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基于低频振幅(ALFF)方法研究复发性抑郁症(RDE)和首发性抑郁症(FDE)脑功能活动改变特征。 方法 前瞻性纳入2家医院确诊的20例RDE病人、18例FDE病人,同期纳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HC组)。3组受试者均行静息态功能MRI(rs-fMRI)检查,并完成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中文版冗思量表(RRS)评定。采用Matlab平台上的DPARSF 5.0工具包进行rs-fMRI数据预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ALFF差异,并对结果进行高斯随机场(GRF)校正。提取3组间ALFF有差异脑区的时间序列均值(ALFF值),对ALFF值的事后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所得结果进行Bonferroni校正(P<0.016)。最后对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临床量表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RDE组与FDE组的HAMD-17、HAMA-14、SDS、SAS、RRS评分均高于HC组(均P<0.05),RDE组的SDS、SAS评分高于FDE组(均P<0.05)。与FDE组相比,RDE组左侧杏仁核、右侧海马的ALFF值增高,而右侧额中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的ALFF值减低(均P<0.016)。与HC组相比,RDE组左侧楔前叶、右侧舌回的ALFF值减低(均P<0.016),FDE组右侧额中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的ALFF值增高,而FDE组在左侧楔前叶、左侧杏仁核、右侧海马、右侧舌回的ALFF值减低(均P<0.016)。相关性分析显示,RDE组右侧海马ALFF值与HAMA-14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53,P=0.014)。 结论 RDE与FDE病人的ALFF值差异脑区与前额叶-边缘神经环路密切相关,尤其在右侧额中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左侧杏仁核、右侧海马表现明显,这有助于区别RDE组和FDE组的神经病理机制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静息态fMRI(rs-fMRI)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观察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患者各脑区ReHo值的改变。方法:对25例DLBP患者(DLBP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rs-fMRI扫描,数据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对DLBP组有差异脑区的ReHo值与患者病程、视觉模拟评分(VAS)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LBP组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内侧额上回及眶部额中回、前扣带回、右侧岛叶、右侧颞上回、左侧枕中回ReHo值显著升高,右侧楔前叶、后扣带回、左侧颞中回、左侧枕下回、双侧小脑后叶、右侧小脑扁桃体、右中央后回、右侧舌回及梭状回ReHo值显著降低(均P<0.05)。DLBP组右侧额中回ReHo值的增加与病程呈负相关(r=-0.577,P<0.05);DLBP组差异脑区ReHo值与VAS评分之间尚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DLBP患者存在多个脑区ReHo值升高或降低的双向性变化,涉及疼痛感觉、情绪、认知、运动及默认网络的重要集散点等,可能导致机体对疼痛相关的感觉、记忆等信息的加工整合减低,且DLBP可能与患者的负性情绪产生增多、疼痛调节失衡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cASL)成像技术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痴呆(PDD)病人脑灌注的异同,并分析脑灌注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 方法 前瞻性收集AD病人24例、PDD病人26例、正常对照(NC)36例,均行颅脑常规MRI及3D pcASL灌注MRI检查。采用基于Matlab的SPM12软件对3D pcASL序列扫描获得的脑血流(CBF)图进行预处理,通过单因素协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利用DPABI软件提取AD组与NC组、PDD组与NC组灌注存在差异脑区的相对脑血流量(rCBF)值,采用Pearson相关方法对rCBF值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做相关性分析。 结果 与NC组相比,AD组双侧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灌注减低,双侧丘脑、基底节、海马及辅助运动区(SMA)灌注增高;PDD组表现为与AD组基本一致的灌注减低和增高的脑区,但是脑区变化范围缩小。与AD组相比,PDD组双侧壳核、左侧中央前回、右侧SMA灌注减低,右侧顶下小叶灌注增高。AD组左侧额中回及左侧颞中回的灌注值与MMSE评分(分别r=0.64,P<0.001;r=0.50,P=0.01)及MoCA评分(分别r=0.44,P=0.03;r=0.48,P=0.02)均呈正相关,PDD组相关脑区与认知评分未见显著相关性。 结论 3D pcASL成像技术能够直观地反映AD与PDD病人类似的脑血流灌注模式,同时显示两者的灌注差异。AD病人多个脑区灌注值与认知相关评分呈正相关,提示脑血流改变与认知损伤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探讨广泛性焦虑症(GAD)患者脑静息态局部一致性异常。方法:24例 GAD 患者及24例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行 rs-fMRI,应用基于体素的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法,比较两组中脑 rs-fMRI 的差异(t 检验),并对差异脑区的 ReHo 值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AD 组中 ReHo 值降低的脑区有右侧丘脑、右侧枕中回、左侧额中回和右侧梭状回,ReHo 值增高的脑区有右侧额下回、右侧楔前叶、右侧中央前回、左侧额中回和左侧额上回(P <0.001、簇大小>10个体素)。GAD 组中仅右侧丘脑的 ReHo 值与 HAMA 评分呈显著负相关(γ=-0.637,P =0.001)。结论:rs-fMRI 可以反映 GAD 患者脑功能区的局部一致性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产后抑郁症(PPD)病人大脑半球间静息态镜像体素等位功能连接(VMHC)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前瞻性纳入35例PPD病人[(28.64±4.35)岁]和40名年龄匹配的健康产妇[(28.15±4.28)岁]。所有研究对象均在产后4周内纳入,并完成静息态功能MRI扫描。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PPD组病人症状严重程度。计算VMHC,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全脑逐体素的VMHC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进一步分析差异脑区的VMHC值与年龄、病程、EPDS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PD组双侧背内侧前额叶皮质、背侧前扣带回皮质和眶额叶皮质的VMHC值均显著降低(P<0.05)。PPD组背内侧前额叶皮质的VMHC值与EPDS评分呈负相关(r=-0.403,P=0.016)。 结论 PPD病人的多个脑区的VMHC异常,背内侧前额叶VMHC值与EPD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双侧背内侧前额叶间功能连接异常可能与PPD潜在神经病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基于兴趣区相关性的方法研究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SCH)病人壳核和伏隔核的静息态功能连接。 方法 纳入首发未用药SCH病人25例和健康对照32例,均行静息态功能MRI检查和临床功能评估(包括韦氏记忆量表第3版空间广度测验、连线测试、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在Matlab平台上使用脑成像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对2组的静息态功能MRI数据进行预处理,分别选取双侧壳核和伏隔核为兴趣区与全脑其他体素时间序列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获得的功能连接值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最后,在病人组中提取2组间存在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系数,与4种临床功能评估结果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病人组右侧壳核与左侧舌回、右侧伏隔核与下丘脑/右侧海马旁回、左侧伏隔核与下丘脑的功能连接均减弱(体素水平 P<0.001,高斯随机场理论校正,簇水平P<0.05)。病人组右侧伏隔核-下丘脑/右侧海马旁回连接系数与韦氏记忆量表第3版空间广度测验评分呈正相关(r=0.533, P=0.009)。 结论 首发未用药SCH病人右侧壳核、双侧伏隔核分别存在功能失连接表现,可能是病人存在认知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杏仁核功能连接在随访(13.0±2.2)个月前后的纵向变化。方法:纳入经临床确诊的13例aMCI患者,于纳入研究时及随访时接受静息态功能 MRI扫描,使用SPM8软件分析,采用感兴趣区种子体素分析方法,比较杏仁核功能连接前后两次的差异,分析杏仁核功能连接强度变化与神经心理评估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基线对比,aMCI 随访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成绩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基线相比,aMCI随访后与左侧杏仁核功能连接明显降低的区域有双侧颞中回/枕中回、左侧额中回/前扣带回、左侧楔叶/后扣带回/楔前叶结合部,与右侧杏仁核功能连接明显降低的区域为左侧额中回/前扣带回,然而与右侧杏仁核功能连接明显增强的区域为左侧额上回/额中回。重要的是杏仁核与以上脑区间功能连接的改变与认知能力呈正相关。结论:在aMCI向阿尔茨海默病转化过程中,杏仁核与多个脑区之间出现功能连接异常,可能是评价aMCI 演变的一个潜在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动态局部一致性(dReHo)存在差异的脑区与全脑灰质功能连接(FC)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32例PD患者及33例健康受试者(NC组)进行静息态磁共振功能成像(rs-fMRI)扫描,采用dReHo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获得差异脑区,选取dReHo差异脑区为种子点,计算各种子点在多个滑动窗口上与全脑灰质的FC。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PD组与NC组之间功能连接变异系数(FCVC)的差异。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的第Ⅲ部分对患者的运动及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最后提取差异脑区与种子点间的FCVC值与临床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NC组相比,PD组左侧尾状核、右侧壳核以及双侧舌回dReho值减低,另外PD组左侧舌回与右侧舌回、双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楔前叶之间FCVC值减低。左侧中央后回与左侧舌回间的FCVC值与UPDRS-Ⅲ评分呈负相关(r=-0.438,P=0.01),右侧中央后回与左侧舌回之间的FCVC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415,P=0.02)。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局部脑活动及功能连接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基于静息态fMRI探讨伴自杀意念的首发抑郁症患者小脑-大脑功能连接(FC)的改变。方法:前瞻性将2018年2月-202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58例伴自杀意念(SI组)和42例不伴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NSI组)以及49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HC组)纳入本研究,对所有被试行静息态fMRI扫描。分别在双侧小脑的Crus-Ⅰ、-Ⅱ、-Ⅴ、-Ⅵ和蚓部勾画ROI,采用基于种子点的FC分析方法计算抑郁症患者小脑各ROI与大脑的FC值。对所有抑郁症患者进行抑郁相关的临床量表评估,包括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HAMD24评分包括HAMD24总分及焦虑/躯体化、体质量、认知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和绝望感共7项因子的评分;BSI-CV评分包括自杀意念因子和自杀危险因子两项评分。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小脑-大脑FC值(SI组、NSI组和HC组两两比较)与临床变量(病程、HAMD24评分和BSI-CV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HC组相比,SI组和NSI组的小脑与颞上回、中央前回、中央钩盖、中央旁小叶的FC值升高,小脑与额中回、颞叶、角回和后扣带回的FC值降低;与NSI组相比,SI组的小脑与颞中回和颞下回的FC值升高,与右侧角回的FC值降低。右侧小脑Crus-Ⅰ与大脑间的FC值与HAMD24总分及阻滞、体质量、日夜变化和认知障碍四项因子的评分均呈负相关(r=-0.308、-0.315、-0.273、-0.311、-0.263,P均<0.05);左侧小脑Crus-Ⅰ与额中回和后扣带回的FC值与体质量因子评分之间均呈负相关(r=-0.295、-0.289,P均<0.05),左侧小脑Crus-Ⅰ与颞上回的FC值与自杀危险因子评分呈负相关(r=-0.277,P<0.05),左侧小脑Crus-Ⅰ与中央钩盖的FC值与体质量因子评分呈正相关(r=0.278,P<0.05);左侧小脑Crus-Ⅰ与中央旁小叶的FC值与睡眠障碍因子评分呈正相关(r=0.382,P<0.05)。结论:静息态fMRI证实伴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的小脑与大脑之间的功能连接出现了紊乱,主要发生于执行网络和默认模式网络,从而为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基于低频振幅(ALFF)和功能连接(FC)算法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探讨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及志愿者行RS-fMRI扫描。采用双样本t检验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进行ALFF分析,并以左侧后扣带回为种子点比较两组脑FC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例组ALFF明显降低的脑区有左侧小脑前叶、梭状回,左侧后扣带回,左侧额内侧回;ALFF明显增高的脑区有右侧后扣带回。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FC下降的脑区主要位于左侧额内侧回、左侧颞中回、左侧丘脑、右侧额中下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中央后回、右侧颞中回、右侧枕中回、右侧海马旁回、两侧楔前叶、后扣带回、胼胝体压部;FC增高的脑区主要以左侧大脑半球、左侧小脑齿状核、左侧小脑、右侧眶回、直回、右侧小脑后叶、右侧脑干较为显著。结论结合ALFF和FC两种技术,能从脑局部功能与功能网络的变化两个方面对脑神经活动进行评价,有助于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病理生理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与颈性眩晕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刃针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颈性眩晕患者88例,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8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NPY与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的水平,采用模拟视觉评分法对眩晕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同时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仪(TCD)测量基底动脉和左右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量和平均血流速度,对比患者刃针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颈性眩晕患者血清NP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509.7±80.8) pg/ml vs (433.8±66.1) pg/ml, P<0.001];血清NPY水平在重度组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血清NPY水平与视觉模拟评分之间呈正相关性(r=0.421,P<0.001),与平均血流量(r=-0.361,P<0.001)、平均血流速度(r=-0.472,P<0.001)及血清CGRP水平(r=-0.380,P<0.001)呈负相关,各指标在刃针治疗后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 血清NPY水平与颈性眩晕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刃针治疗颈性眩晕的机制有可能与下调NPY有关。  相似文献   

12.
邢庆昌  王卫卫  胡文慧 《武警医学》2022,33(11):938-940
 目的 观察针刺与中医药物结合辨证治疗特发性主观性耳鸣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01至2021-09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中医科就诊的特发性主观性耳鸣患者106例,依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针药结合组和单纯针刺组两组。单纯针刺组予针刺治疗,针药结合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两组治疗周期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结束后3个月填写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TEQ)进行评分,判定疗效和复发,比较2组疗效和复发率差异。结果 (1)针药结合组纳入可分析病例55例,单纯针刺组纳入4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3个方面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后,两组各有38例达到了所设置的匹配容差,保证了两组基线的可比性。(2)治疗4周后,针药结合组TEQ评分较单纯针刺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结合组总有效率89.47%,优于于单纯针刺组71.05%(P<0.05)。(3)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针药结合组复发率(5.88%)低于单纯针刺组(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与中医药物辨证治疗特发性主观性耳鸣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3.
欧阳方  何娟  马艳 《武警医学》2021,32(11):937-941
 目的 探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01至2019-12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ARDS 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动脉血气状况指标和生存质量评分变化,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1 s用力呼吸容积、1 s用力呼吸容积/肺活量比率和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aO2、SpO2和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44.18±5.06)mmHg vs. (49.47±5.24)mmHg],呼吸机通气时间[(2.74±0.90)d vs. (3.98±1.22)d]、ICU治疗时间[(3.19±1.03)d vs. (4.27±1.15)d]和住院时间[(10.98±2.13)d vs. (13.76±2.69)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 vs 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对治疗重症ARD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首次发作抑郁症患者脑区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的低频振幅(ALFF)值和低频振幅比率(fALFF)的变化,并分析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与ALFF、fALFF异常脑区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广济医院的首发抑郁症患者17例(抑郁症组:男性5例、女性12例,年龄19~54岁)和17名正常志愿者(正常对照组:男性8名、女性9名,年龄20~58岁),收集两组受试者的人口学资料以及HAMD-17评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受试者均行rs-fMRI扫描。基于MATLAB R2017a平台,采用ALFF和fALFF方法对rs-fMRI数据分析,比较2组受试者的ALFF值和fALFF,提取2组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2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脑区的ALFF值和fALFF分别与HAMD-17评分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患者右前扣带回(0.51±0.11对0.76±0.12)、右前扣带回和旁扣带回(0.56±0.08对0.77±0.16)的ALFF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8、?4.56,均P<0.05),右前扣带回的fALFF降低(0.96±0.06对1.04±0.05)、左舌回的fALFF升高(1.11±0.09对0.99±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4.61,均P<0.05)。首发抑郁症患者右前扣带回ALFF值与患者HAMD-17评分呈负相关(r=?0.640,P=0.006),而右旁扣带回ALFF值、右前扣带回及左舌回fALFF与患者HAMD-17评分均无相关性。 结论 静息状态下首发抑郁症患者右前扣带回及左舌回的ALFF值和fALFF可能发生变化,这些脑区的自发性脑神经活动异常可能与HAMD-17评分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吴斌  张洪波 《武警医学》2019,30(8):662-66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老年人巨块型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03至2015-03在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2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巨块型肺癌患者,所有病例诊断均经术前穿刺病理证实,其中鳞癌18例,腺癌7例,腺鳞癌1例。术后即刻、3、6、12个月复查增强CT,评价肿瘤体积缩小及坏死情况,分别于术前与术后1个月采用KPS评分评价患者生存质量,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 26例32次微波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6例于术后1周行二次微波消融手术。微波消融治疗结束后即刻行CT增强扫描,其中CA 5例(19.2%),PA19例(73.1%),SD 2例(7.7%),总体有效率为92.3%。所有患者瘤体负荷显著减轻,治疗前KPS评分为78.23±11.54,治疗后1个月KPS评分为85.13±10.22(t=-2.282,P<0.05);消融术前肿瘤最大径为(10.4±1.3)cm,消融术后3、6、12个月肿瘤最大径分别为(7.6±2.4)cm、(6.2±2.8)cm 和(5.7±2.5)c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482,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老年人巨块型肺癌是一种安全、微创、减瘤效果显著的介入方法,其远期疗效和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潜在的中枢神经机制.方法:纳入27例IBS-D患者,采用调神健脾针法对其连续治疗6周,3次/周,采用严重程度评分(IBS-SSS)和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价病情及针刺疗效;采用静息态fMRI技术和比率低频振幅(fALFF)方法观察针刺对患者内源性脑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頔  肖蕊  丁琪 《武警医学》2018,29(7):698-697
  目的 探讨非牵引漂浮体位在前后踝撞击症关节镜手术中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0-01至2015-12医院收治的前后踝撞击症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仰卧位,观察组采用非牵引漂浮体位关节镜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效果,并对患者进行至少1年临床随访,包括关节活动角度、AOFAS主观功能评分、VAS评分及相关并发症评估。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5±0.3)h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为(2.0±0.4)h(P<0.01);两组出血量均为5~10 ml,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术后关节背伸角度和跖屈角度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关节背伸角度和跖屈角度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AOFAS评分及VAS评分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 AOFAS评分及VAS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患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手术效果良好,无明显术后并发症。 结论 前后踝撞击症术中应用非牵引漂浮体位,可一次性处理前后踝骨赘,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术中二次消毒。  相似文献   

18.
张希国  刘小丰  苏嘉  张永 《武警医学》2013,24(9):804-806
 目的评估院前不同液体复苏方法对严重闭合性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影响。方法7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严重闭合性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限制液体复苏组和常规液体复苏组,各38例。比较两组入院前后一般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住院期间器官衰竭、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院前两组比较,限制液体复苏组输液量较常规液体复苏组显著降低[(789.6±109.4)mlvs(2381.9±403.5)ml,P<0.01],院前复苏时间明显缩短[(59.3±15.5)minvs(80.1±17.4)min,P<0.01];院内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限制液体复苏组血红蛋白(Hb)升高[(101.0±12.9)g/Lvs(92.1±11.8)g/L,P<0.01],凝血功能好转[(78.8±8.2)%vs(63.1±12.6)%,P<0.01],输入血制品减少[浓缩红细胞:(6.4±2.1)Uvs(7.5±4.6)U,P<0.01;冷冻血浆(5.1±3.0)Uvs(6.4±2.0)U,P<0.01];住院期间限制液体复苏组器官衰竭发生率(21.0%vs39.4%,P<0.01)和感染发生率(13.1%vs26.5%,P<0.01)等并发症降低。结论院前维持适量的液体复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休克期机体的氧供和凝血功能状态,并降低创伤后期器官衰竭和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柳迎春 《武警医学》2015,26(2):124-126
 目的 评价国产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53例, 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 (右旋糖酐-40、尼莫地平、胞磷胆碱钠、阿司匹林等),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 用药7 d, 总观察时间为14 d。依据NIHS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检测肝功能(ALT)、凝血功能(PT、aPTT)、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第7天(9.28±3.25)和第14天 (7.61±2.44)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 与治疗前(14.22±4.27)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第7天(11.86±3.58)、第14天(9.40±3.45)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LT、PT、aPTT和PLT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确切, 无明显出血倾向及不良反应,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