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沈雪艳  张国华 《河北医药》2014,(18):2770-2771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其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年内妊娠28-36+6周早产患者的病因及新生儿预后,并分为28-33+6周、34-36+6周2组,进一步分析不同组早产的病因。结果早产发生与胎膜早破、重度子痫前期、多胎妊娠等关系密切,且不同组发生早产的主要原因不同。2组中早产与妊娠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产前检查次数呈负相关(P〈0.05)。早产儿的死亡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早产儿的病死率与孕周密切相关,孕周越小病死率越高。做好早产预测,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是降低早产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减少医源性早产,改善母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的397例医源性早产病例。结果子痫前期、前置胎盘和妊娠期糖尿病为引起医源性早产的最常见原因,随着孕周及胎儿体质量的增加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下降。在有规律产前检查的病例中,孕母的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病死率均明显降低。结论加强避孕宣教,孕期保健,产前检查可有效控制医源性早产率。积极的促胎肺成熟,促胎儿生长治疗,加上产儿科的密切配合可明显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干预性早产的发生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51例干预性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产发生率为7.5%,其中干预性早产占44.8%.干预性早产组的剖宫产率为93.4%.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干预性早产的首位因素,其次是产前出血(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儿窘迫、胎膜早破、臀位、双胎妊娠、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妊娠合并心脏病等.定期行产前检查的病例中,早产儿死亡率明显降低,有计划地应用促胎肺成熟药物并加强产后新生儿护理,可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和死亡率.结论 定期产前检查、适时干预能改善早产结局,提高早产儿存活率,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相关因素,分娩时机、方式及早产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胎膜早破、中重度妊高征、多胎妊娠、前置胎盘是引起早产最常见的因素;胎龄愈小,早产儿存活率愈低;早产组行剖宫产或阴道分娩其早产儿的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产组无期待治疗者的新生儿窒息率高于有期待治疗者(P<0.05).结论积极预防胎膜早破,加强产前保健,对高危妊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预防早产的重要措施,产前期待治疗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早产的病因并对新生儿的结局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住院分娩的孕周在28~41周的早产产妇55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分娩,共计涉及到早产儿55例,对于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早产的病因,并且对新生儿的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导致产妇出现早产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最为常见的病因是胎膜早破和子痫前期,而治疗性早产新生儿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肺炎的发病率要高于自然早产新生儿,同时感染和高胆红素血症要低于自然早产新生儿。随着胎龄和出生体质量的不断增加,放弃治疗以及自动出院、病死率等有所下降,存活率大大升高,本研究不存在新生儿死亡情况,所有新生儿均顺利分娩,并且存活。结论产科医师需要对导致早产的原因进行掌握,要尽可能的延长孕周和出生的体质量,这能够有助于降低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可以更好的改善早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PPROM)的原因,分析围产儿的并发症,寻找终止妊娠原时机。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6月间儿2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PPROM占分娩总数的1.61%,占胎膜早破的10.6%,流产引产、感染为主要因素,在处理上积极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续到孕24周以上,并争取促胎肺成熟治疗,减少新生儿RDs发生。同时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旦出现感染征象,不论胎龄高低均终止妊娠。结论恰当处理PPROM,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早产并胎膜早破正确的处理方法,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218例早产并胎膜早破病例从发病的原因、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感染、臀位、多胎、既往不良孕育史、性交等为早产并胎膜早破的主要病因;妊娠28~34周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妊娠34^+~37周者。结论应重视产前检查及保健,积极预防早产并胎膜早碱对于妊娠28~34周早产并胎膜早破的病例进行预防感染、抑制宫缩、促胎肺成熟的期待治疗,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可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聂蕾 《中国医药指南》2014,(17):261-262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医源性早产对母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36例ICP患者,其中医源性早产52例,足月分娩163例,分别统计ICP医源性早产和足月分娩患者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及母儿的并发症,进行临床结局对比分析。结果 ICP医源性早产组和足月分娩组比较分娩孕周及分娩方式差异有显著性,且医源性早产组的羊水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妊娠组。结论 ICP医源性早产虽然避免了死胎的发生,但是围生儿预后并无改善。因此不能一味追求降低ICP围生儿病死率而忽视早产本身对于围生儿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早产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早产是围生医学巾的一个重要、复杂而又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早产儿由于器官功能不成熟和免疫功能不完善,产生许多并发症而生存率低下。虽然围产医学不断的完善及进步,但早产儿的发生率仍徘徊于5%~15%。因此,为提高新生儿质量,降低围生儿病率和病死率,需更好地预防早产。现对我院2005-01-2005—12分娩的358例早产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干预性早产与自然早产的主要相关性因素,分娩方式,分娩时机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142例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次收集早产病例233例,其中自然早产182例,干预性早产51例。自然早产的主要病因包括胎膜早破、阴道炎,多胎;干预性早产患者最常见的早产原因为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干预性早产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自然早产组;孕周34周的早产儿病死率明显低于孕周<34周的早产儿。结论适时选择干预性早产、控制自然早产发病因素,对降低新生儿并发症提高围生儿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早产儿的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住院分娩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94例,共分娩104例新生儿。根据孕周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同时抽取妊娠足月无胎膜早破者104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胎膜早破新生儿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A组的胎儿窘迫、新生儿并发症及感染、新生儿死亡率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及早发现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对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64例干预性早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干预性早产的构成因素以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4例干预性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所致的胎儿窘迫是干预性早产的首位因素,其次是重度子痫前期。孕周>34周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孕周<34周的早产儿(P<0.05)。定期的产前检查、终止妊娠前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降低早产儿的并发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结论:定期产前检查、适时选择干预性早产对提高围生儿存活率、改善妊娠结局有益处。  相似文献   

13.
428例早产因素及对母婴危害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对母婴的危害。方法 :回顾分析428例早产病例 ,对早产与同期足月分娩及早产不同孕周作分析比较。结果 :早产发生率为5 6 % ,其中胎膜早破、多胎、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位异常、胎盘因素、妊娠合并肝内胆汁郁积症为主要因素。早产与同期足月分娩相比 ,在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P<0 01) ;不同孕周的二组早产者产后出血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 05) ;在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P<0 01)。结论 :孕周越小 ,早产发病率及病死率越高。提高对早产的认识 ,加强产前检查、监护、管理可减少早产。  相似文献   

14.
伍萍 《河北医药》2012,34(1):125-126
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外早产率一直居高不下,国内早产发生率为5% ~ 15%,约15%早产儿于新生儿期死亡[1].本文对我院5年的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早产的发生状况及早产儿结局.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28周~36+6周早产产妇735例为研究对象,同期分娩数为15 313例.735例产妇中,单胎妊娠678例,双胎妊娠50例,三胎妊娠1例;早产儿共786例.  相似文献   

15.
沈婕  彭李珍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220-221
目的探讨医源性早产的构成因素、终止妊娠指征、分娩方式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本院167例医源性早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源性早产的主要构成因素是重度子痫前期,其次为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多胎妊娠、胎儿窘迫、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胎盘早剥、羊水过少。医源性早产的分娩方式剖宫产占92%.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与医源性早产无明显的相关性,而孕周及早产儿体重是影响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因素。结论医源性早产的构成因素复杂,应加强产前检查及高危妊娠管理和孕前健康教育,对不可避负的早产给予干预,尽量延长孕周,适时终止妊娠可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收集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早产病例231例,其中自然早产136例、占58.87%,有指征早产95例、占41.12%。分析早产的原因,早产儿窒息,围产儿发病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胎膜早破、原因不明、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居前四位。新生儿窒息率为25.51%。有指征早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自然早产(P〈0.01)围产儿死亡率243.0‰。有指征早产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自然早产。孕周〈32周、体质量〈1500g,围产儿死亡率〉500‰。  相似文献   

17.
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我院5年出生的170例早产儿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概况:早产是指在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的分娩;1993年1月~199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5709例中,早产170例,早产的发生率为2.98%。早产病例中,多胎妊娠43例(25.3%),死胎6例(3.5%),新生儿畸形8例(4.7%),除去多胎、死胎、畸形后,单胎早产率占同期分娩总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对高危妊娠的重要性,加强孕期保健,减少高危产妇母婴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4月—2010年3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000例孕产妇资料,选择其中高危妊娠患者200例(无产前检查)作为病例组。并选取无高危因素,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正常健康孕妇200例(产前检查次数≥5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围产期母婴情况。结果对照组妊高症、妊娠期贫血、产后出血、早产及过期妊娠、早产儿、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先天畸形发生率均比病例组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前检查是孕产妇系统保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而高危妊娠系统检测是产前检查的核心内容,其目的不只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还要减少伤残儿出生,提高人口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9.
早产的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而未满37周间分娩者,称早产,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早产儿由于身体各器官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育不成熟,致使死亡率升高,尤其是肺不成熟,肺发育不良,其死亡率高达25%,尚有8%的早产儿虽然存活,但可遗留下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正确地对待早产进行原因分析与防治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和早产对围产儿的影响,探讨防治早产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198例早产分娩患者及同期正常分娩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发生与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因素、臀先露、双胎及早产史、未经产前检查等因素相关,可能是发生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防治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疾病等产科并发症,可能减少早产的发生,早产发生时,采取药物抑制宫缩治疗等,可延长孕周,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