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玮玮  原敏 《北方药学》2012,(12):34-34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MGT)、聚凝胺法(MPT)和盐水介质法交叉配血的敏感性和优缺点,减少输血反应。方法:日常配血中51例MGT法阳性的标本进一步用MPT法和盐水介质法交叉配血。结果:MGT法的总阳性和假阳性例数均高于MPT法和盐水介质法。结论:MGT法最敏感,假阳性率也最高,适用于批量标本和大剂量标本的配血;MPT法快速简便,适用于急诊配血;出现配血不合的标本最好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盐水介质法因为灵敏度低,不能检出不完全抗体,已经很少使用。  相似文献   

2.
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微柱凝胶法(MGT)与凝聚胺法(MPT)交叉配血试验中结果不符的标本进行分析和处理。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卡和凝聚胺技术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配血不合的受、供血者进行抗体筛检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在3910例次交叉配血试验中,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39例,主侧不合3例,次侧不合36例。将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的标本用凝聚胺法复检,主侧不合3例,次侧不合4例。结论应用微柱凝胶技术交叉配血试验,假凝集以及不规则抗体的存在会导致配血困难,结合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及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别凝集的性质,并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更有利于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法(MGT)与凝聚胺法(MPT)交叉配血时,出现结果不符的标本进行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卡法和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配血不符的受血者进行抗体筛检和鉴定。结果在2816例交叉配血试验中,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25例;同时用凝聚胺法对配血不合的标本复检,配血不合14例。微柱凝胶卡法检测不规则抗体10例,凝聚胺法检出7倒。结论与凝聚胺法比较,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敏感性更高,不受温度等影响,但脂血及高纤维蛋白原血对试验干扰明显,易出现假凝集,所以应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以利于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交叉配血试验中的敏感性.方法 104例ABO溶血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为阳性结果的新生儿患者标本分别与ABO同型的红细胞悬液进行微柱凝胶与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交叉配血相合率.结果 44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微柱凝胶法主侧阳性率为100.0% (104/104),主侧阴性率0.0% (0/104),配合率0.0%;凝聚胺法主侧阳性率18.2% (19/104),主侧阴性率81.8% (85/104),配合率为81.8%;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敏感性明显优于凝聚胺法(x2 =60.92,P<0.01).结论 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法敏感性更高,对新生儿输血安全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实施微柱凝胶技术的检验价值,确定更为准确的输血前检验方式。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47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微柱凝胶技术(MGT)和凝聚胺技术(MPT)主次侧交叉配血,对患儿血液标本的血型及交叉配血进行分析。结果 MGT、试管法对血型正反定型的不符合率分别是2.13%、4.26%,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 0.05)。MGT交叉配血的不合格率低于MPT(2.13%vs. 14.89%,P <0.05)。结论在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实施微柱凝胶技术检验,可准确地判断患儿血型,有效发现交叉配血不合格情况,能更好保证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MGT)和凝聚胺法(MPT)在交叉配血中联合应用的价值,确保输血安全。方法用MGT法对需要输血的9997例受血者进行交叉配血,结果不相合者再取其标本用两种方法同时做交叉配血试验、直接抗人球试验(DAT)。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受血者均用两种方法做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结果在9997例交叉配血中,MGT法均未发生凝集反应有9866例占(98.7%),发生凝集反应有131例占(1.3%),主侧凝集10例,次侧凝集121例;不规则抗体10例。MPT法发生凝集反应110例,主侧凝集8例,次侧凝集102例;不规则抗体8例。DAT阳性63例。结论在交叉配血中,MGT法和MPT法联合应用更能准确地了解凝集的性质,有利于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许惠根  孙爱农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118-119,121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试验(MGT)与凝聚胺试验(MPT)在临床输血前检查中的优缺点,探讨最佳的交叉配血模式。方法选择需要或可能需要输血的患者1485例,均采取MGT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再分别用MPT对不规则抗体阴性患者进行交叉配血,用MGT对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进行交叉配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485例患者中筛选出不规则抗体阳性者12例,并用MGT与MPT同时进行交叉配血,其中MPT交叉配血不相合8例,相合4例,相合率为33.33%;而MGT交叉配血不相合10例,相合2例,相合率为16.67%,两种配血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T与MPT各有优缺点,故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交叉配血方法,或两者联合使用,旨在确保输血安全的基础上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刘静 《中国实用医药》2014,(17):271-272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7月-2014年2月采集的2964例临床输血标本,分别利用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技术展开交叉配血试验,对比两组配血不合格检出情况。结果 MGT检出配血不合者72例,凝聚胺法检出配血不合者53例,漏检19例, MGT检出配血不合者例数显著高于凝聚胺法。结论在交叉配血中微柱凝胶技术操作简便,对不合格配血有较高敏感度,可为输血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孔板凝聚胺技术(MPT)与微柱凝胶技术(MGT)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50例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PT与MGT对患儿的血液标本进行输血前检验。分析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与母体血型鉴定结果 ,患儿血清和放散液交叉配血与直抗类型情况,放散液MPT和MGT配血结果 ,血清MPT和MGT配血结果。结果 母体血型检测结果均为O型血,共计27例患儿血型为A型、占比为54%,共计23例患儿血型为B型、占比为46%。50例患儿血清交叉配血252次,血清MGT检测阳性130次(51.59%),放散液MGT检测阳性92次(36.51%),血清MPT检测阳性26次(10.32%),放散液MPT检测阳性27次(10.71%)。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散液MPT检测结果为阳性时MGT均为阳性, 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MPT和MGT的放散液交叉配血结果一致性较差(K=0.201, P>0.05)。血清MPT检测结果为阳性时MGT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MPT和MGT...  相似文献   

10.
李永乾  陈静  姚瑶 《河北医药》2012,34(22):3493-3494
近年来,手工凝聚胺(manualpolybrene test,MPT)试验在国内已常规用于交叉配血。微柱凝胶试验(microcolum gel test,MGT)由于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结果易观察等优点,在国内较大的医院也已逐渐作为常规应用。我院自2010年9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效果。方法对100例输血患者分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对照组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对比分析两组配血效果。结果配血实验完成后,检测两组均发生凝集,主侧凝集提示不可输血,其中对照发生14例,实验组发生8例,两组出现交叉配血次侧不匹配原因均为红细胞浓度过高、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恶性肿瘤。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联合使用,可准确完成交叉配血,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应在临床上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临床配血标本检测及临床输血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614例患者进行凝聚胺法、传统抗人球法以及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抗体筛查试验以及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微柱凝胶配血法的不完全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凝聚胺配血法(P<0.05);微柱凝胶法抗体筛查的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凝聚胺法(P<0.05);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法与传统抗人球蛋白试管法的直接抗人球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技术具有试验结果准确、试验结果敏感、试验标本量少、试验结果保存时间长、试验过程易于标准化、试验操作安全简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与凝聚胺法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在输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医院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间16312例住院患者血液标本采用微柱凝胶与凝聚胺法检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比较两种方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差异性。结果微柱凝胶法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44例,阳性率0.270%。其中自身抗体16例,同种特异性抗体28例。凝聚胺法检出抗体阳性38例,阳性率0.233%。两种方法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P>0.05)。结论微柱凝集法与凝聚胺法在进行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时都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联合应用更能有效地保证患者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微柱凝胶试验这种新的免疫实验方法在ABO、RhD血型抗原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中的应用分析.方法:我科采用手工微柱凝胶实验方法和试管法同时检测血型抗原420例;与凝聚胺方法同时进行交叉配血420例.结果:鉴定血型抗原时与试管法比较阳性率99.5%,其中2例反定型与正定型不符;交叉配血420例,微柱凝胶方法检出次侧阳性7例,其中血液病患者3例,尿毒症患者3例,肿瘤患者1例.凝聚胺方法未检出阳性结果.结论:微柱凝胶在血型抗原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上的应用结果敏感、操作方便,更有效地保证了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多次反复输血对交叉配血的影响。方法收集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49例肿瘤患者以及134例非肿瘤患者,分为肿瘤组和非肿瘤组,而肿瘤组中根据输血次数,又分为输血2~5次组和输血6次以上组,采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对其配血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①无论是采用微柱凝胶法还是凝聚胺法,肿瘤组和非肿瘤组之间相合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无论是采用微柱凝胶法还是凝聚胺法,输血2~5次组和输血6次以上组之间相合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6次以上组,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配血相合率低于非肿瘤患者,随着输血次数及输血量的增加,肿瘤患者配血相合率也降低,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实验中的敏感性高于凝聚胺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法与改良凝聚胺法在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需要输血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68例,先用试管法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鉴定和Rh血型鉴定,确保患者血型正确,再用微柱凝胶法与改良凝聚胺法同时进行交叉配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8例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ABO血型正反定型相符的有46例(67.65%),正反定型不相符的共22例,作进一步复检后正反定型相符,有冷凝集现象的18例(26.47%),含有不规则抗体的共4例(5.88%)。68例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交叉配血中,微柱凝胶法配血不相合的63例,相合的5例,相合率为7.35%;改良凝聚胺法配血不相合的54例,相合的14例,相合率为20.59%,两种配血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交叉配血中,微柱凝胶法比改良凝聚胺法敏感度更高,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微柱凝集法与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结果,提高不完全抗体检出率,减少输血反应.方法对微柱凝集配血法和凝聚胺配血法两者的配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00名患者两种方法配血结果主侧均相容,次侧结果不全相容.其中微柱凝集法次侧" ~ "间接有9例,凝聚胺法次侧出现" ~ "有4例,对上述配血试验出现凝集的患者进抗人球蛋白试验,均检测到存在不完全抗体.微柱凝集比凝聚胺法多检出相关抗体.结论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性,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微柱凝集作常规交叉配血,检测完全抗体与不完全抗体,会越来越得到关注,此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血型鉴定与输血中采取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20例在我院进行输血的患者,时间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供血标本320例,所有标本的血型鉴定采取盐水试管法及微柱凝胶法,通过聚凝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对标本交叉配血及血型鉴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盐水试管法正反定型不符率为5.0%,高于微柱凝胶法的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微柱凝胶法的交叉配合不合率5.94%,高于盐水试管法的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微柱凝胶法较差配血不合的19例患者中,由自身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5例,由不规则抗体引起的8例,怀疑由药物引起者6例。结论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可减少交叉配血假阳性的发生,使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提高,且在临床血型鉴定中的灵敏度较高,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凝聚胺在交叉配血和不完全抗体检测的使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凝聚胺在交叉配血和不完全抗体检测中的使用。方法 分别用盐水法、菠萝酶法、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对随机200名受血者标本与其同型献血员标本做交叉配血;IgG抗-D血清按比例进行性稀释与谱细胞反应分别用抗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测定。结果 交叉配血菠萝酶法、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各凝集1例;假凝集盐水法2例、菠萝酶法1例;实验时间凝聚胺法最短。IgG抗-D检测阳性效价抗球蛋白法为1:128,凝聚胺法为1:256。结论 凝聚胺法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强和排除非免疫细胞聚合引起的假阳性等优点,是目前交叉配血和不完全抗体检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利用微柱凝胶对疑难交叉配血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因各种原因来我院进行疑难交叉配血患者447例,每例患者均与5例同型献血者同时进行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的配血试验(共计2235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处理。结果利用微柱凝胶技术共检出了配血不合975例,经凝聚胺法有956例被检出,19例漏检,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疑难交叉配血中利用微柱凝胶具有操作方便和敏感的优点,输血的安全性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