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了解学龄前儿童及其主要照料者的膳食摄入情况与儿童肥胖发生的关系,为更好地开展儿童肥胖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中日友好医院管辖的和平街地区4所幼儿园1 246名儿童及其主要照料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及主要照料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和3d饮食记录.结果 男童肥胖率为11.78%,女童肥胖率为10.82%.肥胖男童主要照料者的肥胖发生率父亲为32.95%,母亲为25.00%,老人为25.42%,均高于非肥胖男童(χ2值分别为59.22,114.42,34.73,P值均<0.01).肥胖女童主要照料者的肥胖发生率父亲为24.07%,母亲为33.33%,均高于非肥胖女童(χ2值分别为63.61,81.58,P值均<0.01).肥胖男童谷薯类、鱼禽肉蛋类、植物油的每日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男童,能量摄入为(1 704.42±228.64) kcal/d(1 kcal=4.18 kJ)、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60.89±47.49) g/d、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61.05±5.70)%、蛋白质摄入量为(49.31±12.40) g/d、脂肪摄入量为(51.51±9.67)g/d,均高于非肥胖男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肥胖女童的谷薯类和植物油的每日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女童,能量摄入为(1 569.19±156.28) kcal/d、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35.61±33.17) g/d、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59.95±4.65)%、蛋白质摄入量为(44.57±10.84) g/d、脂肪摄入量为(49.84±6.68)g/d,均高于非肥胖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肥胖儿童主要照料者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儿童的主要照料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肥胖儿童及其主要照料者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能量及三大营养素摄入量过高等问题.预防儿童肥胖要重视家庭主要照料者膳食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成都市市区3~6岁肥胖儿童的肠道菌群变化及饮食结构,分析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成都市市区4所幼儿机构的76名3~6岁肥胖儿童纳入肥胖组,随机抽取年龄、性别相近的76名正常体重儿童纳入正常组。检测两组儿童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分析两组儿童每日食物摄入量,每日摄入食物达标、超标情况。对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肥胖组儿童肠道变形菌门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儿童油脂类每日摄入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儿童蔬菜类、粮食类、奶制品摄入达标率均显著高于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儿童肉类(禽、鱼肉)、蛋制品摄入超标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肥胖与出生体重、每日户外活动时间、食欲、进食速度、父母肥胖、饭前食用零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食欲好、进食速度快、饭前食用零食是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3~6岁肥胖儿童存在肠道变形菌门含量高、饮食结构失衡等特点;食欲好、进食速度快、饭前食用零食同此年龄段儿童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应引起幼儿机构及儿童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在外就餐摄食量与体重的关系。方法整群随机抽样调查选取北京市公立一级一类全日制幼儿园3~6岁儿童1550名,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的形式,追踪调查4个月在外就餐情况,计算在外就餐能量及三大营养素摄入量,分析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的相关关系。结果学龄前儿童,在外就餐单餐摄入的能量均低于RNI水平,男童仅达到RNI的(53.36±12.68)%,女童为RNI的(64.81±16.28)%,较大年龄的儿童能量摄入逐步接近RNI水平。从饮食结构看,谷薯类、蔬菜以及蛋白质摄入量与BMI呈负相关关系,而油脂摄入、脂肪产热比、碳水化合物产热比与BMI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对于男童而言,3~4岁谷薯类摄入、脂肪产热比及碳水化合物产热比以及5~6岁谷薯类摄入、蔬菜类摄入,6~7岁脂肪产热比与BMI的相关关系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女童而言,3~4岁油脂摄入,4~5岁油脂摄入和脂肪产热比,5~6岁肉蛋禽鱼类摄入、油脂摄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产热比,6~7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产热比与BMI的相关关系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在外就餐摄入量与超重、肥胖发生率密切相关,正确的饮食指导对于儿童正常生长发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学龄前单纯性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的气质特点,探讨单纯性肥胖与儿童气质的关系。方法应用3~7岁儿童气质问卷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和对照组儿童家长进行调查,并对其气质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气质类型分布上,男童肥胖组麻烦型和中间偏麻烦型、启动缓慢型分别占20.54%,24.55%,明显高于对照组(11.61%,16.07%);在气质维度上,轻度肥胖组男、女童的活动水平分别为(3.51±0.63)和(3.39±0.4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6±0.78)和(3.87±0.52)分;轻度肥胖男童坚持度为(2.74±0.8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反应强度为(4.81±0.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度肥胖男童节律性和反应阈分别为(3.22±0.24)和(4.13±0.47)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与儿童气质密切关联,应针对不同气质特征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教养和干预。  相似文献   

5.
了解HIV感染儿童行为问题,为开展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7年1-12月开展调查,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爱门诊正在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10~16岁在校HIV感染儿童256名作为研究组.按性别、年龄1∶1匹配原则选取学校的非HIV感染儿童256名作为对照组.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两组儿童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儿童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均较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社会能力总分研究组10~11岁男童为(14.35±3.96)分,女童为(15.26±5.00)分;12~16岁男童为(14.21±4.64)分,女童为(14.57±5.50)分,均低于对照组同年龄、同性别儿童[(19.38±6.77) (18.09±5.16) (17.26±6.88)(17.84±6.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研究组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10~ 11岁男童13%,女童10%;12~16岁男童17%,女童13%)高于与对照组(10~11岁男童5%,女童3%;12~16岁男童4%,女童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HIV感染儿童行为问题突出,应引起足够重视.需尽早开展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嘉兴市南湖区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现况。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参考人群值评价儿童的身长/高别体重≥标准值的120%为肥胖。结果各年度学龄前儿童总体肥胖率下降;城区肥胖率下降;乡镇学龄前儿童肥胖率上升。城区男童的肥胖率和女童的肥胖率在下降,但男童的肥胖率均大于女童;乡镇男童的肥胖率和女童的肥胖率在上升,但男童的肥胖率均大于女童。结论肥胖的治疗应采用多种干预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健康教育应贯穿于肥胖治疗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7.
余红  陈晓霞  程洪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9):1132-1133
了解绍兴市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现状,为制定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幼儿园为单位,调查17 640名学龄前儿童身高、体重.结果 各年龄组儿童的身高、体重均值均超过2006年WHO标准和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各年龄组男童身高和体重均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肥胖总检出率为4.92%,男童(5.72%)高于女童(4.04%);营养不良总检出率为1.11%,男童(0.92%)低于女童(1.31%);不同年龄组肥胖检出率和营养不良患病率均为3岁组最低,6岁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绍兴市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良好,营养不良处在较低水平,肥胖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加强对肥胖儿童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北京、上海、广州3地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摄入和偏食情况,为指导合理饮食并帮助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食物频率问卷(FFQ)收集北京、上海、广州3地城区各5所幼儿园共3 045名调查对象过去6个月中21种常见食物摄入状况.结果 调查对象蔬菜摄入不足现象较为严重,每日平均摄入量仅为89.29 g;禽肉类每日平均摄入量为55.32 g,远高于推荐量;60.26%的学龄前儿童存在严重偏食情况,其中58.46%的男童、61.41%的女童均严重偏食,男女童严重偏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x2=24.625,P<0.05).结论 3地学龄前儿童蔬菜摄入不足、肉类食用过多,将导致水溶性维生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及营养过剩、超重肥胖等营养不均衡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肠道菌群的改变及其与儿童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儿童肥胖的预防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于2014年在北京市2所幼儿园选取29例3~6岁的单纯性肥胖儿童及34例性别、年龄相近的正常儿童,采集清晨粪便并从中提取菌群DNA,然后针对16SrRNA的V4-V5区进行PCR扩增,采用二代测序Illumina MiSeq方法在门和属的水平上检测肠道菌群的变化;进而分析其与儿童BMI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肥胖儿童粪便中变形菌门水平(10.75%±2.00%)明显高于正常儿童(6.42%±1.10%)(P<0.05);厚壁菌门(62.41%±11.59%)、拟杆菌门(16.36%±3.04%)、放线菌门(9.28%±1.72%)及乳杆菌属(0.07%±0.01%)、拟杆菌属(3.81%±0.71%)、双歧杆菌属(8.25%±1.53%)及大肠志贺菌属(5.78%±1.07%)与正常儿童之间(62.90%±10.79%、19.19%±3.29%、9.69%±1.66%、0.08%±0.01%、2.73%±0.47%、8.09%±1.39%、3.94%±0.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变形菌门水平与儿童BMI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009 5,P<0.05),而其他菌门和菌属与BMI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所研究的人群范围内,肠道变形菌门比例增加可能在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16SrDNA测序研究肥胖儿童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及变化特点,为后期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选取肥胖儿童及正常体重儿童共59例,收集粪便,采用16SrDNA扩增子测序的方法检测儿童肠道菌群组成。结果 肥胖组儿童和正常体重组儿童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布规律和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门水平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是儿童肠道微生物群落中最丰富的菌群。其中疣微菌门数量在正常体重组显著高于肥胖组儿童。在属水平,发现多尔氏菌数量在肥胖组儿童肠道内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儿童,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数量在正常体重组儿童显著高于肥胖组儿童。结论 肠道菌群分布规律和数量的改变与肥胖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平顶山市新确诊结直肠癌病例流行特征及其肠道菌群分布特点。方法 以平顶山市某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新确诊结直肠癌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在同期以1∶1选择年龄±0.5岁、性别相同的同医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并采集粪便用于肠道菌群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新确诊结直肠癌病例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对2组人群的主要肠道菌群分布及菌量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新确诊结直肠癌病例141例和健康体检者141名,病例组男性83例,女性58例,男女性别比为1.4∶1,病例年龄34~81岁,平均年龄(53.21±7.24)岁,以50~59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汉族病例占88.65%。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39.72%。病变部位多在直肠(占51.77%),临床分期Ⅱ期病例最多(63.83%)。对照组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54.01±7.68)岁,男性83人,女性58人,病例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和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健康体检者相比,新确诊结直肠癌病例的乳酸杆菌、消化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减少,大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数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临床分期的新确诊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Ⅲ期患者乳酸杆菌、消化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数量更少,大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数量更多。结论 平顶山市新确诊结直肠癌患者具有一定的流行特征,男性多于女性、50~59岁患者居多、病变多见于直肠,存在肠道菌群失调,提示可根据流行特征及菌群分布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促进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肠道菌群分布及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溃疡性结肠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文昌市某医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按年龄相差0.5岁,性别相同招揽志愿者参与本研究)同期在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肠道菌群检测及炎症因子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并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溃疡性结肠炎病例(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200例,男性各99例,女性各101例,病例组平均年龄(43.17±8.7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3.54±9.11)岁,2组的年龄、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主要检出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拟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梭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均P<0.01)。病例组除白细胞介素(IL)-4水平低于对照组,IL-6、IL-17、IL-23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饮酒(OR=3.526)、吸烟(OR=1.272)、饮食不洁(OR=4.592)、存在合并感染(OR=2.146)、情绪紧张(OR=3.919)均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种类、数量分布不平衡,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上升。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以及积极地健康教育可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溧阳市新确诊结直肠癌病例肠道菌群特征。方法 选取150例新确诊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组)及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提取新鲜粪便中纯化基因DNA后采取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同时将粪便样本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细菌培养,对菌群进行鉴定及计数。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中男性84例,女性66例,年龄32~75岁,平均(56.88±8.74)岁。NM分期:Ⅰ期26例、Ⅱ期94例、Ⅲb期30例。对照组中男性79人、女性71人,年龄30~68岁,平均(56.73±8.28)岁。2组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结直肠癌组Shannon指数及Chao指数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直肠癌组患者厚壁菌门丰度低于对照组,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放线菌门丰度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细菌培养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患者肠道内大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消化球菌、酵母菌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溧阳市新诊断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与健康人群比较多样性明显下降,患者厚壁菌门水平丰度下降,而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放线菌门丰度升高,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数减少,大肠杆菌、肠球菌等条件致病菌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和分析葡萄籽提取物、维生素E和硒合理配伍后的复合制剂对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 根据受试者的纳入标准筛选114名自愿参与者作为受试者,按试验前受试者血液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情况分层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受试者按每日服用量服用葡萄籽提取物、维生素E、硒复合制剂,对照组受试者按同等剂量服用安慰剂,连续服用3个月后,检测和分析2组受试者血液中MDA含量、SOD活力和GSH-Px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本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2组受试者的年龄及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结束后受试者精神状态、睡眠质量、饮食、大小便等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检查结果也均未发现异常改变,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试验前2组受试者MDA含量、SOD活力和GSH-Px活力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后试验组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活力和GSH-Px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后试验组MDA含量下降率、SOD活力升高率和GSH-Px活力升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葡萄籽提取物、维生素E、硒合理配伍后的复合制剂能够明显降低受试者的MDA含量、提高受试者的SOD活力和GSH-Px活力,葡萄籽提取物、维生素E和硒合理配伍后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提升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膳食红肉摄入量与并发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深圳市南山区T2DM并发CHD的患者为病例组,以年龄 ± 2岁的原则1∶1配对无CHD的T2DM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自制问卷及简化版食物频数问卷对所有参与者进行调查。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膳食红肉摄入量与T2DM并发CH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病例和对照各120例,病例组患者人均红肉摄入量中位数为50.00(21.43,100.00)g/d,对照组为42.86(21.43,50.00)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T2DM合并CHD的OR值随着膳食红肉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P线性<0.05)。在校正多种混杂变量后,T2DM患者红肉摄入量为25~50、>50 g/d并发CHD的风险分别是膳食红肉摄入量<25 g/d的2.01倍(95%CI:0.77~5.22)和6.76倍(95%CI:1.55~29.50)。结论 T2DM患者膳食红肉摄入量>50 g/d可能是并发CH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海口地区0~6岁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BMD)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在海南省某专科医院医学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0~6岁健康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检测其血清25-(OH)D水平、VDR基因多态性及BMD,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BMD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比较BMD正常和异常儿童的VDR基因多态性,分析VDR基因多态性与BMD的关联性。结果 共纳入1 580名0~6岁健康儿童,男童838人,女童742人,平均年龄(2.49±1.20)岁。血清25-(OH)D水平为(34.66±5.87)ng/mL,维生素D缺乏、不足、充足儿童比例分别为4.49%、21.01%、74.49%。不同性别儿童血清25-(OH)D水平、维生素D营养状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BMI、BMD儿童血清25-(OH)D水平、维生素D营养状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基因分型检测结果显示,0~6岁健康儿童VDR基因ApaⅠ位点存在多态性,基因型为AA、Aa、aa。BMD正常和异常儿童VDR基因ApaⅠ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DR基因ApaⅠ位点基因型aa型(OR=3.729)、携带a等位基因(OR=2.656)儿童发生BMD异常的风险较高。结论 海口地区0~6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与儿童年龄、BMI、BMD有关,且儿童VDR基因多态性与BMD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蒽醌暴露对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作用,观察其对秀丽隐杆线虫急性致死效应、寿命、生殖能力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 根据蒽醌的溶解度及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确定本研究剂量为0、8、20、50、125 μmol/L,另设1%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对照组,对同步化至L4期的秀丽隐杆线虫分别进行处理,测定其致死率、寿命、子代数目及抗氧化酶的变化。结果 蒽醌24 h急性暴露后,随剂量的增加,秀丽隐杆线虫致死率增加,20、50、125 μmol/L剂量组与1%DMF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8、20、50、125 μmol/L剂量组与1%DMF溶剂对照组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增加(均P<0.01)。蒽醌长期暴露后,125 μmol/L剂量组与1%DMF溶剂对照组相比子代数目减少(P<0.05);20、50、125 μmol/L剂量组与1%DMF溶剂对照组相比平均寿命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 秀丽隐杆线虫暴露于蒽醌可对其致死率、寿命、生殖能力产生影响,并可激活其体内抗氧化酶,启动氧化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成纤维生长因子1(FGF1)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某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并住院的初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脑出血组,选取同期在该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人群性别、年龄、吸烟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广东省糖尿病的整体死亡情况和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为今后糖尿病死亡情况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数据来源于2005—2015年广东省死因监测系统,计算糖尿病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采用χ2检验用于率的比较,采用t检验用于趋势变化APC的判别。结果 2005—2015年广东省因糖尿病死亡占总死亡比例从1.40%下降到1.30%(APC=-1.09%,P<0.01);糖尿病死亡率由7.13/10万下降到6.26/10万(APC=-1.69%,P<0.01);糖尿病标化死亡率从10.37/10万下降到7.79/10万(APC= -3.15%,P<0.01);糖尿病早死概率从0.47%下降到0.32%(APC=-4.11%,P<0.01);广东省21个地市的糖尿病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呈逐年降低趋势(均P<0.01)。结论 广东省糖尿病总体死亡情况虽呈下降趋势,但依旧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须进一步持续实施全民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健康素养与现在吸烟行为现状及相关性分析,为新区制定健康素养促进策略及控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2020年7—9月对上海市浦东新区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健康素养监测,调查居民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素养及吸烟行为等。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健康素养与现在吸烟行为的相关性。结果在纳入2553名调查对象中,总体健康素养具备水平为31.57%,现在吸烟率为20.52%。调查对象在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是否患慢性病方面现在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具备总体健康素养、3个方面和6类问题健康素养水平者现在吸烟率均低于不具备者(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均OR<1,95%CI<1)、大专/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均OR<1,95%CI<1)、职业为学生者(均OR<1,95%CI<1)、具备总体健康素养者(OR=0.713,95%CI:0.542~0.937)以及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素养者(OR=0.715,95%CI:0.530~0.964)现在吸烟行为可能性较低,职业为其他者(OR=2.384,95%CI:1.006~5.654)现在吸烟行为可能性较高。结论现在吸烟行为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低相关,应深入开展吸烟危害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素养水平以降低人群吸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