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从1944 年发现链霉素以来,结核病的治疗与抗结核药物的研发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WHO) 将抗结核 药物分为5 组,其中第三组的氟喹诺酮类及第二组注射类的抗结核药物是治疗耐药结核病的关键药物。近几年来, 新型抗结核药物如贝达喹啉、德拉马尼(Delamanid)、PA-824 相继问世,已知具有抗结核作用的抗菌药物如利奈唑胺、 新一代氟喹诺酮类,原有药物新用途的开发如氯法齐明,环丝氨酸的应用等,这些药物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上发挥了重 要作用。随着抗结核新药物的研发,结核病的疫情会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球范围内结核病防控形势仍十分严峻,且耐药结核病所占比例较高,因此不断有新型抗结核病药物被研发出来并应用于临床。氯法齐明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二线核心抗结核药物之一,主要用于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且疗效肯定,但近年来结核分枝杆菌对氯法齐明耐药现象增多。本文综述了结核分枝杆菌耐氯法齐明相关基因,旨在为结核分枝杆菌对氯法齐明的耐药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耐药结核病是全球结核病控制规划面临的主要挑战,需要采用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故亟须研究和开发新型抗结核药物。贝达喹啉(bedaquiline)是过去40多年中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耐药结核病的第一种药物,该药能有效提高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及缩短治疗时间。本文综述了贝达喹啉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作用机制、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和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提高临床对贝达喹啉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安全性是影响耐药结核病治疗结局的重要因素。从早期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应用, 到利奈唑胺、贝达喹啉、氯法齐明等药物的涌现, 耐药结核病治疗药物经历了数十年的革新和发展, 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谱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为耐药结核病治疗的安全性带来新的挑战。现通过讨论耐药结核病治疗不良反应谱的变更, 强调开展研究提升新方案的安全性及主动持续的不良反应监测是提高耐药结核病治疗整体安全性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氯法齐明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用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氯法齐明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对MTB的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微孔板指示剂法测定10种抗结核药物单独及与氯法齐明联合应用时MT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其部分抑制浓度(FIC)并评价氯法齐明与其他抗结核药物之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将90只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感染耐药MTB临床株成为耐药结核病动物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及13个治疗组,每组6只.单独应用氯法齐明、克拉霉素、莫西沙星、对氨基水杨酸钠(PAS)、乙胺丁醇、阿米卡星和卷曲霉素,并将氯法齐明与上述药物联合治疗小鼠,给药30 d后解剖各组小鼠,计数肺、脾活菌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药物的抗结核活性.结果 氯法齐明与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时,MIC降至应用单药的1/2~1/8,氯法齐明分别与PAS、丙硫异烟胺、克拉霉素和卷曲霉素联合应用时,FIC分别为0.31、O.185、0.31和0.28,具有协同作用.各治疗组小鼠的肺、脾活菌数均较空白对照组低,单药组中氯法齐明的作用最为明显,分别较空白对照组降低了1.82和2.32 lg CFU,氯法齐明与克拉霉素联合应用的抗结核作用较单独应用氯法齐明更强,且较单用克拉霉素组的抗菌活性增加,活菌数分别降低1.30和1.91lg CFU,提示联合应用可增强药物的抗结核作用.结论 体外及小鼠体内的实验结果均提示,氯法齐明与克拉霉素联合应用有协同抗结核作用.  相似文献   

6.
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ultidrug-/rifampicin-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R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XDR-TB)的出现对世界范围内结核病的控制构成了巨大威胁。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MDR-TB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仅为59%,XDR-TB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不足50%。近年来,新型抗结核药物贝达喹啉(bedaquiline, Bdq)、老药新用药物氯法齐明(clofazimine, Cfz)在MDR/RR-TB和XDR-TB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两种药物均通过损害分枝杆菌能量代谢来发挥作用,尽管存在交叉耐药,但在临床治疗中仍然被临床医生联合使用。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除了需要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外,也应关注Bdq和Cfz的耐药情况。笔者旨在总结Bdq和Cfz耐药相关机制,以及临床治疗中Bdq和Cfz耐药性的出现情况,讨论如何延缓Bdq和Cfz获得性耐药的增加和传播。  相似文献   

7.
耐药性结核病已逐渐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并引起全世界广泛重视。贝达喹啉作为一种新型抗结核药物, 对耐药性结核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然而, 自2014年德国报告了首例贝达喹啉耐药患者后, 其耐药情况逐渐增多。本文综述了贝达喹啉的抗菌特性、作用机制和耐药性分子机制, 并探讨如何避免贝达喹啉耐药性的发生、延缓贝达喹啉耐药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正>耐药结核病是一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全球儿童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每年发病人数约2.5~3.5万例,其中21%的MDR-TB患儿可能死于MDR-TB[1]。儿童耐药结核病的危害是巨大的,但我国儿童耐药结核病治疗经验相对缺乏,且部分抗结核药物限制在儿童中使用。贝达喹啉是近50年来第一个上市的二芳基喹啉类抗结核新药,其在成人耐药结核病治疗中的良好作用已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前结核病仍然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全球耐药结核病的疫情不容乐观。由于抗结核新药的匮乏,耐药结核病治疗非常困难,治疗时间长,成功率低,因此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发非常迫切。近期除了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新药如利奈唑胺、贝达喹啉及德拉马尼外,还有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约17种新化合物正处于不同的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将耐药结核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出现对全球结核病防控构成严重威胁。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贝达喹啉列为MDR/RR-TB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贝达喹啉的上市适用人群为成人耐多药结核病和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 而关于贝达喹啉在儿童、青少年、孕产妇和老人等特殊耐药结核病人群中的研究较少, 本文旨在对贝达喹啉治疗耐药结核病特殊人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供同行临床应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2018年全球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数为48.4万。异烟肼是重要的一线抗结核药物,但其目前耐药情况比较严重。丙硫异烟胺,作为异烟肼耐药患者的替代治疗药物,与异烟肼存在部分的交叉耐药性。本文综述了异烟肼和丙硫异烟胺交叉耐药的相关机制,为异烟肼耐药及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结核病仍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而耐药结核病的出现,给全球结核病的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德拉马尼和PA-824(Pretomanid)同为硝基咪唑类抗结核药物,对耐多药结核病及广泛耐药结核病均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PA-824与贝达喹啉和利奈唑胺组成的BPaL方案对高度耐药的结核病患者具有更高的治愈率。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对德拉马尼和PA-824已经出现了耐药现象。准确及时的对德拉马尼和PA-824耐药菌株进行检测,可有效避免耐药现象的加剧并提高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综述了MTB对德拉马尼和PA-824耐药的机制及相关基因突变情况,以期为今后德拉马尼和PA-824耐药株的快速检测及其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深圳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MTB)的耐药性检测情况,为MDR-TB患者的治疗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3—2017年存储于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结核病实验室并成功复苏的420株MDR-MTB临床分离株,对其提取DNA后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使用内部Perl脚本分析原始数据,参考MTB耐药基因数据库、耐药决定突变数据库及无害突变数据库确定相关基因突变以判断菌株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氟喹诺酮类、吡嗪酰胺、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利奈唑胺、贝达喹啉和氯法齐明的耐药情况,同时绘制菌株耐药情况弦图,以及准广泛耐药MTB(pre-XDR-MTB)及XDR-MTB菌株耐药情况热图。结果 全基因组测序从420株菌株中检出23株XDR-MTB菌株(5.48%)和97株pre-XDR-TB菌株(23.10%);其中,所有菌株除对异烟肼、利福平全部耐药外,对链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67.86%(285/420),其次为乙胺丁醇(66.19%,278/420)、氟喹诺酮(28.57%,120/420)、吡嗪酰胺(28.33%,119/420)、乙硫异烟胺(13.33%,56/420),对氨基水杨酸(7.38%,31/420)、卡那霉素(6.67%,28/420)、阿米卡星(5.48%,23/420)、卷曲霉素(5.48%,23/420)、利奈唑胺(0.24%,1/420),但未见对贝达喹啉和氯法齐明耐药。全基因组测序发现菌株有212种基因突变类型,以katG-315-S/T(81.43%,342/420)、rpoB-450-S/L(58.57%,246/420)、rpsL-43-K/R(65.96%,188/285)、embB-306-M/V(32.37%,90/278)突变居多。结论 全基因组测序预测深圳市MDR-MTB临床分离株中的pre-XDR-MTB比例较高,对一线抗结核药品及氟喹诺酮类药品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实践中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谨慎使用;而对乙硫异烟胺、氯法齐明、对氨基水杨酸等二线抗结核药品的耐药率较低,考虑这些药品可作为MDR-TB患者治疗方案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陈蕾 《临床肺科杂志》2022,27(2):242-246
目的 分析基因芯片法(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katG、inhA和rpoB基因突变位点耐药水平、突变频率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四川地区结核病患者118例Mtb分离株,芯片法通过katG、inhA和rpoB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异烟肼(H...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应用PCRSSCP技术快速检测耐INH,RFP,SM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KatG、rpoB、rpsL基因突变,评价其在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方面的价值。方法 32株耐INH、RFP、SM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及25株结核分支杆菌敏感分离株用PCRSSCP方法分别检测,rpoB、KatG、rpsL基因突变。结果 32株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中,rpoB、KatG、rpsL PCR扩增产物PCR-SSCP分别有28株(87.5%)rpoB基因,19株(59.3%)KatG基因和23株(71.9%)rpsL基因电泳条带与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H37Rv电泳条带相比有明显差异,而25株结核分支杆菌敏感株的PCR-SSCP条带与结核分支杆菌H37Rv相似,特异性为100%。结论 PCR-SSCP方法敏感、特异,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rpoB、KatG、rpsL耐药基因突变,有利于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7.
南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监测疫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胸科医院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对临床常用9种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采用绝对浓度法对9种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丁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进行药敏试验,同时用PNB、TCH进行菌种初步鉴定。结果 10014株结核分枝杆菌中,总耐药率38.42%(3847/10014),单耐药率最高为利福平(27.35%),最低为卷曲霉素(0.50%);2017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另外7种药物单耐药率最高为链霉素(56.22%),最低为卷曲霉素(1.69%),对9种药物全耐者有3株。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对多种药物耐药率高,应加强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科学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南京市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患者的耐药情况,评价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RFP)和异烟肼(INH)耐药性的临床价值,探究RFP和INH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的特征。方法对鉴定为MTB的780株菌株同时进行绝对浓度法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对RFP和INH的耐药性。以绝对浓度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标准,分析熔解曲线法检测RFP和INH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和一致性(Kappa检验)。结果780株MTB中,22株(2.82%)为RFP单耐药,62株(7.95%)为INH单耐药,143株(18.33%)为耐多药。以绝对浓度法药敏试验结果为标准,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MTB对RFP和INH耐药性的灵敏度分别为98.18%和85.85%,特异度分别为95.28%和97.39%,符合率分别为95.90%和94.36%,Kappa值分别为0.88和0.85。RFP分子耐药菌株中全部检测出rpoB基因位点突变,其中以rpoB 529~533位点为最常见的突变(63.87%,122/191),突变位点为rpoB 507~512的20株菌株中只有7株表型耐药,rpoB基因双位点突变的18株菌株全部表型耐药;INH分子耐药菌株中最常见的突变为katG 315位点(66.49%,127/191),其次是inhA启动子区(17.80%,34/191),90%以上的INH分子耐药菌株为表型耐药。结论南京市结核耐药情况严重,以耐多药结核病为主。荧光PCR熔解曲线法与药敏试验结果高度一致,且弥补了药敏试验对于低度耐药突变株菌检测的局限性。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有利于结核病的及时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中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以及药物外排泵两种不同耐药机制的功能。 方法 从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2007-2008年全国耐药基线调查菌株库中挑选单耐利福平的菌株23株。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突变情况。提取rpoB无突变菌株的RNA后反转录并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20个药物外排泵基因的表达量,对比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实验结果,筛选可能与利福平药物外排相关的基因,并选用大肠埃希菌为模式生物,构建表达载体,检测过表达目的外排泵的大肠埃希菌对利福平的耐药程度以验证。结果 在23株单耐利福平的菌株中,有16株(69.6%)检测到rpoB突变,其中包括531位点突变9株,526位点突变6株及533位点突变1株。Ser531Leu、His526Asp表现为高浓度耐药,其MIC分别为192 μg/ml和256 μg/ml;而突变类型His526Gly、His526Leu、His526Arg和Leu533Pro表现为低浓度耐药,其MIC分别为0.75 μg/ml、4 μg/ml、2 μg/ml和0.5 μg/ml。在rpoB未突变菌株中,通过real-time PCR发现Rv2936、Rv0783和Rv0933的转录水平与MIC呈正相关。在对照组和转入pEASY-E1-Rv0933的大肠埃希菌中MIC均为 8 μg/ml,而转入pEASY-E1-Rv2936和 pEASY-E1-Rv0783的大肠埃希菌的MIC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为32 μg/ml和16 μg/ml。结论 不同耐药突变类型导致的耐药程度不同,Rv2936和Rv0783可能是与利福平耐药相关的的药物外排泵基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国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现状,为评价和指导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NTP)提供基本数据,方法:对第四次全面流调的分离菌株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INH,SM,RFP,EMB,PAS-Na和TB1)的耐药性测定,结果:392株结核分支杆菌的总耐药率为27.8%,初始耐药率和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18.6%和46.5%,耐多药率为10.7%,其中初始和获得性耐多药率分别为7.6%和17.1%;6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分别为INH(17.6%),SM(17.3%),RFP(16.6%),PAS-Na(2.8%),EMB(1.5%),和TB1(1.3%),耐1种,2种,3种和4种以上药物的初始耐药率和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7.6%,4.6%,1.9%和14.7%,19.4%,10.1%和2.3%,不同性别,年龄组初始耐药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本次流调的总耐药率,初始耐药率与第二次和第三次流调资料比较有显著性降低(P<0.01),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且耐药性的发生更趋向于这主要一线药物耐药和对多种药物耐药,尤其是MDR-TB发生率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