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嗅觉障碍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行鼻内镜手术的CRSwNP患者43例,根据术前T&T嗅觉识别阈值分为嗅觉丧失组(24例)与嗅觉减退组(19例),对可能影响CRSwNP嗅觉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Lund-Mackey评分、嗅裂前区评分(anterior olfactory
cleft score, AOCS)、嗅裂后区评分、上鼻甲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数、上鼻甲黏膜嗅觉标记蛋白(olfactory marker protein,OMP)阳性细胞数在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AOCS是CRSwNP患者嗅觉障碍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上鼻甲黏膜OMP阳性细胞数越多,CRSwNP患者嗅觉障碍加重的风险越小。结论 AOCS、上鼻甲黏膜OMP阳性细胞数与CRSwNP患者嗅觉障碍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2年12月—2023年1月重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通过问卷收集信息,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定焦虑、抑郁情绪,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嗅觉功能。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患者367例,其中感染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182例,无嗅觉功能障碍患者185例。嗅觉功能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检出率分别为46.7%、63.2%,均高于无嗅觉功能障碍的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嗅觉下降持续时间长(OR=1.660)、嗅觉功能VAS评分高(OR=8.993)是产生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女性(OR=2.964)、嗅觉功能VAS评分高(OR=4.423)是产生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 SARS-CoV-2感染后患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伴有嗅觉功能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检出率更高,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以改善和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270例诊断明确的CRS患者的嗅觉障碍程度进行评分,分为嗅觉障碍影响生活质量组(VAS〉5)及未影响生活质量组(VAS≤5)。通过对患者年龄、性别、伴鼻息肉、伴变应性鼻炎、有吸烟史及前期鼻部手术史等临床因素及血清总IgE水平、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和单个核细胞个数等进行分析,在组间进行Mann-Whitney U分析,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对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嗅觉障碍影响生活质量组中伴鼻息肉、伴变应性鼻炎、有前期手术史的患者数量及血清总IgE水平、水肿评分均明显高于未影响生活质量组(均P〈0.05);性别、年龄、吸烟史、伴鼻中隔偏曲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数、单个核细胞数在2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itic分析发现血清总IgE增高、水肿评分高是影响嗅觉的危险性因素(OR=1.003、2.483,均P〈0.01);而前期鼻部手术史是一个保护因素(OR=0.408,P〈0.01)。结论:严重的鼻腔水肿、血清总IgE增高是患者出现严重嗅觉障碍的危险因素,前期鼻部手术则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慢性鼻窦炎与嗅觉障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鼻 鼻窦炎性病变是引起嗅觉障碍的最常见原因之一〔1〕。基础研究表明 ,鼻窦慢性炎症可对嗅觉功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影响。而在临床治疗方面 ,鼻内窥镜外科 (endoscopicsinussurgery ,ESS)技术的应用为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障碍的改善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慢性鼻-鼻窦炎(CRS)手术与嗅觉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年10~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治疗的48例CRS且嗅觉障碍患者,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1个月的嗅觉变化。结果 ①嗅觉障碍较术前提升的患者45例,其中显著改善20例,改善19例,嗅觉完全恢复6例,无改善3例,无嗅觉减退者。②术前伴有鼻息肉的患者中5%嗅觉恢复正常,16%显著改善,68%改善,11%无改善;术前不伴有鼻息肉的患者中17%嗅觉恢复正常,59%显著改善,21%改善,3%无改善。③40岁以下的患者中16%嗅觉恢复正常,60%显著改善,24%改善;40岁以上的患者中9%嗅觉恢复正常,22%显著改善,56%改善,13%无改善。④男性患者中14%嗅觉恢复正常,46%显著改善,32%改善,7%无改善;女性患者中10%嗅觉恢复正常,35%显著改善,50%改善,5%无改善。结论 ①鼻内镜手术治疗CRS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嗅觉功能;②伴发鼻息肉、年龄是鼻内镜术后嗅觉恢复的影响因素(P <0.05),性别不是影响鼻内镜术后嗅觉恢复的因素(P >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334例CRS患者均行T&T嗅觉功能检查,年龄,性别,是否伴发鼻息肉、哮喘、变应性鼻炎和阿司匹林不耐受,吸烟史,先期鼻内镜手术次数采用t 检验或卡方检验;嗅觉的多因素相关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性别、吸烟和变应性鼻炎在3种不同嗅觉类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阿司匹林不耐受、鼻息肉、前期手术次数和哮喘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鼻息肉(回归系数=1.261,P <0.001),阿司匹林不耐受(回归系数=0.98,P =0.008),手术次数(回归系数=0.744,P =0.013),哮喘(回归系数=0.68,P =0.02)对CRS患者嗅觉的影响逐渐增加。结论 年龄、性别、吸烟和变应性鼻炎是CRS患者嗅觉下降的非危险因素,阿司匹林不耐受、鼻息肉、前期手术次数和哮喘是CRS患者嗅觉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亓俊平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14):662-663
鼻窦炎鼻息肉是嗅觉障碍的常见原因,但临床往往重视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而忽视嗅觉障碍的存在,我院2000-01—2007—12收治的80例(149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嗅觉障碍不能恢复,现就原因及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低亲和力神经生长因子受体(LNGFr)在慢性鼻窦炎伴嗅觉障碍患者嗅觉神经元(ORNs)的表达以及LNGFr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CCCRC方法对46例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嗅觉评分并分为3组:A组为慢性鼻窦炎伴嗅觉障碍25例;B组为慢性鼻窦炎不伴嗅觉障碍10例;C组为单纯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1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NA和LNGFr在3组患者嗅黏膜中的表达。结果:PCNA和LNGFr在A组嗅黏膜基底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B组(P<0.01)和C组(P<0.01);A组中,PCNA在基底细胞中表达的阳性细胞数与嗅觉评分呈负相关(r=-0.7441,P<0.01);LNG-Fr着色强度的积分光度值与嗅觉评分呈负相关(r=-0.440 7,P<0.05);LNGFr着色强度的积分光度值与PCNA的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r=0.5317,P<0.01)。结论:慢性鼻窦炎伴嗅觉障碍患者嗅黏膜中神经干细胞即基底细胞大量增殖,其增殖能力的增强与LNGFr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的嗅粘膜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患者的嗅粘膜病理变化及其与嗅觉障碍的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3例住院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患者的嗅粘膜进行了组织学观察。术前嗅觉检查均为嗅觉缺失,失嗅时间5~30年,平均11.8年。男15例,女8例,年龄26~71岁,平均48岁。结果23例(23侧)嗅粘膜均发现有病理组织学的改变,其中程度不等的嗅上皮萎缩10侧次(43.5%),程度不等的嗅细胞减少16侧次(69.6%),呼吸上皮化生6侧次(26.1%),嗅腺粘液腺化生10侧次(43.5%)。术后随访2~6个月,嗅觉恢复或改善者16例(69.6%),为嗅上皮正常或轻中度病变者。嗅觉无变化7例(30.4%),为嗅上皮中重度或重度病变者。结论嗅上皮病变程度与术后嗅觉恢复程度成正相关,嗅细胞的数量减少越明显,嗅觉障碍治疗的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0.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和嗅觉标记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ai-yan Gao Xiao-nong Zhu Shi-dong Peng Hu-he Zhang Er-zhong Fan Hong Wang De-min Han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39(8):493-495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athogenesis of dysosphres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to discuss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olfaction marker protein in olfactory mucosa. METHODS: There were 55 case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11 cases in the control. All of them were first tested by subjective method, and then the olfactory marker protein in olfactory mucosa was examined by the method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Tissue sections were observed under optical microscope. RESULTS: The ratio of dysosphres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was 50.9% (28/55), while by subjective olfactory test, it was 85.5% (47/55). The ratio of dysosphresia in control patients was 9.09% (1/11), by subjective olfactory test, it was 18.2% (2/11). Olfactory marker protein was identified in the olfactory cells and microrillar cells by histochem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S-P method). CONCLUSIONS: The main cause of dysosphres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is the decrease, atrophy and degeneration of the olfactory cells, which lead to the failure of olfactus perception and recognition.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嗅觉训练在慢性鼻窦炎引起的嗅觉障碍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6月于我院行鼻内镜术后仍伴有嗅觉障碍患者86例,采用随机对照和自身对照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嗅觉障碍程度、治疗时间分组,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嗅觉综合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VAS评分(4.57±3.24)明显高于对照组(3.27±2.79)(P<0.05),且实验组治疗32周VAS评分(4.57±3.24)明显高于治疗16周(3.25±2.92)(P<0.05);治疗后嗅觉下降组和嗅觉丧失组VAS评分(5.25±1.37、2.81±2.14)明显高于治疗前(1.85±0.35、0.78±0.21)(P<0.05),但嗅觉下降组改善更显著(P<0.05);32周后实验组OTT、ODT、OIT、T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治疗32周OTT、OIT、TDI明显高于治疗16周(P<0.05)。结论 嗅觉训练对鼻内镜术后仍存在嗅觉障碍患者有明显改善,尤其是对保留残余嗅觉的患者改善更明显;延长嗅觉训练时... 相似文献
12.
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的嗅粘膜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观察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患者的嗅粘膜病理变化及其与嗅觉障碍的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3例住院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患者的嗅粘膜进行了组织不观察。术前嗅觉检查均为嗅觉缺失,失嗅时间5-30年,平均11.8年。男15例,女8例,年龄26-71岁,平均48岁。结果 23例嗅粘膜均发现有病理组织学的改变,其中程度不等的嗅止皮萎综10侧次,和蔼不等的嗅细胞减少16侧次,呼吸上皮化生,嗅腺粘液腺化生10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嗅觉功能丧失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为后续嗅觉功能损伤评估及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研究纳入存在嗅觉功能异常的CRSwNP患者共172例,根据嗅觉功能异常程度分组,分析嗅觉功能丧失独立危险因素,描绘ROC曲线评价相关模型临床预测效能。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嗅裂前区评分、血尿素氮及上鼻甲黏膜嗅觉标记蛋白阳性细胞计数均是CRSwNP患者嗅觉功能丧失独立影响因素(P <0.05);基于上述独立影响因素构建模型用于CRSwNP患者嗅觉功能丧失发生风险预测AUC=0.89(95%CI =0.80~0.97)。结论 CRSwNP患者嗅觉功能丧失与嗅裂前区评分、血尿素氮及上鼻甲黏膜嗅觉标记蛋白阳性细胞计数密切相关;同时基于上述独立影响因素构建模型具有良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研究Bcl-2和Bax在慢性鼻及鼻窦炎(CRS)伴嗅觉障碍患者嗅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对嗅觉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康涅狄格化学感受临床研究中心所采用的嗅觉检查法——CCCRC (Connecticut Chemosensory Clini...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Bcl-2和Bax在慢性鼻及鼻窦炎(CRS)伴嗅觉障碍患者嗅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对嗅觉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康涅狄格化学感受临床研究中心所采用的嗅觉检查法——CCCRC(Connecticut ChemosensoryClinical Research Center)对46例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患者进行嗅觉评分并分组:A组,CRS伴嗅觉障碍25例;B组,CRS不伴嗅觉障碍10例;C组,单纯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11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在3组患者嗅黏膜中的表达。结果在ORNs中,A组Bcl-2和Bax表达显著高于B组(q=3.24、4.29,P均〈0.05)和C组(q=8.56、12.99,P均〈0.01),A组Bcl-2/Bax比值显著低于B组(q=3.76,P〈0.05)和C组(q=6.67,P〈0.01);在基底细胞中,Bcl-2在3组表达无显著差异(q=0.68、0.69、1.06,P均〉0.05),Bax在A组的表达显著高于B组和C组(q=9.54、11.98,P均〈0.01),A组Bcl-2/Bax比值显著低于B组和C组(q=5.48、9.14,P均〈0.01);在A、B、C 3组ORNs和基底细胞中,Bcl-2/Bax比值与嗅觉评分均呈正相关(rA分别为0.5631、0.8926,rB分别为0.5700、0.7991、rC分别为0.5694、0.8121,P均〈0.01)。结论细胞凋亡参与了CRS伴嗅觉障碍患者ORNs的减少,Bcl-2和Bax在此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调控作用,Bcl-2/Bax比值决定细胞是否凋亡。 相似文献
18.
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鼻窦炎是引起嗅觉障碍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深入研究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患者嗅黏膜的病理学改变,探讨其发病机制,有利于在临床中利用鼻内镜以及药物等综合手段对慢性鼻窦炎进行治疗。本文就近年来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的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影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术后嗅觉改善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术后嗅觉改善的有关因素。方法 :4 4例伴有嗅觉障碍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内镜手术后半年 ,对其性别、分型分期、病变部位、过敏因素、嗅觉障碍时间、随访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分型分期 (病变严重程度 )、过敏、随访等 3个因素对内镜术后嗅觉能否改善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而性别、病变部位和嗅觉障碍时间则无明显影响 (P >0 .0 5 )。结论 :为了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嗅觉功能尽可能地恢复 ,在内镜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 ,积极治疗变应性鼻炎和定期随访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8年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行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CRSwNP患者88例,男性22例,女性66例,年龄(48.1±11.3)岁(±s,下同)。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术前行Sniffin′Sticks嗅觉测试、Lund-Mackay评分及改良鼻窦CT嗅区评分、鼻阻力及声反射检查、血常规及血生化等实验室检测、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术中取鼻息肉组织进行嗜酸粒细胞计数。根据Sniffin′Sticks嗅觉测试结果将患者分成嗅觉功能正常组和嗅觉功能障碍组,两组之间进行临床基线资料比较,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结合临床有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并初步建立CRSwNP嗅觉障碍的预测模型。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8例CRSwNP患者中,嗅觉正常32例(36.4%),嗅觉障碍56例(63.6%),其中嗅觉下降40例(45.5%)、失嗅16例(18.2%)。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间组织嗜酸粒细胞数、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血尿素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12.7[2.0,52.3]个/高倍视野(M[P25,P75],下同)比38.6[16.2,87.0]个/高倍视野、2.75[1.60,4.80]%比4.35[2.50,6.60]%、(5.56±1.15)mmol/L比(4.98±1.33)mmol/L,P值均<0.05];改良鼻窦CT嗅区评分、除窦口鼻道复合体评分外的Lund-Mackay评分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改良鼻窦CT双侧嗅区总分和血尿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双侧嗅区总分是嗅觉功能的危险因素(OR=2.108,95%CI:1.407~3.159,P<0.001);一定浓度的血尿素是嗅觉功能的保护因素(OR=0.461,95%CI:0.240~0.884,P=0.020)。进一步研究发现,由组织嗜酸粒细胞计数、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改良鼻窦CT双侧嗅区总分、总吸气、血尿素组成的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值为0.888(P<0.01),对CRSwNP嗅觉障碍预测效果较好。结论改良鼻窦CT嗅区评分与CRSwNP患者的嗅觉障碍密切相关,一定程度的血尿素升高可能对CRSwNP患者的嗅觉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