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早发冠心病(CHD)患者的关联环境危险因素,寻找降低早发CHD发病率的主要干预措施。方法收集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339例CH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发病年龄分成早发CHD组(172例)和晚发CHD组(167例),以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吸烟史、酗酒史、总胆固醇(TC)升高、甘油三酯(TG)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C反应蛋白(CRP)升高、尿酸(UA)升高、纤维蛋白原(Fib)升高等为CHD的环境危险因素,通过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法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早发CHD组的高TG百分率和低HDL-C百分率显著高于晚发CHD组(分别χ2=12.011,P=0.001;χ2=11.208,P=0.001),早发CHD组的男性比率和吸烟率也高于晚发CHD组(分别χ2=4.849,P=0.028;χ2=5.728,P=0.017),而早发CHD组合并高血压病患病率低于晚发CHD组(χ2=7.654,P=0.006);经多元Logistic回归校正协同因素后,血清TG升高和HDL-C降低是与早发CHD关联的危险因素(分别χ2=6.607,P=0.010;χ2=5.450,P=0.020)。合并高血压病则是与晚发CHD关联的危险因素(χ2=6.702,P=0.010)。结论在干预早发CHD措施中,以降低LDL-C为首要目标的降脂治疗应兼顾降低TG,吸烟带来的危险性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张松涛  张钟丹 《职业与健康》2014,(15):2201-2204
目的分析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04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18例女性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的女性非ACS患者作为对照,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X。检验和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女性ACS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118例女性ACS患者,平均年龄(68.12±12.38)岁,其中60岁以上年龄段人数最多,占78.9%;ACS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构成、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平均月收入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年龄≥50岁(OR=0.402,95%CI:0.240—0.673,P=0.003)是女性ACS发病的保护因素;高血压(OR=1.937,95%CI:1.314~2.856,P〈0.001)、糖尿病(OR=3.893,95%CI:2.319~6.535,P〈0.001)、早发冠心病家族史(OR=8.954,95%CI:1.783—45.128,P〈0.001)是女性A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糖尿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女性ACS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女性雌激素可能是女性ACS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院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以2021年1—12月医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存活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出院后12个月的跟踪随访调查,描述性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存活出院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通过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完成基本资料及相关临床资料收集并成功跟踪随访共403例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161例,发生率39.95%。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为再发住院(15.63%)、心律失常(9.93%)、心绞痛(5.96%)、心源性休克(3.23%)等。单因素发现不同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程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存活出院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越大(OR=1.581)、高血压(OR=1.667)、糖尿病(OR=3.221)、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程度高(OR=1.957)、白细胞计数升高(OR=1.52...  相似文献   

5.
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早发冠心病(CHD)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纳入75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早发CHD患者,分为男性组507例和女性组246例。对两组3个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发CHD男性组和女性组平均年龄相近;女性组糖尿病患者比例(33.74%)高于男性组(19.1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血脂异常患者比例在性别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多见于女性(37.40%)。早发CHD单支病变占49.14%,部位以前降支为主(70.65%),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狭窄程度、狭窄支数和累及分支血管比例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早发CHD患者糖尿病比例高于男性;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男性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方法:查阅近2-3年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汇总。结果:近年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课题。一种是保守策略,另一种是早期有创干预策略。近期临床研究一致显示,对中、高危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宜实行早期有创干预策略。结论: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宜进行早期诊断,及时危险分层和合理的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7.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12):934-938
目的了解影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预防干预方案,为患者的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病例资料及院外随访资料进行调查。采用Log-rank检验对不同因素间复发率进行比较;采用Cox回归分析对影响ACS患者预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CS患者的中位复发时间为(19.27±0.88)个月,Cox回归显示:肥胖、饮食油腻、不规律运动以及抑郁情绪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CS患者的预后不能仅靠规律的药物来预防,合理的饮食、鼓励性的心理干预及规律的心脏康复运动同等重要。根据其相关危险因素及自身疾病特征建立有效的二级预防模式体系,进而降低患者再住院及死亡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男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64例男性ACS患者(ACS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狭窄所累及的血管支数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25例,双支血管病变组18例,三支血管病变组21例。另选择41例男性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结果ACS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三支血管病变组较单支血管病变组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P〈0.05)。血浆脂联索水平与体重指数及三酰甘油呈负相关(P〈0.01);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浆脂联索水平与ACS发生相关,可能是判断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可成为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和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0年12月-2012年5月就诊的100例医院感染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为感染组进行分析,选择同期未感染的360例作为非感染组和其进行对比,找到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100例患者共分离出136株病原菌,检出革兰阴性菌69株占50.74%,革兰阳性菌占55株占40.44%,真菌12株占8.82%;金黄色葡萄球菌排在首位50株占36.76%,其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1株占22.79%和肠杆菌科26株占19.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年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其他侵入性操作、并发症和多壁心肌梗死等危险因素与医院感染有着密切关系,危险因素的优势比分别为3.90、2.14、2.03、1.90、1.58、1.57,95%置信区间分别为1.74~8.70、1.69~2.71、1.09~3.81、1.18~3.04、1.18~2.13、1.15~2.15.结论 心功能、年龄、侵入性操作、并发症和多壁心肌梗死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田学增 《中国保健》2010,(6):150-151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特点。方法15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74例和对照组78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二者的血脂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评价在两组人群间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旱发冠心病组中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清总胆固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低于老年冠心病组。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李娇  张柳  张盼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9):1062-1065
目的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病例特征及发病因素,为预防早发冠心病提供借鉴资料。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北京2家医院诊治的1274例早发冠心病患者为病例组,以1∶1比例招募同期性别、年龄及BMI相近的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调查2组对象个人情况,描述性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病例特征,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早发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1274例早发冠心病患者中男性比例(62.09%)高于女性(37.91%)。单支病变比例较高(51.10%),病变部位最多见于左前降支(53.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家族史(OR=2.812)、高血压(OR=3.258)、糖尿病(OR=1.691)、血脂异常(OR=3.184)、饮酒(OR=1.774)、健康饮食(OR=0.773)、锻炼习惯(OR=0.209)、负性情绪(OR=2.212)、健康素养(OR=0.693)是早发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单支病变比例较高,病变部位最多见于左前降支,其发病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可关注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早发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以期为临床进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43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高危因素。结果43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49例,医院感染率为11.29%;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分别占57.15%、32.65%;共分离出病原菌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5株占60.35%,革兰阳性菌22株占37.93%,真菌1株占1.7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Killip分级3~4级、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有侵入性操作、心肌梗死部位为多壁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心功能分级3~4级、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有侵入性操作、心肌梗死部位为多壁梗死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高龄、心功能分级、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有侵入性操作、心肌梗死部位为多壁梗死时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如存在以上因素时更需加强对医院感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SARS患者密切接触者发病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SARS密切接触者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已有的SARS疫情及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现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北京市5个区县的2195个密切接触者中,转归为病例138例,罹患率为6.3%。与病例为同事、同学关系,罹患率仅为0.36%。家务待业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罹患率为最高(15.33%),接触地点在家和医院的密切接触者罹患率为31.71%,接触地点在学校密切接触者罹患率为0.77%。而接触地点在工作单位的密切接触者459名中,无一例转为病例,罹患率为零。结论 密切接触者发病的影响因素与患者接触时间、接触程度与频率、接触地点、隔离方式、时间及密切接触者的年龄等有关。SARS的传播途径存在近距离密切接触传播及家庭聚集性感染。科学管理密切接触者是控制SARS疫情蔓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产儿肺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0月博罗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6例早产合并肺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原发病因及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早产儿肺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儿原发病中非感染性疾病以新生儿窒息(54.72%)最常见,其次是肺透明膜病(41.51%);感染性疾病以新生儿肺炎为主(47.17%);患儿均在原发病基础上出现口唇发绀、面部苍白、呼吸困难及吸气三凹征;气管导管中可见红色血性液体;肺部伴有明显湿啰音,心率减慢,部分患儿出现四肢肌张力降低.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低出生体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低出生体重、HDCP、新生儿窒息、寒冷损伤综合征及新生儿肺炎是导致早产儿肺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上应对早产儿肺出血的危险因素加强监测,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从而降低早产儿肺出血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单良  李娟  杨荣平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0):1241-1245
目的 分析攀西地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随访出院1年患儿脑功能及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攀西地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并发BPD的危险因素,采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对患儿脑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出院1年后随访患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及肺功能情况。结果 32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有81例患儿并发BPD,发病率为25.3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28周(OR=3.443)、出生体重<1 500 g(OR=10.374)、5 min Apgar评分<7分(OR=8.888)、机械通气时间>7 d(OR=9.760)、吸氧浓度≥ 40%(OR=7.354)、新生儿感染(OR=12.872)及产前感染(OR=6.155)均是患儿并发BPD的危险因素。BPD组患儿的背景活动形式及睡眠清醒周期(SWC)均较非BPD组差(均P<0.01)。出院1年期间,BPD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喘息次数、再入院次数均多于非BPD组(均P<0.01),2组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胎龄<28周、出生体重<1 500 g、5 min Apgar评分<7分、机械通气时间>7 d、吸氧浓度≥ 40%、新生儿感染及产前感染是攀西地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并发BPD的危险因素;并发BPD会对患儿脑功能发育造成一定影响,且会导致患儿在1岁内出现呼吸道感染及喘息症状,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远期观察。  相似文献   

16.
Previously, in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s such as unfractionated heparin or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were used as a standard anticoagulation 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procedural thrombotic complications but at a risk of hemorrhagic complications. More recently, bivalirudin, a member of the 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 class, has been shown to have 1) predictable pharmacokinetics, 2) ability to inhibit free- and clot-bound thrombin, 3) no properties of platelet activation, 4) avoidance of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and 5)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bleeding without a reduction in thrombotic or ischemic endpoints compared to heparin and glycoprotein IIbIIIa inhibitors when used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who are planned for an invasive treatment strategy.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抢救成功率。方法 将某部队2001年师以上离退休干部年龄在60岁以上患急性冠脉综合征23例门诊急诊就医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稳定心绞痛(UAP)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例,其中再梗死1例。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 支架植入术3例,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4例。结论 认识缺血性胸痛,及时诊断,早期处理是提高ACS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28天以上的早产儿102例,探讨BPD与孕周、出生体重、窒息、吸氧、母亲妊娠并发症、宫内感染性肺炎及机械通气等因素的关系。结果:102例早产儿中BPD者21例,BPD发生率为20.59%(21/102),孕周、出生体重、吸氧浓度>40%的持续时间、宫内感染性肺炎、机械通气及PDA与BPD的发生有关。且吸氧浓度越高,机械通气时间越长,BPD的发生率越高。结论:BPD的发生与孕周、出生体重、吸氧浓度>40%的持续时间、宫内感染性肺炎、机械通气及PDA等因素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内感染性肺炎是BP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emerging countries. Contemporary data about clinical profile and prognosis in Tunisian patients presenting for non 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NSTE-ACS) are lacking. Aim. We sought to study the risk profile and 3-year mortality predictors in Tunisian patients presenting for NSTE-ACS in the contemporary setting. Methods. In this single center study, data about all consecutive patients presenting to our center for NSTE-ACS from April 2014 to July 2016 were extracted and outcomes exhaustively updated. 3-year mortality predictors were determined by multivariable survival analysis. Results. A total of 340 patients were included, of which 204 (61.8%) were male. Mean age was 63.6 ± 10.3 years. Preval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hypertension and smoking was 57.3%, 62.4%, and 45.3%, respectively. In-hospital, 6, 12 and 36-month mortality rate was 2.3%, 3.2%, 7.1% and 15.2%, respectively. In multivariable survival analysis,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death were age >75 (HR=5.45, 95% CI: 2.9-10.03, p<0.001), ST-segment deviation (HR=1.86, 95% CI: 1.04-3.33, p=0.036), anemia (HR=2.56, 95% CI: 1.41-4.67, p=0.002),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40% (HR=3.5, 95% CI: 1.84-6.67, p<0.001) and a 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 (GRACE) score ≥140 (HR=2.38, 95% CI: 1.02-5.57, p=0.044) Conclusion. In Tunisian patients presenting for NSTE-ACS, long-term mortality was high. Advanced age, ST-segment deviation, anemia, LVEF <40% and a GRACE score ≥140 were independent long-term predictors of dea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