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了解大兴区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现状,为加强社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大兴区近三年动态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截止到2013年全区检出登记精神障碍患者3 769人,其中属重性精神障碍3 041人,管理率和病情稳定率处于较好水平。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位居重性精神障碍的前四位。2011年2013年针对全区累计举办培训75次,新发病96人,新建档952人,累计723人享受免费服药,入户送药2 644人次。结论:大兴区社区精神卫生保健工作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建立系统的网格化社区联动服务机制是当前应切实加强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规范管理模式及实施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规范管理模式,并评估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5年12月常住(连续居住半年及以上)克拉玛依地区5个社区的6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昆仑、金龙两个社区为开展规范管理试点区,共计85例;胜利、银河、天山3个社区为仅开展常规住院治疗和门诊随访的非试点区,共计211例。建立地区三级防控网络管理体系以及基础、个案、应急处置的规范管理模式。以住院率、管理率、病情稳定率、社会活动参与率、治疗率、治疗脱落率、应急处置率、轻度滋事率、肇事肇祸率评估实施效果。结果 试点区2013年、2014年、2015年住院率均低于非试点区(P<0.05)。试点区2012年住院率分别高于试点区2013年、2014年、2015年住院率(χ2=12.66,P<0.01;χ2=4.67,P=0.03;χ2=13.07,P<0.01)。试点区与非试点区社会活动参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点区管理率、病情稳定率、治疗率均高于非试点区,治疗脱落率低于非试点区(P<0.05)。试点区2014年患者应急处置率与2013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84);2015年患者应急处置率低于2013年(χ2=5.49,P=0.02)。试点区2015年轻度滋事率、肇事肇祸率均低于2012年(χ2=7.37,P=0.02;χ2=8.27,P=0.02)。结论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规范管理模式的建立,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地区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可考虑在其他社区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分析2021年山东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情况,并与2018—2020年比较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 使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截至2021年12月31日山东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使用情况以及患者管理、治疗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21年底,全省16个市的143个区(市、县)使用信息系统。全省在册患者479 673例,报告患病率为4.76‰;患者规范管理率为95.63%;服药率为96.89%;规律服药率为87.77%;面访率为97.94%;体检率为79.64%。2018年至2021年山东省严重精神障碍报告患病率、规范管理率、服药率、规范服药率和面访率均逐年增高。2019年至2021年山东省严重精神障碍体检率逐年升高。结论 2021年山东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登记人数持续增长,患者管理、服药、体检水平有所提高,各地市应针对各地精神卫生服务不足之处出台政策,提高患者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中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特征和社区管理状况,并探讨影响中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 从深圳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导出截至2021年9月30日宝安区接受管理的年龄≥45岁的中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中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重要指标(服药依从性、高风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2 096例中老年患者纳入分析。深圳市宝安区中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以女性为主(1 248例,59.54%);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占76.00%(1 593例);在婚患者较多(1 626例,77.58%);多数以直系亲属作为监护人(1 913例,91.27%);疾病主要类型为精神分裂症(1 411例,67.32%);规律服药率为74.81%(1 568例),高风险行为发生率为8.78%(18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OR=1.608,95%CI:1.150~2.249)、与直系亲属共同居住(OR=2.060,95%CI:1.178~3.600)、癫痫所致精神障碍(OR=14.012,9... 相似文献
8.
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认知和需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初步探讨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对目前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在2个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和4个区县所属社区抽取92例心境障碍患者和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认知和需求情况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1)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中完全不知道有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者为43.4%(82/189);(2)目前较为规律地接受了社区卫生服务的患者占37.6%(56/149);(3)对目前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者仅分别占20.0%(36/180)和17.8%(32/180);(4)认为非常需要和比较需要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者分别占31.6%(60/190)和36.9%(70/190);(5)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参加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者分别占35.1%(67/191)和25.1%(48/191)。结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对目前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和认同度较低,其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积极建立和发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来预防控制精神障碍应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精神疾病的时点患病率为13.4%~5.75‰[1~3],城市2006年精神障碍疾病的死亡率为3.4/10万人,列死亡原因构成的第十位[4],2005年列第九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区精神医学发展,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主要应在社区完成,而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缓慢。因此,积极开展有效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有利于提高社区整体卫生服务质量,建设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1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现状社区精神医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美、英等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社区严重精神障碍(severe mental disorde,SMD)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0—12月佛山市顺德区SMD管理治疗的237例患者,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统计SMD患者服药依从率,并分析SMD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237例SMD患者中,有177例服药依从,依从率为74.68%(177/237);单因素分析显示,SMD患者服药依从性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疾病诊断、病程无关,与性别、婚姻状况、职业、病耻感、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disabilityscreeningschedule,SDSS)评分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β=0.655,OR=1.924,95%CI 1.029~3.601)、无配偶(β=1.472,OR=4.358,95%CI 2.300~8.260)、无职业(β=1.070,OR=2.917,95%CI 1.577~5.394)、病耻感≥40分(β=1.598,OR=4.941,95%CI 2.638~9.256)、SDSS评分总均分≥2分(β=0.829,OR=2.292,9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湖南省15岁及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国家重性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中的诊断可靠性。方法 于2015年2—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针对湖南省14个市包括123个县区72 999名15岁及以上社区常住人群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流行病学调查,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720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国家重性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中湖南省患者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720例患者中目前已纳入国家重性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中的有349例(48.5%),其中345例患者在项目中被确诊为严重精神障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识别率为47.9%(345/720)。国家重性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中的严重精神障碍诊断符合率为39.4%(284/720),其中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严重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6%(273/539)、0、2.7%(2/75)、12.5%(1/8)、16.7%(4/24)、6.2%(4/64)。湖南省各地区严重精神障碍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83,P=0.21)。结论 湖南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和诊断符合率有待提高,不同地区诊断符合率差别不高。国家重性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除提高社区患者的管理率外,诊断可靠性也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管理治疗对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对2005年5月-2008年4月前来我院门诊求治及住院的且符合686项目免费用药条件的189例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社区管理治疗,评估其干预前后暴力级剐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估其干预前后社会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社区管理治疗18个月后,189例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级别降低,SDSS评分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管理治疗模式能有效减少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行为,改善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因自知力欠缺及高复发性、高致残性等特点,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做好社区面访管理工作意义重大,通过定期面访患者本人,可以更好地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提高管理服务质量。目的了解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律面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患者的面访服务管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10—12月,利用2019年底江苏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系统中建档管理的无锡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础档案及随访管理信息,分析当年度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律面访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规律面访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7 778例研究对象,其规律面访率为81.08%(22 523/27 77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本地户籍〔OR(95%CI)=0.704(0.640,0.775)〕、年龄≤44岁〔OR(95%CI)=0.522(0.472,0.578)〕、学历为高中及以上〔高中/中专OR(95%CI)=0.493(0.446,0.545),大专及以上OR(95%CI)=0.470(0.415,0.532)〕、目前有正式工作〔OR(95%CI)=0.715(0.668,0.766)〕、未婚〔OR(95%CI)=0.746(0.665,0.838)〕、经济状况为非贫困〔OR(95%CI)=0.587(0.517,0.666)〕、没有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OR(95%CI)=0.491(0.440,0.548)〕、服药时长0~10年〔OR(95%CI)=0.881(0.778,0.998)〕、不是"以奖代补"监护补助对象〔OR(95%CI)=0.807(0.704,0.926)〕、不参加社区康复服务〔OR(95%CI)=0.844(0.716,0.996)〕是患者规律面访的消极影响因素(P<0.05)。结论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律面访率尚需进一步提高,应重点关注非本地户籍、年龄≤44岁、高中及以上学历、目前有正式工作、未婚、经济非贫困、没有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服药时长0~10年、不是监护补助对象和不参加社区康复服务的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通过制定倾斜性政策、开展宣传教育、降低患者病耻感、改善患者疾病认知、加强患者社会支持等措施提高患者规律面访率。 相似文献
14.
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 遵医嘱服药是患者病情稳定和全面康复的基本保障,服药率是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质量的核心指标。了解本地区居家患者的药物治疗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对促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进一步提高患者服药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对无锡市12个街道/乡镇的1 285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服药依从性问卷(自行设计)、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及精神障碍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共1 220例患者完成全部调查,有效应答率为94.9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为75.33%(919/1 220),其中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服药依从率分别为78.56%(667/849)、75.49%(154/204)、69.57%(16/23)、47.06%(8/17)、35.71%(25/70)、85.96%(49/57)。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监护人关系、监护人对疾病认知、疾病诊断、病程、住院次数、是否参加社区健康讲座、家庭与精神专科医院距离、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评分、病耻感水平患者服药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监护人对疾病认知、疾病类型、病程、住院次数、是否参加健康讲座、家庭离精神专科医院距离、自知力与态度评分、病耻感水平9个因素为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待提高,增设精神卫生服务网点、重点关注精神发育迟滞及新发病患者、加强健康宣教、消除病耻感是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广西少数民族农村社区重性精神障碍综合防治模式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少数民族农村社区重性精神障碍综合防治模式的效果。方法调查项目实践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检出率和防治康复措施的覆盖率;在项目试验区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实施社区防治康复管理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在未实施防治康复管理社区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价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措施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病情、社会功能和复发的影响,以及对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的影响。结果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检出率和防治康复措施的覆盖率逐年提高。研究组的规则用药率、显进率和社会参与率逐年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社区精神障碍防治康复措施,可使患者家庭每年减少治疗费用1 146元/人次。结论少数民族农村社区重性精神障碍综合防治模式的实施,可以提高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检出率和防治康复措施的覆盖率。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控制患者的病情,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防止其复发,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17.
背景 家庭在精神障碍预防、照护、功能康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赋予监护人各项权利和义务,但是日常生活中常面临监护人缺位或者监护人照护压力较大的问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看护管理补贴政策是北京市2016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政策,旨在帮助患者家庭减轻负担,激励监护人更好履责。目的 了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看护管理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法 课题组于2018年11月-2019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研北京市精神卫生政策的实施情况,本研究数据来自其中关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看护管理补贴政策部分的内容,调查患者/家属对该政策的知晓情况和医务人员对该政策的评价。结果 682例精神障碍患者/家属中,614例(90.0%)患者/家属表示知道该项政策。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机构类别、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患病年限的患者/家属对监护人看护管理补贴政策的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对患者/家属监护人看护管理补贴政策的知晓情况有影响(P<0.05)。631例医务人员中,表示该项政策起到了激励作用的有375例(59.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机构类别、职称的医务人员对监护人看护管理补贴政策能否起到激励作用看法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构类别对医务人员对监护人看护管理补贴政策能否起到激励作用的看法有影响(P<0.05)。结论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看护管理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较好,但是目前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仍然面临政策落实不到位、缺少社会的理解和关注、服务能力有限的问题,建议进一步推动落实精神卫生社区服务政策、完善精神卫生社区服务模式、提高精神卫生社区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北京市不同户籍接受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差异,为北京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6月北京市某区接受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抽取精神卫生信息系统收集的患者基本信息、户籍类型、疾病情况以及管理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面试管理方式(即门诊入户)的影响因素。结果 北京市户籍和非北京市户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况、疾病种类、病程、残疾情况、治疗情况、管理情况和管理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户籍类型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接受面试管理方式(即门诊、入户)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非北京市户籍患者以非残疾的中青年(≤44岁)为主,而病程长、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少,以心境改变为表现的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较多。而受教育程度和户籍类型是籍精神分裂患者接受面试管理的影响因素。应根据不同户籍患者疾病特点和服务利用的特点开展管理,进一步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效果。 相似文献
19.
背景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患病人群庞大与收治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多数患者长期生活在社区,因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该人群提供及时、有效的初级精神卫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2011—2021年北京市某社区新增与死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特征,为开展社区精神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1月,通过北京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获取某社区6类(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障碍、持久性妄想性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信息,包括人口学特征、疾病情况和建档情况。计算2011—2021年历年的患病率、死亡率、生命损失年(YLL)率。以截至2010-12-31的患者信息为基础数据,统计2011—2021年历年新增与死亡患者信息。结果 2011—2021年历年新增患者例数多于死亡患者例数,患病率从2012年开始逐年上升,至2021年达3.77‰。与基线时相比,2021年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更高,处于在职状态者占比更高,≥60岁老年患者占比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占比降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占比升高,未建档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