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蜕膜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表达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斑点杂交和图象分析技术检测自然流产小鼠模型CBA/J×DBA/2蜕膜TGF-βmRNA表达情况(n=8),以正常妊娠小鼠模型CBA/J×BALB/c为对照(n=8).结果自然流产模型组胚胎丢失率为30.00%(15/50),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小鼠模型组的4.54%(3/66),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然流产模型组蜕膜中TGF-β mRNA表达的扫描灰度为44.52±9.28,明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的117.97±3.1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蜕膜TGF-β mRNA表达异常在自然流产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CD80 /CD86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自然流产小鼠模型CBA/J×DBA/ 2脾脏及肠系膜淋巴结内 (MLN)抗原递呈细胞MΦ表面CD80 /CD86的表达情况 (n =10 ) ,以正常妊娠小鼠模型CBA/J×BALB /c为对照 (n =5 )。结果 :1、自然流产模型组脾脏内表达CD80MΦ含量为 1.82±0 .4 1% ,与正常妊娠模型组的 1.64%± 0 .61%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表达CD86MΦ含量在自然流产模型组中为 2 .34%± 0 .67% ,明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的 5 .98%±2 .4 3% (P <0 .0 5 ) ;2、自然流产模型组MLN内表达CD80MΦ含量为 10 .2 0 %± 5 .4 2 % ,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模型组 1.5 8%± 0 .7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表达CD86MΦ含量在自然流产模型组中为 1.4 6%± 0 .5 7% ,明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 3.96%± 0 .39% (P <0 .0 0 1)。结论 :抗原递呈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 /CD86的表达异常在自然流产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蜕膜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表达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斑点杂交和图象分析技术检测自然流产小鼠模型CBA/J×DBA/2蜕膜TGF-βmRNA表达情况(n=8),以正常妊娠小鼠模型CBA/J×BALB/c为对照(n=8).结果:自然流产模型组胚胎丢失率为30.00%(15/50),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小鼠模型组的4.54%(3/66),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然流产模型组蜕膜中TGF-β mRNA表达的扫描灰度为44.52±9.28,明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的117.97±3.1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蜕膜TGF-β mRNA表达异常在自然流产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IL-4与IL-10对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和CXCR3的选择性诱导对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胚胎丢失率的影响,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CXCR3在诱导妊娠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自然流产小鼠模型与正常妊娠小鼠模型,观察细胞因子IL-4与IL-10对CCR3、CCR5、CXCR3的选择性诱导作用,用双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正常妊娠模型组孕鼠(CBA/J×BALB/c)、自然流产模型无干预组孕鼠(CBA/J×DBA/2)、自然流产模型IL-4免疫组孕鼠、自然流产模型IL-4+IL-10联合免疫组孕鼠和自然流产模型-生理盐水(NS)免疫组孕鼠中外周血CD4+T细胞CCR3、CCR5、CXCR3等3类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率,并观察各组孕鼠胚胎丢失率。结果:(1)流产模型无干预组胚胎丢失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4免疫组、IL-4+IL-10联合免疫组胚胎丢失率皆明显低于NS组与流产模型无干预组(P<0.01,P<0.01);(2)自然流产模无干预组外周血CD4+T细胞CCR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1),而CCR5、CXCR3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1);转输IL-4、IL-4+IL-10后CCR3表达率明显上调、CXCR3表达率明显下降,均与流产模型无干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此外,IL-4+IL-10联合免疫组外周血CD4+T细胞上CCR5表达率也明显低于流产模型无干预组(P<0.05),但IL-4免疫组与流产模型无干预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D4+T细胞上CCR3、CCR5、CXCR3表达异常可能在自然流产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IL-4与IL-10联合作用可能通过诱导CCR3高表达,抑制CCR5与CXCR3表达来诱导妊娠免疫耐受,降低胚胎丢失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建立研究组自然流产小鼠模型(CBA/J×DBA/2)和对照组正常妊娠小鼠模型(CBA/J×Balb/c),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绒毛、蜕膜组织中TSLP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TSLP、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调节性T细胞(Treg)表面FoxP3的表达。结果:RT-PCR法检测自然流产模型组绒毛组织中TSLP的表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法分析显示自然流产模型组绒毛、蜕膜组织中TSLP的表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5);ELISA法检测自然流产模型组血清中TSLP、IL-4的表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5),而IFN-γ的表达较正常妊娠模型组未见明显增高(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自然流产模型组CD4+CD25+Treg和FoxP3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5)。结论:TSLP明显降低,可能是导致URSA患者母胎界面免疫耐受异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CBA/J×DBA/2小鼠配对组合作为反复自然流产模型的生殖力特点,及其与母胎交界CD80表达间的关系,并研究淋巴细胞免疫治疗(lymphocyte immunotherapy,LIT)对CD80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对CBA/J×DBA/2小鼠的生殖力特点进行为期120d的观察,并与生殖力正常的4种对照组进行比较。另计算15对CBA/J×DBA/2小鼠孕13d的胚胎吸收率,并用CD80-FITC和CD45-PE双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D80细胞在母胎交界面的构成比。为了明确CD80~+细胞的身份,检测了CD3、DX5(NK细胞)和MHC-Ⅱ在CD80细胞群中的表达水平。此外,检测LIT组与未治疗组CBA/J×DBA/2小鼠胚胎吸收率和CD80细胞的阳性率。结果:CBA/J×DBA/2小鼠的流产特点是为孕10d左右的反复流产。CBA/J×DBA/2小鼠孕13d的胚胎吸收率显著高于BALB/c×DBA/2小鼠(30.8%±16.6%vs.7.7%±6.7%,P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在早孕绒毛滋养细胞和蜕膜中的表达及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对孕 3月内 2 0例正常妊娠、2 0例第 1次自然流产 (SA)和 15例反复自然流产 (RSA)的绒毛和蜕膜组织应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结果 :正常早孕绒毛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和蜕膜中的凋亡指数分别为 7.2 1± 1.2 4、8.89±2 .5 2和 7.70± 0 .82 ;SA组为 15 .4 0± 6 .5 9、2 5 .83± 6 .83和 32 .0 3± 3.2 7;RSA组为 18.77±8.2 2、34.0 2± 13.4 9和 34.96± 5 .4 6。增殖指数在正常早孕绒毛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和蜕膜中为 6 4 .13± 5 .90、0和 6 2 .0 8± 4 .76 ;SA组为 6 7.0 2± 6 .79、36 .13± 3.5 6和 6 4 .94± 4 .6 0 ;RSA组为 6 8.6 7± 8.4 5、33.6 7± 4 .0 8和 6 3.99± 5 .5 4。即孕 3月内正常妊娠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均有一定量的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存在。SA与正常早孕相比绒毛和蜕膜中的细胞凋亡均明显增加 (P <0 .0 1) ,RSA合体滋养细胞凋亡也较SA明显增加 (P <0 .0 5 ) ;细胞滋养细胞和蜕膜中的细胞增殖在自然流产与正常妊娠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平衡与妊娠维持?  相似文献   

8.
Zhao A  Lin Q  Bao S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5):287-290
目的 观察口服卵清蛋白 (OVA)和滋养细胞膜抗原 (TMA)诱导小鼠妊娠免疫耐受效果 ,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口服免疫疗法。方法 建立自然流产小鼠模型CBA/J×DBA/ 2 ,分不同剂量观察经口服途径给妊娠CBA/J小鼠OVA和TMA1、TMA2 3种抗原后胚胎丢失率的变化。实验分为 4组 :(1 )口服抗原 (即OVA、TMA1和TMA2 )免疫组 :分为低剂量单次 (即OVA 2 0 μg× 1次 ,TMA1和TMA2均为 50 0 μg× 1次 )、低剂量 5次 (即OVA 2 0 μg× 5次、2 0 0 μg× 5次、2mg× 5次 ,TMA1和TMA2均为 50 0 μg× 5次、1mg× 5次、2mg× 5次 )和高剂量单次 (即OVA 2 0mg× 1次 ,TMA1和TMA2均为 8mg× 1次 ) ;(2 )另设 3个对照组 ,即未免疫组 (未予任何处理 )、主动免疫组 (腹腔注射雄性BALB/c小鼠脾细胞 )和空白对照组 (口服生理盐水 )。结果  4组小鼠的胚胎丢失率分别为 :未免疫组 2 9% ,主动免疫组 8% ,空白对照组 2 8% ;口服抗原免疫组中 ,口服OVA 2 0 μg× 1次、2 0 μg× 5次、2 0 0 μg× 5次、2mg× 5次、2 0mg× 1次者分别为 2 6 %、6 %、1 0 %、4 %和 1 0 % ,口服TMA1及TMA2 50 0 μg× 1次、50 0 μg× 5次、1mg× 5次、2mg× 5次、8mg× 1次者分别为 2 2 %及 2 6 %、2 3 %及 4 %、2 7%及1 1 %、2 7%及 3 %、2 4 %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过继转移FasL基因修饰的树突细胞(DC)对小鼠自然流产模型胚胎丢失的影响,探讨它在诱导妊娠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构建鼠源FasL(mFasL)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FasL,用电转染法将它转染给DBA/2雄鼠骨髓来源的DC,将转染成功的mFasL-DC于交配前经腹腔注射给CBA/J母鼠。实验动物分为6组:(1)正常妊娠模型组(CBA/J×BALB/c);(2)未添加干预的流产模型组(CBA/J×DBA/2);(3)转输DC培养基(DCCM)的流产模型组;(4)转输单纯DC(DC)的流产模型组;(5)转输转染空质粒DC的流产模型组;(6)转输转染mFasL质粒DC的流产模型组,于妊娠第12~14天观察孕鼠胚胎丢失率。结果:转输mFasL-DC后孕鼠胚胎丢失率明显低于未添加干预或转输DC培养基的流产模型组(P<0.01),与转输单纯DC或带空质粒的DC组相比,其胚胎丢失率也明显下降(P<0.05),它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胚胎丢失率无显著差异(P>0.05);转输单纯DC或空质粒的DC组与未添加干预流产模型组相比胚胎丢失率有所下降,但没有统计学差异;转输DC培养基组与未加干预组之间胚胎丢失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过继转移mFasL-DC能诱导妊娠免疫耐受,降低小鼠自然流产模型孕鼠胚胎丢失率。  相似文献   

10.
协同刺激分子CD86在母-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协同刺激分子CD86在母 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自然流产模型(CBA×DBA/ 2 )及正常妊娠模型 (CBA×BALB/c)。两种模型分别再分为 3个组 :(1)以大鼠的IgG为对照的对照组 ;(2 )于妊娠第 4、6、8、10天 ,分别给CBA孕鼠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单克隆抗体的多次干预组 ;(3)仅于妊娠第 4天 ,给CBA孕鼠单次腹腔注射抗CD86单克隆抗体的单次干预组。每次腹腔注射的抗体剂量均为 10 0 μg。于妊娠第 14天计算各组胚胎吸收率。 结果  (1)自然流产模型与正常妊娠模型的对照组胚胎吸收率分别为 2 7 78%和 8 42 %。 (2 )于妊娠第 4、6、8、10天腹腔注射抗CD86单克隆抗体后 ,自然流产模型的多次干预组胚胎吸收率下降至 9 6 8% (P <0 0 5 ) ;而正常妊娠模型的多次干预组胚胎吸收率上升至 13 5 4% (P >0 0 5 )。 (3)妊娠第 4天单次腹腔注射抗CD86单克隆抗体 ,自然流产模型单次干预组的胚胎吸收率下降至 7 14% (P <0 0 0 1) ;而正常妊娠模型单次干预组的胚胎吸收率上升至 11 39% (P >0 0 5 )。结论 妊娠早期 ,尤其在胚胎对母体的致敏阶段 (着床期 ) ,阻断母 胎界面的CD86协同刺激信号 ,将诱导母体对胚胎的免疫耐受 ,从而减少胚胎吸收 ,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及其受体(TβR)在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TGF- β1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ET)后流产及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连接法,检测10例IVF -ET后流产患者(IVF- ET组)和20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自然流产组)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TGF -β1及TβR(Ⅰ、Ⅱ型)表达情况,其表达水平以阳性染色部位的吸光度(A)值表示,并与20例人工流产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TGF- β1及TβR在早孕绒毛滋养细胞、蜕膜组织腺体及间质细胞中均有阳性染色, 3组表达部位相同。TGF β1在IVF ET组蜕膜及绒毛组织中表达水平(A值,中位数,下同)分别为0 167、0 .199,自然流产组为0 .198、0 .201,对照组为0 .277、0 .274;TβR Ⅰ在IVF- ET组蜕膜及绒毛组织中表达水平为0 144、0 150,自然流产组为0 .202、0. 201,对照组为0 .238、0 .281;TβR Ⅱ在IVF ET组蜕膜及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0 .199、0 .145,自然流产组为0. 153、0 .156,对照组为0 .300、0 .301。上述指标,IVF -ET、自然流产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TGF -β1及TβR在IVF- ET后流产及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下降,在IVF- ET后流产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对母胎界面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调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正常妊娠模型(CBA/J×BALB/c)和自然流产模型(CBA/J×DBA/2J)CBA孕鼠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各10只)于孕d 4、d 6、d 8腹腔注射大鼠IgG;干预组(各10只)于孕d 4、d 6、d 8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 mAb。孕d 9竞争性半定量RT-PCR测定各组母胎界面组织中Th1型(IL-12、IFN-γ)/Th2型(IL-4、IL-10)细胞因子转录水平;孕d 12比较两种模型各组的胚胎吸收率。结果:正常妊娠模型中,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对母胎界面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水平及妊娠预后均无显著影响(P>0.05)。自然流产模型中,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能够升调节母胎界面局部Th2型而降调节Th1型细胞因子转录水平,并显著改善其妊娠预后(P<0.05)。结论:于孕早期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能够调控母胎界面局部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形成维持正常妊娠所需的Th2型免疫偏倚,诱导母胎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基因在子宫蜕膜及绒毛组织中的表达与反复自然流产 (RSA)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对 2 0例RSA患者和 30例正常妊娠妇女子宫蜕膜和绒毛组织进行LIFmRNA检测。结果 :RSA组蜕膜组织中LIFmRNA的表达水平为 0 5 12± 0 32 6 ( x±s,下同 ) ,正常妊娠组为 1 345± 0 885 ,RSA患者蜕膜组织中LIFmRNA表达显著性降低 (P <0 0 5 ) ;RSA组绒毛组织中LIFmRNA的表达水平为 0 6 0 1± 0 10 5 ,正常妊娠组为 1 75 9± 0 318,前者较后者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LIF对妊娠的维持可能起一定的作用。LIF基因表达减弱可能是导致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妊高征患者胎盘滋养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胎盘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的定位 ,检测滋养细胞中TGF β1mRNA的表达水平 ,评估TGF β1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对 30例正常孕妇、2 5例妊高征孕妇的胎盘组织进行TGF β1定位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正常妊娠滋养细胞 6例、妊高征滋养细胞 6例中TGF β1mRNA表达水平 ,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 )胎盘TGF β1主要位于绒毛小叶的合体滋养细胞及细胞滋养细胞 ;(2 )与正常组比较 ,妊高征组胎盘TGF β1的平均光密度显著增加(P <0 .0 5) ;(3)与正常滋养细胞比较 ,妊高征滋养细胞TGF β1mRNA的表达强度显著增强(P <0 .0 5)。结论 :胎盘组织中TGF β1主要位于胎盘小叶的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 ,胎盘滋养细胞合成TGF β1的增多与妊高征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徐倩  谭毅  张倩  罗文萍  谭冬梅 《生殖与避孕》2010,30(1):15-20,25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在子宫内膜蜕膜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①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观察BMP-7的mRNA和蛋白在妊娠第5~8日小鼠子宫中的表达情况;②原代培养小鼠子宫基质细胞,用孕酮(P4)、E2和cAMP诱导蜕膜化的同时分别加入1ng/ml、10ng/ml、100ng/mlBMP-7重组腺病毒,Westernblotting检测催乳素(PRL)的表达。结果:①BMP-7mRNA在妊娠第5~8日小鼠子宫着床位点的表达高于着床旁组织(P<0.01),且在着床点的表达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逐渐增强(P<0.05)。BMP-7蛋白在妊娠第5日、第6日分别表达于植入胚胎周围的基质细胞和初级蜕膜带,第7日、第8日时主要表达于次级蜕膜带以及植入位点系膜侧基质细胞。②在小鼠子宫基质细胞的蜕膜化过程中,BMP-7重组腺病毒组的催乳素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其中10ng/ml组增加最明显(P<0.01)。结论:BMP-7蛋白具有促进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化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阻断协同刺激分子———CD80 和CD86对自然流产模型孕鼠妊娠结局及孕鼠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免疫耐受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雌性小鼠 (CBA/J)分别与BALB/c及DBA/2两种雄性小鼠合笼交配 ,分别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J×BALB/c( 2 0只 ,对照组 )和自然流产模型CBA/J×DBA/2 ( 2 0只 ,研究组 )。CBA/J小鼠于妊娠第 4天 (着床期 )腹腔分别注射大鼠同型IgG 0 2mg( 10只 ) ,或大鼠抗小鼠CD80 和CD86单克隆抗体 ( 10只 )。妊娠第 9天 ,采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分析孕鼠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增殖能力 ,并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 2(IL 2 )水平 ,以研究脾脏细胞母 胎免疫耐受状态 ;妊娠第 14天观察两组的胚胎吸收率。结果  ( 1)研究组中 ,腹腔注射大鼠IgG的孕鼠胚胎吸收率为 2 4 3% ,而注射大鼠抗小鼠CD80 和CD86单克隆抗体的孕鼠胚胎吸收率为 9 8%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 2 )应用大鼠抗小鼠CD80 和CD86单克隆抗体 ,使妊娠 9d的孕鼠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增殖能力及IL 2水平显著下降(P <0 0 5 )。结论 孕早期阻断协同刺激分子 ,可诱导产生孕鼠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免疫耐受 ,从而使自然流产模型孕鼠的妊娠结局达到正常妊娠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蛋白在早期自然流产发生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早期自然流产和早期正常妊娠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HDAC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示:HDAC1主要定位于绒毛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和子宫蜕膜细胞、腺上皮细胞的胞核;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HDAC1的表达强度低于早期正常妊娠组,而蜕膜组织中,早期自然流产组织HDAC1的表达强度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Westernblot示: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HDAC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1.38±0.63,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1.92±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期自然流产蜕膜组织中HDAC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1.02±0.53,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0.7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AC1在早期自然流产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在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TNF-α及TGF-β1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胎盘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的异常表达。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30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自1然流产组)、25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25例正常未妊娠妇女(未孕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TNF-αmRNA和TGF-β1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绒毛和蜕膜组织内TNF-α及TGF-β1表达强度。结果:三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TNF-αmRNA相对含量分别为21.1±9.4%、68.6±14.1%、97.0±11.6%,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GF-β1mRNA相对含量分别为21.5±9.4%、95.7±12.9%、87.0±13.8%,组间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然流产组细胞滋养层细胞及合体滋养层细胞表达TNF-a均显著强于人工流产组(P<0.01);自然流产组合体滋养层细胞表达TGF-β1显著低于人工流产组(P<0.01)。结论: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F-α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细胞滋养层细胞及合体滋养层细胞表达TNF-α均显著强于人工流产组,提示TNF-α可能在母胎界面局部发挥作用并导致流产。②正常早期妊娠妇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GF-β1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未妊娠妇女显著升高,提示TGF-β1对妊娠维护起重要作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单个?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氮与妊娠早期人巨细胞病毒宫内活动性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ng H  Wen L  Ling X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11):663-665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与妊娠早期人巨细胞病毒 (HCMV)宫内活动性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既往有自然流产、死胎、胎儿畸形、胎儿生长受限等异常妊娠史并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 81例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其胎盘绒毛组织HCMV mRNA的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其血清HCMV IgM ;原位杂交法检测其蜕膜巨噬细胞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 mRNA的表达并行定量分析。结果  (1) 81例孕妇中有 6例胎盘绒毛组织HCMV mRNA阳性 ,14例血清HCMV IgM阳性 ,阳性率为 17 3 % (14/ 81)。依据HCMV mRNA与HCMV IgM检测结果 ,81例孕妇分为 3组 :Ⅰ组 :HCMV mRNA与HCMV IgM均阳性 5例 ,其宫内传播率为 3 5 7% (5 / 14) ;Ⅱ组 :HCMV mRNA阴性而HCMV IgM阳性 9例 ;Ⅲ组 :HCMV mRNA与HCMV IgM均阴性 66例。另有 1例HCMV IgM阴性者其胎盘绒毛组织HCMV mRNA阳性。 (2 )Ⅰ组患者蜕膜iNOS mRNA呈强表达 ,其吸光度值为 0 412±0 0 19,明显高于Ⅱ组的 0 172± 0 0 3 3与Ⅲ组的 0 167± 0 0 3 3 ,Ⅰ组与Ⅱ组及Ⅲ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Ⅱ组与Ⅲ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1例HCMV IgM阴性而胎盘绒毛组织HCMV mRNA阳性者 ,蜕膜iNOS mRNA也呈强表达 ,其吸光度值为 0 40 3。结论 一氧化氮可  相似文献   

20.
TGF-β对卵巢癌细胞生长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 14株卵巢癌细胞系中TβRⅡ、Smad4、CDC2 5A和C myc的表达情况 ,并确定这些基因的表达与TGF β去敏感的相关性。 方法 :用MTT法检测TGF β抑制卵巢癌细胞系生长的情况 ,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卵巢癌细胞中TβRⅡ、Smad4、CDC2 5A和C myc的mRNA水平。结果 :14株卵巢癌细胞系中均有TβRⅡ表达 ;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 ,10株卵巢癌细胞系中Smad4表达下降 ,9株中CDC2 5A过度表达 ;在致瘤性细胞系中CDC 2 5AmRNA过度表达者占 88% (8/ 9) ,在非致瘤性细胞系中 ,仅占 2 0 % (1/ 5 ,P <0 .0 5 ) ;所有卵巢癌细胞系中均无C myc过度表达。结论 :卵巢癌细胞系对TGF β去敏感的可能原因是 :诱导生长抑制的转导子Smad4表达下降 ,和 (或 )CDC2 5A过度表达 ,并且这种过度表达与卵巢癌细胞系致瘤性增强相关 ,TGF β去敏感与TβRⅡ缺乏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