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目的  对比合肥市公立与民营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为完善合肥市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调查表和现场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对合肥市所有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的公立与民营机构的服务资质、人员、设备、服务质量等方面展开分析、比较。
  结果  合肥市共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13家,其中公立机构7家,民营机构6家。公立机构中具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有2家,民营机构全都具备服务资质。民营机构技术服务量占比连续3年超过90%,远高于公立机构。合肥市共有职业卫生技术人员284人,各类职业卫生仪器设备548台(件),其中公立机构专业人员总数、每家机构人员平均数,以及设备总数、每家机构设备数均少于民营机构。公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学历、专业结构、职称优于民营机构,公立机构人员年龄更大、工龄更长,而民营机构具备个人资质的人员占比更多,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公立机构职业卫生检测能力为69.16%,低于民营机构的163.52%。公立机构服务质量总体符合率高于民营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合肥市公立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规模小,技术人员匮乏;民营机构职业卫生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应强化政府意识,加强公立机构建设,提升民营机构的服务质量,以全面提高该市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实验室间比对评价广东省职业卫生检验检测机构检测溶液中氨浓度的技术水平和检验能力。
  方法  采用稳健(Robust)统计技术对2014年和2019年分别在82家和78家职业卫生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溶液中氨浓度检测的实验室间比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以实验室检测结果与其中位数的相对偏差作为实验室技术能力的辅助评价指标。
  结果  广东省2014年和2019年溶液中氨浓度比对合格率分别为92.68%和96.15%,参比机构在溶液中氨浓度的检测方面能力较强;2014年和2019年各年度民营机构和非民营机构比对结果合格率分别为94.00%、94.12%和92.31%、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珠三角地区和非珠三角地区合格率分别为96.49%、98.36%和84.00%、88.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定期开展溶液中氨浓度检测实验室间比对有助于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确保职业卫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在岗期间高气压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男性高气压作业人员94人为研究对象,选择该时间段内体检的90名不接触任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男性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员工的健康检查结果。
  结果  94名高气压作业人员中,目前未见异常1例;未检出疑似职业病;检出职业禁忌证66例,检出率为70.21%;检出其他疾病或异常19例,检出率为20.21%;需要复查(或进一步检查)的8例,检出率为8.51%。职业禁忌证主要为:屈光不正(单/双眼裸视力低于4.8)者58例(占87.88%),体重不符合要求(不超过标准体重20%或不低于标准体重10%)者13例(占19.70%),纯音测听异常和肝胆脾肾相关疾病者各5例(各占7.58%),心电图异常和瘢痕疙瘩者各1例(各占1.52%)。高气压从业人员肺功能、眼科(屈光不正)、纯音测听、肝功能等项目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高气压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不佳,职业禁忌证检出率高。用人单位须重视职业健康监护,规范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9年全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实验室间比对结果,评估全国各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质量。
  方法  采用四分位数稳健统计技术的Z比分数对参加比对的156家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进行符合性判定。
  结果  156家参比实验室共提交466项检测数据,总体合格率90.34%(421/466),活性炭管中苯、滤膜中锰、吸收液中二氧化硫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1.61%、87.18%、92.26%,东、中部地区机构检测项目合格率高于西部地区,甲级机构检测项目合格率高于乙、丙级机构,具备职业卫生资质的机构检测项目合格率高于不具备职业卫生资质的机构(P < 0.05)。
  结论  我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人员技术水平、仪器设备及检测能力能够满足职业卫生的检测要求,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体系运行有效可靠,但要进一步提高西部、乙、丙级机构的检测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剖析铜陵市部分企业职业危害相关情况,为铜陵市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提出针对性的科学意见。
  方法  采用以乡镇为单位的整群抽样方法,通过现场问卷开展调查工作,按照不同维度对调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分析。
  结果  594家企业中有581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为32.19%,2017、2018、2019年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为20.83%、23.75%。枞阳县、集体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接触职业危害人员职业健康培训率、过去3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和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检查率均低于各自其他类别企业(P < 0.05);微、小企业数量上占据多数(89.33%),但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接触职业危害人员职业健康培训率、过去3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和职业健康检查率上表现为按大、中、小、微逐渐降低;铜陵市传统采矿业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接触职业危害人员职业健康培训率和过去3年职业健康检查率上高于其他行业(P < 0.05),而在过去3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上化学材料相关制造业高于其余行业(P < 0.05),噪声检测超标率高于粉尘、化学毒物(P < 0.05)。
  结论  铜陵市各种类型企业其职业病危害现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提示枞阳县、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企业、微小型企业、非传统行业企业应是今后工作中的重点关注对象,同时关注企业容易忽视的噪声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北京市某区汽车修理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
  方法  对该区51家汽修企业的基本概况和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对主要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结果  本次调查的汽修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占76.5%),大中型企业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职业健康检查及健康监护管理、职业病危害告知书、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等方面达标率分别为100%、100%、91.7%、100%、91.7%,优于小型企业(56.4%、61.5%、41.0%、59.0%、48.7%)(P < 0.05);大中型和小型企业负责人及劳动者培训符合率分别为100%和8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中型和小型企业职业病防护用品符合率分别为83.3%和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类汽修企业职业病危害申报、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负责人及劳动者培训等方面达标率为74.4%、79.5%、92.3%,优于二类汽修企业(41.7%、41.7%、66.7%)(P < 0.05);一、二类汽修企业在职业健康检查及健康监护管理、职业病危害告知书、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职业病防护用品方面的符合率均低于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测498个作业点,包含18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化学因素13种,粉尘3种,物理因素2种。噪声岗位超标率为6.1%,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结论  北京市某区大中型汽修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优于小型企业,需要政府、企业、劳动者、技术服务机构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小型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汽车制造企业员工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为血脂异常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该企业3 897名在岗男性职业人员(观察组)及506名岗前男性人员(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况调查及职业健康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两组人群血脂异常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观察组血脂异常率(44.8%)高于对照组(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经常吸烟、年龄增长、高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增加、噪声作业、驾驶作业是职业人员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OR = 1.631、1.040、1.620、1.916、5.491、1.659、1.597,P < 0.05)。
  结论  该汽车制造企业一线作业可导致血脂异常的风险增加。应定期监测工人的血脂水平,控制吸烟、BMI、高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珠三角某市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现状及甲状腺异常情况,提高教师健康水平。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12月在珠三角某三甲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618名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本信息和职业紧张状况,测定其血清中甲状腺功能指标,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甲状腺,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甲状腺肿大的危险因素。
  结果  研究对象教龄5~30年,平均(9.83 ±2.09)年。职业紧张发生率为26.21%(162/618),其中:轻度职业紧张者102名(占62.96%),中度职业紧张者37名(占22.84%),重度职业紧张者23名(占14.20%)。研究对象职业紧张任务总得分高于国内常模[(167.51 ±22.36)分vs.(162.89 ±27.04)分,P < 0.05)];个体应对资源总得分低于国内常模[(124.16 ±16.08)分vs.(128.23 ±17.73)分,P < 0.01]。中度职业紧张组、重度职业紧张组的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低于非职业紧张组和轻度职业紧张组,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高于非职业紧张组和轻度职业紧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H水平降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FT4水平升高,教龄增加,职业紧张是中小学教师甲状腺肿大的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职业紧张可能增加中小学教师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肿大的发生风险,因此应加强定期体检,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苏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现状,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2月31日前取得《江苏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批准证书》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信息,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区域分布、机构性质和服务资质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江苏省共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01家。江苏省13个市中,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数最多的是苏州市和无锡市,各38家,分别占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总数的18.90%;镇江市最少,为5家,占2.49%。机构性质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81家,占40.30%;综合性医院53家,占26.37%;民营机构56家,占27.86%;职业病防治所(院)11家,占5.47%。取得6项服务资质28家;取得粉尘类资质193家,占全部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96.02%;化学因素类资质194家,占96.52%;放射性因素类资质47家,占23.38%;生物因素类资质51家,占25.37%。同时取得粉尘类、化学因素类和物理因素类资质的有193家,占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总数96.02%;同时取得放射性因素类和生物因素类资质的有47家,占23.38%。结论江苏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区域分布、机构性质分布不均,同时取得放射性和生物因素类资质的检查机构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的变化规律,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1 173名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49人为医疗组,924人为工业组,同时选取进行上岗前放射职业健康检查的480人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分析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的变化情况。
  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接受的人均年有效剂量范围为0.08~0.85 mSv,低于年有效剂量职业接触限值。医疗组和工业组的白细胞(WBC)总数、红细胞(RBC)总数、血红蛋白(Hb)含量较对照组低,而血小板(PLT)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WBC中,放射工作人员中性粒细胞(NEUT)占比降低,淋巴细胞(LYMP)占比升高(P < 0.05)。与对照组相比,医疗组和工业组的WBC、Hb异常率升高(P < 0.05)。男性放射工作人员的RBC、PLT和Hb的异常率低于女性(P < 0.05)。WBC和Hb异常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P < 0.05)。
  结论  低剂量职业外照射可对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造成影响,对女性放射工作人员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