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63岁:因左上肢麻木加重伴左侧肢体无力,以脑梗死收入院。患者7d前开始出现左上肢麻木,以手部为重,在外院给予抗血小板、降纤等治疗2d好转。5d后病情突然加重,左侧肢体进行性无力,上肢为重。患者既往有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1a前患者曾出现左手麻木,左下肢无力,  相似文献   

2.
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0岁,农民,因双上肢无力3个月于2003年1月5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开始出现左上肢无力,未引起重视。3天后右上肢亦出现无力症状,在当地医院未明确诊断,仅给予热敷、针灸等治疗,无效,症状进行性加重,双上肢不能持物,上抬困难,随之出现双侧肩胛肌、三角肌、肱二头肌等近端肌肉的明显萎缩。否认有糖尿病、肾病及外伤病史。酗酒30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65岁,因进行性智力减退,抽搐3个月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视物模糊,记忆力减退,语言迟钝,行为异常而就诊,按“老年性痴呆”给予治疗,病情进行性加重。2个月前在兰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治疗期间出现昏睡,呼之可醒,大、小便失禁,双上肢阵发性抽动,此后昏迷渐加深,呼之不醒,  相似文献   

4.
冯向营  迟海涛 《山东医药》2010,50(32):15-15
患者女,32岁,因“双下肢发作性无力僵硬2个月余”收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无力、发硬,症状进行性加重,2—3d后出现左下肢无力,双下肢发紧、僵硬,1周后已无法行走。曾在当地医院给予抗炎补液治疗,效果欠佳,头胸椎MRI未见异常,治疗1周后出院,病情无好转。来我院门诊以“双下肢无力原因待查”收入院。  相似文献   

5.
徐竹  张艺凡  黄赤 《山东医药》2010,50(28):117-117
患者男,19岁,因“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10d”入院,病前1周有受凉史,入院前10d感双下肢麻小,继之无力,逐渐加重,不能单独行走,以后渐累及双上肢,同时出现双侧面瘫、饮水呛咳,四肢腱反射消失,脑脊液(CSF)检查示蛋内-细胞分离。入院诊断: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给予丙种球蛋白、甲强龙冲击治疗,辅以营养神经,但病情无缓解,血生化示尿酸异常升高,EB病毒抗体阳性。血液科会诊骨穿后考虑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后因病重不治身亡。  相似文献   

6.
患女性,50岁,因“多汗、消瘦2年,双下肢酸困、乏力5月,加重1月”入院。患于入院前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多汗、怕热、心慌等不适症状,未行进一步检查及治疗。2003年8月上述症状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行B超提示“胆囊结石”行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3天后出院。术后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且进行性加重,出现双下肢发凉、酸困、无力等症状,未行任何检查及治疗。于2004年3月出现进行性下蹲后不能站起,行路困难等症状。[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80岁。因四肢进行性乏力5 d于2006年2月9日入院。患者从2006年2月4日始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双下肢乏力,进行性加重,逐渐不能行走,乏力向上漫延至双上肢。既往史:因胆石症曾胆囊切除。2005年发现糖尿病,口服“阿卡波糖”治疗,血糖控制平稳;2005年12月行前列腺切除术,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入院查体:体温36 .2℃,呼吸16次/min,血压130/90mmHg,嗜睡,能正确回答问题,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未触及肿大、结节,听诊无杂音;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6次…  相似文献   

8.
戚晓昆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11):876-878
患者男,34岁。因“头痛、头晕、左侧肢体无力5个月余,双眼视物不清,四肢力弱3个月余,加重10d”于2004年3月9日入院。患者于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阵发性,以右侧为著,伴头晕,每次发生持续约10min,以后症状逐渐加重,伴左侧肢体无力,曾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2岁.主因四肢肌肉疼痛伴无力1个月于2010年3月18日入院.2010年2月患者因"血脂高"服用非诺贝特约10d后出现双下肢近端肌肉疼痛,无力,并逐渐累及双上肢.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致日常生活困难.入院前2周在外院诊断为"多发性肌炎"(肌酸激酶648 U/L),给予泼尼松60 mg/d,地塞米松5 mg/d静脉滴注,疗效差.  相似文献   

10.
病历摘要患者女,37岁。因四肢麻木无力伴晕倒发作3年,进行性加重伴全身无力1年于2010年10月12号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站立后黑曚及晕厥发作,并出现双下肢乏力,2个月后感觉双手发麻,并逐渐出现上肢无力症状和爬楼梯困难,之后以上症状进行性加重,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及腹胀,  相似文献   

11.
病例:患儿,男,10岁,因双上肢不自主运动、行走不稳4个月于1年前入院。患儿4个月前开始出现双上肢不自主扭动,手指呈指划动作,以右上肢为重,影响进食及日常活动;伴行走不稳,行走时右下肢抬高,以脚尖着地,容易摔  相似文献   

12.
倒1 患者男.19岁:因“头痛并右耳听力下降7个月,右侧肢体无力3个月,进行性加重并二便失禁2周”收入院。既往体健。家族史无特殊。体检:神志清,精神差,言语含糊不清,强迫头位,双睑下垂,双眼底视乳头边界不清,双眼轻度外展位,内收及上下视不能,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性,10岁,腹痛10 d,腹胀4 d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0 d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为脐上阵发性隐痛,可自行缓解,伴呕吐,非喷射性。4 d前出现腹胀,进行性加重,无气促及呼吸困难。入院查体:体温37·1℃,神志清楚,唇色稍苍白,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膨隆,叩诊浊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6岁。因进行性双眼视物不清50d,反应迟钝伴记忆力减退20d而入院。患者入院前7周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双眼视物成双,视物变形,进行性加重。入院前3周出现言语迟缓、反应迟钝、嗜睡、能唤醒,伴记忆力减退,虽能坚持上班,但经常回家找错门。入院前2周出现言语减少、言语不清,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85岁,因头晕2周,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2d,于1998年8月14日入院。入院前2周出现头晕、眼花,脑系科查体发现左侧病理征( ),当时做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考虑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门诊给活脑灵静脉滴注,10d后头晕减轻。入院前2d觉双下肢无力,且逐渐加重以致行走困难,需2人搀扶,再次到我院就诊。查体发现左侧鼻唇沟浅,左下肢痛觉减退,左下肢肌力Ⅴ^-级,左Chaddock征( )。急做头颅CT,示右基底节区可疑腔隙性梗死灶,以“脑供血不足”收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68岁。因反复言语障碍伴四肢无力10d于2005年2月21日入院。患者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胆囊炎胆囊切除史。入院前半个月因高血压一直口服寿比山,每天晨起1片。患者于10d前进食晚饭后自觉口舌不灵活,讲话含糊不清,言语障碍,自觉四肢疲乏无力,且进行性加重,双手不能持物及上举,下肢不能直立与行走,感胸闷不适。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6岁。因“双上肢无力1个月,活动时心悸气短2周”。于2005年6月28日住我院。患者于1个月前双上肢近端抬举费力,近2周来快速步行时心悸气短,咯少量白色泡沫痰,低热,纳差,近3个月体重下降约10kg。既往史:1个半月前头面颈肩部出现红色皮疹,在外院诊断为“日光性皮炎”治疗无效。否认慢性病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70岁,因言语不清并进行性加重5d,于2007年5月1日入院。患者于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清并进行性加重,伴双手精细动作不协调,记忆力轻度下降,无意识障碍,定向力无改变,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模糊及听力障碍。2007年4月30日查颅脑MR示:①左侧额叶不规则形2.0cm×1.5cm长T1长T2异常信号灶,边缘呈等T1等T2异常信号,FLATR呈略等信号,  相似文献   

19.
秦征东 《山东医药》2007,47(23):3-3
患儿男,4岁。因面部、耳后疱疹5d入院。患儿半月前曾因外伤后头痛、抽搐于外院按“外伤性癫痫”予苯巴比妥口服,10d后面部、耳后出现疱疹并逐渐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查体:体温38.3℃,脉搏104次/min,呼吸20次/ min;面部、双耳后、双手、双上肢及胸背部可见多处疱疹,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9岁,主因“双眼睑下垂2个月,加重伴饮水呛咳1个月”于2004年9月29日入院。2个月前打工时自感鼻塞、流涕、乏力、全身不适,未经任何治疗上述症状消失。继之出现双眼睑下垂、复视。在当地某医院眼科诊治,以“双眼睑下垂原因待查:肌源性?”门诊予静脉点滴路路通,阿奇霉素(剂量不详)球结膜下注射(用药不详)治疗。1周后复视消失,余症状无改善。1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伴饮水呛咳,咀嚼无力,言语不清,无晨轻暮重现象。2d前回原籍某医院神经内科再次就诊,考虑多发性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