积增…  相似文献   

5.
急性卟啉病为卟啉代谢紊乱病。临床较少见。我国有不少报道。本病分为:1.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先天性骨髓中卟啉代谢紊乱)。2.肝卟啉病(肝内卟啉代谢紊乱)。其中又分为:(1)急性间歇性肝卟啉病;(2)迟发性皮肤型肝卟啉病;(3)混合型肝卟啉病;(4)变异型肝卟啉病。此病有三大症状:1.暴露皮肤可有大疱疹,色素沉着,疤痕,面部多毛,及陪拉格样皮炎。2.突发腹痛,伴恶心呕吐、便秘、白细胞增多,有时误诊为急腹症。3.神经系症状,易与神经衰弱、癔病、上行性瘫痪及多发性神经炎混淆。有神经症状者死亡率高,常有肝肾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患者男性,47岁,主因"双眼左外侧偏盲伴头痛、腰痛1 d"入院,入院后患者行1.5T头颅核磁(MRI)检查,结果显示T2 Flare(图1A)和弥散加权(DWI)(图1B)可见右枕叶片状高信号影像,提示为右侧枕叶急性脑梗塞。为进一步查明血栓来源,行主动脉血管造影术(CTA)检查发现升主动脉左前侧壁可见1.3 cm×1.3 cm充盈缺损,表面凸凹不平(图2A),有蒂附着于主动脉壁(图2B);左肾呈部分梗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脑梗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 [病例1]女,38岁,因右侧肢体无力、失语17d入院,既往反复怕热、多汗、心悸6年,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曾不规则治疗,1月前症状又复发.体检:体温36.8℃,心率110/min,脉搏21/min,血压128/86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楚,运动性失语,双眼球突出,右侧同向视野缺损,伸舌右偏,双侧甲状腺Ⅱ度肿大,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张力不高,偏身浅感觉减退,腱反射( ),Babbinski征( )、Chaddock征( ),左侧肌力、肌张力、腱反射均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颅脑CT示左侧顶枕叶低密度灶,双侧基底节软化灶;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血T3 2.9 nmol/L、T4213 nmol/L.入院诊断:脑梗死,Garase's病.给予抗甲亢及活血化瘀、扩血管、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21 d后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报道1例因双肺多发占位入院的患者,超声检查示甲状腺双侧叶实性结节,右侧叶囊实性结节;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示甲状腺双叶低密度结节,双肺多发结节;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示抗原A(早期分泌抗原靶-6)孔斑点数为56个,抗原B(培养滤液蛋白10)孔斑点数为50个。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穿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结合病...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例 1,男性 ,5 3岁 ,因活动中突发意识不清 5h于 2 0 0 1年9月 17入院。急诊查头颅CT示两侧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随后患者进入昏迷状态。既往患有高血压病史 10余年。体检血压 16 0 /10 0mmHg(1mmHg =0 .133kPa) ,浅昏迷 ,压眶时双侧肢体均有反应 ,双侧眼球向上凝视 ,颈项强直 ,四肢肌张力正常 ,腱反射正常活跃 ,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疑为急性脑干梗死。及时给予脱水、降颅压、降血压、抗凝及对症支持治疗。于入院后 12h患者意识渐清醒 ,构音障碍 ,四肢肌张力正常 ,30min后患者又进入嗜睡状态 ,不易唤醒。次日查头颅磁共振成像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12例经临床确诊为高血压脑病患者的头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影像学表现特征,分析其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表现及磁共振成像中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弥散加权成像及表现弥散系数的变化。结果3例患者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发现异常,12例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发现异常,病变主要以双侧顶枕叶、小脑半球及脑干等后循环系统皮质下白质多见,病变主要呈T1稍低、T2稍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较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病变呈等及稍高信号,表现弥散系数值升高,且呈可逆性改变。结论高血压脑病的头部影像学改变为血管性水肿所致,常累及双侧顶枕叶、小脑半球等后循环系统皮质下白质,特别是磁共振成像中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弥散加权成像及表现弥散系数等这些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有助于高血压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及疗效观察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剧烈头痛为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61岁。因突发剧烈头痛3h于1998年3月27日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头颅CT检查正常,心电图示STV1~V6弓背抬高0.1~0.4mV,以急性心肌梗死(AMI)收入我院CCU。入院时体检:T36.5℃,P75次/min,R21次/min,BP143/105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精神差,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光反应存在,口唇紫绀、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双肺(-)。心界不大,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心音弱,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适中,双侧病理征(-)。神经系统其他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入院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V1~V…  相似文献   

12.
张敏  石敏  刘效辉 《山东医药》2011,51(46):56-57
目的分析妊娠并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妊娠并发PRE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3例均在产后2d发病。2例出现急性双侧完全性皮层盲,伴有高血压、头痛,颅脑MRI示双侧枕叶皮层或皮层下对称性异常信号;1例一侧皮层盲伴有子痫发作,颅脑MRI示一侧枕叶皮层出现异常信号,T2WI、快速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AIR)为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为低或等信号,核磁表面弥散系数(ADC)为高信号,均提示颅脑枕部皮层及皮层下血管源性水肿,诊断为妊娠并发PRES。予以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复查颅脑MRI示病灶消失或好转。结论妊娠并发PRES的特征性表现是可逆性皮层盲。该病的发生是妊娠时高血压造成双侧枕叶皮层或皮层下血管源性水肿所致。  相似文献   

13.
弥漫性硬化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 男性 ,12岁。于 1997- 0 8出现反复发作性头晕 ,双眼视物不清 ,计算力减退。 1998年症状逐渐加重入院 ,曾用强的松等药物治疗 ,症状无明显改善 ,查体 :神志清楚 ,语言正常 ,智力减退 ,感觉运动正常 ,双侧膝反射活跃、双侧椎体束征阳性。头颅MRI检查结果示 :双侧枕叶、侧脑室枕角周围白质区见大片状长T1、长T2 异常信号区。脑电图 :广泛重度异常 ,入院后多次化验检查ACTH及 17羟17酮均在正常范围。长链脂肪酸含量正常。入院诊断 :弥漫性硬化 (Schilder病 ) ,给予氟美松、强的松、神经细胞活化剂等治疗 ,病情未见好转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MB)的分析,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CMB诊断价值及CMB发生的相关因素,指导大面积脑梗死及其合并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大面积脑梗死患者32例,其中CMB组27例,无CMB组5例。对患者行常规T_1WI、T_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等序列检查。结果磁敏感加权成像对于大面积脑梗死CMB的识别明显优于常规MRI检查。CMB组既往脑梗死和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无C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既往脑梗死和高血压与CMB存在相关性。结论与常规MRI检查序列比较,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大面积脑梗死后CMB的显示有明显的优越性,为临床早期评价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有无继发CMB及严重程度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59岁。因突感胸闷大汗、呼吸困难,继之阵发性胸部刺痛,在当地卫生所查ECG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对症处理后仍胸闷,于1990年2月13日入院。BP12.0/8.0kPa(90/60mmHg),心率68次/min,心肺未见异常,LDH及GOT增高。心电图示:T_(Ⅱ、Ⅲ、aVP、v_(1-6))倒置,深达1.3mV,T_(aVR)直立(附图A)。诊断: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经扩冠、抗凝等治疗后症状缓解。1990年2月16日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 ,38岁。因持续性上腹部疼痛 6h入院。既往无心血管病及心动过速病史。入院体检 :体温 37.1℃ ,脉搏 98次 /min ,呼吸 2 3次 /min ,血压110 / 80mmHg。腹膨隆 ,上腹压痛 ,无反跳痛 ,中度腹肌紧张。B超检查示“脂肪肝、胆囊结石、急性胰腺炎改变”。CT检查示“急性胰腺炎改变”。血常规 :WBC 2 1× 10 9/L ,N 89%。血淀粉酶 :15 80U/L。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入院后行心电图检查示 :正常心电图。给予胃肠减压、抑制胰液分泌等以及对症支持治疗。该患者于入院后 16h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心慌、面色苍白 ,血压 75 /5 0mmHg ,血氧饱…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患者脑白质变化的特点及不同脑区DTI参数改变与认知的关系。方法对34例SIVD患者(SIVD组)及26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行DTI扫描,测量双侧前额叶、额叶深部、眶额内侧、下额叶、颞叶、顶叶、枕叶白质及T_2WI高信号区、T_2WI高信号周围正常白质区的分量各向异性(FA)、主各向异性(PA)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对照组左侧前额叶白质PA值大于右侧,ADC值小于右侧。SIVD组双侧前额叶、双侧额叶深部、下额叶、眶额内侧的FA值及PA值明显下降,平均ADC值升高;双侧顶叶的FA值下降,平均ADC值升高;双侧颞叶、枕叶平均ADC值升高;左侧下额叶、眶额内侧白质的FA与PA值较右侧小;左侧下额叶ADC值较右侧大。病变区及病变周围区的FA和PA值小于正常区,ADC值大于正常区。前额叶FA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SIVD患者脑白质FA、PA和ADC改变具有区域选择性,前部及左侧脑区损伤明显,后部及右侧相对保留白质的完整性。DTI是研究SIVD脑白质损伤的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清范  赵崇梅 《山东医药》2002,42(15):70-70
患者男,22岁,因头痛、头晕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BP180/120mmHg(1mmHg=0.133kPa),上腹部可闻及血管性杂音.肾动脉造影示左肾动脉起始部狭窄,肾图示左肾无功能.诊断为左肾动脉狭窄、肾性高血压.行左肾切除术.术后Bp降为105/75mmHg.术后10天血压正常出院.出院第3天晨突发双目失明4小时再次入院.查体:Bp120/90mmHg,神志清,语言流利.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敏感.双眼视力无光感.眼底镜检查:视乳头色泽正常,边界清楚,视网膜无出血、渗出,黄斑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CT检查示双侧枕叶大面积低密度灶.诊断为左肾切除术后皮质盲.给予能量合剂、消栓灵等药物治疗,视力无明显恢复,2天后又出现失语、右侧肢体瘫痪.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9岁。胆区隐痛10余年,加剧1天而急诊入院,既往有反复胸闷。体检:血压158/95mmHg,心律不齐、无杂音、心率42次/min,两肺呼吸音清晰、无罗音。腹部莫菲氏点有明显压痛,肝睥未及。B超示:胆囊炎、胆结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偶发室早,T_(Ⅱ、Ⅲ、aVF)浅倒,ST_(Ⅱ、Ⅲ、aVF)压低≥0.05mm。临床诊断: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发作,冠心病。手术前阿托品试验,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2mg,描记心电图5分  相似文献   

20.
例1 女,72岁。因反复发热1月,咳嗽、心悸、胸闷1周于1994年9月7日11时入院。心电图示:快速房颤,电轴不偏,T_Ⅰ、aVF低下,T_Ⅱ、V_(5、6)倒置。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冠心病,心脏扩大、快速房颤、心功能Ⅰ级,次日起T_(v2~4)由直立变倒置,且渐变宽深,10日8时30分心电图示:T_(v3~5)巨大倒置,QT0.68s(见图A),疑为心内膜下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