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在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早期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对眼表和泪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到10月来我院近视防控门诊就诊并接受角膜塑形镜验配的近视患者59例(118眼),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9例58眼(戴镜后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对照组30例60眼(不使用任何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药物)。分别于戴镜前及戴镜后1周、1个月进行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OSI)、泪膜脂质层厚度(lipid layer thickness,LLT)、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检查以及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问卷调查。结果 对照组戴镜后1周和1个月时角膜上皮着染发生率分别为33.3%和26.7%,试验组分别为10.3%和8.6%;两组间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在戴镜后1周和1个月的LLT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戴镜后1周,两组角膜曲率、BUT均下降,SRI、OSI、OSDI评分均增加(均为P<0.05);戴镜后1周与1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的角膜曲率、SRI、BUT、LLT、OSI、OSDI评分在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在角膜塑形镜配戴早期对角膜上皮起到一定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12-18岁屈光度为-2.00-4.00DS,-0.50-1.00DC近视患者160例(320眼),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配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观察比较两组1年后裸眼视力和屈光度的变化。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和配戴框架眼镜1年后的裸眼视力和屈光度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塑形镜是一种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正不同类型(低度近视和中度近视;高曲率组和低曲率组近视)青少年近视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1年在我院就诊患者54人,共102只眼,年龄8~16岁,平均11.24±3.56岁,性别不限;等效球镜度数-1.00~-6.00D,顺规散光<-1.50D,逆规散光<-0.75D,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戴镜时间8~10h,并按照近视度数和曲率高低分为,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低曲率组(≤43D)和高曲率组(43D∽46D);观察戴镜后第1d、1周、2周、1月、2月、3月、6月、12月后患者视力、屈光度、曲率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对所有结果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戴镜者白天视力都基本恢复正常(视力达1.0),其中低度近视组在戴镜后1周、中度近视组在戴镜后1月视力恢复最佳并稳定;所有患者角膜曲率都降低,并在戴镜后一月稳定,高曲率组比低曲率组曲率下降更大,低曲率组平坦曲率下降(2.06±0.78D),高曲率组平坦曲率下降(2.81±0.98D);低曲率组陡峭曲率下降(1.74±0.70D),高曲率组陡峭曲率下降(2.84±1.09D);结论角膜塑形镜是矫正青少年中、低度近视的有效方法,低度近视及高曲率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随机、双盲的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评价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治疗角膜上皮缺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外伤或手术所致角膜上皮缺损的240只眼进行随机双盲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只眼.试验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对照组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每日4次,每次1滴,连续用药2周.用药后对患者的症状(疼痛、畏光和流泪)、体征(睫状或结膜充血、角膜缺损面积和角膜新生血管)和用药依从性等进行记录,每周检查至少两次,连续观察2周,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此研究实际入选239只眼,试验组120只眼,对照组119只眼.其中角膜移植术后角膜上皮缺损61只眼,翼状胬肉术后角膜上皮缺损106只眼,玻璃体切割术后角膜上皮缺损24只眼,化学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36只眼,其他病因导致的角膜上皮缺损12只眼.在试验过程中试验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有10/239只眼滴用药物后出现一过性眼局部轻微的烧灼感或少许刺痛感,没有严重不良事件出现.从症状积分、体征积分和总积分的比较看,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各项主客观指标均较前有明显改善,但各阶段两组间各指标改善程度比较其差异全部没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角膜上皮缺损修复的平均时间为(5.03±3.58)d,对照组为(4.84±2.87)d,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446,P=0.656).从疗效四级评分和综合有效率两个疗效综合评价指标进行PP和ITT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全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每天4次点眼)治疗角膜上皮缺损的疗效和安全性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相似,能迅速有效地帮助修复缺损的角膜上皮,疗效肯定,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李琳  席守民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8):1378-1381
目的:观察日戴和夜戴角膜塑形镜片的临床应用情况,评价角膜塑形术矫治青少年轻中度近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其相关因素。
  方法:收集2012/2014年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45例89眼,年龄9~20岁,屈光度≤-6.00D,顺规散光≤-1.50D,逆规散光≤-0.75D。随机分成两组,日戴组29眼,夜戴组60眼,戴镜时间8~10h,检查戴镜后1 wk;1,3,6 mo患者裸眼视力、残余屈光度、角膜中央厚度及角膜曲率的变化情况,观察角膜有无损伤、感染等并发症。
  结果:戴镜1 wk后,裸眼视力明显提高,残余屈光度明显降低,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曲率明显变平坦,平均K值从42.28±1.13 D下降为40.79±1.26D(日戴组),42.18±1.03D 下降为40.35±0.99D(夜戴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1,3,6mo与1wk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1mo后角膜中央厚度变薄最为显著,与戴镜前比较分别下降了7 .26±1.38μm (日戴组)和15 .15±0.50μm(夜戴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戴镜后角膜上皮染色阳性数增加,分别为9眼(31%,日戴组)和28眼(47%,夜戴组)。
  结论:角膜塑形镜能有效降低近视度,显著提高裸眼视力;但不能忽视验配带来的风险,应以规范的验配流程、熟练的验配技术提高配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在配戴角膜塑形镜中使用1g·L-1玻璃酸钠滴眼液(不含防腐剂)对眼表形态和泪液的影响.方法 来我院门诊就诊的近视患者59例(118眼),均接受正规角膜塑形镜验配,并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58眼)及对照组30例(60眼),观察组使用不合防腐剂的1g·L-1玻璃酸钠滴眼液戴摘眼镜,对照组使用舒润液(博士伦).分别于戴镜前和戴镜后1d、1周、1个月、3个月时进行视力(logMAR)、TMS-4角膜地形图、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TBUT)以及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的检测.结果 观察组戴镜后1d的视力(logMAR)为0.20±0.15,高于对照组0.26±0.20(P <0.05);1周后两组视力均恢复平稳,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视力(logMAR)两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的等效球镜度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戴镜1周后两组等效球镜度数趋于平稳.观察组戴镜后1d角膜表面规则指数(0.49±0.22)明显低于对照组(0.64±0.32,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平均曲率值、角膜偏心率(e值)、基础泪液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观察组戴镜后各时间点BUT分别为(6.86±1.82)s、(6.04±1.57)s、(6.30±1.41)s、(6.61±1.49)s,对照组分别为(5.50±1.72)s、(5.35 ±1.41)s、(5.44±1.03)s、(5.32±1.71)s,观察组戴镜后各时间点BUT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 >0.05).观察组的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级别在戴镜后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 1g·L-1玻璃酸钠眼液(不合防腐剂)在角膜塑形镜配戴早期可使角膜塑形更规则,从而改善角膜光滑度.在角膜塑形镜配戴过程中可以稳定泪膜,对角膜上皮起到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角膜塑形镜联合0.01%阿托品滴眼液对青少年近视控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7-10/2018-11我院收治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20例120眼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0眼采用角膜塑形镜治疗,联合组60眼采用角膜塑形镜联合0.01%阿托品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a测定患者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最佳矫正近视力(BCNVA)、屈光度、眼轴、调节幅度、亮瞳直径、暗瞳直径、泪膜脂质层厚度(LLT)、泪膜破裂时间(BUT),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CDVA和BCNVA组内和组间均无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联合组和对照组等效球镜度均明显进展(P<0.01),分别进展0.21(0.03,0.53)、0.40(0.15,0.74)D;治疗后联合组和对照组眼轴长度均显著增加(P<0.01),分别增加0.13±0.19、0.22±0.21mm。治疗前后对照组调节幅度、亮瞳和暗瞳直径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联合组调节幅度显著下降,亮瞳和暗瞳直径显著增加(均P<0.01),且治疗后联合组调节幅度低于对照组,而亮瞳和暗瞳直径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LLT、BUT均显著降低(P<0.01),且降低幅度均无差异(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和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26.7%vs 15.0%,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联合0.01%阿托品可协同增强青少年的近视控制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眼轴长度的变化。

方法:选取2014-07/2017-10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视光中心配戴角膜塑形镜的8~16岁青少年近视102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戴镜后1、2、3a眼轴变化情况,对研究对象的右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青少年近视102例配戴角膜塑形镜3a后,眼轴增长0.42±0.37mm,低、中、高度近视组眼轴分别增长0.65±0.35、0.32±0.37、0.30±0.29mm,高度近视组(夜戴角膜塑形镜联合白天全矫框架眼镜)眼轴增长最慢; 配戴时间与戴镜前屈光度、起始治疗年龄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0.001); 而配戴时间和性别之间无交互作用(F=0.292,P=0.695),男、女性戴镜后的眼轴变化速率未见差异。

结论:低、中、高度近视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眼轴长度均有增长,高度近视青少年夜间配戴角膜塑形镜联合白天全矫框架眼镜眼轴增长速度慢于低中度近视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1/2013-11在我院进行角膜塑形术患者86例169眼,治疗2 a后,屈光度增加>-0.25 D以上的为控制无效组(54眼),屈光度增加≤-0.25D为控制有效组(115眼),比较两组患者各因素差异。
  结果:(1)单因素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曾经戴框架眼镜、治疗前角膜横径、中央角膜厚度、眼压以及前房深度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治疗前屈光度、角膜曲率以及基础眼轴四个因素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眼轴、年龄以及角膜曲率进入回归模型(P<0.05),为影响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基础眼轴、年龄以及角膜曲率为影响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基础眼轴越长、年龄越大、角膜曲率越大的青少年患者,角膜塑形镜对控制其近视发展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屈光度的青少年夜间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视力和对比敏感度的变化,了解其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收集2013-03-01/2014-05-30首次在我院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84例156眼,其中男40例,女44例,平均年龄12.60±2.03岁,平均等效球镜度(SE)为-3.65±0.79D。将所有患者按屈光度不同分为A组(-0.75~-2.00D),B组(-2.25~-4.00D),C组(-4.25~-6.00D)。所有患者每晚配戴8h以上,分别于配戴前及配戴后1、6、12mo接受裸眼视力(UCVA)、主觉验光、矫正视力(BCVA)、对比敏感度(CSF)检查,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重复测试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视力和等效球镜比较:A、B、C三组配戴角膜塑形镜后1、6、12mo裸眼视力明显提高,SE下降,配戴前与配戴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异常(P<0.05),而配戴后1、6mo与12m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前后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敏感度比较:A、B、C三组配戴角膜塑形镜后1、6、12mo对比敏感度各空间频率与戴镜前相比:在低空间频率(3c/d(周弧度))和高空间频率(18c/d)基本无变化,在中空间频率(6、12c/d)A、B组均表现为较戴镜前略有增加,而C组表现为较戴镜前略有降低,但戴镜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夜戴型角膜塑形镜配戴能提高裸眼视力,同时对整体视觉质量并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玻璃酸钠滴眼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术后患者泪膜功能恢复的作用。

方法:选择玻璃体切除手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A组为常规用药,B组加用玻璃酸钠滴眼液,C组加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D组联合加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7,14,30d,观察四组的泪膜破裂时间的检查(break up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SⅠt),并同时对患者进行不适症状的评价。

结果:(1)术后1,3,7,14d,SⅠt和BUT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30d泪膜检查指标基本恢复之前水平。(2)四组治疗方法均可使泪膜功能恢复,但D组的检查指标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其他三组。

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联合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可加速泪膜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LASIK患者114例(228眼)。患者左右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照组不应用。测定两组术前、术后1d、1个月、3个月时泪液分泌量、BUT、角膜上皮下神经丛密度和角膜知觉。对上述4个指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前泪液分泌量和BUT分别为(26.35±0.90)mm、(9.88±0.48)s;术后1d分别为(11.59±1.04)mm、(1.76±0.20)s,较术前明显降低(均为P<0.05);术后3个月分别为(25.82±0.89)mm、(8.76±0.40)s,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术前泪液分泌量和BUT分别为(26.59±0.10)mm、(10.06±0.45)s;术后1d、术后3个月时变化趋势与治疗组相同,与治疗组同时期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治疗组泪液分泌量和BUT分别为(20.35±0.89)mm、(6.18±0.45)s;对照组分别为(17.24±0.77)mm、(4.71±0.23)s;治疗组两个指标的恢复程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12、3.293,均为P<0.01)。治疗组术前角膜上皮下神经丛密度和角膜知觉分别为(1588.00±173.53)μm、(60.00±0.00)mm;术后1d分别为(254.00±53.29)μm、(0.59±0.04)mm,较术前明显降低(均为P<0.05);术后1个月为(208.00±32.58)μm、(15.59±1.81)mm,术后3个月为(588.00±65.18)μm、(41.18±3.44)mm,均低于术前水平(均为P<0.05)。对照组术前角膜上皮下神经丛密度和角膜知觉分别为(1134.00±68.50)μm、(60.00±0.00)mm;术后1d、1个月、3个月时变化趋势与治疗组相同,与治疗组同时期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LASIK术后早期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有利于角膜表面损伤的修复,缓解术后干眼症状;但对于角膜神经的损伤修复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佳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8):1494-1496
目的:比较分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72例72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给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治疗,对照组则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干预,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水肿程度、自觉症状评分、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厚度变化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与术后1d比较,两组术后7d角膜水肿程度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7d角膜水肿程度、视力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郾05);与术后1d比较,两组术后7d自觉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7d自觉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郾05 );与术前相比,观察组术后7 d角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郾05),对照组较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郾001 ),且观察组角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1mo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均能明显改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症状及患者视力,但后者相比前者在修复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沈磊  秦书艳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9):1723-1725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在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角膜异物104例104眼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治疗组55例55眼、对照组49例49眼.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洛美沙星滴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结果:治疗后1、2wk,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5%、96.4%,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症状体征综合积分在治疗后1、2wk分别为4.82±2.18、1.65±2.21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可加快上皮修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01/2017-01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中重度干眼患者84例132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68眼,观察组42例64眼,其中对照组采用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记录患者主客观评分。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L、BUT、SⅠt、视力4个客观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干眼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干眼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L评分治疗前显著下降、BUT、SⅠt、视力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受试者治疗后客观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有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角膜切口修复的应用疗效。方法:将68例68眼行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发生角膜切口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加抗生素滴眼液同时加用贝复舒滴眼液交替点眼,4次/d。治疗组除每日应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加抗生素滴眼液交替点眼外,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4次/d,疗程1mo,于用药前和用药后3,7,14d;1mo分别对患者主觉症状、体征、角膜切口修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3,7,14d,治疗组角膜切口水肿较对照组明显消退,切口修复较快,主觉症状在短时间消退,术后1mo,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角膜切口的早期修复起效时间短、舒适度好、安全性良好,对减少术后感染性角膜病的发生及术后角膜散光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氯替泼诺混悬眼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各类眼科炎症及外伤导致角膜云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009-02/2010-10各类角膜疾病导致角膜云翳的97例120眼患者,在不同阶段使用氯替泼诺混悬眼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后,对云翳消退情况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角膜云翳形成0~1mo内治疗24例30眼,治愈80%,有效20%。1~2mo治疗23例30眼,有效53.3%,无效46.7%;2~3mo治疗25例30眼,有效13.3%,无效86.7%;3mo以上治疗25例30眼,无效100%。结论:氯替泼诺混悬眼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各种早期角膜云翳,具有积极有效地提高视力和促进角膜恢复透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眼睑缝合术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营养不良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我院眼科门诊2008-12/2010-12角膜溃疡患者22例22眼,使用眼睑缝合术联合小牛血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角膜溃疡的愈合及视力的提高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1mo后,角膜愈合情况:痊愈18眼(81%),有效4眼(19%)。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结论:眼睑缝合术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营养不良性角膜溃疡,具有溃疡愈合率高,且能有效提高视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