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醒脑静注射液对感染性发热退热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36例感染性发热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对症治疗,与未用醒脑静常规治疗的28例感染性发热患者相对照,结果应用醒脑静可减少感染性发热患者发热持续时间,缩短病程,另外应用醒脑静退热全部患者均未出现厥发与大汗虚脱现象,相对于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非甾体类解热止痛因用药不当易引起患者大汗虚脱,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 6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33例,对照组 30例,两组均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 26例,有效 6例,无效 1例;对照组显效 13例,有效 12例,无效 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头痛及呕吐消失时间、意识清醒时间、惊厥控制时间、肢瘫恢复时间以及锥体束征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全部病例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是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王海华  李珍  瞿炬 《海峡药学》2011,23(4):132-133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来疗效.方法 6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疗程为28天.结果 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血肿吸收情况、催醒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50例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病毒性脑炎92例病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按病情给予脱水、利尿等降颅压和激素、抗炎、抗病毒及神经营养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qd,疗程15d。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基本治愈率74%,对照组36%,2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或体征缓解消失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缓解消失率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一过性心悸1例、恶心1例,均较轻。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刘望开 《海峡药学》2014,(3):104-105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酒精、安眠药及有机磷急性中毒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重度中毒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醒脑静注射液静滴,每日1次。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能明显缩短昏迷时间,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儿童感染性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07年6月住院的61例1~13岁高热患儿,病程均>3天,体温峰值均>39.5℃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醒脑静注射液(大理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Z53021640)0.4~0.6ml/kg,用5%葡萄糖液稀释后静滴,每日1次,疗程3~5天,3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儿童感染高热疗效肯定,作用持久无反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ACI)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急性脑梗塞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25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对照组为7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脑梗塞急性期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楚永清 《儿科药学杂志》2009,15(6):35-36,44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10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0.4~0.6 mL/(kg·次)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7~10 d为一疗程.结果:醒脑静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0.45,P<0.05).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头痛及呕吐消失时间、嗜睡及昏迷停止时间,治疗组分别为(3.5±0.85)d、(2.39±0.46)d、(1.43±1.23)d、(2.11±0.90)d、(1.14±0.24)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63±1.10)d、(4.06±0.80)d、(2.41±0.75)d、(3.93±1.21)d、(2.20±0.39)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肢体瘫痪恢复时间两组分别为(16.5±2.1)d、(17.33±2.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佐治儿童病毒性脑炎疗效好,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流变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在改善血液流变性、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并能改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及其对血气分析结果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加用醒脑静结合治疗肺性脑病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5mg·kg-1·d-1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1·d-1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均连用3~5d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咽痛和咳嗽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选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用痰热清注射液每次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静脉注射,1次/d;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注射液0.5 g/次,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2组,平均每组40例,对照组儿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67.6%,有效率为89.4%,治疗组治愈率为90.4%,有效率为96.8%;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具有退热快,有效率高,不反弹,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具有较好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柴胡解表冲剂治疗孕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柴胡解表冲剂(柴胡、桂枝、连翘、白芍、黄芩各10 g,银花30 g)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69例,同时与169例无糖型感冒清热冲剂对照组对照.结果 治疗组痊愈44例,显效62例,有效4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91.12%;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44例,有效46例,无效73例,总有效率5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柴胡解表冲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感染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炎、支气管扩张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患者随机分为痰热清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发热、咳嗽、咳痰的临床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5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1%,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结论痰热清足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早期退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92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46例。2组均采用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病毒唑注射液治疗;试验组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6%高于对照组的90.4%,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早期退热,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开灵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清开灵治疗本病54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7%,明显优于对照组70.4%,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效果良好,疗程中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昕  刘锦森 《中国药房》2011,(8):701-702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热、鼻塞、咳嗽、头痛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9.
周旻昱  刘腾 《药品评价》2014,(6):35-36,39
目的:评价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6例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儿童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静脉滴注。3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3天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2%,90.0%,P=0.42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体温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3%,80.0%,P=0.0310);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症状。结论:用药3天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体温疗效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醒脑静脉注射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脉注射射液,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改良爱丁堡一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odified Edinburgh 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MESSS)的评定。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MES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醒脑静脉注射射液对急性期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