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额颞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60例(包括重型颅脑外伤、脑出血等患者),并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6.64±5.89)岁]和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6.85±5.79)岁],各30例。对照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中做额颞叶部分切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2 5,P>0.05);治疗后7、14、28 d时,观察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925 1、5.823 4、7.601 7,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1 8,P>0.05);治疗后7、14、28d时,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5.824 6、13.716 9、15.082 6,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8 1,P>0.05),治疗后28 d时,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t=14.309 5,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χ2=4.320 0,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χ2=6.666 7,P<0.05),而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3.33%(7/30)比6.67%(2/30),χ2=3.268 0,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额颞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率,且大大改善患者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肥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初诊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阿卡波糖联合赖脯胰岛素)、观察组(46例,阿卡波糖片联合维格列汀片)。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50~66(57.34±3.14)岁,观察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51~67(57.29±3.46)岁;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FBG)及糖化血红蛋白(GHb)、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胰岛功能指数、生活质量。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的软件为SPSS 22.0,组间比较采用t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48%,43/46)高于对照组(76.09%,35/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2,P=0.020)。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Hb(t=47.530,P<0.001)、FBG(t=11.822,P<0.001)、2hFBG(t=4.275,P<0.00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FINS(t=3.440,P<0.001)、FC-P(t=4.524,P<0.001)、胰岛功能指数(t=7.514,P<0.001)、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健康状况(t=7.156,P<0.001),精力(t=5.194,P<0.001),精神状态(t=5.409,P<0.001),生理功能(t=6.160,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0%,0/46)低于对照组(4.34%,2/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5)。结论 DPP-4抑制剂联合阿卡波糖可稳定老年T2DM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提升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评价分析生大黄粉穴位敷贴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期间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行混合痔手术治疗且术后伴有便秘的患者6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45.27±3.26)岁,给予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33例中男14例、女19例,年龄(45.89±3.42)岁,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大黄粉穴位敷贴。比较两组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两组干预7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3%(31/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6%(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3,P=0.039);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持续时间及排便间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6.204、5.418、5.109,均P<0.001);观察组排便重度疼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6.06%(2/33)比24.2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3,P=0.039)。结论 运用生大黄粉穴位敷贴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疗效肯定,可以有效地在术后尽快实现自主排便的功能,显著地缩短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持续时间及排便间隔时间,防止便秘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Roy适应理论的健康宣教配合智慧平台在1型糖尿病(T1DM)带泵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经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84例T1DM带泵治疗患儿及主要监护人作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设为对照组(患儿42例,主要监护人42例)及观察组(患儿42例,主要监护人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则于对照组基础上,基于Roy适应理论的健康宣教配合智慧平台实施干预,比较两组主要监护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照护水平及患儿血糖控制效果、治疗依从性。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 两组主要监护人干预前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照护者负担水平(ZBI)、家庭关怀度(APGA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干预后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APGAR均有提高,ZBI有所降低,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68.15±7.36)分比(54.62±10.18)分]、APGAR[(8.03±1.35)分比(6.72±1.13)分]均高于对照组,ZBI[(26.87±5.21)分比(30.24±5.48)分]低于对照组(t=6.98、4.822、2.888,均P<0.05);两组患儿干预前HbA1c、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均有降低,观察组HbA1c[(6.51±0.58)%]、FBG[(6.76±0.65)mmol/L]低于对照组[(7.44±0.86)%、(7.83±0.9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10、6.201,均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HbA1c、FBG合格率高于对照组(χ2=7.244、5.833,均P<0.05);经Redit分析,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0,P<0.05),且观察组MMAS-8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70,P<0.05)。结论 基于Roy适应理论的健康宣教配合智慧平台应用于T1DM带泵治疗患儿,可提升主要监护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提高照护水平,且患儿血糖控制效果良好,治疗依从性上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痤疮的疗效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就诊的100例痤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男19例,女31例,年龄14~41(25.62±8.35)岁,给予半导体激光治疗;研究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12~43(26.43±8.12)岁,给予半导体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记录患者皮肤纹理特征变化、不良反应,并评估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色斑[(35.41±6.22)%比(40.16±9.37)%]、毛孔[(25.10±6.83)%比(29.65±8.40)%]、红斑[(21.05±8.42)%比(28.18±9.23)%]、紫质[(28.02±9.02)%比(32.60±10.67)%]计数均较对照组减少(t=2.986、2.972、4.035、2.318,均P<0.05);第2次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44.00%(22/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4.0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6,P=0.035),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结束后2个月临床总有效率为54.00%(27/50)、78.00%(39/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7,P=0.011);对照组与研究组痤疮总满意度为88.00%(44/50)、100.00%(50/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2,P=0.004)。结论 半导体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可显著改善痤疮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同时应配合规范化护理措施,保障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评价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降压调脂汤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98例,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59.15±8.97)岁;观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58.69±8.73)岁。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降压调脂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前、治疗12周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脂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96%(48/49)比77.55%(38/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6 1,P=0.002 1)。两组治疗12周后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742 6、7.727 3、4.953 2,均P<0.000 1)。两组治疗12周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293 5、4.725 3、5.673 4,均P<0.000 1);两组治疗12周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4.250 3,P<0.000 1)。结论 运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中药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可以显著地提高临床疗效,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情况,值得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T2DM)对患者肾功能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52.80±5.77)岁;观察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53.19±5.82)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MA)]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02%(40/43)比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1,P=0.023)。治疗后,观察组FBG为(6.50±1.33)mmol/L、2hPG为(8.35±1.44)mmol/L、HbA1c为(6.01±0.54)%、TC为(4.58±0.23)mmol/L、TG为(1.41±0.22)mmol/L、LDL-C为(2.23±0.34)mmol/L、MDA为(3.20±0.33)μmol/L、BUN为(6.33±1.07)mmol/L、Scr为(110.53±18.77)μmol/L、UMA为(10.34±3.21)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9±1.50)mmol/L、(11.29±2.53)mmol/L、(7.02±1.19)%、(5.23±0.70)mmol/L、(1.95±0.44)mmol/L、(3.31±0.52)mmol/L、(4.50±0.52)μmol/L、(9.86±2.55)mmol/L、(178.41±25.36)μmol/L、(18.55±5.2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11、6.623、5.068、5.785、7.198、11.399、13.842、8.371、14.108、8.725,均P<0.05);观察组HDL-C为(1.74±0.65)mmol/L、SOD为(43.96±8.22)U/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6±0.53)mmol/L和(36.77±7.03)U/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9、4.359,均P<0.05);两组GSH-P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6,P=0.837)。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65%(2/43)比9.30%(4/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7,P=0.410)。结论 达格列净治疗T2DM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脂代谢、氧化应激和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循经取穴贴敷疗法联合中医护理预防腰椎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骨一科的连续入院患者94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男14例、女32例,年龄(58.35±10.29)岁,给予常规中医护理;观察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59.67±10.74)岁,于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循经取穴贴敷疗法。两组均在术后观察记录恶心呕吐发生率并评估恶心程度,比较穴位贴敷防治效果。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度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8.8%(9/48)、8.3%(4/48),均低于对照组41.3%(19/46)、23.9%(11/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713、4.251,P=0.017、0.039)。观察组发生轻度、中度、重度恶心比例分别为14.6%(7/48)、4.2%(2/48)、0.0%(0/48),低于对照组的19.6%(9/46)、15.2%(7/46)、6.5%(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37,P=0.005)。结论 循经取穴穴位贴敷防治腰椎术后恶心呕吐效果明显,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在院前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深圳市急救中心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304例院前急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2例。观察组男80例、女72例,年龄(38.49±2.47)岁;对照组男78例、女74例,年龄(39.28±2.64)岁。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前急救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急救所需时间、病死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转移回院时间、达到患者处时间、出车反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6.28±2.12)min比(12.26±2.84)min、(7.64±2.18)min比(13.51±3.51)min、(2.12±0.57)min比(3.20±0.68)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01、4.632、5.102,P=0.016、0.013、0.024);观察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92%(9/152)比27.63%(42/152)](χ2=25.657,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68%(150/152)比75.66%(115/152)](χ2=36.033,P<0.001)。结论 通过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可有效缩短急救所需时间,降低病死率,提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先天性耳前瘘管(CPF)反复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CPF反复感染症状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男17例,女26例,年龄(28.08±5.81)岁,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43例,男16例,女27例,年龄(28.84±5.73)岁,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QO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运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χ2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0 4,P=0.001 2)。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QO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QOL评分为(8.71±1.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1 3,P=0.004 3);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6.13±1.28)d,明显低于对照组(11.57±1.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7 4,P=0.001 6);观察组接受手术率为86.05%(37/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9%(2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8 0,P=0.001 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42/43),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4 7,P=0.001 7)。结论 对CPF反复感染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QOL,有效提高患者接受手术率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降低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精准护理理念的标准化健康教育在妊娠期合并甲亢的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新泰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合并甲亢的剖宫产产妇1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观察组年龄(23.55±2.67)岁,孕周(37.62±2.11)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同侧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收治的同侧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手术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男24例,女7例,年龄(32.98±6.02)岁,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男25例,女6例,年龄(33.97±5.83)岁,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皮瓣成活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术后干预1、2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549 2、8.678 1,均P<0.05);观察组治愈率80.65%(25/31),对照组64.52%(2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6 1,P=0.085 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30/31),对照组74.19%(23/31)(χ2=6.369 0,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同侧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手术患者VAS疼痛评分,有效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促进皮瓣迅速愈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及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以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9.00±6.00岁);对照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9.00±7.00岁)。观察组采用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手术及术后情况、疼痛程度、炎性反应、氧化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67%(29/30)比73.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5,P=0.030);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更少,术后第4天引流量更少,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术后肛门排气、早期活动、肠胃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均更短,疼痛程度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3.57±5.34)mg/L比(26.84±5.12)mg/L、(16.28±5.64)ng/L比(33.54±7.50)ng/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85.63±11.84)kU/L比(74.25±12.35)k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67%(2/30)比30.00%(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P=0.019)。结论 与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疗效更佳,安全性高,改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可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希替尼、培美曲塞、贝伐单抗三联化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并确诊的106例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资料中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3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尘螨滴剂联合西替利嗪、氮卓斯汀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160例AR患儿,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80例,接受西替利嗪治疗)和研究组(80例,接受西替利嗪联合舌下含服尘螨滴剂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E、M(IgA、IgE、IgM)、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治疗后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研究组患儿鼻塞、流涕、鼻痒、喷嚏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9.792、5.810、5.737、4.969,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因子对比:治疗前两组IgM、IgA、Ig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14、0.529、0.474,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IgM、IgA、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79、5.464、0.584,均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CRP[(8.13±0.95)mg/L比(8.03±0.89)mg/L]、IL-6[(36.47±10.97)pg/ml比(30.52±6.23)pg/ml]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18、0.026,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RP、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871、4.912,均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对比: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1.25%(9/80),研究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0.00%(8/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6,P=0.798)。结论 尘螨滴剂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氮卓斯汀治疗可有效缩短AR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改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4R危机管理理论在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8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76.17±9.27)岁,实施脓毒症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77.22±9.03)岁,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胃肠功能障碍预防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损伤评分、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损伤评分[(19.41±3.15)分、(24.85±4.49)分]均低于对照组[(23.27±3.41)分、(29.07±5.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15、3.969,均P<0.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为7.32%(3/41),明显低于对照组24.39%(1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9,P=0.034)。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7.6%(40/41),高于对照组85.4%(3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P=0.048)。结论 运用4R危机管理理论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病情和胃肠功能,降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术前高压氧处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血清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pTau)及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80例预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3.01±8.16)岁;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4.51±7.90)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处理措施。术后1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au、pTau及Aβ1-42水平,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比较两组术后认知功能水平、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术后1周,观察组Tau、pTau水平低于对照组,Aβ1-42水平高于对照组(t=5.690、7.054、10.300,均P<0.001);术后,观察组MoCA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4.776,3.688、2.860、6.870、4.308、2.611、5.908、4.567,均P<0.05);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5/40)比 32.5%(1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3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P=0.723)。结论 术前高压氧处理能够减轻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血清Tau、pTau、Aβ1-42水平异常变化,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