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高中药口服液澄明度的工艺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水醇法,吸附澄清法,高速离心法,超滤法各工艺的原理及特点,通过水醇法与其它工艺的比较,证明吸附澄清法,高速离心法,超滤法既能更有效地保留水提液中的有效成分,又能保证制剂的稳定性和澄明度,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2.
中药液体制剂的澄清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是中药液体制剂质量控制重点,也是生产工艺难点。目前可采用醇法、高速离心法、超滤法、絮凝法(吸附澄清法)等澄清技术来处理,但针对有效成分合理选择澄清技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澄清技术解决中药液体制剂澄清度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液体制剂的澄清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是中药液体制剂质量控制重点 ,也是生产工艺难点。目前可采用醇法、高速离心法、超滤法、絮凝法 (吸附澄清法 )等澄清技术来处理 ,但针对有效成分合理选择澄清技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祖卡木颗粒剂的除杂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优选出祖卡木颗粒剂的除杂工艺。方法以总黄酮、总蒽醌、甘草酸的保留率及固形物减少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不同除杂工艺—超滤法、吸附澄清法、高速离心法、醇沉法及自然沉降法的效果。结果采用高速离心法进行除杂,有效成分保留最多。结论在对比的几种除杂方法中,采用高速离心法有效成分保留最多,而且操作简单,省时。  相似文献   

5.
高速离心法等制备中药口服液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奉建芳  罗杰英 《中成药》1996,18(12):7-8
以多糖含量为主要考察指标,对高速离心法、多级过滤法、水醇法用于制备中药口服液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速离心法用于制备中药口服液在保留多糖等成分及保证成品澄明度上要优于水醇法。  相似文献   

6.
双黄连口服液的工艺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颖  周松红 《中成药》1998,20(10):6-7
高速离心法制备双黄连口服液较水醇法节省原料、简化工序,提高了黄芩甙含量,减少了有效成分的损失,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姜华 《西部中医药》1999,12(2):41-42
探讨了痔痛康洗剂的制备工艺,以苦参碱为检测指标考察了水醇法与高速离心法法工艺对苦参碱含量的影响,探索了筛选痔痛洗剂的最佳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8.
黄芪口服液制备工艺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地方药品标准收载的制备方法均为水醇法,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生产周期长。因此,笔者对其工艺进行了改革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适宜工业化生产采用。目的:研究黄芪口服液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含量为指标,比较了水醇法和高速离心法两种制备方法的差异。结果:高速离心法制备的黄芪口服液中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含量均较水醇法高,且生产工艺简便。结论:高速离心法制备黄芪口服液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不同工艺制备通脉口服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袁小红  周艳 《中成药》2001,23(12):867-869
目的:研究通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方法:比较超滤法、水醇法、滑石粉法、离心法、制备的通脉口服液,以除杂质效率、澄明度、总皂甙含量作为质量考察的标准。结果:水醇法(醇沉浓度为75%)制备的通脉口服液,澄明度和稳定性优于其他方法,且总皂甙的含量最高。结论:采用水醇法制备的通脉口服液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金桂口服液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金桂口服液的最佳生产工艺,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比较了水醇法和高速离心法两种制备方法的差异。结果采用高速离心法制备的金桂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较高,且生产工艺简便。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地方药品标准收载的制备方法均为水醇法 ,生产工艺比较复杂 ,生产周期长。因此 ,笔者对其工艺进行了改革研究 ,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适宜工业化生产采用。目的 :研究黄芪口服液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 :以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含量为指标 ,比较了水醇法和高速离心法两种制备方法的差异。结果 :高速离心法制备的黄芪口服液中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含量均较水醇法高 ,且生产工艺简便。结论 :高速离心法制备黄芪口服液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中药水提液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近几年中药水提液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是水提醇沉法、吸附澄清法、超滤法、无机陶瓷膜微滤法、高速离心法、大孔树脂法和分子印迹法在中药水提液纯化中的研究,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借鉴。列出各种纯化方法的优缺点,对于具体药物具体分析采用哪种纯化技术。其中,水提醇沉法是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的纯化方法;吸附法简便、有效、成本低;无机膜微滤法较超滤法耐用、污染性小,成本低,具有普遍适用性。吸附澄清法及各种纯化方法的联合使用更有应用前景,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高速离心法与水醇法制备清热解毒口服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采用高速离心法制备清热解毒口服液,与水醇法进行比较,检测其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高速高心法,工艺流程短、成本低、有效成分损失少,成品色泽深且澄明,黄酮的含量显著高于水醇法。  相似文献   

14.
《中成药》2016,(6)
目的优选杜仲叶水提液的除杂工艺。方法采用高速离心法、醇沉法、壳聚糖絮凝沉淀法、ZTC絮凝沉淀法、壳聚糖絮凝澄清-高速离心法、ZTC絮凝澄清-高速离心法对杜仲叶水提液进行澄清处理,筛选出适宜的澄清方法。以绿原酸保留率、鞣质和蛋白质去除率以及药液澄明度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澄清工艺。结果最佳澄清方法是壳聚糖絮凝澄清-高速离心法,该方法处理后提取液有效成分保留率为89.5%,蛋白质和鞣质去除率为分别为54.4%和57.5%,澄明度和稳定性良好。结论壳聚糖絮凝澄清-高速离心法可作为杜仲叶水提取液的最佳澄清工艺,其稳定可行,而且有效成分损失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精制工艺对双丹口服液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的水提醇沉法、高速离心法以及高速离心与超滤相结合的精制工艺制备双丹口服液,以丹参素含量和澄明度(留样观察18个月)为质量指标考察不同工艺的精制效果。结果:高速离心与超滤相结合的工艺所制双丹口服液的丹参素含量较水提醇沉法高且澄明度较水提醇沉法和单纯的高速离心法好。结论:高速离心与超滤相结合的工艺合理,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分别应用超滤法和水醇法纯化中药黄芩的水浸出液,检测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回收率和杂质去除率。对比实验结果发现,超滤法的这两项指标均高于水醇法,说明新的超滤分离技术在黄芩纯化效果方面优于传统的水醇法。  相似文献   

17.
小柴胡汤口服液絮凝澄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涵涛  谢秀娟 《中医药学刊》2003,21(5):820-820,829,832
目的:研究比较壳聚糖絮凝法和水醇法生产小柴胡汤口服液二种工艺的优劣。方法:对比了两种工艺柴胡皂苷a、d定性检查、总固体物含量、黄芩苷定量、制剂稳定性考察等项目。结果:壳聚糖法与水醇法同样能使药液澄清,前者更多地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又能保证制剂的稳定,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结论: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生产小柴胡汤口服液优于水醇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人工肾透析器超滤制备中药注射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是利用本院泌尿外科血液透析使用的一次性淘汰的人工肾透析器,对复方丹参用超滤法制成注射液与常用的水醇法进行比较,超滤法优于水醇法。称取原料,煎煮三次,每次半小时(加水量分别为8、6、4倍),过滤,浓缩制成原液。 1.水醇法将原液1份醇处理两次(含醇60%及85%),按注射液常规处理。 2.超滤法取原液1份,以纸浆预滤至澄清,用人工肾透析器超滤装置进行超滤。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优选黄芪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水醇法和超滤法制备黄芪注射液并对其进行杂质检查及含量测定的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制备的产品均符合黄芪注射液的质量标准,但超滤法制备的黄芪注射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低于水醇法。结论:采用水醇法制备的黄芪注射液质量优于超滤法制备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中药复方制剂工艺中澄清技术对有效成分影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4个方面对中药复方制剂工艺中澄清技术对有效成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即水提醇沉法使用已久,虽然使单服剂量缩小,但对有效成分的损失较大,使原方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高速离心法、超滤法、101果汁澄清法等是近几年报道较多,应用效果较好的方法,各有特点,既能单独,也可结合应用,能保证复方中主要有效成分不受损失,是值得推广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