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娅萍  吕时铭 《浙江医学》2003,25(4):200-201,211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正常妊娠孕妇(正常妊娠组)和未孕妇(未孕组)血清α1-AT、纤维蛋白原(FIB)、全血粘度(WBV)、血浆粘度(PV)和红细胞压积(Hct).结果妊娠期妇女血清α1-AT水平随孕周的增加而降低,而FIB的水平则随孕周增加而增加.重度妊高征孕妇与正常妊娠组孕妇α1-AT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妊高征患者血清α1-AT水平与全血粘度高切比(HsWBV),全血粘度低切比(LsWBV)及Hct呈显著负相关,与PV无相关性.结论血清α1-AT水平可作为妊高征患者病情变化的一项辅助指标;妊高征与血液粘度关系密切,予抗凝治疗是治疗妊高征高粘血症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1前瞻性观察妊娠12周、24周、36周、产后48h血浆内皮素、血液流变学指标在妊高征发病过程中的演变规律。2探讨上述两指标与妊高征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对104例正常初孕妇,在孕12周、24周、36周及产后48h分别测定血浆内皮素(ET)、血液流变学参数(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血沉),并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1妊娠结局:104例孕妇中发生妊高征30例(妊高征组),无合并症的正常妊娠妇女74例(正常妊娠组)。2正常妊娠妇女血浆ET水平随孕周增加呈不同程度增长趋势,高峰出现在孕36周前后,产后48h开始明显下降。3妊高征组血浆ET水平在各孕周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尤其孕36周升高水平是正常妊娠组测定值的2倍。4ET与血液流变学水平在妊高征患者中的变化趋势一致,但无明显相关(P>0.05)。5以ET≥78.29pg/L为最佳切点预测妊高征的发生机率。孕12周时应用该检验值误诊率仅12.16%,半数以上患者可早期发现,到妊娠晚期,占96.97%的正常孕妇ET值均低于该指标之下。结论:内皮素在正常妊娠妇女中,预测妊高征的临床价值较好。最佳切点为ET≥78.29pg/L。  相似文献   

3.
前瞻性观察了正常孕妇晚孕期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液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纤维蛋白原(Fg)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正常孕妇晚孕期ATⅢ活性显著降低,Fg和FDP显著升高,提示正常孕妇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妊高征患者ATⅢ活性降低更甚,Fg升高更为明显,提示血液高凝状态更为明显。其中以ATⅢ活性下降最为恒定,86%妊高征患者ATⅢ活性低于同孕周正常孕妇对照组均值减一个标准差,表明ATⅢ活性测定是一项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妊高征实验室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高征孕妇血清 β -hCG水平变化及其与胎盘损害的关系。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4 6例妊高征孕妇和 5 0例正常妊娠孕妇的血清 β-hCG水平 ,对妊高征孕妇胎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 妊高征组血清 β -hC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妊高征组 β-hCG水平升高 (≥ 2M )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妊高征组 β -hCG升高者胎盘病变和胎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均高于 β -hCG未升高者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β -hCG升高可作为诊断和监测妊高征严重程度及判断胎盘损害程度的指标 ,亦可作为预测胎儿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妊高征患者和正常孕妇妊娠晚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妊高征 (PIH )患者和正常孕妇妊娠晚期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CD 370 0SL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对 5 0例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15 0例正常孕妇以及 15 0例正常非孕妇女 (对照组 )血液标本进行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以及红细胞压积 (Hct)检测。结果 妊高征组的MPV、PDW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 (P <0 0 5 ) ,而此二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妊高征组的PLT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三组间的Hct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妊高征患者妊娠晚期由于血小板消耗和破坏增加 ,导致血小板减少 ,MPV、PDW明显增加。检测血小板参数能为临床预测妊高征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钙、肌酐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β-HCG,生化分析法检测钙、肌酐.结果:发现妊高征患者妊娠中期血清β-HCG明显高于无妊高征妇女;中、晚期妊娠的妊高征患者血清钙明显降低,肌酐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0.01),且差异程度与妊高征病情的严重性呈正相关.结论:妊娠中期血清β-HCG可预测妊高征的发生,钙下降是妊高征的预兆,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应用放免法测定妊高征患者及正常妊娠妇女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及P物质(SP)浓度。结果表明,妊高征患者血浆AVP浓度较正常妊娠妇女明显增高,血浆SP浓度较正常孕妇明显降低;妊高征患者治疗后血浆AVP浓度明显降低,SP浓度明显升高;妊高征患者血浆AVP浓度与SP浓度呈负相关,正常孕妇血浆AVP浓度与SP浓度相关不显著。提示血浆AVP和SP比例失调可能是妊高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正常妊娠与妊高征孕妇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正常非孕妇女和正常妊娠孕妇各50例及99例妊高征孕妇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及采用挪威NycoCardReaderⅡ型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检测D-二聚体(D-D)的含量。结果正常孕妇血浆PT、APTT缩短,Fbg及D-D水平增高;妊高征孕妇血浆PT、APTT明显缩短,Fbg及D-D水平明显增高。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三组间TT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妊高征组中,血浆D-D含量随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差异有显著性(Ρ<0.01)。结论正常妊娠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妊高征孕妇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且有血栓形成趋向。产前进行凝血四项与D-D的检测,对指导病情监测和治疗、预防出血及避免DIC发生等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常孕妇和妊高征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参数,为妊高征的预测、诊断建立一个新的窗口。方法:采用无创妊高征血液动力学监测系统(MP-PIH),序贯监测孕早、中、晚期正常孕妇200例,非孕妇80例,妊高征(轻、中、重)患者78例。结果:正常妊娠组比非孕妇组在妊娠早期血液动力学就开始发生变化,MAP、HR、CO、CI升高(P<0.05),而TPR、V下降(P<0.05)。妊高征相比正常妊娠组,MAP、HR、TPR、V均升高,CO、CI下降(P<0.05)。轻度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微循环两者无明显差异,而中、重度妊高征组比正常妊娠组微循环有明显改变,ALK下降、ACT、TM时间延长(P<0.05)。结论:用MP-PIH监测系统有助于围生期心功能及微循环监测及妊高征的筛查与诊断。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脐血浆内皮素与妊高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浆内皮素 (ET)水平与妊高征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分别对 31例妊高征孕妇的新生儿 ,10例正常妊娠妇女的新生儿脐血浆ET水平测定。结果 :妊高征孕妇的新生儿脐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的新生儿 (P <0 .0 5 ) ,但在妊高征Ⅲ度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妊高征引起的ET升高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重要原因之一。无论妊高征的严重程度如何都会引起新生儿血浆ET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孕妇血浆D二聚体(DD)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正常妊娠和妊高征孕妇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与其血液流变学参数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沉(ES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妊高征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妊高征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红细胞压积、全血黏滞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血沉、血浆黏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正常妊娠组与这四项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D二聚体参与了妊高征的发病过程,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并与其血液黏滞度增高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2.
田耕  宋绿荫 《医学综述》2005,11(9):771-77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产科常见的特有的疾病,至今病因未明,目前认为妊高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人类妊娠过程由于增多的凝血因子和部分被抑制的纤溶处于血液高凝状态,因此在临床上产科许多并发症与孕妇血液高凝状态有关。与孕妇凝血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的并发症有妊高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妊高征孕妇心率变异性(HRV)、血压变异性(BPV)和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的改变.方法用无创伤测定和频谱分析方法,检测31名正常妊娠孕妇和19名中、重度妊高征孕妇的HRV、BPV和自发性BRS,数据用SPSS 10.0软件分析.结果妊高征组和正常妊娠组相比,HRV各指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孕妇BPV的低频成分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孕妇(P<0.05),BRS较正常妊娠孕妇降低(P<0.05).结论妊高征孕妇交感神经对血压调节的活动性较正常妊娠孕妇增强;压力反射功能受损可能是妊高征发病过程中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正常妊娠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清脂质的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脂质过氧化作用在正常妊娠时的生理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时的致病机制。方法 应用美国CIBA 5 6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 72 2分光光度计对正常孕妇 178例、妊高征孕妇 2 4 6例、正常晚期孕妇 178例和正常未孕妇女 6 2例 (对照组 )的血清中SOD ,LPO ,NO及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比较。结果 正常妊娠晚期的SOD活性及LPO水平高于非妊娠妇女 (P <0 .0 5 ) ,妊高征患者中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显著高于同期正常妊娠水平 (P <0 .0 5 ) ,而且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升高。妊高征患者NO水平低于正常妊娠妇女 (P <0 .0 5 )。NO水平随妊高征病情进展而逐渐降低。结论 SOD ,LPO ,NO的合成、释放在妊高征的病理变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前瞻性观察了正常孕妇孕期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液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纤维蛋白原(Fg)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正常孕妇孕期ATⅢ活性显著降低,Fg和FDP显著升高,提示正常孕妇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妊高征患者ATⅢ活性降低更甚,Fg升高更为明显,提示血液高凝状态更为明显,其中以ATⅢ活性最为恒定,86%妊高征患者ATⅢ活性低于同孕周正常孕妇对照组均值减一个标准差,表明ATⅢ活性测定是一项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妊高征实验室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h2细胞功能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中变化。方法妊高征患者43例;正常孕妇15例;正常非孕妇女15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植物血凝素刺激下培养72h,采用ELISA方法培养上清液中IL-4和IL-10产生水平。结果与正常未孕组相比,正常妊娠组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水平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01);IL-10水平升高差异显著(P<0.05)。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妊高征患者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水平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1);IL-10水平有下降趋势差异没有显著性;重度妊高征患者IL-10水平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正常妊娠妇女Th2细胞功能增强,而妊高征患者Th2细胞功能下降,推测妊高征的发病可能与Th2细胞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7.
正常妊娠时,血液流变性指标如红细胞压积及血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妊高征的流变学变化有不少报道,用锥板法比较正常孕妇与妊高征孕妇血液流变学较少。现将孕晚期正常孕妇与孕高征孕妇各100例与正常育龄非孕妇女对照,观察正常妊娠晚期及妊高征患者的血粘度与红细胞压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液黏度等指标的变化.方法对80例妊高征患者、36例正常妊娠组和40例正常非妊娠组,应用全自动血黏度仪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低切).温氏法测血沉及红细胞压积.结果中、重度妊高征患者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非妊娠组,并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妊高征组不如中、重度妊高征患者组的全血黏度等指标变化明显.在全血还原黏度(低切)上各个实验组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妊高征患者的血液黏度、血沉及红细胞压积明显升高,而全血还原黏度(低切)没有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血清及脐血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5 0例妊高征孕妇 (妊高征组 )和 80例正常孕妇 (正常组 )的血清及脐血瘦素水平 ,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妊高征孕妇血清瘦素水平为 ( 4 0 .0 2± 8.92 ) μg L ,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的 ( 2 4.67± 5 .2 3 ) μg L(P <0 .0 5 ) ;且重度妊高征孕妇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中度及轻度孕妇 (P <0 .0 5 ,P <0 .0 1)。②妊高征孕妇血清瘦素水平与脐血瘦素水平呈正相关 (r =0 .468,P <0 .0 5 )。③妊高征孕妇血清瘦素水平与舒张压呈正相关 (r=0 .5 3 2 ,P <0 .0 1)。结论 胎盘缺氧是导致妊高征妇女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的主要原因。瘦素水平的高低 ,可反映胎盘缺氧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中大血小板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100例正常妊娠妇女分娩前后、40例妊娠后并发症妇女及45例妊高征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包括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并观察其动态变化情况.结果:孕妇大血小板比率及数量在分娩前后会出现一过性升高(P<0.01),且变化最显著,分娩1周后迅速回复正常;而妊高征及产后并发症患者体内大血小板变化情况与正常妊娠妇女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动态监测孕妇外周血中大血板变化情况简便可行,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其妊娠及产后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