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和病理分型的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脊髓型颈椎病MRI影像表现和病理分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以明确其关联性。方法:于2001—01/2003-12选择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骨科医院脊髓型颈椎病住院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脊髓型颈椎病病理阶段的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将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理分型细分为5期即椎间盘变性/膨隆期,椎间盘突出症期,椎间盘脱出症期,椎间盘脱出合并有骨赘形成期,椎间盘脱出合并脊髓损害。通过对120例不同病理分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椎间盘MRI影像表现在T1、T2加权像上进行信号分析,将MRI影像表现特点进行归纳分类,确定为12个观察指标为:(1)椎板间平行结构消失呈楔形变。(2)椎间高度变低,椎间隙变窄。(3)椎间盘夹层样结构消失。(4)纤维环出现裂隙呈条状高信号。(5)纤维环完整髓核膨隆。(6)髓核信号强度的变化。(7)髓核突出为孤立团块。(8)髓核突出有狭颈相连。(9)椎间盘压迫脊髓或神经根。(10)骨赘的形成及其对脊髓的压迫。(11)黄韧带肥厚并对脊髓的压迫。(12)脊髓信号的改变及其变性程度。以得出规律性的结果。统计学设计采用回顾性、成组设计的方法。结果:脊髓型颈椎病的12个MRI观察指标在不同的临床分期中都有各自的出现率。(1)椎板间平行结构消失呈楔形变在椎间盘变性/膨隆期,椎间盘突出症期,椎间盘脱出症期,椎间盘脱出合并有骨赘形成期,椎间盘脱出合并脊髓损害的出现率依次为53.3%,73.3%,80.0%,90.0%,90.0%。(2)椎间高度变低,椎间隙变窄在5期病理分型的出现率依次为76.7%,90.0%,90.0%,90.0%,93.3%。(3)椎间盘夹层样结构消失的出现率依次为73.3%,80.0%,86.7%,93.3%,93.3%。(4)纤维环出现裂隙呈条状高信号的出现率为43.3%,66.7%,76.7%,80.0%,86.7%。(5)纤维环完整髓核膨隆在椎间盘变性/膨隆期的出现率为53.3%。(6)髓核信号强度的变化在5期的出现率为73.3%,80.0%,86.7%,93.3%,90.0%。(7)髓核突出为孤立团块在椎间盘脱出症期,椎间盘脱出合并有骨赘形成期,椎间盘脱出合并脊髓损害的出现率为86.7%,93.3%,93.3%。(固髓核突出有狭颈相连在椎间盘突出症期的出现率为86.7%。(9)椎间盘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在5期的出现率为40.0%,90.0%,96.7%,100.0%,100.0%。(10)骨赘的形成及其对脊髓的压迫在椎间盘脱出合并有骨赘形成期,椎间盘脱出合并脊髓损害的出现率依次为100.0%,86.7%。(11)黄韧带肥厚并对脊髓的压迫在后4期的出现率为20.0%,30.0%,46.7%,60.0%。(12)脊髓信号的改变及其变性程度在椎间盘脱出合并脊髓损害的出现率为100.0%。作者对每1个观察指标在各个临床分期中的出现率进行x^2检验,P=0.0~0.3。结论:①在脊髓型颈椎病不同的病理分型中,有其相对应的脊髓型颈椎病的MRI观察指标出现,其改变和病理分期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②由MRI影像表现可以判断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理分型,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的生物力学意义。方法选择1994-07/2002-03在沧州市中心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4例,伴发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7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12例。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29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5例。患者34例术前均行MRI检查,常规行矢状位及水平位、T1及T2加权像扫描。观察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和脊髓受压、受损的程度。结果①病变3个节段以上29例,占85%。受累节段椎体前后缘可见低信号突出物。②病变节段硬膜和脊髓受压变形,受累节段前方或前后方压迫脊髓,在水平横断面上显示脊髓弯曲、变扁、凹陷,向前后或两侧移位,矢状纵切面显示颈脊髓呈蜂腰样或串珠样改变。多节段受累者脊髓变细较明显。③脊髓内呈T2高信号即囊变、空洞、软化者9例。结论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论证了颈椎的多节段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最终是多节段性的。脊髓受压变形的MRI表现均是脊髓受压应力、张应力和脊髓弹性蠕变的生物力学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神经根型颈椎病MRI检查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MRI成像方法。【方法】临床综合确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常规矢状面及横断面像检查完后加做双侧颈椎斜矢状面T2WI。评价颈椎斜矢状面像的诊断价值。【结果】21例(35%)颈椎斜矢状面像能提供更多的有用诊断信息。【结论】部分神经根型颈椎病除行常规矢状面与横断面成像外,应加做斜矢状面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异常信号的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指标,运动诱...  相似文献   

5.
脊髓型颈椎病起病隐匿,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较为严重。晚期神经损伤通常无法逆转。早期诊断并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保留患者神经功能及保障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常规MRI对早期脊髓型颈椎病的敏感度较低,是以多参数MRI技术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日渐得到重视。笔者主要综述了多种多参数MRI技术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研究情况,为脊髓型颈椎病的诊疗提供医学影像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脊髓型颈椎病MRI影像表现和病理分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以明确其关联性。方法:于2001-01/2003-12选择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骨科医院脊髓型颈椎病住院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脊髓型颈椎病病理阶段的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将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理分型细分为5期即椎间盘变性/膨隆期,椎间盘突出症期,椎间盘脱出症期,椎间盘脱出合并有骨赘形成期,椎间盘脱出合并脊髓损害。通过对120例不同病理分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椎间盘MRI影像表现在T1、T2加权像上进行信号分析,将MRI影像表现特点进行归纳分类,确定为12个观察指标为:①椎板间平行结构消失呈楔形变。②椎间高度变低,椎间隙变窄。③椎间盘夹层样结构消失。④纤维环出现裂隙呈条状高信号。⑤纤维环完整髓核膨隆。⑥髓核信号强度的变化。⑦髓核突出为孤立团块。⑧髓核突出有狭颈相连。⑨椎间盘压迫脊髓或神经根。⑩骨赘的形成及其对脊髓的压迫。黄韧带肥厚并对脊髓的压迫。脊髓信号的改变及其变性程度。以得出规律性的结果。统计学设计采用回顾性、成组设计的方法。结果:脊髓型颈椎病的12个MRI观察指标在不同的临床分期中都有各自的出现率。①椎板间平行结构消失呈楔形变在椎间盘变性/膨隆期,椎间盘突出症期,椎间盘脱出症期,椎间盘脱出合并有骨赘形成期,椎间盘脱出合并脊髓损害的出现率依次为53.3%,73.3%,80.0%,90.0%,90.0%。②椎间高度变低,椎间隙变窄在5期病理分型的出现率依次为76.7%,90.0%,90.0%,90.0%,93.3%。③椎间盘夹层样结构消失的出现率依次为73.3%,80.0%,86.7%,93.3%,93.3%。④纤维环出现裂隙呈条状高信号的出现率为43.3%,66.7%,76.7%,80.0%,86.7%。⑤纤维环完整髓核膨隆在椎间盘变性/膨隆期的出现率为53.3%。⑥髓核信号强度的变化在5期的出现率为73.3%,80.0%,86.7%,93.3%,90.0%。⑦髓核突出为孤立团块在椎间盘脱出症期,椎间盘脱出合并有骨赘形成期,椎间盘脱出合并脊髓损害的出现率为86.7%,93.3%,93.3%。⑧髓核突出有狭颈相连在椎间盘突出症期的出现率为86.7%。⑨椎间盘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在5期的出现率为40.0%,90.0%,96.7%,100.0%,100.0%。⑩骨赘的形成及其对脊髓的压迫在椎间盘脱出合并有骨赘形成期,椎间盘脱出合并脊髓损害的出现率依次为100.0%,86.7%。黄韧带肥厚并对脊髓的压迫在后4期的出现率为20.0%,30.0%,46.7%,60.0%。脊髓信号的改变及其变性程度在椎间盘脱出合并脊髓损害的出现率为100.0%。作者对每1个观察指标在各个临床分期中的出现率进行χ2检验,P=0.0~0.3。结论:①在脊髓型颈椎病不同的病理分型中,有其相对应的脊髓型颈椎病的MRI观察指标出现,其改变和病理分期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②由MRI影像表现可以判断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理分型,对治疗方法的11121112选择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脊髓型颈椎病 (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是退行性颈椎病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类型之一。调查表明 ,如果50岁左右的人群中有25 %的人患有颈椎病 ,至60岁可达50 % ,而70岁以后更高 ,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 ,患病率成倍递增 ,CSM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 ,随着CT、MRI等影像技术发展 ,对CSM自然史、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以及对大量临床病例的连续观察 ,使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均得到较大进展。1CSM的诊断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刺激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Gd-DTPA增强扫描对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MRI平扫及Gd-DTPA增强扫描。将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与MRI平扫及增强改变进行分析。结果:MRI平扫脊髓信号为Ⅰ型12例,Ⅱ型24型,Ⅲ型20例,增强为A类38例,B类7例,C类11例,手术治疗显效Ⅰ型/A类10例,Ⅱ型/A类6例,Ⅲ型/B类2例。结论:Gd-DTPA增强扫描可进一步对脊髓受损部位、血供及血管通透性改变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颈椎病例治疗致脊髓硬膜外血肿(SEH)的MR和临床表现进行评价。方法 本组4例SEH的患者均在二级以上医院诊断为颈椎病,行按摩治疗而急性发病。均作MRI检查,并有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在MRI图像上,血肿分别位于硬膜外腔的左后、右后及正后方。1例血肿与椎间盘突出部位相一致。T1加权能准确地显示血肿的部位及范围而最有价值;T2加权反映血肿随时间发生的信号变化。出血量少时,显示欠佳,但梯度回波序列可弥补其不足。结论 颈椎病治疗致SEH虽属少见,但应经 医务工作者重视,要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就必须做到诊断准确,并及时地手术治疗,解除脊髓压迫。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脑炎的MRI表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病毒性脑炎患者头部核磁共振 (MRI)表现 ,以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 5 3例病毒性脑炎 (男 30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 31岁 ) ,其中 5 0例行头 CT检查 ,46例行头部 MRI检查 ,3例行头 MRI增强检查 ,10例行快速液体衰减反转回复 (FL AIR)检查。结果 行头 MRI检查的 46例中 ,有 16例脑内可见单发或多发病灶 ,主要位于皮层、皮层下、小脑半球等处。以颞叶受累最多见 (8例 ,占 6 1.5 %)。MRI可表现为长 T1 长 T2 信号。FL AIR可以更清晰地发现病灶。其中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具有特征性 MRI表现。结论 MRI优于 CT,能为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FL AIR技术有助于更清晰的发现病灶 ,从而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脊髓变性期颈椎病的MRI表现。方法:研究分析41例脊髓变性期颈椎病患者的MRI图像及临床资料。结果:41例患者的MRI主要表现为椎间盘变性、膨出、脱出、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刺形成、后纵韧带钙化、椎体滑脱及脊髓受压、水肿、软化、囊变、出血。结论:MRI扫描可为脊髓变性期颈椎病提供可靠的影像学根据,对该期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青年颈椎病的诊断价值,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4岁以下临床诊断为颈椎病的116例患者的MRI资料。结果共检出退变椎间盘372个,占总数的64%,其中256个椎间盘向后膨出或突出,占69%;生理曲度异常94例,占81.0%,曲度改变多发生于颈椎上段;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变尖53例,占45.7%。结论颈椎椎间盘退变和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青年颈椎病的主要征象特点,低场MRI能直观显示颈椎间盘的的早期变性和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的早期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观察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皮质脊髓束(CST)逆行性Wallerian变性的特征,并分析其损伤程度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对28例CSM患者及28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及DTI检查,分别测量位于双侧脑桥、大脑脚、内囊后肢、侧脑室体旁白质、半卵圆中心及中央前回皮层下白质的ROI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所有被试者均采用JOA运动评分法进行临床运动功能评分。研究各ROI的FA值及ADC值的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运动功能评分的相关性。结果:CSM组各ROI左右两侧对称部位的FA、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SM患者的各平面的FA值均减低(P<0.05),半卵圆中心、内囊后肢及脑桥的ADC值升高(P<0.05)。CSM组的JOA评分较对照组减低(P<0.05),且与内囊后肢、大脑脚、脑桥处的FA值以及内囊后肢的ADC值相关。结论:DTI可以检测出CSM患者CST的继发性逆行性Wallerian变性,而且这种逆行性的神经纤维继发性变性可能与患者的运动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平山病在颈椎过屈位MRI及颈椎X线侧位片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3例平山病患者和1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过屈位MRI扫描,18例平山病患者颈椎侧位X线片,总结影像学特点。结果:①病例组相邻两椎体后缘角度总体比较有差异,AC5-6最大。②病例组23例(100%)均出现低位颈髓的萎缩。③病例组23例(100%)出现低位脊髓变扁。④脊髓受累分布,C6 23例,C5 18例,C7 11例,C4 1例。⑤C6水平颈髓前后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变窄。⑥病例组14例(61%)出现低位颈椎椎管内硬膜后方T2WI异常信号。⑦颈椎曲度变直8例(44%),反弓7例(39%),前凸3例(17%)。结论:颈椎过屈位MRI对诊断平山病有重要意义,颈椎侧位X线曲度异常对平山病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脑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表现。结果脑原发性淋巴瘤加例共52个病灶,位于脑深部近中线区域占78.8%,形态不规则占71.2%,内部发生囊变占15.4%,周围水肿占84.6%,未见钙化、出血;T1WI呈低信号(30.7%)等信号(63.5%),T2WI呈等信号(69.3%)高信号(26.9%),增强扫描均呈显著性强化。结论脑原发性淋巴瘤MRI有特征性表现,熟悉其MRI特点有助于对本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引起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椎管狭窄的形态特点,指导临床手术治疗。方法:我院门诊及住院120例患者,男62例,女58例,年龄45-76岁,平均57.2岁,分为4个年龄段(40-49岁29例、50-59岁42例、60-69岁33例、70-79岁16例),所有患者常规行腰椎MRI检查。观察椎板、椎管、黄韧带、小关节的形态特点,测量L2/3、L3/4、L4/5、L5/S1轴位经椎间盘关节突平面黄韧带厚度、椎板厚度、椎管矢状径及椎管冠状径;分析各测量参数在不同年龄段、椎体节段的变化特点。结果:椎管狭窄类型:中央型椎管狭窄27例、侧隐窝型狭窄35例、混合型58例;小关节增生:单侧33例、双侧87例;椎管形态:"三角形"76例、"三叶草形"44例;黄韧带平均厚度在L2/3(2.4 mm)、L5/S1(3.1 mm)轻于L3/4(3.7 mm)、L4/5(4.5 mm);随着年龄增加,黄韧带厚度增加,且L4/5增厚最明显;椎板厚度在L5节段最小4.5 mm,在L3节段最大,为5.8 mm,椎管冠状径在L4/5节段最小4.7 mm,在L2/3节段最大,为10.3 mm,二者随着年龄增加,在各个椎体节段变化不明显;黄韧带增厚,椎管冠状径变小。结论:1黄韧带增生肥厚引起椎管冠状径变小、双侧关节突关节尤其是上关节突增生内聚是椎管狭窄的主要因素;2手术时应扩大椎管的冠状径,切除黄韧带及部分关节突、扩大侧隐窝,保留棘突复合体。  相似文献   

17.
DTI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脊髓型颈椎病(C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临床及影像学证实为CSM且髓内无明显T2高信号患者,行颈髓MRI和扩散张量成像检查,并分析影像表现和测量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DTI均可得到颈髓的ADC图及FA图。其中约90%(36/40)患者脊髓受压部位ADC值较正常部位升高(P=0.015),约70%(28/40)患者脊髓受压部位FA值较正常部位降低(P=0.037)。结论DTI对CSM患者早期脊髓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退变性下段颈椎的脊椎功能单位(FSU)活动度与相应节段椎管狭窄程度间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随机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病人62例。全部拍摄MRI及动力位(过伸-过屈位)颈椎侧位CR片。测量参数包括C2~C7过伸/过屈位Cobb角和,反映颈椎整体活动度;选取C3~C4、C4~C5、C5~C6三个水平的颈椎FSU过伸/过屈位Cobb角和表示FSU的节段性活动度。依据椎管狭窄等级(Ⅰ、Ⅱ、Ⅲ级),分别对该3个FSU活动度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级椎管狭窄病人的C4~C5、C5~C6椎间活动度大于C3~C4水平,其中C4~C5、与C3~C4水平间显示统计学差异。C4~C5、椎间活动度在Ⅲ级椎管狭窄时显著降低,与Ⅰ级、Ⅱ级有统计学意义。8例未显示Ⅲ级椎管狭窄病人与54例Ⅲ级椎管狭窄病人的椎体整体活动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FSU作为维持颈椎稳定性的基本单元,随着椎管狭窄程度的增加稳定性增加,但却以牺牲椎管空间为代价,出现椎管狭窄,联合应用动力位CR侧位片及MR检查在判定颈椎活动度与椎管狭窄程度间关系显示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测量T2弛豫时间定量评估颈椎间盘退变及年龄、节段相关变化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40名健康受试者进行了颈椎常规MRI和T2-mapping检查。对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并测量髓核的T2弛豫时间值(T2值)。结果颈椎间盘髓核T2值与Pfirrmann分级负相关(r=-0.64,P0.01)。不同Pfirrmann分级椎间盘的髓核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2,P0.01),各级间两两比较T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值鉴别Ⅰ级与Ⅱ级、Ⅱ级与Ⅲ级、Ⅲ级与Ⅳ级椎间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81和0.78(P0.05)。18~30岁组髓核T2值大于31~40岁组(P0.05)。18~30岁组不同解剖节段的髓核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1~40岁组不同解剖节段的髓核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测量T2弛豫时间值能量化评估颈椎间盘退变及其年龄、解剖节段相关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应作为评估颈椎间盘退变的补充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