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艾司氯胺酮麻醉诱导对血流动力学、腰椎手术术后拔管期的影响,探讨艾司氯胺酮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解放军第970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腰椎手术的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标准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E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30例。E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8.0±7.5)岁;F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7.4±7.2)岁。麻醉诱导时,所有患者均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苯磺酸顺阿曲库铵0.3 mg/kg,E组伍用艾司氯胺酮0.5 mg/kg,F组伍用芬太尼5 μg/kg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气管插管前即刻(T1)、插管完成后1 min(T2)、5 min(T3)心率(heart rate,H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等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准确活动双下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T0时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T1时MAP较T0时均显著降低[E组(90.5±7.9)mmHg(1 mmHg=0.133 kPa)比(99.6±8.2)mmHg、F组(89.0±9.8)mmHg比(97.5±5.7)mmHg,均P<0.05];气管插管后,E组患者MAP快速回升,T2[(101.4±10.9)mmHg]、T3[(99.5±7.3)mmHg]时点同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组患者T2[(91.5±6.9)mmHg]、T3[(92.1±7.9)mmHg]时同T0时比较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诱导后,F组患者HR波动较为明显,T1时[(61.4±7.5)次/min]较T0时[(67.7±10.7)次/min]显著降低,插管后T3时[(73.1±10.1)次/min]较T0时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组患者各时点HR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E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及拔管后准确活动双下肢时间均显著低于F组[(10.3±0.8)min比(13.5±1.5)min、(7.9±2.3)min比(9.1±2.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组患者苏醒期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F组[3.33%(1/30)比20.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麻醉诱导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术后认知功能恢复,降低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丙泊酚与七氟烷分别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肝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单县中心医院拟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和乙组,各60例。甲组患者男37例,女23例,年龄(52.45±8.76)岁,采用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乙组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52.64±8.23)岁,采用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评价两组恢复质量,检测两组肝功能指标,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 甲组和乙组患者插管时HR[(89.78±5.25)次/min和(85.96±4.52)次/min]、切皮时HR[(93.75±4.53)次/min和(87.88±4.42)次/min]、术毕HR[(86.58±5.01)次/min和(84.68±3.85)次/min],均比麻醉前[(82.70±3.62)次/min和(87.98±6.59)次/min]明显升高(均P<0.05);甲组和乙组患者插管时MAP[(93.55±5.36)mmHg(1 mmHg=0.133 kPa)和(89.13±4.70)mmHg]、切皮时MAP[(103.42±5.26)mmHg和(91.67±5.93)mmHg]、术毕MAP[(95.96±5.59)mmHg和(92.93±4.89)mmHg],均较麻醉前[(87.98±6.59)mmHg和(87.67±5.82)mmHg]明显升高(均P<0.05);且乙组均明显低于甲组(均P<0.05)。乙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甲组[(10.03±1.73)min比(13.36±2.06)min、(11.05±1.70)min比(14.42±2.08)min、(12.10±1.70)min比(15.39±2.0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9、9.72、9.54,均P<0.01);而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P=0.12)。乙组的呛咳评分、Biker镇静-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甲组[(1.99±0.36)分比(2.56±0.26)分、(2.10±0.41)分比(3.17±0.35)分],乙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甲组[(3.38±0.48)分比(2.45±0.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4、15.37、12.49,均P<0.01)。术后3 d,乙组的血清丙氨酶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甲组[(69.70±22.00)U/L比(95.35±25.51)U/L、(52.26±18.22)U/L比(70.18±15.30)U/L、(22.19±2.14)μmol/L比(25.86±2.50)μmol/L],白蛋白水平高于甲组[(35.44±4.46)g/L比(29.98±5.63)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0、5.83、8.64、5.89,均P<0.01)。乙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稍低于甲组[10.00%(6/60)比13.33%(8/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57)。结论 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可有效改善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肝功能及麻醉苏醒质量,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并发症较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包义勇  程冰  丁美平  肖勇 《安徽医药》2012,16(11):1684-1685
目的观察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摘除术患儿,随机分为L组和S组,每组30例。L组在气管插管前缓慢静推利多卡因1.5 mg.kg-1,并以2 mg.kg-1.h-1的速度持续泵注至术毕,S组则静脉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患儿术中均用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记录患儿麻醉前(T0)和拔管时(T1)的MAP和HR、手术时间、拔管时间、PACU留观时间,拔管后行苏醒期躁动(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PAED)评分。结果两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和PACU留观时间近似;与S组比较,L组拔管时MAP、HR明显降低(P0.05),苏醒期PAED评分与躁动发生率均较低(P0.05)。结论持续静注利多卡因可以降低小儿七氟醚麻醉后拔管期间的心血管反应,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与术中静脉泵注对全麻患儿术后不良行为改变(NPOBCs)的影响。方法237例拟全麻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P组(术前30 min经鼻滴注右美托咪定2μg/kg,诱导插管后给予生理盐水0.5 mL/kg静脉泵注10 min)、I组(术前30 min经鼻滴注生理盐水0.02 mL/kg、术中右美托咪定0.5μg/kg静脉泵注10 min)、C组(术前30 min经鼻滴注生理盐水0.02 m L/kg,诱导插管后给予生理盐水0.5 mL/kg静脉泵注10 min)。记录3组改良耶鲁术前焦虑评分(m YPAS)、诱导期合作(ICC)评分、拔管时间、苏醒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时间,FLACC评分、躁动情况,在术后第1、7、30天采用术后行为学量表(PHBQ)对患儿父母进行电话随访,观察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情况。结果 与C组和I组比较,P组ICC评分降低(P<0.05);与C组和P组比较,I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PACU时间延长(P<0.05);与C组比较,P组和I组FLACC评分、术后躁动和术后第1、7天NPOBCs及分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丙泊酚、咪唑安定、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会阴、腹股沟区手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丙泊酚组(P组)、咪唑安定组(M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盐水组(N组).4组患儿均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及维持,用0.3%罗哌卡因0.75 ml/kg骶管阻滞有效.术毕前10 min P组泵注丙泊酚1 mg/kg;M组泵注咪唑安定0.05 mg/kg;D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h);N组泵注盐水5ml.术毕时停七氟烷.术后均送入PACU.观察苏醒期躁动的例数、躁动评分、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反复躁动例数.结果 P组和D组躁动例数、躁动评分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组较N组躁动评分虽轻(P<0.01),但躁动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苏醒时间与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于P组和M组(P<0.01).M组的苏醒时间长于N组(P<0.01).P组的苏醒时间短于M组(P<0.01),但长于N组(P<0.01).苏醒过程中,D组苏醒过程平顺.而P组和M组均出现反复躁动的情况;P组与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和D组PACU停留时间短于M组(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效果确切,又不延长苏醒及PACU停留时间,能更好地预防苏醒期反复躁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于小儿七氟醚面罩吸入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1-6岁患儿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七氟醚面罩吸入麻醉,A组以0.5ug/㎏.h静脉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B组以同样方式泵入生理盐水,记录患儿苏醒时(T0)、苏醒后5min(T1)、苏醒后10min(T2)、苏醒后30min(T3)的HR、MAP;记录患儿苏醒时间、镇静评分、躁动评分、躁动例数。结果:两组患儿苏醒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苏醒后各时间点右美托咪定组(A组)HR、MAP比对照组(B组)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镇静评分、躁动评分、躁动例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七氟醚面罩吸入麻醉联合持续静脉泵注小剂量(0.5ug/㎏.h)右美托咪定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小、能达到良好的镇静,且无呼吸抑制、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60例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全身麻醉)与研究组(30例,接受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7.21±6.33)岁;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7.38±6.42)岁。对比两组的开眼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及苏醒时脑电双频指数(BIS),麻醉诱导前(T0)及维持后15 min(T1)、30 min(T2)时的收缩压(S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麻醉并发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T0时,两组颅内动脉瘤患者HR、SBP、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时,研究组MAP为(99.35±10.62)mmHg(1 mm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87.45±4.8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动脉瘤患者HR、S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时,研究组HR、SBP、MAP[(69.52±6.27)次/min、(146.33±5.67)mmHg、(98.12±7.69)mmHg]均高于对照组[(66.43±5.29)次/min、(143.77±3.57)mmHg、(89.38±4.62)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开眼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16.37±2.03)min、(35.20±10.07)min、(12.28±2.38)min,均短于对照组(24.28±4.95)min、(54.43±12.86)min、(24.20±6.7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颅内动脉瘤患者苏醒时B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动脉瘤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7,P=0.448)。结论 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确切,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质量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对比七氟烷、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方法 选取辽健集团抚矿总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0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参照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67.28±4.48)岁;研究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66.89±4.31)岁。参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研究组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苏醒质量、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两组T0、T4时刻HR、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T1、T2时刻HR、MAP较T0时刻更低,且研究组HR、MAP较参照组更低(均P<0.05)。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言语应答时间、拔管时间较参照组更短[(6.18±1.10)min比(8.37±1.92)min、(6.69±1.85)min比(10.23±2.17)min、(9.31±2.38)min比(11.45±2.78)min、(9.75±1.85)min比(11.94±3.04)min,t=7.137、8.952、4.217、4.438,均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头晕、肌肉僵直、体动反应、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3.85%(2/52)比17.31%(9/52),χ2=4.981,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良好,可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缩短苏醒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对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全身麻醉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氟比洛芬酯利多卡因组(FL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N组)。记录麻醉前、拔管时、拔管后1min、拔管后5min的SBP、DBP、HR,并观察患者是否有呛咳、憋气、躁动等情况发生。结果 F组和FL组的SBP、DBP、HR无明显改变,L组有所升高,N组明显升高。F组和FL组在围拔管期无憋气、躁动,仅在拔管时微呛,L组部分患者出现呛咳、憋气、躁动,N组患者更明显。结论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与利多卡因凝胶,能够减轻围拔管期心率、血压的升高程度,并减少患者呛咳、憋气、躁动等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腹腔镜全身麻醉手术后苏醒期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完全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停用麻醉药后,右美托咪定组经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 μg/kg,10 min泵完;对照组输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拔管时和气管插管拔管后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的变化﹔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后10 min 视觉模拟评分(VAS)、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躁动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拔管时及拔管后5 min、拔管后10 min的MAP明显降低,心率明显减慢[MAP:(89±14)mmHg(1 mmHg=0.133 kPa)比(107±15)mmHg,(75±13)mmHg比(98±16)mmHg,(78±17)mmHg比(95±15)mmHg;心率:(82±11)次/min比(113±13)次/min,(64±12)次/min比(97±11)次/min,(66±13)次/min比(108±13)次/min](均P〈0.05);右美托咪定组拔管后10 min VAS评分和OA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6±0.6)分比(7.9±0.9)分,(3.9±0.5)分比(4.6±0.3)分] (P〈0.05);右美托咪定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5%(7/14)比65.0%(26/40),P<0.05].结论 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能预防妇科腹腔镜全身麻醉手术后苏醒期心血管反应,降低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不同麻醉维持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拟于厦门市湖里区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68例患者,用密封信封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8.73±6.52)岁,产次(2.86±0.58)次;观察组患者年龄(49.24±6.87)岁,产次(2.92±0.63)次。对照组予以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间断吸入七氟醚的静吸复合麻醉维持,观察组予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单纯静脉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建立气腹后5 min(T3)、术毕(T4)、拔管时(T5)、拔管后30 min(T6)7个时刻]与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和术后苏醒、拔管、定向力恢复的时间更短(均P<0.05),观察组术后躁动2例(5.88%),对照组术后躁动10例(29.41%),两组躁动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6时刻,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存在明显波动(均P<0.05),观察组患者T2与T3时刻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心动过缓,观察组发生3例,对照组发生5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静脉麻醉维持方案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静吸复合麻醉维持方案,且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应激反应发生风险,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枣庄市胸科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86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分入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31例,女12例,年龄(54.18±6.26)岁,予以全身麻醉。试验组男33例,女10例,年龄(55.18±7.26)岁,予以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两组均观察至术后48 h。比较两组术后苏醒相关指标、术后24 h的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uality of Recovery-40,QoR-40)各项评分、术后4 h、24 h、48 h的Ricker镇静-躁动评分(Ricker Sedation-Agitation Scale,SAS)、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并行χ2检验。结果 试验组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为(3.42±0.74)min、(7.92±1.33)min、(6.92±1.25)min、(11.15±1.24)min,均短于对照组的(5.76±0.71)min、(11.33±1.52)min、(14.94±1.83)min、(23.63±3.27)min(t=14.962、11.071、25.730、23.401,均P<0.05)。术后24 h,试验组QoR-40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4~48 h两组SAS、VAS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3%(9/43),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4/4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中下段食管癌手术患者中,应用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轻疼痛,改善术后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在威海市立医院接受妇科宫腔镜手术的96例女性患者,年龄18~6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采取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研究组采取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入室(T0)、Ramsay评分达到5分时(T1)、扩宫颈时(T2)、苏醒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中丙泊酚的用量、术后苏醒时间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χ2检验。结果 研究组T1时MAP、HR和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68.5±8.9)mmHg比(59.3±7.5)mmHg(1 mmHg=0.133 kPa)、(75.3±6.4)次/min比(60.5±7.7)次/min、(98.5±0.6)%比(95.5±1.1)%,均P<0.05];T2时MAP和HR低于对照组[(73.8±10.1)mmHg比(83.5±11.8)mmHg、(76.1±9.7)次/min比(89.7±8.7)次/min,均P<0.05];对照组术中丙泊酚的用量大于研究组[(269.2±29.2)mg比(216.7±25.2)mg,t=9.430,P<0.001];苏醒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6.9±1.3)min比(5.5±1.2)min,t=5.482,P<0.001];术中对照组体动反应、呼吸抑制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25.0%(12/48)比4.2%(2/48)、31.2%(15/48)比6.2%(3/48),均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眩晕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妇科宫腔镜手术麻醉,术中循环呼吸平稳,术后苏醒快,可控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和传统PCNL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收集英德市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72例结石负荷相当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和/或肾结石的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两组,无管化组36例、传统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啶在日间宫腔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入的宫腔镜麻醉患者3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8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4.74±5.12)岁,体质量(57.52±6.58)kg;研究组患者年龄(35.32±4.51)岁,体质量(56.02±7.01)kg。对照组使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研究组使用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烷。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时(T1)、手术中(T2)、清醒时(T3)的生命体征、苏醒情况、麻醉后恢复评分以及不良反应、Ramsay镇静评分、警觉/镇静(OAA/S)评分、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发生率、T0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HR、MAP、SpO2在T1、T2、T3时与T0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HR、MAP均出现一定程度下降;研究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比3.89%(7/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后10、20、30 min的麻醉恢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6.67(3/180)比38.33%(18/180)]和噩梦回忆发生率[0比16.67%(8/180)]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研究组的Ramsay镇静评分及OA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研究组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1.03±0.27)分比(2.46±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89,P<0.001)。结论 对于日间宫腔镜手术可使用右美托咪啶,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