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析胸片用于麻疹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自我院感染科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26例麻疹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分析诊断的准确卒和其X线胸片的表现特征。结果126例经病理学等检查确诊的麻疹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经X线胸片检查,检出98例,准确率为78.57%。胸片的表现特征主要有肺部出现大片实质影、沿两下肺纹理分布片状增浓的模糊影、多发大小不等的片状影、肺大泡;纵膈皮下气肿等。结论麻疹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X线胸片的表现具有特征性,诊断的准确率较高,有助于临床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麻疹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麻疹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结果 69例患儿均治愈,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及时采取综合治疗,精心护理,可以帮助患儿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炎患儿促炎与抑炎因子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的3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A组,同期的35例心肌炎患儿为B组,35例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炎患儿为C组,检测与比较三组患儿的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β及IL-6)及抑炎因子(IL-10及IL-13)水平。结果 C组的血清促炎与抑炎因子表达均高于A组及B组,而B组则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炎患儿促炎与抑炎因子均呈现显著升高的状态,应重视对此类患儿进行炎性反应的监控与调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酶的改变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心肌酶(CK-MB)与肌钙蛋白(cTnI)增高;并与同期住院的15例病毒性心肌炎(MP-IgM阴性)患儿疗效对照比较。结果:本组25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占同期住院支原体肺炎的72%(18/2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减少趋势。治疗前后治疗组CK-MB和cTnI较对照组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有小龄化的趋势,患儿除肺部改变外,常伴有心肌酶增高,发展为中毒性心肌炎。因此,治疗支原体肺炎时应监测心肌酶与肌钙蛋白的变化,以便早期发现肺外脏器损害并及时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然而对该疾病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临床上目前多采取综合、支持治疗。随着心内膜心肌活检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尤其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分子杂交等技术在心脏病学中的应用与推广,病毒性心肌炎可发展为扩张性心肌病这一观点已被肯定。因而人们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物治疗更加重视,众多研究人员致力于良效抗心肌炎药物的探索。1 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6.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MPP)是由于感染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肺外不适等症状,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多见。为了解儿童MPP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和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并发症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所收集的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资料。结果 100例中,其中顺利治疗96例,93例在出现时病症已经全部消失,只有6例偶尔出现轻咳现象。平均住院时间为18d,6例随后门诊再对其进行强化治疗。在1~5个月之内,全部恢复正常。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以临床,实验室检测(包括肺炎支原体抗体、胸部X线、抗生素综合诊断)为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疗效显著,应为治疗首选,同时应重视肺外并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医药科学》2019,(19):142-14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诱导痰中肺炎支原体核酸阳性的分布特性,为该病的早期快速准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1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进行诊断的疑似MPP患儿480例,采集诱导痰,检测患者诱导痰中MP-DNA,检测IgM抗体。结果男性患儿MP-DNA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个年龄段患儿的MP-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差异具体表现为4~7岁患儿MP-DNA阳性率最高,其次为0~3岁患儿和8~12岁患儿。不同月份患儿的MP-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差异具体表现为7~9月份患儿MP-DNA阳性率最高,其次为10~12月份、1~3月份和4~6月份。MP-DNA与IP-IgM检测结果高度一致。结论肺炎支原体核酸的检测结果准确性较好,能够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与治疗。方法对8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病前均有病毒性疾病史,以春末夏初发病较多,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短时间内发生严重心力衰竭若抢救治疗不当,常可危及患儿生命。结论加强临床预防与治疗工作,加快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1.
磷酸肌酸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辅治小儿痛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Ⅰ、病毒抗体、胸片度心脏超声检壹,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改善及柯萨奇病毒IgM抗体转阴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94,P〈0.01)。结论:磷酸肌酸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5例,均经过MP—IgM抗体检查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所有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多发生于儿童,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以及咳嗽,肺部体征与胸部x线检查结果明显不一致。肺外并发症可以累及全身的多个系统。经过治疗后,所有患儿均痊愈或好转出院,痊愈88例,占92.63%;好转7例,占7.37%。结论阿奇毒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郭晓茹  周巍玲 《安徽医药》2023,27(10):1945-1948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病儿并发大叶肺炎的影响因素,并依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宝鸡市妇幼保健院 2019年 3月至 2022年 3月收治的 142例支原体肺炎病儿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模型组。比较模型组中并发组( 89例)和未并发组( 53例)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模型组支原体肺炎病儿并发大叶肺炎的影响因素,并采用 R 3.4.3软件包绘制列线图模型,另收集 2016年 1月至 2019年 1月该院收治的 224例支原体肺炎病儿的临床资料,其作为验证组,绘制校准曲线图并采用 Bootstrap法检验预测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结果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将模型组年龄、发热时间、合并胸腔积液、发病至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时间、 C-反应蛋白( CRP)和乳酸脱氢酶( LDH)表达水平升高均为影响支原体肺炎病儿并发大叶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OR=1.84、2.65、4.10、2.84、3.50、2.37,P<0.05)。将以上 6个影响因素作为预测指标,构建模型组支原体肺炎病儿并发大叶肺炎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经 Bootstrap法进行验证,模型组的其一致性指数( C-index)为 0.832,验证组的 C-index为 0.829,且校准曲线的校准度较好。结论年龄、发热时间、合并胸腔积液、发病至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时间、 CRP和 LDH表达水平升高均是支原体肺炎病儿并发大叶肺炎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有助于临床预测并发大叶性肺炎的概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黄连粉针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5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双黄连粉针剂。观察2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粉针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bJL病毒性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总结采用联合用药方法治疗1例社区获得性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经验,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提供借鉴。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此例患者的生理特点、实验室检查等情况,将我院对该病患的诊断、治疗等过程与已有相关报道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临床对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疾病的诊疗过程。结果 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NGS)对病原微生物DNA高通量基因检测提示该病例为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在确诊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后,使用多西环素联合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两种抗菌药物作用于病原体不同的靶点,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协同治疗,病情转归良好。结论 病原微生物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NGS)技术在病原学快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例患者采用NGS技术明确诊断,针对性用药后,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合并儿童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治疗中作用,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引起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合并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治疗及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合并儿童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患儿的诊疗过程,协助医师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对患儿进行个体化的用药监护,针对药物进行用药宣教,从而保证药物疗效,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通过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提高患儿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临床药师合理的药学监护,协同临床医师优化治疗方案,对患儿的治疗用药提供安全和合理的保障,从而提高对患儿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5种β-内酰胺类药物分别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合并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别统计5种治疗方案的有效率、治疗成本和成本效果比,对其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 5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29%、100%、96.55%、95.65%、97.36%;成本分别为(2 831.13±910.16)元、(2 816.31±127.11)元、(3 453.29±645.89)元、(4 382.42±1 484.26)元、(3 703.39±124.86)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9.10±9.36)、(28.16±5.24)、(35.77±6.69)、(38.04±7.90)、(35.26±10.10)。结论 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考虑,B组头孢匹胺联合阿奇霉素的成本及成本效果比均最低,最具有成本效果优势,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合并细菌感染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与评价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因素.方法 选取某院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1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为对照组,分析诱发支原体肺炎并发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因素.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支原体抗体持续阳性、嗜酸细胞增多、年龄、免疫指标为其支原体肺炎并发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单一临床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6岁、抗体持续阳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增多、CD4/CD8降低、IgA水平低下为其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并发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较多,需要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以降低该病症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妊娠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妇幼保健院内科住院治疗的13例妊娠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所有孕妇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同时予祛痰、退热对症治疗,观察孕妇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本研究13例孕妇中,11例孕妇治愈,2例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妊娠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