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舌下免疫治疗的临床依从性。 方法 电话随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接受舌下含服免疫治疗(SLIT)的348例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统计SLIT的依从性并调查影响依从性的因素。 结果 348例随访患者仅成功随访192例(55.17%),失访156例(44.83%),失访主要原因是患者所留电话无法拨通或拒绝接听电话。成功随访192例中,男128例、女64例,年龄3~69(17.08±13.71)岁。治疗时间1个月-3年以上(因部分患者未能准确表述具体用药时间,平均用药时间无法求出)。根据年龄分成A组(年龄<14岁)101例和B组(年龄≥14岁)91例,根据用药时间将依从性分为依从性好(时间≥2年)及依从性差(时间<2年)。上述成功随访的患者中,整体依从性好的比例为25.52%(49/192),依从性差的比例为74.48%(143/192),其中男3~55(15.04±11.69)岁,女3~69(21.13±16.27)岁。男性、女性SLIT依从性好的比例分别为30.47%(39/128)、15.63%(10/64),男女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5 9, P=0.026);A、B组依从性好的比例分别为31.68%(32/101)、18.68%(17/91),两组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257 4, P=0.039)。整体依从性差的患者143例中自觉免疫治疗效果不明显101例(70.63%)、自觉症状缓解或控制后终止治疗14例(9.79%)、个人因素(如治疗过程影响生活、居住外地、就诊交通不便等)12例(8.39%)、免疫治疗时出现轻度药物不良反应13例(9.09%)、家庭经济状况差2例(1.40%)、其他因素(改用中药治疗)1例(0.70%)。 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SLIT的依从性不理想,与年龄、性别及主观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对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纳入本项开放性对照研究,分别采用SCIT和SLIT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对屋尘螨和粉尘螨过敏,完成2年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其中,SCIT组40例,年龄7~57岁,平均(x-±s,以下同)年龄为(19.0±2.7)岁;SLIT组58例,年龄6~ 50岁,平均年龄(17.7±3.2)岁.应用记分法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鼻部症状评分.采用治疗前后对照,分别比较SCIT和SLIT两组患者治疗2年后鼻部症状评分的变化,并对两种治疗方法作一疗效比较.应用SAS 9.1.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免疫治疗2年后,SCIT组和SLIT组患者的喷嚏、流涕、鼻塞和鼻痒症状评分以及鼻部症状总评分(包括记分法和VAS)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14、-3.76、-3.09、-3.48、-4.13;-3.63、-3.21、-2.48、-3.56、-3.98,P值均<0.05).对两组患者治疗2年后的鼻部4个症状评分以及总评分(记分法)与治疗前相应各项评分(基线值)的差值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97、-0.67、-0.36、-0.04、-0.67,P值均>0.05).然而,对两组患者免疫治疗前后鼻部症状VAS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2年后SCIT组患者鼻塞VAS评分的下降更为显著,与SLIT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P=0.032);但两组其余鼻部症状以及症状整体改善程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7、-1.93、-1.73、-0.99,P值均>0.05).结论 尘螨过敏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采用SCIT或SLIT进行2年特异性免疫治疗均能获得良好效果.SCIT可能对鼻塞症状的改善尤为显著,但两种治疗方式的总体疗效未见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进行标准化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12个月的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7年08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首次进行SLIT治疗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治疗12个月的依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广州市变应性鼻炎(AR)患者进行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的依从性。方法 电话随访2014年1月~2014年5月接受尘螨滴 剂SLIT的202例尘螨过敏AR患者,男100例,女102例,根据年龄分成A组(年龄<14岁)和B组(年龄≥14岁)。分析SLIT的依从性并调查影响依从性原因。结果 202例SLIT患者仅成功随访93例(46.04%),失访109例(53.96%)。成功随访93例中依从性好的比例为29.03%(27例),依从性差者70.97%(66例)。年龄及性别不影响SLIT依从性(P >0.05)。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疗效不佳(48.48%)、宣教知识不足(16.67%)、感觉用药麻烦(15.15%)、出现不良反应(10.61%)。结论 广州市AR患者进行SLIT失访率很高;SLIT依从性很差,需要采取一些适当措施以提高SLIT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变应原构成情况,对部分患者采用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并用智能手机医疗社交网络自媒体管理方法对该疗法的依从性进行研究。方法  统计自2012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接诊的5579例AR患者的变应原检测结果。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28例尘螨过敏AR患者,男260例,女268例接受SLIT并进行随访。根据随访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打电话随访组和B组微信群随访组,分析患者对SLIT的依从性和影响因素。结果 AR患者粉尘螨/屋尘螨的阳性率达到80.8%。采用SLIT 2年后,528例患者总脱落率42.42%。A组坚持治疗达2年仅91例(34.47%),B组213例80.68%)。患者性别不影响SLIT依从性(P>0.05),但年龄影响SLIT依从性(P <0.05)。脱落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短期内疗效佳(37.95%)、经济因素(29.91%)。结论 尘螨是AR患者的主要变应原;尘螨AR患者进行SLIT 2年依从率达57.58%,脱落率为42.42%,脱落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短期内疗效佳、经济因素、担心副作用等。充分利用自媒体管理方法建立医患微信群定期宣教及时答疑等措施可显著提高SLIT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耳鼻咽喉科门诊行舌下免疫治疗(SLIT)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脱落率、脱落特点及脱落原因.方法 通过电话随访2018年5-8月东部战区总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行SLIT的AR患者343例,男214例,女129例,年龄3~55岁.根据年龄分为5组:学龄前组(3~6岁),学龄组(7~12岁),青春期组(13~20岁...  相似文献   

7.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Ⅰ型变态反应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显著上升。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提出了采取避免接触变应原、规范化药物治疗、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和加强患者教育的"四位一体"综合治疗策略〔1〕。其中,特异性免疫治疗是针对变应原致敏的"对因疗法",被认为是唯一有可能改变变态反应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方式〔2-3〕。在百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特异性免疫治疗发展出了多种投药途径,皮下注射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和舌下含服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是目前最主要的2种方式〔4-5〕。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免疫疗法(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和舌下免疫疗法(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安全性及依从性.方法 160例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SCIT和SLIT的治疗方案.其中,SCIT组81例,年龄7~62岁,平均((x)±s,以下同)年龄为(21.5 ±14.6)岁;SLIT组79例,年龄6~53岁,平均年龄(15.1±10.3)岁.所有患者均对屋尘螨和粉尘螨过敏.随访6个月至2年,观察免疫治疗过程中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评价患者的依从性及相关影响因素.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局部不良反应:SCIT组所有患者在免疫治疗的不同阶段均出现过局部反应,占注射总次数的62.9%,表现为注射部位周围皮肤肿胀;SLIT组有4例(5.1%)出现局部反应,表现为口腔局部瘙痒不适.两组患者的局部不良反应均属于轻度,可耐受并自行缓解.全身不良反应:SCIT组有11例患者(13.6%)发生全身反应,共18例次(占注射总次数0.9%),多为速发性反应,多见于维持治疗阶段,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哮喘发作和荨麻疹.SLIT组有11例患者(13.9%)发生全身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荨麻疹和鼻炎症状加重等,主要发生在剂量递增阶段.两组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4,P>0.05).SCIT组有1例为非致命性严重全身反应(严重哮喘),两组患者其余的全身反应均属于轻到中度,未发生过敏性休克.依从性:160例患者对免疫治疗的总体依从性为83.1%,其中SCIT组和SLIT组的依从性分别为86.4%和79.7%,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4,P>0.05).患者不依从(提前退出治疗)的首要原因均为自觉疗效不满意,SCIT组和SLIT组分别占6.2%和10.1%.结论 尘螨AR患者采用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途径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均有良好的安全性,两种治疗方式的全身不良反应发牛率和患者依从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评价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舌下含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变应性鼻炎患者65例给予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疗程1~3年.分别于治疗后6个月、1年、2年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舌下免疫治疗6个月、1年、2年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较,患者的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1年的有效率为82.1%.治疗2年患者的症状评分与治疗6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1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应用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舌下含服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免疫治疗,疗效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依从性。方法:对采用安脱达尘螨疫苗制剂进行免疫治疗的2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通过等级评分观察其症状、体征及疗效。结果:对治疗1年以上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等进行统计,治疗16周、6个月、1年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8%、70.4%、62.5%;280例患者治疗1年后停止治疗74例,依从率为73.6%。结论: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规范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是一种安全性高且有效的对因治疗方法,在变应性鼻炎的综合治疗中值得重视和推广,同时要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来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皮下免疫(SCIT)与舌下免疫(SLIT)治疗尘螨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依从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关于SCIT与SLIT治疗尘螨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参照英国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文献评价项目(Oxford CASP,2004)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筛选和资料提取后,应用Review Manager5.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1篇(中文6篇,英文5篇),包括712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鼻部症状评分方面,SCIT组与SLI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5;95%CI:-0.27~0.38)。在依从性方面,两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1,95%CI:0.98~1.26)。在安全性方面,SCIT与SLIT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荟萃分析中发现,SCI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SLIT组(RR=1.89,95%CI:1.00~3.60)。结论SCIT与SLIT均是治疗尘螨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的方法,但SCI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SLIT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依从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48例AR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依从性进行分析,并就其与年龄、性别、不同治疗方式以及引起中断治疗的原因进行探讨。结果 AR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总依从率为60.48%,其中皮下注射为92.19%,舌下含服为49.46%,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儿童组与成人组依从率,皮下注射分别为97.78%与78.95%,舌下含服分别为90.41%与22.52%,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中断原因,对治疗缺乏信心占64.29%,因工作、学习及事务繁忙等因素占25.51%。结论皮下注射患者依从率明显高于舌下含服患者,儿童患者依从率明显高于成人。医护人员指导不力、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自觉疗效不好是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6个月及18个月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及治疗18个月时的鼻部症状(包括鼻痒、喷嚏、流涕、鼻塞)总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评分,评价舌下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舌下免疫治疗6个月和18个月后,患者的鼻部症状总评分(P<0.05...  相似文献   

15.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难以根治。近年来,随着医学免疫学的迅猛发展和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进一步深入,舌下免疫治疗在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中已取得相当有价值的进展。本文就变应性鼻炎的舌下免疫治疗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不同年龄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患儿在经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ul immunotherapy,SLIT)后的起效时间及客观指标变化。方法对282例接受2年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AR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儿均为中重度粉尘螨AR患者,且均接受标准化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并辅以对症药物治疗。其中2~5岁年龄组83例,6~9岁年龄组102例、10~13岁年龄组97例。统计3组患儿在治疗前与治疗3、6、12、24个月时的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 TNSS)、药物总评分(total medication score, TMS)、视觉模拟量表标尺(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和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水平。结果①全体患儿在接受SLIT治疗3个月后TNSS、TMS和VAS都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6个月与治疗3个月比较,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70,P均>0.05);②经各不同年龄组间比较,2~5岁组与10~13岁组在治疗3个月时,TNSS、VAS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3.09、3.99, P<0.05);③接受SLIT半年后的EOS较基线明显下降(Z=-4.544,P<0.05)。结论舌下粉尘螨滴剂治疗3个月后,不同年龄组患儿均观察到疗效,高龄儿童组起效更快;加强对3~12个月龄患儿宣传教育和管理有利于提升和巩固疗效;EOS水平的变化与免疫治疗相关。  相似文献   

17.
舌下含服免疫治疗依从性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临床上舌下含服免疫治疗脱落原因、规范治疗及相应对策。方法:230例尘螨过敏为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均行舌下含服免疫治疗,按入组先后时间分为一般治疗组(104例)和干预治疗组(126例),前者按一般诊疗常规进行,后者采用系列措施加强患者管理及医患沟通,随访2组脱落及治疗规范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一般治疗组1年内脱落率为45.19%,干预治疗组为18.25%,治疗2个月内的脱落率最高。脱落原因中前3位为疗效不佳、时间(地域)原因及不良反应。一般治疗组中不规范治疗即漏滴者多于干预治疗组,漏滴原因中前3位为遗忘、感冒咳嗽停用、药物用完后中断。结论:舌下含服免疫治疗1年内脱落率高,经干预及加强患者管理后可显著降低脱落率,增强治疗的规范性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变应原特异性舌下含服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变应性鼻炎(AR)1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AR患者随机分为2组,SLIT组(n=30),对症治疗基础上加SLIT;对照组(n=30),仅对症治疗。结果 SLIT组患者的鼻炎症状评分、对症用药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分别为2.79和2.91,P均〈0.01)。SLIT组总体疗效、发作严重程度、发作频率改善分别为96.7%、93.3%、93.3%,对照组分别为50.0%、40.0%、43.3%,自我疗效评估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χ2分别为16.7、19.2、17.3,P均〈0.01),治疗组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SLIT螨诱导的AR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7例尘螨过敏为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药物组和药物治疗组.SLIT+药物组以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辅以对症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以氯雷他定片及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及单纯药物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索其免疫机制。方法收集能坚持治疗并定期随访的螨过敏变应性鼻炎儿童9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成3组,SLIT组(30例)、SCIT组(30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30例)。通过症状评分、药物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各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总IgE、螨特异性IgE、特异性IgG4的含量。结果经过2年的治疗,SLIT组和SCIT组患儿的症状评分、药物评分及VAS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药物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免疫治疗组总IgE和螨特异性IgE水平未见明显改变,但血清中螨特异性IgG4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相对于单纯药物治疗儿童AR,采用SLIT和SCIT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减少药物使用,变应原特异性IgG4的增高可作为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