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局麻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加鼓膜置管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0例(24耳),于门诊局麻下,结合鼻内镜经鼻腔径路行咽鼓管咽口球囊扩张,并行鼓膜置管。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拔出T型管。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8例患者耳闷塞感、听物朦胧感症状明显减轻,未再出现鼓室内积液。2例术后仍有耳内闷胀及听力下降,耳内镜检查示鼓室积液未吸收,再次置入T型通气管后症状改善。结论局麻下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加鼓膜置管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对于改善咽鼓管功能方法安全可行,并发症极小,是一种微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3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渗出性中耳炎已被广泛应用,其治疗效果已被认可。我科从1999年10月~2006年6月,对34例(39耳)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行鼓膜置管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常州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2020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耳科收治的100例(135耳)成人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68耳)和观察组50例(67耳).对照组采取鼓膜切开置管术,观察组采取鼓膜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切开置管对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万方,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中外文数据库中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3月有关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慢性复发性分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置管对于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27例(41耳)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治疗,共13例(20耳);对照组接受单纯鼓膜切开置管治疗,共14例(21耳)。纳入与排除标准:年龄≥18岁,分泌性中耳炎经过药物及鼓膜切开置管等治疗后反复发作,病程迁延超过2年者,其中置管次数≥3,鼓室导抗图提示B型或者C型。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定期随访,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评分、纯音测听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咽鼓管功能提高明显。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评分均较术前降低(t=17.581,P=0.000;t=16.110,P=0.000)。试验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评分均较对照组低(t=-3.202,P=0.003;t=-5.612,P=0.000)。对照组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评分升高(t=2.201,P=0.037)。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平均气骨导差均较术前降低(t=12.896,P=0.000;t=14.403,P=0.000)。试验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t=4.221,P=0.040;t=4.020,P=0.045)。结论对于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切开置管能显著改善患者由咽鼓管功能障碍所致的相关临床症状,并明显提高听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咽鼓管置管术与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将71例(86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6例,44耳)与对照组(35例,42耳)。实验组在鼻内镜直视下行咽鼓管置管术,每日;中洗后鼓室注药治疗;对照组行鼓膜切开并置管。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愈21耳(47.73%),显效19耳(43.18%),无效4耳(9.09%)。对照组治愈12耳(28.57%),显效17耳(40.48%),无效13耳(30.9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69.05%(P〈0.05),实验组治疗后平均听阈为20.95dB,显著好于对照组28.25dB(P〈0.01)。结论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术疗效明显优于鼓膜置管术,联合药物管腔内注入可有效恢复咽鼓管功能,且避免了鼓膜损伤,符合微创原则,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腺样体消融术同期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于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科2017年1月-2018年2月间诊断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年龄在7-12岁之间患者30例55耳,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16例28耳)和对照组(14例27耳)。研究组手术方式为:腺样体消融术+鼓膜切开置管术+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照组为:腺样体消融术+鼓膜切开置管术。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听力结果。根据鼻内窥镜下示咽鼓管咽口无明显扩张,气骨导差≤10dBHL,或气骨导差缩小>15dBHL,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为有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62.9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2.675,P<0.01)。结论腺样体消融术同期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更为有效的改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近期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在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围手术期的处理策略。方法收集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0例(25耳)。同期行BET并鼓膜切开置管术(2例前期行鼓膜穿刺术)。随访3个月以上。记录手术前后咽鼓管功能问卷评分(ETDQ-7)、鼻内镜、纯音测听、鼓室图及Val-salva动作下颞骨CT检查情况。结果 2耳前期行BET并鼓膜穿刺者,术后4周内均复发;23耳同期行BET并鼓膜切开置管术者,术后3个月ETDQ-7评分、纯音测听(4PTA)阈值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颞骨CT提示乳突及鼓室内软组织影均消失或不到术前的5%。12耳在BET术后3个月拔管,其中6耳恢复正常,另6耳在拔管后8周内复发,予重新切开置管。结论 BET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能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坚持规律的Valsalva锻炼以及3个月以上时间的鼓膜置管才能保证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及鼓室药物灌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分泌性中耳炎20例均为经门诊行药物治疗、鼓膜穿刺、鼓室注药保守治疗2~3个月后无效,考虑主要为咽鼓管功能障碍所致。收入院行鼓膜置管术,并定期局部灌注药物冲洗,置管时间1~3个月后拔管。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获得良好效果,总有效率100%,治愈率75%(15/20)。全部患者听力明显改善,纯音测听术后平均提高20~30dBHL。声导抗检查恢复为"A"型曲线15例,"A s"型曲线5例。拔管后鼓膜均自然愈合,无遗留鼓膜永久性穿孔、鼓膜萎缩、化脓性中耳炎等并发症。结论鼓膜置管术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方法,其中术后的鼓室药物灌注冲洗尤其重要,同时要预防脱管、感染、鼓膜不愈合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策略。方法将伴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40例(62耳),按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2组,两组用药一致,A组20例(29耳,46.8%)单纯BET,B组20例(33耳,53.2%)BET+鼓膜穿刺,手术前后进行耳内镜检查及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问卷(ETDQ-7),随访6月,对术后处理进行记录,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BET,随访6月总有效率83.9%(52/62),A组75.9%(22/29),B组90.9%(30/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8,P>0.05)。有效患者术后鼓膜穿刺率A组72.7%(16/22),B组1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7,P<0.01)。总穿刺频率均值A组1.6次/耳(25/16),B组1.2次/耳(35/30,含术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P<0.05);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6月ETDQ-7评分:A组分别为5.28±0.92,5.14±0.87,3.12±2.04,2.61±2.29;B组分别为5.38±1.12,4.42±1.36,2.87±2.10,2.58±2.26。组间比较,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手术前后比较,A组术后1周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ET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短期疗效较为满意,术中联合鼓膜穿刺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短期的主观感受,减少患者术后再次鼓室积液的发生率,有利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和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本文回顾性分析了鼓膜置管注药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伴有咽鼓管功能障碍的难治性中耳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从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院住院的18例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全麻下施行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术后按时复诊鼓室注射地塞米松,随访6个月以上,记录比较了术前、术后1月纯音测听阈值,鼓室图。术后6月的咽鼓管功能评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术前患者电测听显示传导聋及鼓室图B型曲线,患者有明显的耳闷不适感,TMM检测示咽鼓管功能障碍。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当天耳闷感觉明显好转,听力改善,术后1月电测听有改善,术后6月部分病人复发11%(2/18),但有效率89%(16/18)仍较高。结论 鼓膜置管注药联合咽鼓管球囊成形术对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鼓膜切开置管联合药物灌注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1月~2012年4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2011年6月~2012年10月入住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符合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诊断的患者109例纳入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54例,对照组为55例,实验组采用鼓膜切开置管加药物灌注治疗(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注射用糜蛋白酶),对照组采用单纯鼓膜切开置管治疗;进行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个月、12个月时耳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检测,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的峰压值、静态声顺值;观察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达85.19%,显著高于对照组65.4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耳峰压值、静态声顺值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1个月、12个月后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鼓膜切开置管加药物灌注治疗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漂浮导管扩张咽鼓管治疗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鼻咽癌(NPC)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SOM)咽鼓管功能,以及漂浮导管扩张咽鼓管治疗该病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咽鼓管功能综合检查仪检测21例(37耳)NPC放疗后SOM患者的咽鼓管功能;在鼻内镜直视下将漂浮导管导入咽鼓管内扩张咽鼓管,治疗NPC放疗后咽鼓管阻塞引起的SOM。结果:21例NPC放疗后SOM中,咽鼓管功能为正常型2耳,阻塞型21耳,闭锁不全型8耳,开放型6耳。漂浮导管扩张咽鼓管治疗NPC放疗后SOM,有效率为43.2%(16/37)。结论:NPC放疗后SOM的咽鼓管功能障碍,多以阻塞型为主,应用漂浮导管扩张咽鼓管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已广泛应用。我科自2007年6月~2011年6月针对"一"字切口和"十"字形切口(十字切口)两种方法置哑铃状通气管随机分组治疗并追踪随访,统计治疗148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分泌性中耳炎可致中耳腔积液,鼓膜内陷、耳闷、耳聋,其特点是分泌物粘稠,不易抽出或排净,易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经鼓膜放置引流管,引流通气治疗22例,2~4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18.
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索有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方法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3例(78耳)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鼻内镜下,对31例(38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咽鼓管置管术,留管并反复注药治疗;对照组:对32例(40耳)患者使用传统的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术后随访6~9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愈16耳,占42.1%,好转18耳,占47.4%,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治愈8耳,占20.0%,好转21耳,占52.5%,总有效率72.5%。治疗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鼻内镜下行咽鼓管置管术是在直视下操作,通过咽鼓管的自然通道插入导管,不仅避免了损伤鼓膜,也避免了咽鼓管吹张的重复操作,为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提供了一个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咽鼓管冠脉球囊扩张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49例(65耳)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为试验组,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共16例(22耳),B和C组是对照组,B组单纯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共16例(21耳),C组单纯接受鼓膜置管治疗,共17例(22耳)。所有球囊扩张器械使用冠状动脉球囊。患者术后1、3、6个月定期随访。术后通过咽鼓管功能障碍7项问卷评分(the seven item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air,ETDQ 7)、咽鼓管评分量表(eustachian tube score,ETS)及声导抗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组患者术后1、3、6个月咽鼓管功能均有提高。鼓膜愈合后复查,A型鼓室图逐渐增多。A组术后3、6个月ETDQ 7评分均较B组和C组低,对照组C组较B组低。术后3、6个月ETS得分A组均高于B、C组,对照组之间C组较B组高。 结论对于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置管能显著改善患者咽鼓管功能,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冠状动脉球囊价格较常规咽鼓管球囊便宜,用于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取得了同样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分泌性中耳炎(SOM)疗效水平的方法。方法:120例(202耳)小儿SOM均行鼓膜置管术。对有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患儿同时行腺样体作和(或)扁桃体切除术,有鼻窦炎者行抗炎引流治疗。结果:120例患儿术后随访6-12个月,106例听力明显改善(占88.3%),纯音听阈声导抗检查基本恢复正常疗效。结论:对小儿SOM及时行置管等综合治疗,可以获得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