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评价治疗性沟通系统护理联合放松疗法对支气管镜治疗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需支气管镜治疗的患者106例,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其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52.13±6.89)岁,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3例,其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56.95±6.73)岁,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护理联合放松疗法干预措施,并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SCL-90评分显著地低于对照组[(144.05±7.47)分比(152.49±7.51)分](P<0.000 1)。干预后,观察组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积极应对评分明显地高于对照组,TCSQ消极应对评分显著地低于对照组[(38.73±3.82)分比(33.98±4.34)分,(26.43±3.55)分比(29.36±3.14)分](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治疗性沟通系统护理联合放松疗法对支气管镜治疗患者能够有效地改善术前HR、血压及睡眠状态,显著地缓解术前负性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护理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多模式肺康复计划对小儿哮喘中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178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89例)与对照组(89例)。干预组男42例,女47例,年龄(7.57±1.73)岁;对照组男45例,女44例,年龄(7.68±1.82)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多模式肺康复计划,包括呼吸锻炼、运动训练、营养指导及健康教育。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运动耐力、肺功能、哮喘控制情况、生活质量。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1年内住院次数及哮喘急性发作次数。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结果 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6 min步行距离(6MWD)、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1 s率(FEV1/FVC)分别为(376.14±14.68)m、(2.69±0.46)L、(1.74±0.23)L和(79.02±8.5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8.42±12.51)m、(2.43±0.49)L、(1.59±0.19)L和(72.63±8.29)%(均P<0.05);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为(21.69±4.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33±3.87)分(P<0.05),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为(44.65±10.8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67±11.18)分(P<0.05)。随访期间,干预组住院次数及急性发作次数分别为(1.84±0.91)次、(2.64±1.26)次,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56±1.04)次、(4.28±1.37)次(均P<0.05)。结论 多模式肺康复计划可有效改善哮喘患儿运动耐力、肺功能相关指标,提升患儿哮喘控制能力及生活质量,减少其后期急性发作及住院次数,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Roy适应理论的健康宣教配合智慧平台在1型糖尿病(T1DM)带泵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经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84例T1DM带泵治疗患儿及主要监护人作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设为对照组(患儿42例,主要监护人42例)及观察组(患儿42例,主要监护人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则于对照组基础上,基于Roy适应理论的健康宣教配合智慧平台实施干预,比较两组主要监护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照护水平及患儿血糖控制效果、治疗依从性。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 两组主要监护人干预前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照护者负担水平(ZBI)、家庭关怀度(APGA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干预后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APGAR均有提高,ZBI有所降低,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68.15±7.36)分比(54.62±10.18)分]、APGAR[(8.03±1.35)分比(6.72±1.13)分]均高于对照组,ZBI[(26.87±5.21)分比(30.24±5.48)分]低于对照组(t=6.98、4.822、2.888,均P<0.05);两组患儿干预前HbA1c、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均有降低,观察组HbA1c[(6.51±0.58)%]、FBG[(6.76±0.65)mmol/L]低于对照组[(7.44±0.86)%、(7.83±0.9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10、6.201,均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HbA1c、FBG合格率高于对照组(χ2=7.244、5.833,均P<0.05);经Redit分析,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0,P<0.05),且观察组MMAS-8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70,P<0.05)。结论 基于Roy适应理论的健康宣教配合智慧平台应用于T1DM带泵治疗患儿,可提升主要监护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提高照护水平,且患儿血糖控制效果良好,治疗依从性上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在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45.69±3.18)岁,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45.67±3.21)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两组均干预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并发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6.67±2.11)分比(9.79±2.18)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76.89±5.36)分比(65.95±5.3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干预后FMA中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为(54.70±4.15)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29.88±3.7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9.84±3.92)分、(25.96±3.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35%(2/46)比17.39%(8/46)](χ2=4.039,P=0.045);观察组干预后GQOLI中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74.48±5.21)分比(67.75±5.52)分、(83.56±5.34)分比(70.86±5.27)分、(72.53±6.15)分比(66.50±6.13)分、(72.78±7.06)分比(65.94±6.07)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中的操作技术、护理态度、训练指导和安全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2.97±3.35)分比(80.63±3.21)分、(82.99±3.42)分比(80.54±3.30)分、(82.94±3.53)分比(80.57±3.36)分、(82.98±3.62)分比(80.61±3.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接受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改善,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生活质量改善,从而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理念下的家庭式手工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9月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医院康复科收治的50例6~12岁存在手运动功能障碍的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试验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8.2±1.0)岁;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8.6±0.6)岁。使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核心分类组合简明通用版对两组患儿进行初评,与护理员(监护人角色)共同制定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方案,并根据康复方案对护理员进行相应培训。试验组护理员对患儿每天进行40 min手工训练+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护理员对患儿每天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功能独立性。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Wee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5.76±5.07)分比(61.24±3.06)分],且两组患儿治疗后WeeFIM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75.76±5.07)分比(49.84±3.95)分、(61.24±3.06)分比(49.84±3.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差值[(25.92±3.39)分]与对照组[(11.40±2.7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工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有较好改善,可适当将手工训练引入居家及社区康复治疗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COPD患者资料,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分为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60.64±3.21)岁;病程(8.98±1.20)年;肺功能分级:Ⅰ级10例,Ⅱ级16例,Ⅲ级12例]和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60.58±3.24)岁;病程(8.94±1.23)年;肺功能分级:Ⅰ级9例,Ⅱ级15例,Ⅲ级14例],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微信的延续管理模式,两组均持续护理4周。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负性情绪、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中自我护理技能评分(35.59±3.24)分、自我护理知识评分(26.92±3.27)分、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20.88±3.54)分、自我护理概念评分(24.65±4.0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分(10.31±2.08)分、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8.79±1.53)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79±0.27)L、用力肺活量(FVC)(2.96±0.30)L、呼气峰流速(PEF)(6.54±0.72)L/s和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48.95±5.34)L/min,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42.36±4.92)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管理模式能够增强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提高肺功能,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改良鸟巢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胎龄30~41周;采用改良鸟巢式护理干预。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胎龄31~41周;采用常规鸟巢式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记录两组相关指标(日睡眠时间、日哭闹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波动),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1 d、护理3 d及护理5 d时的胆红素[间接胆红素(IBIL)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统计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并评估两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体温波动比对照组小[(0.35±0.10)℃比(0.83±0.12)℃],日哭闹时间和住院时间[(45.37±4.09)min、(4.83±0.82)d]均比对照组[(56.73±5.82)min、(6.08±0.78)d]短,日睡眠时间比对照组长[(21.12±0.79)h比(17.26±2.93)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435、10.100、6.986、8.045,均P<0.001);护理1 d、3 d、5 d时,两组血清IBIL、TBIL水平均依次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均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5.00%(2/40)比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00%(38/40)比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结论 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改良鸟巢式护理干预可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哭闹时间及并发症,调节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正念认知联合自我悲悯干预对胎儿畸形引产孕妇抑郁状态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入院的因胎儿畸形需引产的孕妇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年龄23~38(29.21±7.03)岁,给予常规引产术后护理;试验组年龄22~39(28.72±7.65)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正念认知联合自我悲悯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悲悯水平、应激反应严重程度和产后抑郁状态及创伤后成长水平。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普遍人性、自我友善及正念评分分别为(7.87±0.56)、(4.36±0.51)、(4.18±0.6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孤立感、自我批判、过度沉溺评分分别为(2.62±0.32)、(2.83±0.23)、(2.97±0.5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应激反应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Z=3.310,P<0.05)。试验组抑郁评分(8.32±2.5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25±2.27)分(t=4.776,P<0.05)。试验组人生感悟、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人际关系、自我转变评分及创伤后成长总评分分别为(19.50±4.35)、(10.01±2.25)、(15.65±3.35)、(9.87±3.67)、(16.21±2.34)、(83.35±13.2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正念认知联合自我悲悯干预应用于胎儿畸形引产孕妇可以提升其自我悲悯水平,降低其应激反应程度,显著改善其抑郁状态并有效促进创伤后成长,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表格式管理集束化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DR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电脑进行随机编号,单数者为对照组44例(患眼59只),双数者为观察组45例(患眼65只)。对照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42.18±10.27)岁;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2.39±10.52)岁。对照组予以DR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表格式管理集束化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1个月。干预前后使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问卷(SQOL-DVI)评定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使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评定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出血)的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ESCA总分高于对照组[(110.19±13.59)分比(96.59±12.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6,P<0.001);BIPQ等级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U=2.520,P=0.012);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44%(2/45)比18.18%(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0,P=0.040);干预后,观察组SQOL-DVI总分高于对照组[(87.59±12.64)分比(75.52±11.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0,P<0.001)。结论 表格式管理集束化护理可以提高DR术后患者的疾病自护能力和疾病认知水平,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采取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将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PICC置管化疗的102例恶性肿瘤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55.72±2.10)岁,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55.67±2.13)岁,实施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持续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置管期间并发症、舒适度、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两组护理前舒适状况量表(GCQ)、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3.92%(2/51),低于对照组的15.69%(8/51)(χ2=3.991,P=0.046)。观察组护理后GCQ中生理[(22.59±3.61)分]、心理[(23.69±4.59)分]、精神[(19.67±4.27)分]、社会文化评分[(13.79±3.25)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48、5.254、3.462、4.790,均P<0.001)。观察组护理后SF-36中躯体功能[(86.39±3.72)分]、生理职能[(83.37±3.59)分]、躯体疼痛[(85.45±3.70)分]、情感职能[(85.70±4.12)分]、生命活力[(85.57±3.80)分]、社会功能[(82.22±3.66)分]、心理健康[(83.40±3.68)分]、总体健康评分[(83.41±3.69)分]均高于对照组(t=15.252、9.320、9.026、9.346、13.559、7.717、8.968、6.082,均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中健康教育[(82.86±3.28)分]、并发症预防[(83.95±3.42)分]、操作技能[(82.87±3.38)分]、沟通方式[(82.96±3.73)分]、导管维护效果评分[(82.89±3.84)分]均高于对照组(t=2.928、3.297、2.905、3.303、3.157,均P<0.01)。结论 恶性肿瘤PICC置管化疗患者接受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提高患者带管舒适度,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促进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输入性恶性疟疾中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确诊为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年龄(44.9±1.0)岁,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男15例、女5例,年龄(45.3±1.2)岁,采用常规护理+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住院天数、疾病认知程度、依从性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研究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8.30±1.85)d比(9.35±1.25)d],疾病认知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75.0%(17/20)比50.0%(10/20)、95.0%(19/20)比60.0%(12/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入性恶性疟疾中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临床效果显著,能提升患者治疗疾病认知度和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应用于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居家延续护理模式在门诊患者使用留置针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2021年5月至7月期间进行静脉治疗的728例门诊留置针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364例。对照组男184例、女180例,年龄(54.65±3.83)岁,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男176例、女188例,年龄(55.77±3.93)岁,在此基础上采取居家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静脉留置针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²检验。结果 研究组护理态度、专业知识、操作规范、操作感受评分分别为(91.42±8.31)分、(93.52±8.11)分、(90.95±7.81)分、(92.36±7.39)分,均高于对照组[(76.63±7.61)分、(80.31±7.42)分、(77.63±6.39)分、(80.93±8.5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静脉留置针时间为(53.24±4.55)h,长于对照组[(43.68±3.3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0.11%(328/364)比74.73%(272/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堵管[3.57%(13/364)]、静脉炎[2.47%(9/364)]、穿刺点感染[2.20%(8/364)]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7.97%(29/364)、6.32%(23/364)、5.49%(20/3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居家延续护理模式在门诊患者留置针护理中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验分级心理护理干预体系在改善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入住德阳市人民医院的80例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进行分级心理护理干预,于出院时比较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儿童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的用药管理对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用药规范性、用药依从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术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66.16±7.8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用药管理及健康宣教,观察组在以上基础给予临床药师参与的用药管理。记录两组合理用药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用药费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对比两组用药规范性及用药依从性;评价安全性及满意度。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用药费用均低于对照组[(13.45±3.68)d比(15.96±4.01)d、(5 125.44±335.71)元比(5 543.75±340.94)元、(1 483.55±368.94)元比(1 876.43±377.56)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06、4.371、3.721,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及用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16.00%(4/25)比44.00%(11/25)、96.00%(24/25)比72.00%(1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00%(3/25)比36.00%(9/25)],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00%(24/25)比76.00%(19/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47、4.153,均P<0.05)。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的用药管理用于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不仅能完善临床对患者的药物管理制度,改善用药效果,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还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对疾病康复的影响,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先天性耳前瘘管(CPF)反复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CPF反复感染症状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男17例,女26例,年龄(28.08±5.81)岁,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43例,男16例,女27例,年龄(28.84±5.73)岁,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QO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运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χ2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0 4,P=0.001 2)。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QO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QOL评分为(8.71±1.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1 3,P=0.004 3);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6.13±1.28)d,明显低于对照组(11.57±1.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7 4,P=0.001 6);观察组接受手术率为86.05%(37/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9%(2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8 0,P=0.001 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42/43),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4 7,P=0.001 7)。结论 对CPF反复感染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QOL,有效提高患者接受手术率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降低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4R危机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应急中的效果体现。方法 以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抽取的65例在发热门诊就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危机管理,将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在发热门诊就医的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4R危机管理干预。对照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45.15±5.16)岁;观察组男33例、女32例,年龄(45.09±5.05)岁。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质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服务态度、诊室环境、温馨提示、护患沟通评分分别为(3.35±1.10)分、(3.64±1.48)分、(3.27±1.14)分、(3.21±1.05)分,均高于对照组[(2.79±1.24)分、(2.95±1.00)分、(2.68±1.05)分、(2.82±1.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15%(4/65),低于对照组[20.0%(13/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82,P=0.019)。观察组护理安全性、消毒隔离、药物管理、特色护理评分分别为(80.21±6.80)分、(77.62±2.53)分、(92.62±2.83)分、(88.62±5.93)分,均高于对照组[(77.80±3.51)分、(76.21±3.12)分、(91.03±3.42)分、(86.33±4.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针对在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采取4R危机管理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护理质量,值得各个科室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59.72±12.24)岁;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58.02±12.48)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6个月的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体质量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控制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体质量控制<3%的患者为5例、>5%的患者为10例,研究组体质量控制<3%的患者为19例、>5%的患者为1例,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透析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7.82%(45/46)比76.09%(34/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07,P=0.009)。结论 精细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的增长,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降低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