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足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9年1—12月郑州市某医院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研究项目中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糖尿病足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5 326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男性占52.7%,病例年龄33~79岁,以45~59岁为主,占41.4%,病程1~26年,以10~26年为主,占45.5%。糖尿病足患者390例,发生率为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149)、病程≥10年(OR=2.314)、白蛋白水平异常(OR=1.626)、合并高血压(OR=2.077)、踝肱指数(OR=2.904)、纤维蛋白原水平异常(OR=2.314)、糖化血红蛋白异常(OR=2.751)、经皮氧分压(OR=2.217)、外周血管病变(OR=5.871)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较高。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足发生率较高,糖尿病相关指标异常人群所占比例也较大,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血生化指标监测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防控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海南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现状,并分析影响暴力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海南省严重精神障碍病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对在管病例进行随访时完成危险性等级评估,从全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病例基本情况、疾病相关因素,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严重精神障碍病例严重暴力行为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严重暴力行为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共完成29 054例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病例随访工作及危险性评估,病例年龄15~95岁,平均(39.87±16.54)岁。汉族占87.66%。疾病分类主要为精神分裂症18 760例(占64.57%)、双相情感障碍4 273例(占14.71%)、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4 157例(占14.31%)。评估结果显示严重精神障碍病例有严重暴力行为病例数为1 756例,发生率为6.04%。以3级为主,占68.23%(1 19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8~<45岁(OR=1.264)、45~<60岁(OR=1.099)、失业(OR=1.697)、既往住院次数越多(OR=2.282)、既往应急处置次数越多(OR=3.360)、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OR=5.989)、建档前有危险行为(OR=7.815)、起病形式为亚急性(OR=1.260)、急性(OR=1.575)的严重精神障碍病例发生严重暴力行为的可能性较高。结论 严重精神障碍病例严重暴力行为发生率较高,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尽早进行分级分类管理,能有效防范暴力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非心脏疾病住院患儿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3家医院儿科病房非心脏疾病患儿中出现叹气、胸痛、心悸等症状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患儿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情况,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儿科住院儿童病例5 128例,共检出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患儿713例,占13.90%;经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超重(OR=4.934)、肥胖(OR=13.861)、疾病种类为支气管炎(OR=4.174)、肺炎(OR=4.268)、急性上呼吸道感染(OR=2.413)、腹泻病(OR=3.813)、急性肠胃炎(OR=4.275)、手足口病(OR=3.902)、颅内感染(OR=9.235)、中毒(OR=7.517)的住院儿童病例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儿科住院儿童病例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较为常见,可导致T波异常改变的心外性疾病因素较多;当患儿出现T波异常改变时,临床医师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明确病因,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分泌代谢科就诊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的患病现状,并分析影响痛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2020年在西安市某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的成年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血生化指标检测及痛风诊断。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痛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获得有效病例数1 016例,有效率为89.75%。病例中以男性所占比例较高,占70.47%,病例年龄21~80岁,36~50岁病例占46.85%。有116例患者发生痛风,发生率为11.42%。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痛风家族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史、手脚关节外伤史、FPG、TG与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444)、BMI≥28.0 kg/m2OR=2.687)、痛风家族史(OR=2.021)、高血压病(OR=2.558)、手脚关节外伤史(OR=4.521)是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痛风的影响因素。结论 高尿酸血症患者有较高的痛风发生风险,男性、肥胖、痛风家族史、高血压病及手脚关节外伤史均会增加痛风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省信阳市1家医院、郑州市2家医院及驻马店市1家医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急性应激障碍评估,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急性应激障碍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急性应激障碍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3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患者年龄31~72岁,平均(47.1±6.3)岁。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中专为主,占51.3%。居住地为乡镇者占63.0%。已婚占66.5%。临床分期Ⅰ期占47.0%,手术治疗者 占80.4%。积极应对方式346例,占54.7%,家庭关怀度良好481例,占76.1%。发生急性应激障碍197例,发生率为3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710)、文化水平越高(OR=0.661)、已婚(OR=0.595)、离异(OR=0.543)、丧偶(OR=0.543)、积极应对方式(OR=0.568)、家庭关怀度良好(OR=0.462)的乳腺癌患者发生急性应激障碍的可能性较低,临床分期越高(OR=2.547)、手术(OR=1.745)、放疗(OR=1.844)、化疗(OR=1.982)的乳腺癌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发生可能性较高。结论 乳腺癌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较高,其受到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态、临床分期、手术、放疗、化疗、应对方式、家庭关怀度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高危人群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其积极应对水平及家庭关怀度,减少乳腺癌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与分析慢性咳嗽患者流行病学及病因特征。方法 以2019年全年在郑州市某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为病例组,按1∶1比例同时在同医院体检中心选取与病例性别一致、年龄±0.5岁的无咳嗽症状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慢性咳嗽病例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对慢性咳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对照组各纳入583人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和年龄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男性均为322人,女性均为261人,分别占55.2%、44.8%。病例年龄3~79岁,以3~13岁和60~79岁人群为主,分别占26.4%、32.8%。病因主要为咳嗽变性哮喘(206例,35.3%)和鼻后滴漏综合征(171例,2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烟草暴露(OR=2.375)、粉尘及有害气体接触史(OR=1.933)、家族呼吸道疾病史(OR=2.228)、接触动物皮毛(OR=1.809)、房屋异味(OR=2.547)、呼吸道疾病住院史(OR=2.214)、过敏史(OR=2.787)者发生慢性咳嗽风险较高。结论 慢性咳嗽患者以儿童和老年人群为主,且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涉及面较广,咳嗽变异性哮喘及鼻后滴漏综合征是其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驻马店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高风险行为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驻马店市某医院精神科造册在管的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基本资料收集,并由精神科医师对调查对象进行高风险行为评估,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精神分裂患者高风险行为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高风险行为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对1 0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高风险行为评估,男性679例,占62.64%,女性405例,占37.36%。平均年龄(47.89±27.65)岁。评估结果显示高风险行为者78例,占7.19%。男性(OR=2.704)、年龄为18~50岁(OR=1.555,2.729,3.861)、户籍为外地(OR=1.967)、职业为失业或无业(OR=2.729)、监护人不是配偶(OR=3.762,4.250,7.822,8.306,10.064)、既往住院次数较多(OR=3.500,3.803,7.621)、既往应急处置次数较多(OR=10.644,31.218)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高风险行为的风险较高。结论 驻马店地区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一定的高风险行为比例,应对其中的男性、18~50岁、外地户籍的患者积极实施救助,保证相应的社会支持。对于多次住院、多次发生应急处置的患者需给予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铜川某医院门诊呼吸道感染病例抗生素滥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铜川某医院门诊2017年1—6月因支气管炎、咽炎、鼻窦炎和非特异性呼吸道感染而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门诊病例资料,分析符合条件的病例的门诊治疗情况,并对抗生素滥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对554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病例平均年龄为(43.5 ± 15.0)岁,男性310例,女性244例。共有356例患者存在抗生素滥用情况。诊断为支气管炎或非特异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均在确诊前已使用抗生素,85.1%(77/81)的咽炎病例和52.0%(39/75)的鼻窦炎病例在确诊前使用抗生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症状有扁桃体渗出(OR=0.54)、发热(OR=0.65)和淋巴结肿大(OR=0.43)的病例抗生素滥用的可能性较低,而咳嗽(OR=1.58)和青霉素过敏(OR=1.89)是抗生素滥用的危险因素。结论 呼吸道感染的门诊抗生素滥用比例较高,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抗生素过敏史等能够有效区分病例是否存在抗生素滥用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子宫肌瘤病例流行特征,并进行发病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一院2址(本部和西院,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院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进行健康体检的育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子宫及附件的超声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子宫肌瘤检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2 360名育龄女性进行调查,年龄20~55岁。检出子宫肌瘤455例,检出率为19.28%。455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44.76±4.13)岁,肌瘤数量2~8个,平均(4.28±1.24)个,以4个所占比例最高,占27.47%,最大肌瘤直径3.4~9.7 cm,最大肌瘤直径平均(6.74±2.12)cm。有症状者210例(46.15%),多表现为经期延长(200例,43.96%)、下腹坠胀且腰酸背痛(195例,42.86%)、月经量增多(185例,40.66%)、腹部疼痛(165例,38.46%)。病例中以40~49岁所占比例较高(占33.85%)。主要类型为肌壁间肿瘤(325例,71.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49岁(OR=2.555)、已婚(OR=1.925)、BMI≥24 kg/m2OR=1.811)、妊娠次数≥2(OR=1.368)、流产次数≥3(OR=2.117)、月经紊乱(OR=2.542)、妇科炎症(OR=2.529)、焦虑(OR=1.613)、抑郁(OR=3.277)均为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围绝经期(OR=0.415)为子宫肌瘤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北京地区育龄女性子宫肌瘤检出率较高,子宫肌瘤数多发,以肌壁间肿瘤为主要类型。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关注相关因素,及早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子宫肌瘤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AP)发病与居民饮食习惯及运动关系,为有针对性的饮食策略改变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郑州市某医院2019年1—6月诊治为AP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同期同医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人群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居住地、身高、体重)、近1年来饮食及运动习惯、调查前近2 d饮食及运动情况进行比较,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对AP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AP病例7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75人,2组人群的性别、年龄和居住地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锻炼频次≥4次/周(OR=0.375)、进餐规律(OR=0.275)、近2 d规律摄入主食(OR=0.795)者发生AP的风险较低,饮食偏好荤食(OR=1.630)、近2 d暴食(OR=3.669)者发生AP风险较大。 结论 部分饮食行为和运动习惯与AP发病有关联,在制定宣传教育时应结合当地人群生活及饮食习惯制定切实可行的题材及措施,以提高人群预防相关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北京市昌平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质疏松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10月在北京市昌平区16个街镇社区服务中心中招募T2DM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符合研究条件的T2DM患者进行资料收集、体格检查、血生化指标检测及骨密度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招募符合研究条件且数据有效的T2DM患者2 126例,年龄22~76岁,病程以1~9年为主,占68.53%。2 126例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为1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512)、病程(OR=1.956)、BMI(OR=0.399)、吸烟(OR=2.895)、体育锻炼(OR=0.459)、血糖监测情况(OR=2.533)、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OR=3.517)、甲状旁腺激素水平(PTH)(OR=2.777)、碱性磷酸酶(ALP)水平(OR=3.452)、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OR=1.982)均为T2DM病例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论 北京市昌平区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风险较高,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病程、BMI、吸烟、体育锻炼情况、血糖监测情况、HbA1c、PTH、ALP、25(OH)D水平,据此完善临床防治体系,有利于降低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先天性心脏病(CHD)儿童病例围手术期营养风险,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进行手术治疗的CHD儿童病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病史资料并采用STRONGkid完成围手术期营养风险评估。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CHD儿童病例围手术期发生营养风险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1 006例CHD儿童完成围手术期营养风险评估。STRONGkid评估结果显示,CHD儿童病例围手术期中高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3.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周<37周(OR=3.706)、家庭月均收入<5 000元(OR=2.875)、有肺动脉高压(OR=2.892)、有心力衰竭(OR=3.216)、复杂病种(OR=1.881)、前白蛋白<250 mg/L(OR=1.990)、25-(OH)D<30 nmol/L(OR=1.611)是CHD儿童围手术期发生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 CHD儿童围手术期营养风险应引起重视,孕周、家庭经济情况、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复杂病种等成为该类儿童围手术期发生营养风险的可能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指导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9—2020年钦州市某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估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9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患者年龄38~81岁,男女分别占49.9%、50.1%,合并糖尿病者占17.4%,合并高血压者占16.5%,合并高脂血症者占12.7%,合并心脏病者占12.5%,主要病变部位为皮质,占39.3%,以多梗死灶为主,占53.8%。发生认知功能障碍496例,发生率53.7%,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oCA评分(25.16±2.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289)、合并糖尿病(OR=2.032)、合并高血压(OR=2.208)、合并高脂血症(OR=1.687)、病变部位为皮质(OR=2.421)、临床类型为多梗死灶(OR=1.64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且高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以及病灶在皮质部位、多梗死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更高,应针对以上发病特征尽早开展认知功能筛查、积极防治,改善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阜阳地区登记在册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阜阳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在册的1 2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随访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危险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2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男性703例,女性561例,平均年龄(42.15±14.06)岁。共102例患者危险性评估为3~5级,高危险行为发生率为8.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离婚/丧偶(OR=2.03)、未婚(OR=5.07)、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OR=3.16)、既往高危险行为史(OR=3.12)、未参加年度健康体检(OR=2.67)、每月社区面访次数≥5次(OR=1.30)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每月社区面访次数1~2次(OR=0.57)、3~4次(OR=0.58)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危险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 应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危险行为相关因素的综合评估,及时采取分级分类管理,从而有效降低高危险行为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高尿酸血症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危险因素,为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预防和早诊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以南京市某医院2019年3—10月确诊的年龄≥60岁高尿酸血症合并AMI患者为病例组,按1∶1匹配同性别、年龄 ± 1岁高尿酸血症无合并AMI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人群的基本情况、吸烟和饮酒情况及血生化检查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共纳入≥60岁高尿酸血症合并AMI患者(病例组)123例,≥60岁高尿酸血症非AMI患者(对照组)123例,2组人群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MI、吸烟史≥5年、饮酒史≥5年的分布在2组人群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60岁高尿酸血症是否并发AMI为因变量拟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吸烟史≥5年者(OR=3.074)、BMI(OR=3.121)、LDL-C(OR=3.951)、FBG(OR=2.899)、SUA(OR=3.564)、CRP(OR=2.812)、IL-6(OR=3.105)、TNF-α(OR=1.853)等值越高,≥60岁高尿酸血症患者并发AMI风险更高。 结论 高尿酸血症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与糖脂代谢、炎症因子等指标水平升高有关,应重视各项指标值升高对高尿酸血症患者并发AMI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通过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由甘肃省肿瘤医院和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肿瘤科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治疗的病例资料,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病例3 945例,病例年龄18~81岁,以60~81岁为主,占44.7%,疾病种类以消化道肿瘤和呼吸系统肿瘤为主,分别占20.67%、19.8%,用药种类以第三代为主,占31.71%,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44.3%,用药方式以单一用药为主,占74.5%。头孢菌素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病例15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8%。主要为变态反应(39.87%)、消化系统(28.10%)和循环系统(15.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越大(OR=1.804)、用药种类为第二代(OR=1.799)、第三代(OR=2.026)和第四代 (OR=1.640)、肌内注射(OR=1.369)、静脉滴注(OR=2.061)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使用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高,与消化道肿瘤的患者相比,疾病种类为呼吸系统肿瘤(OR=0.722)、乳腺肿瘤(OR=0.643)、头颈部肿瘤(OR=0.755)、泌尿系统肿瘤(OR=0.527)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小。结论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应当引起重视,关注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人群,准确评估患者机体情况,选择合理、有效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种类及用药方法,避免不良反应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病例早期死亡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旨在确定合理防治措施,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玉林市某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病例为研究对象,从病历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颅脑损伤病例资料,并对颅脑损伤患者或其主要监护人损伤发生日起30 d内死亡情况进行随访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病例早期死亡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颅脑损伤病例早期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完成30 d内随访的颅脑损伤病例1 472例,病例以男性为主(占59.71 %),年龄以>50岁为主(占56.59 %),受伤至入院时间以>4.5 h为主(占54.69 %),受伤类型以闭合性为主(占71.06 %)。185例在30 d内死亡,早期死亡率为12.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线移位>5 mm(OR=2.406)、环池受压(OR=7.448)、有脑疝(OR=6.153)、合并多发伤(OR=3.834)、入院时瞳孔散大(OR=10.730)、WBC计数>10×109/L(OR=2.716)是颅脑损伤病例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颅脑损伤病例早期死亡率高,危险因素主要包含脑疝、中线移位、环池受压等,建议医护人员做好上述因素监测,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避免生命损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登革热发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登革热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成组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测。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登革热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例组病例294例(男158例,女136例),平均年龄(37.0±13.8)岁;对照组691例(男329例,女362例),平均年龄(36.6±13.2)岁。将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出的前20个潜在影响登革热发病的重要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外出采取防蚊措施(OR=0.29,95%CI:0.20~0.43)、知道登革热传播途径(OR=0.40,95%CI:0.25~0.64)、蚊虫孳生地认知得分高(OR=0.67,95%CI:0.50~0.89)、夏天家中常使用空调(OR=0.60,95%CI:0.38~0.90)、家中安装纱门(OR=0.52,95%CI:0.34~0.79)、小区或家周围及时清理垃圾(OR=0.43,95%CI:0.23~0.79)、工作场所室内有空调(OR=0.46,95%CI:0.30~0.72)能够降低登革热发病风险;家人罹患登革热(OR=6.94,95%CI:2.91~16.56)、朋友或同事罹患登革热(OR=2.71,95%CI:1.56~4.72)人群发病风险高。结论 登革热的发病与个人防病知识、防蚊措施、居住环境以及工作环境密切相关,针对高危因素采取防控措施对于减少登革热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宁德市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特征及哮喘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宁德市某医院门诊诊治的支气管哮喘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评估,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成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控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2 748例成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性别比为1.21∶1,病例年龄20~75岁,以60~75岁所占比例最大,占44.0%,全年四季中以冬季病例数较多(占32.2%)。控制病例数为1 857例,控制率为67.6%,其中完全控制440例,完全控制率为16.0%,部分控制病例1 417例,部分控制率为51.6%,未控制891例,未控制率为32.4%。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完全控制的可能性越小(OR=0.463),治疗情况中采用吸入性激素(OR=1.379)、中药(OR=1.301)、抗过敏药(OR=1.766)、抗白三烯药(OR=1.418)、有控制饮食行为(OR=1.631)、有规律门诊随访(OR=1.766)、有规律用药(OR=2.259)的成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完全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宁德市成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效果不太理想,影响该人群控制效果的因素较多,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支气管哮喘发作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3月至2022年4月选取800例危重患者,调查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重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结果 800例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39.25%(314/80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OR=1.850、9.026、15.116)、禁食水时间≥24 h(OR=3.639、8.262、8.517)、使用亚低温治疗(OR=1.980)、使用机械通气(OR=3.633)的危重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风险较高。结论 危重症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与年龄、禁食水时间、使用亚低温治疗、机械通气有关,需针对危险因素给予相应干预,减少喂养不耐受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