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教学模式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潍坊医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级为研究对象,两个班为实验班,另外两个班为对照班。实验班采取“翻转课堂+案例式教学”的模式,对照班全程采取传统授课方式。教学结束后通过考试及调查问卷等方法,评价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班学生理论考试主观题得分、总成绩、期中测验成绩、平时成绩及最终学习成绩均高于对照班(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在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局部解剖学教学改革具有较大启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雨课堂对提高《运动生理学》教学的效果,为生理学教学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选取体育教育专业152人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取"雨课堂"和"多媒体+板书"的模式开展教学,实验结束后分析学生的自学能力变化、满意度、评教分和期末成绩等数据。结果: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非常显著(P0.01),学生满意度、评教分、期末平均分和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雨课堂对提高《运动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明显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课堂互动的关系。方法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采用实验、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进行教学对比实验。结果①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自我效能感和英语考查成绩各等级所占的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t=0.35,P>0.05;χ2=0.412,P>0.05);②实验后,两组被试的自我效能感和英语考查成绩各等级所占的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t=7.21,P<0.05;χ2=7.18,P<0.05)。结论实验班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对照班;实验班的课堂互动教学成绩显著好于对照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翻转课堂"应用于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必要性,浅析"翻转课堂"背景下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探索和实践。方法 2015级护理学本科专业5班50人为试验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6班为对照班50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及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班考试成绩为(57.78±14.41)分,与对照班(48.02±14.2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班问卷调查结果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结论人体解剖学"翻转课堂"课程教学模式可取得较传统教学法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时间、场地更灵活,可以应用于护理学本科及其它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雨课堂"智慧教学引入课堂,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传统的教学面临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低、教学效果差等困境。随着"雨课堂"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课前推送学习目标等预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在课中的应用可显著增加教学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抬头率;课后发送复习内容和课后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通过教学效果评价,"雨课堂"智慧教学可明显提高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课堂民主化对小学生创造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小学四年级两个班作为实验班(46人)和对照班(42人),对实验班进行为期1年半课堂民主化建设,采用托兰斯的图形的创造性思考(甲式)做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创造性前后测的测验工具,比较组间和组内的测验成绩.结果:干预前两组在四个构成因子及总分上差异无显著性,一年半干预后实验班的后测成绩比前测成绩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5.767,11.040,11.213,9.938和15.360,P均<0.05).结论:课堂民主化对小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医用物理中的教学效果,为今后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本院2010级医学影像专业和预防医学专业两个本科教学班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部分授课内容采用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教学,对照班的全部内容都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利用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本次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基础知识部分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班同学总成绩及综合应用分数都高于对照班,两教学班学习成绩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同学的的大部分能力,例如PPT课件制作技能、信息技术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与他人协作能力、拓宽了专业知识面、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结论: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对学生医用物理教学的学习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打造"金课"背景下,3D解剖系统与PBL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运动系统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2019级中医学专业2个班为研究对象,试验组(67人)采用3D解剖系统与PBL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70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利用问卷星APP自制考卷和问卷,教学结束后两组学生完成线上测试并接受教学效果线上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测试成绩、对本次教学的满意度和教学效果主观评价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的测试成绩及对本次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教学效果主观评价显示试验组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生理论知识理解、提高学生文献收集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表达总结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均P0.05)。结论打造"金课"背景下,采用3D解剖系统与PBL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运动系统解剖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值得在其他系统的解剖教学中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病理学》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区别及翻转课堂模式的不足之处和解决方法.方法:选取2018至2019学年本院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班243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班256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试卷考核、问卷调查比较成绩、预习、复习、课堂表现等指标,对比两种模式的效果.结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绩高于传统教学模式,自主预习、复习的人数多于后者,课堂表现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病例引导的翻转课堂在神经解剖学混合式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两个班学生(n = 51),在神经系统的学习中应用病例引导的翻转课堂进行教学,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同学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满意度,通过学习成绩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绝大部分同学赞同这种教学模式,总体支持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课堂教学对提高高职生自我和谐发展的实际作用。方法采用自然教学实验法对随机抽取的4个教学班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为期半年的心理课程"整体教学"干预实验。结果高职生总体自我和谐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实验班学生的总体自我和谐发展(t=-2.101,P<0.05)较对照班有了显著提高。结论心理课堂教学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干预措施,心理健康知识对高职生自我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对免疫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全面检索PubMed、CNKI、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翻转课堂教学法对免疫学教学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1月。对纳入文献进行发表偏倚风险和质量评估,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结果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共1 497位学生。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期末成绩[WMD=8.242,95%CI(3.902,12.583),P=0.000]、期末成绩优秀率[RR=2.364,95%CI(1.261,4.432),P=0.007]均显著高于常规教学组。结论: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优于普通教学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蓝墨云班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从2016级临床医学班级中选择两个实验班,其中一个实验班进行常规教学,作为对照组;另一个实验班采用蓝墨云班课翻转教学模式,作为研究组;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翻转课堂主动教学模式应用于八年制医学生内科英语病例巡诊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88人。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内科英语病例巡诊,通过巡诊前后现场测验评估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采取李克特量表5分制对巡诊后教学效果反馈量化评分。结果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对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分型和分度、治疗原则的掌握分别达到29.3%、37.3%和17.3%;通过课堂小组讨论,上述知识的掌握明显升至84.8%、60.9%和45.7%(P<0.05)。巡诊后教学效果反馈总平均分值为(4.01±1.02)分,9项评估内容中平均分值>4分者占66.7%。结论翻转课堂结合小组主动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并获得学生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模式在三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以三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2个平行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翻转班和传统班,开展教学研究,“头脑风暴式”和测试题考核的结果作为考评指标,并对翻转班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头脑风暴式”和测试题考核结果表明,翻转班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程度明显优于传统班(P<0.05)。调查问卷的结果提示,翻转班中80%以上的学生认为其提高了主动学习、解决问题、合作、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结论:翻转课堂模式提高了本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医学免疫学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究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法在中医类专业“医学寄生虫学”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新疆医科大学2017级中医类专业班级。传统教学手段应用于对照组,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法应用于实验组,分析比较两组期末综合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期末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及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值得在“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中广泛利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将皮格马力翁效应用于心肺复苏课的效果。方法将100名护生分为实验班51人和对照班49人,对实验班进行皮格马力翁效应影响,未对对照班进行皮格马力翁效应影响,于授课后2天对2个班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理论与技能考核。结果实验班学生接受皮格马力翁效应教育思想后,自信心得到极大程度增强,其理论与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班学生(理论知识方面χ2=8.30,P0.05;专业技能方面χ2=6.19,P0.05)。结论皮格马力翁效应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心肺复苏课上应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雨课堂+思维导图”混合教学模式在静脉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60名护生,根据入科先后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均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雨课堂+思维导图”混合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生的专业知识成绩、操作技能成绩、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学生用)(SEE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雨课堂+思维导图”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急诊科护生专科知识及技能水平,护生教学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和年级大学生课堂睡觉的情况,分析其危害性,提出相应措施。方法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某大学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课堂睡觉的情况和原因。结果男生(20.3%)经常上课睡觉的比例高于女生(8.8%)(χ2=42.734,P<0.001);年级越高的大学生,经常上课睡觉的比例越高(一年级16.0%,二年级17.0%,三年级22.2%)(2χ=29.204,P<0.05)。其原因主要是疲劳,其次是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教师讲课水平差、学习压力大、听不懂等(χ2=1594.052,P<0.001),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的原因不同(2χ=30.995和81.226,P均<0.001)。结论大学生课堂睡觉的情况因男女、年级而异;男生、高年级学生是其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20.
发散思维训练对62名初一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发散思维训练对创造性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探索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方法:以119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对62名(实验班)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57名(对照班)学生不进行发散思维训练。采用托伦斯创造思维测验、中学生创造性个性测验、学生发散思维测验,对两班学生于实验前后施测。结果:训练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创造性个性和创造性思维测验、发散思维测验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2.1/9.1±1.9,t=1.47,P=0.293;9.1±0.8/8.4±0.5,t=5.21,P=0.291)。训练后,实验班学生创造性个性和创造性思维测验评分较对照班提高(10.5±1.9/9.4±2.1,t=2.96,P<0.01);训练后发散思维测验评分实验班高于对照班(11.0±1.8/8.8±1.8,t=7.69,P<0.01)。结论:发散思维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