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以自拟“活血镇痛汤”治疗创伤性疼痛,止痛效果良好。今介绍如下: 处方: 当归、赤芍、香附、丹参、元胡、乳香、没药各15克,川芎10克,三七12克(捣细冲服)甘草12克。水煎服。上肢痛加桂枝10克,续断15克;下肢痛加牛膝、木瓜各15克;背部痛加乌药、灵仙各15克;有红肿者加板兰根25克,银花30克,栀子15克。  相似文献   

2.
骨髓解毒汤,药用金银花、蒲公英、紫地丁、紫丹参各30克,连翅15克,粉甘草10克,川桂枝5克组成。每日一帖,煎服二次。随症加减:如见面黄神疲,自汗,或脓液清稀,表现气虚者,加炙黄芪、潞党参各15克,大枣10枚,补气生血;如面色少华,头晕心悸,或脓稀量少,表现血虚者,加当归、熟地各15克,白芍12克,补血活血;患部肤色紫暗,加赤芍12克,红花6克,活血祛瘀通络,患于足趾者,  相似文献   

3.
五加复脉汤处方:炙甘草10克、阿胶10克、党参15克、生地20~30克、桂枝9克、麦冬10克、柴胡9克、五加皮15克、五味子10克、丹参10~15克。姜枣引。水煎一日一付,二次分服。加减:四肢发凉者加附子6~9克;心烦自汗,重用生地,加龙、牡,山栀,或万年青10克,去桂枝;浮肿加炙黄芪、茯苓、猪苓、车前子等。咳嗽咯血,去桂枝、加土三七;发热加柴胡10~12克;心动过缓加附子10克、仙茅12克;心力衰竭严重去党参加红参、附子各12克;心前区疼痛明显加乳香、没药各6克。心胸憋闷加枳壳9克,或香附、厚朴各10克也可。  相似文献   

4.
笔者以自拟露蜂房汤治疗牙痛,疗效甚好,介绍如下: 处方:露蜂房40克、白蒺藜20克、谷精草30克、焦栀子15克、生甘草6克。加减法:胃火上蒸者加石膏30克、知母20克、丹皮10克、地骨皮15克;肾虚者加牛膝、海桐皮各15克,黄柏12克,生地20克;气血不  相似文献   

5.
刘远坝氏等报道,采用清火解郁、活血祛淤为主,辅以利湿解毒、益肾养肝的七草汤治疗不同病程、不同病因或诱因的黄褐斑110例患者,收到较理想的疗效。药用与方法:夏枯草6~15克,益母草10~30克,白花蛇舌草15~60克,旱莲草15~30克,谷精草、稀莶草各10~15克,紫草6~12克。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气郁甚者加香附9~15克;血淤甚者加川芎6~12克;肝郁甚者加柴胡、白芍各9~15克,肾虚甚者加菟丝子、女贞子各9~18克。以上药量须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症状灵活掌握。患者连续用药1个月后,结果:治愈67例,显效18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1971年以来,运用洋白附子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2例,收到了良好效果。现简介如下。一、一般资料:52例中,右侧麻痹者28例,左侧麻痹者24例。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1年。有外伤史(颅底骨折)者2例。住院治疗2例,门诊治疗50例。单独中药治疗46例,配合针刺治疗6例。二、治疗方法:洋白附子通窍活血汤基础方:洋白附子60克,赤芍12克,川芎12克,桃仁9克,红花6克,羌活12克,白芷12克,防风18克,生地24克,蜈蚣(酒洗焙干研粉,分三次吞服)5条,甘草6克。本病初期若兼风寒者加麻黄10克,细辛4克,兼风热者加桑叶10克,薄荷10克;后期兼气虚者加黄芪30克,党参24克;血虚者加当归15克,白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以自拟活血祛风汤为主治疗白癜风,取得满意效果。现对资料完整者30例小结如下: 一般资料:30例患者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最小者5岁,最大者51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40年。治疗方法:1.内服活血祛风汤(川芎、木香、荆芥各5—10克,丹参、白蒺藜、当归、赤芍、丹皮各9—15克,鸡血藤10—20克,灵磁石30克)。情志抑郁者,加娑罗  相似文献   

8.
自1984~1988年临床观察治疗妊娠恶阻67例,应用赭石降冲汤辨证加减治疗收到满意疗效。其方药组成是:赭石12~15克,沙参、杜仲各12克,白术15克,茯苓、黄芩各10克,陈皮、苏子各6克,甘草3克。脾虚者加炒山药15克、党参12克、神曲10克;痰湿较盛者加半夏15克、生姜10克,肝热犯胃者加苏叶6克,黄连6~9克、竹茹6克。认为本  相似文献   

9.
笔者以自拟“二根二白玄梅桔甘汤”治疗慢性咽炎二十二例,其中五例咽喉部症状全部消失,十一例明显好转,六例症状减轻。兹介绍如下。药物组成:山豆根9~12克,板兰根、玄参各15~30克,乌梅、桔梗、生甘草各10克,白薇、白蔹各9~12克。一日一剂。加味法:声音嘶哑者加金钗石斛10~15克,木蝴蝶6~9克;咯痰不利者加牛蒡子、马兜铃各10克;热毒较盛者加重楼6~9克,连翘10~20克;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明显者,加浙贝母5~10克,夏枯草、生山楂、川牛膝15~30克。  相似文献   

10.
临床集锦     
<正> 益肝汤治疗慢性肝炎益肝汤(自拟方):丹参、赤芍、黄苠、大枣各30克,柴胡、炙甘草各10克。随证加减:肝区痛者,加延胡索、金铃子各10克;腹胀者,加木香5克,陈皮10克;纳差者,加神曲10克,谷麦芽各15克;恶心呕吐者,加代赭石15克,旋复花10克;大便溏者,  相似文献   

11.
小儿急性肾炎是儿科常见疾病。近年来我们应用自拟健脾利水汤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方药:黄芪、白术、生山楂各15克,茯苓、猪苓、白茅根各12克,炒苡仁30克,桂枝6克,益母草、大蓟、小蓟各10克。咽痛、发热者加金银花、连翘各10克;血压偏高者加钩藤10克;肾炎恢复期,无自觉症  相似文献   

12.
二甲调肝汤 主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组方:炒山甲15克,鳖甲24克,三七6克,丹参15克,茵陈30克,田基黄30克,太子参18克,茯苓18克,白芍15克,女贞子15克,糯米根须24克。 功效:消症、活血、清热、益气、养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二次服。 随症加减:内热盛,口苦便秘者去黄芪,加虎杖、栀子各12克;里湿盛,便溏,腹满痛者,去女贞,加苍术9克、厚朴6克;胁痛隐隐,痞闷不适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1987年以来,自拟通气复聪汤治疗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32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病程1月~1年者17例;1~5年者15例。治疗结果:治愈19例,好转8例,无效5例。药物组成柴胡、枳壳、川芎,当归、木通、赤芍,云苓各10克,石菖蒲、桔梗各6克,丹参15克,甘草3克。加减法:耳闭较甚加路路道10克、鲜葱白20克;耳聋、耳鸣者加磁石30克,生熟地各10克;中耳腔积液加苡米30克,泽泻10克;鼻塞流涕者加辛夷、白芷各10克;鼓膜内陷粘连者加红花、桃仁各10克。  相似文献   

14.
<正> 治疗方药:柴胡24克,黄芩、党参、半夏、桂枝、知母、赤芍各10克,银花30克,连翘15克,生石膏30~4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半或2剂,分4次温服。风寒重者加羌活、白芷、荆芥、防风各10克;风热重者加桑叶12克,菊花、薄荷(后下)各10克;暑湿重加藿香12克,佩兰,香薷各10克,滑石15克;邪毒客于咽喉或乳蛾红肿疼痛加元参15~30克,牛子10克,山豆根30克,僵蚕、蝉衣各6克;腮腺肿痛者加板蓝根30克,山栀10克,并外用赤小豆粉和鸡蛋清敷患处;口干思饮,加芦根30克,花粉12克;便秘加大黄(后下)、芒硝(冲服)各10克;热入血室加  相似文献   

15.
近十余年来,笔者用自拟祛风活血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的71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二个月。经治疗,痊愈(4周内头痛消失)44例,占88%;有效(4周内症状缓解)4例,占8%,无效2例,占4%。基本方:川芎、白芍各30克,当归、白芷、赤芍各15克,独活12克,细辛6克,薄荷8克,僵蚕10克,甘草3克。挟风寒者加桂枝、防风;风热者加菊花;挟痰者加南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内服金蝉退疣汤:金银花10~30克,蝉衣6~12克,白蒺藜10~15克,僵蚕6~12克,牛蒡子10~15克,薄荷6~10克,荆芥穗6~12克,黄芩10~12克,地肤子10~30克,生地10~30克,牡丹皮6~12克,赤芍10~12克,马齿苋10~3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约四十分钟,每次煎取液约30毫升,两煎混合分三次温服。加减法:血热明显者加大青叶,瘙痒甚者加白鲜皮,皮疹久不退者加蜂房,皮损深褐者加三棱、莪术。 (二)外用药:①土贝母流浸膏,每1毫升二甲基亚砜溶土贝母1克,即可外用点涂,日一次。②皮疹瘙痒者可兼用洗剂:马齿苋30克,地肤子15克,苦参10克,百部15克,香附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自拟解毒化瘀汤治疗慢性附件炎24例,效果较为满意,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年龄最小23岁,最大41岁;30岁以下8例,31~35岁11例,36岁以上5例。病程最短的5个月,最长的5年。24例均为已婚患者,15例曾用西药治疗,3例曾服中药,6例未曾治疗。本组患者均经妇科检查确诊。治疗方法基本方:土茯苓、败酱草各30克,蒲公英20~30克,制乳香、没药各6~10克,丹参20克,当归12克,橘核9克。加减法;腹痛较甚者去丹参,加三棱、莪术各6克;肾虚者加川断15克,寄生20克,菟丝子12克;脾虚者加白术12克,山药15克;白带量多者加芡实12克,白果6克;阳虚者加附子6~9克,肉桂3克;月经期  相似文献   

18.
<正> 治疗方药:白芍15克,白术12克,香附、枳壳、苏梗、代赭石各10克,旋覆花(包煎),炙甘草各6克。肝胃不和者合柴胡疏肝散;湿热中阻者合连朴饮;胃气阴虚者合生脉散(人参更党参);脾胃虚寒者合黄芪建中汤;瘀血阻络者合失笑散或丹参饮。水煎服,每日1剂,观察疗程3~6个月。  相似文献   

19.
本组病例中胃轻度下垂者14例,中度下垂者9例,重度下垂者8例;上消化道造影者19例,碘片12例,作胃镜者14例。方药组成:自拟升阳泻火汤。黄芪30~60克当归10~15克枳壳15~30克厚朴6~10克石斛10~15克黄芩6~10克公英6~10克砂仁6~10克柴胡6~12克炒神曲30克炙甘草3~6克生姜6克大枣二枚,水煎两次药液300ml,早中晚三次分服,兼肝郁加青皮12克,麦芽24克钩藤10克;虚不受补或平素饮食甚少参、归、芪用量宜  相似文献   

20.
<正> 笔者自1978年至1984年,以疏肝活血温经法为主治疗痛经10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年龄:14—20岁50例,21—30岁48例,31—45岁10例,已婚者48例,末婚者60例;病程在3个月至一年以内者50例,1至5年以上者46例,包括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蜕膜性痛经三种类型。治疗方法基本方:柴胡6克,香附、当归、五灵脂、桃仁、艾叶各9克,泽兰、丹参各15克,益母草24克,小茴香12克,白芍4.5克。兼肝肾亏损者去五灵脂、桃仁,加山茱萸、淮山药、阿胶;兼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白术、黄芪;兼郁久化热者去小茴香、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