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比较锁孔血肿清除术与锥颅碎吸术二种微创术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49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现病史、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拔管时间及预后.结果 与锥颅碎吸术相比,锁孔血肿清除术能够提前拔管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结论 对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锁孔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0):1631-1632
目的分析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血肿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术治疗,治疗组行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清CK、LDH、NSE与血肿清除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CK、LDH、NSE值均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清CK、LDH、NSE水平,提高血肿清除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CT立体定向微创血肿碎吸术后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血肿碎吸术,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并给予康复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术后存活54例,恢复标准按ADL分级Ⅰ级9例,Ⅱ级18例,Ⅲ级17例,Ⅳ级7例,Ⅴ级3例;家属放弃治疗4例,其中死亡2例.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碎吸术,术后给予密切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7月~2012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以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则以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后的NIHSS评分结果、手术时间、死亡率与手术前后的脑组织氧分压、脑动静脉血氧分压及颅内压进行比较。结果 B组的NIHSS评分结果优于A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死亡率低于A组,脑组织氧分压、脑动静脉血氧分压及颅内压明显好于A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价值更高,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脑部氧供。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2004年4月-2006年4月我院脑系科60例住院病人应用YL-1型微创颅内血肿穿刺针对颅内血肿碎吸、液化、引流。结果好转46例、死亡10例、植物生存状态4例。结论脑出血患者应加强手术后的护理,尤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和引流液性状的变化,及时发现再出血,为抢救争取时机和时间。  相似文献   

6.
锥颅碎吸术治疗急重症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锥颅碎吸术治疗急重症脑出血哈铁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韩荣河本文报告19例急重症脑出血的简易定向锥颅碎吸术治疗临床观察。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9例病人中男14例,女5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5.75岁,50岁以上占85.4%,50岁以下2例,5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颅内血肿穿刺碎吸清除术治疗急性重型脑出血在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1993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颅内血肿穿刺碎吸清除术治疗的急性重型脑出血32例作为治疗组,随机抽取同一时期我科锥颅抽取血肿治疗的急性重型脑出血3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吸收)情况,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的有效率、病死率、病残率。结果:治疗组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的有效率、病死率、致残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应用颅内血肿穿刺碎吸清除术治疗急性重型脑出血能有效地降低病死率、致残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锥颅引流术在急诊抢救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8月应用锥颅引流术及锥颅后行开颅手术的134例(治疗组)与非手术内科保守治疗的87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治疗组根据CT定位确定穿刺点、脑出血量、是否合并脑疝等选择单纯锥颅术或锥颅后行开颅手术的术式,血肿量<30 mL单行锥颅引流术,血肿量>30 mL并有脑中线移位>5 mm者,锥颅后再行开颅手术;对照组仅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结果:治疗组病人生存率、出院时ADL ⅠⅡ级生活能力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锥颅引流术对急诊抢救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措施,能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及愈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刘智  兰佩钦  宋翼  黄平  郭宏伟  杨艺 《临床医学》2005,25(11):49-51
目的探讨CT定位下颅内血肿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近年来采取CT定位下颅内血肿穿刺碎吸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50例53次,分析该术式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全组病例术后一周内影像学总有效率81%(43/53);术后6月生活能力(ADL)评定为:Ⅰ级12例次,Ⅱ~Ⅲ级24例次,Ⅳ级3例次,死亡14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熟练准确的穿刺技术及术后规范化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CT定位下颅内血肿穿刺碎吸术疗效的关键。本术式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为微创手术,简便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采用YL-I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CT直接定位下行微创钻颅血肿碎吸术,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加强对颅内血肿患者的观察和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减少了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治愈率。结论: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侯洪领  马玉凤  孙丽华 《全科护理》2009,7(34):3147-3148
高血压脑出血为临床常见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复杂、病死率及致残率高等特点;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无需开颅,手术操作时间短,局部麻醉下30min-60min即可完成,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病人康复快、病死率及病残率低等优点。2000年10月-2004年10月我院应用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治疗35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同时采用病情监测和引流护理为重点的护理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12例脑出血患者经锥颅碎吸术治疗进行了观察护理。在护理上,着重从密切注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再出血,保持引流管通畅记载引流量、色、性质,保持引流管插管部位的清洁、干燥,预防颅内感染,营养及药物的供给等进行了观察护理。  相似文献   

13.
田建萍  杨天涛 《护理研究》2008,22(9):792-793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危急症,病死率、病残率均高.随着近年来人们对脑出血病理生理的深入认识,不少学者提出手术治疗早期清除血肿有降低颅内压的作用,不仅能挽救病人的生命,而且能保留和恢复病人的神经功能[1].2000年-2006年我科采用钻颅血肿碎吸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43例,致残率与病死率显著降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运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观察组)和50例运用内科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精心准备,术后加强引流管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对保障微创穿刺颅内血肿碎吸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12例脑出血患者经锥颅碎吸术治疗进行了观察护理。在护理上,着重从密切注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再出血,保持引流管通畅记载引流量、色、性质,保持引流管插管部位的清洁、干燥,预防颅内感染,营养及药物的供给等进行了观察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锥颅碎吸引流术对外伤性颅内血肿(TIH)、硬脑膜下血肿(CSDH)、高血压脑出血(HI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14例颅内血肿进行锥颅、碎吸术、负压吸引或抽吸,均行血肿腔导管置入,注入尿激酶2万单位,每日1次,连续引流3日。结果TIH 147例,死亡17例,死亡率11.6%;CSDH 62例,无1例死亡,复发5例,复发率8.05%;HIH 105例,死亡48例,死亡率45,7%。生活质量(ADL):完全自理139例(44、3%),部分自理93例(29.6%)。结论 锥颅碎吸引流治疗颅内血肿损伤小、操作简便,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院采用锥颅碎吸引流术治疗2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微创碎吸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颅内血肿(其中高血压脑出血16例、自发性脑内血肿3例、外伤性血肿9例)微创碎吸术治疗的护理资料。结果 18例患者血肿完全消除,8例血肿大部分消除,死亡2例。根据围手术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护理对策,即做好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适当体位;监控血压波动;加强呼吸道和引流管管理,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治消化道出血。结论 从护理环节提出的各项措施可保证微创碎吸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治疗效果,提高颅内血肿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简易定向锥颅脑内血肿碎吸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7年应用陈牺光教授发明的“简易定向锥颅脑内血肿碎吸术” (简称碎吸术),开展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有效率达80%,死亡率降至20%,本文以碎吸术中护理方面的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自1987年2月至1991年9月使用“碎吸术”共洽疗高血压脑出血78例。手术所需准备的特殊器械:①血肿碎吸器管。即在一般吸引器管的轴心上安装一螺旋形绞丝,用碎吸机带动,从旁开的侧管连接吸引器即可边打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并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2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并做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脑出血患者常采用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