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应用Sonoclot分析仪监测肝癌行肝移植手术中患者的凝血及血小板功能,以指导麻醉医师和手术护士及时调整患者凝血功能.方法 对肝移植患者的分别在手术开始前、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及手术结束前应用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分析患者的初期凝血形成时间(ACT)、纤维蛋白形成速率(Clot Rate)和血小板功能(platelet function),凝血收缩达峰值时间(time to Peak).结果 在肝脏移植手术前患者除ACT时间延长以外,凝血速率及血小板功能都在正常值的下限,随着供体肝脏的植入,患者的ACT时间延长、Clot Rate降低、TP时间延长、PF降低.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手术结束前各项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功能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肝移植手术中以第一时间提供了患者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既减少了手术护理治疗的盲目性,节约了资源,又为患者的尽早恢复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在肝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利用STAGO STA自动血凝分析仪和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50例肝癌组和100例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D-二聚体(D-dimer,D-D)以及血小板(platelet,PLT)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癌组PT、APTT、TT、FDP、D-D均显著增加(P〈0.05),而Fg、AT-Ⅲ、PLT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测结合PLT计数对预测肝癌患者是否发生出血和/或栓塞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也可用于肝癌患者病情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PLT)在肝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在该院确诊为肝癌的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TEG相关指标、凝血功能参数、D二聚体、PLT等,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试验组TEG相关指标反应时间(R)长于对照组,凝固角(Angle)大于对照组,而凝血形成时间(K)短于对照组,凝血最大幅度(MA)及凝血综合指数(CI)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L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T与MA值呈正相关,与Angle、CI呈负相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K、Angle呈正相关;凝血酶时间(TT)与CI呈正相关,与Angle呈负相关;FIB与MA和CI呈正相关;PLT与MA呈正相关。结论 TEG不仅能够全程反映肝癌患者体内的凝血功能情况,也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和PLT有关,联合检测有利于准确评估肝癌患者凝血状态,...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用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century clot)[激活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血小板功能指数(platelet function,PF)、凝血速率(clotrate,CR)]和常规凝血实验(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CCT)评估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不同时期凝血功能,并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7月—10月收治的38例KD患儿样本,分析患儿的centuryclot、CCT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评价患儿凝血状态。同时,通过Kappa一致性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KD患儿的ACT(s)亚急性期(148.50±37.18)与急性期(184.23±39.2)相比明显缩短,PLT(×109/L)亚急性期(491.50±126.91)与急性期(374.35±105.70)相比明显增高,(P均<0.05),其余检测指标两期无明显差异;PF值,与对照组(3.54±0.89)相比,急性期(4.34±0.8)和亚急性期(4.... 相似文献
7.
赵娅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1,21(3):528-529
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不同孕期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妊娠孕妇共125例及正常育龄非妊娠妇女30名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聚集率(PAgT),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早期妊娠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TT、PT、TT、Fbg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PAgT 明显增高(P<0.05).中孕组、晚孕组与对照组比较APTT、PT、TT明显缩短(P<0.01),Fbg、PAgT 明显增高(P<0.01).晚孕组与早孕组比较,PT、APTT、TT、Fbg、PAgT 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妊娠期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随着孕期增加而增强,监测妊娠期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对积极预防和治疗血栓前状态、产后出血以及DIC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监测(TEG)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AT)患者中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因PAT接受治疗的孕晚期患者临床资料,设置为PAT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孕晚期孕妇74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TE...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回收对回收血中血小板活化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出血量≥800ml的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术中进行自体血回收,并在术中予以回输;B组为对照组,术中按需输注异体血。测量各组患者5个时间点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P-选择素(CD62P)的表达量,同时测量A组回收血中的PLT及血小板PAC-1、CD62P的表达量。结果两组间PT、APTT、TT、FIB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小板PAC-1的表达均高于术前(P〉0.05)。A组回收血中PLT显著低于体内血(P〈0.01),而血小板PAC-1和CD62P表达量则显著高于体内血(P〈0.01)。结论自体血回收可引起回收血中血小板的活化,但在一定范围内并未引起不良反应。其对凝血指标和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改变与输注异体血基本一致。所以,术中自体血回收是安全的,可以起到节约用血、减少异体输血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指标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27例肝病患者及96例健康对照者,检测样本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血小板相关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对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与肝功能Child-Push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t检验分析各组指标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凝血功能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肝炎组的凝血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pT<0.05、PAPTT<0.01、PTT<0.05、PFIB<0.05).肝硬化Child-Push C级的凝血功能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且与Child-Push A级有显著性差异(PpT<0.01、PAPTT<0.05、PTT<0.05、PFm<0.01).肝硬化Child-Push B级的凝血功能与健康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PT<0.05、PAPTT<0.01、PTT<0.05、PFm<0.05).肝硬化组的血小板总数及相关指标与健康组有显著性差异(PPLT<0.01、PMPV<0.05、PPCT<0.01、PPDw<0.01),慢性肝炎组血小板总数及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PLT<0.058、PpCT<0.05).结论: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相关指标的检测对评价肝脏受损程度、评估肝病患者不同病程时期的凝血功能状况及患者预后评估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肝病进展情况与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肝衰竭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人,根据病情分为衰竭组,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对照组,均晨起空腹采集静脉血并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因子活性等。结果:四组研究对象PT, APTT,TT及Fig等凝血指标随患者肝病进展而升高,而FⅠ:C,FⅡ:C,FⅤ:C,FⅦ:C及FⅨ:C等凝血因子活性随患者肝病进展而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各凝血指标及凝血因子活性与患者肝病进展有关,可作为早期监测肝病进展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肾移植术后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肾移植术后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集枸椽酸钠抗凝静脉血 ,以自身PPP调节零点 ,在PRP中分别加入ADP、AA、Col和Adr诱导剂在搅拌磁棒的搅拌下 ,以NJY - 2四通道血液聚仪测试 5 0名健康志愿者及 5 0名肾移植病人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全部试验于离体后 4小时内测试完毕。结果 由ADP(2 .0 μmol L)、AA(1.84mmol L)、COL(2 .0 μg ml)和Adr(0 .5 4μmol L)为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在肾移植术后病人组分别为5 9.5± 10 .2 %、82 .4± 12 .4%、73.4± 14.8%和 6 6 .9± 12 .1% ;其在正常对照组为 49.0± 13.4%、46 .9± 12 .7%、41.8±12 .8%和 5 1.4± 13.7%。肾移植术后病人由AA和Co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 .0 1) ;由ADP和Ad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肾移植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增高导致血液循环及微循环障碍 ,增加术后血栓形成的危险 ,应当引起足够的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13.
动态监测血清总胆汁酸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在肝移植手术前后的变化规律。[方法]对56例肝移植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BA、ALT、AST、GGT和TBIL进行监测。[结果]肝移植手术后TBA显著降低;术后3d约50%患者降至正常水平;术后4周,约80%以上患者降至正常水平。[结论]肝移植术后进行TBA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方法观察20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肝功能动态变化值。结果原位肝移植患者肝功能术后第1d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均明显升高,后逐渐下降,到第5d接近正常,而总胆红素(TBI),直接胆红素(DBI)变化不大。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变化存在一定规律,AST和ALT是肝功能良好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肺移植围手术期肝肾功能变化情况和探讨其对临床急性排斥反应(acuterejection,AR)时诊断治疗的参考价值。方法分别对2例接受同一供者的左、右肺肺移植患者,移植前后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肌酐(CRE)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结果TBIL在使用环孢素(CSA)期间有不同程度升高,AR得到控制时可恢复正常;ALT在病情恶化时异常增高;CRE变化不大。结论TBIL可以作为肺移植术后免疫抑制药物CSA肝毒性的敏感指标;ALT的异常变化可作为病程转归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重型肝炎和肝癌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肾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重型肝炎及肝癌肝硬化患者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肾功能变化,评价肝移植术对该类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术前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正常的终末期肝病、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患者,手术过程中均未采用体外静-静脉转流。按原发病不同分为重型肝炎组(15例)和肝癌肝硬化组(肝癌组15例),分别于术前(麻醉后)、无肝前20min、无肝30min、新肝60min、术毕不同时间点取桡动脉血,测定β2-微球蛋白(β2-MG)值,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于术前、新肝60min、术毕留取新鲜尿液,测定尿β2-MG及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值。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的SCr、BUN值以及术后肝移植相关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的发生情况。结果1术前重型肝炎组有7例血β2-MG、12例尿β2-MG、14例尿NAG值均高于正常参考值;而肝癌组仅有3例血β2-MG、3例尿β2-MG、7例尿NAG值高于正常参考值;两组各时间点血β2-MG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重型肝炎组术前尿β2-MG及NAG异常率明显高于肝癌组(P〈0.01和P〈0.05)。2术中两组血β2-MG值与术前比较变化不大,变化趋势两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新肝期60min及术毕尿β2-MG及NAG均较术前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而重型肝炎组各时间点尿NAG值明显高于肝癌组(P〈0.05或P〈0.01)。3重型肝炎组肝移植相关性肾衰发生率为46.7%,而肝癌组无一例发生(P〈0.01)。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较肝癌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易发生急性肾衰,围手术期应注意肾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17.
乌司他丁在肝移植术中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背驮式肝移植手术中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PBOLT)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UTI组(n=20)。于麻醉后开腹前,无肝前期120min,无肝期30min,新肝期5、60、120min6个时点分别采颈内静脉血和尿样比较两组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β2-微球蛋白(Uβ2-MG)水平。结果与无肝前期相比,无肝期和新肝期对照组血和尿中各项指标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性升高(P<0·05),UTI组各项指标的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背驮式肝移植手术中体内发生的急性肾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骨折创伤患者血小板(PLT)及凝血功能与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救120所送骨折创伤患者82例,按受伤程度分成3组:A组(n=33):肢体单处骨折;B组(n=24):肢体单处开放性骨折;C组(n=25):肢体2处及2处以上骨折伴血管损伤或脏器损伤。3组分别于入院时、术后24h、术后3d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结果A、B组PLT、APTT、FIB检测项目均在正常范围,两组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PLT、FIB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APTT与A组及B组各期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各期D-D检测在正常范围内,而在B组及C组中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B组各期与C组各期比较,C组各期有明显增高。结论骨折创伤特别是多发性创伤患者机体处于高凝状态,纤溶增强。检测PLT和凝血功能对临床骨折患者静脉栓塞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提供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