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仲景用药法度严谨 ,配伍精当 ,且疗效卓著 ,故一部《伤寒杂病论》为后世崇奉为“医方之祖”。其16 8种用药 ,每一味药物的配伍都蕴涵深刻妙义 ,如牡蛎为临床常用药 ,性味咸、微寒 ,归肝、肾经。今人多以其潜镇、软坚、敛涩之功而治疗阳亢神扰、痰核结块及体虚滑脱诸症。然在张仲景方中 ,其配伍则更具匠心 ,兹据张仲景所论结合历代本草文献的有关阐释浅述于下 ,冀对开拓牡蛎的临床应用有所裨益。1 化解湿热牡蛎性微寒有清热之功 ,味咸有破溃之力 ,故适用于湿热互结之证。《注解伤寒论》曰 :”牡蛎……咸以泄水气。”《本草纲目》云其 :“…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有含茯苓的方剂进行统计和归纳,阐释茯苓与不同药物之间的配伍意义,且其作用机理亦存在一定的差别,从而为临床正确高效使用茯苓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古今配伍桔梗的方剂,除主要用于止咳平喘外,尚有提壶揭盖,载药上行,调理气机,升提宗气,宣肺布精,理气排脓等作用。本文仅对其代表方剂进行剖析,揭示桔梗的治疗范围与配伍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方中白术的配伍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白术与茯苓 《伤寒论》、《金匮要略》共有13方见此配伍。脾不转输所见的口渴而小便不利者多用之。如“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属水气内停而太阳经气不利之证,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加茯苓、白术便是健脾行水以利小便,其他如猪苓散、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等。若脾肾阳虚,水寒不化,茯苓、白术也在所必用,以固中土。如真武汤、附子汤等。  相似文献   

5.
桔梗为常用的止咳平喘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药主要含桔梗皂甙,具有袪痰,镇咳解热,抗炎,抗过敏,镇痛,抑制胃液分泌,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当支气管分泌物增多时,故有袪痰作用,实验证明,煎剂对小鼠确有镇咳作用;对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此外桔梗含皂甙有较  相似文献   

6.
周建锋  张沁园  曲夷 《天津中医药》2019,36(11):1079-1081
考察《伤寒杂病论》经方中配伍应用芍药的61首经方(56首原方,5首加减方)及126条相关条文。通过对经方剂量、比例、配伍、病位主症的分析,认为:经方中芍药为白芍;白芍并非补血药,其益阴补血的功效是通过配伍实现;经方中"分"为计量单位;芍药在丸散汤中的常见用量;经方中芍药主治的症状包括四肢挛急、腹痛、烦满、下利、小便不利等。与不同药物配伍,作用部位与症状随之变化,常见配伍有桂枝、附子、甘草、柴胡、黄芩、枳实、当归、茯苓等。  相似文献   

7.
桔梗远志配伍致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桔梗远志配伍致吐枣庄市山亭区桑村医院(277211)胡子水关键词桔梗;远志;配伍;副作用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0余年,在治疗咳喘病时,患者服药呕吐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者呕吐严重。如李某,女,55岁,1993年10月6日因咳嗽就诊。处方:陈皮、杏仁、桑皮...  相似文献   

8.
桔梗治肺而不止于肺:谈桔梗在方剂中的配伍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用桔梗治疗咳嗽痰多或咳痰不爽、胸膈痞闷、咽痛音哑等症,为医之常法。桔梗入肺经,具有开宣肺气、祛痰利咽的作用,故擅长于治疗肺经或肺脏疾患。正如张元素所云:“桔梗清肺气,利咽喉,其色白,故为肺部引经,与甘草同行,为舟楫之剂。”但是,有些处方中配伍桔...  相似文献   

9.
10.
《神农本草经·序例》将各种药物之配伍关系归纳为"有单行者,有相需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1]其论被后世医家及药物学家奉为圭臬。同时期医学家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融理法方药于一书之中,书中所创诸方,大多配伍严谨,疗效卓著,示以规矩,教以权变,后世尊为"经方"。深究仲景所创诸方,实已暗合《神农本草经》"七情"之论。余今不揣浅陋,略做探讨。  相似文献   

11.
经方历经筛选,有着确切的临床有效性和实用性,乃“方书之祖”,是后世方剂发展的典范,能集中反映中医治法及药性理论之精华,具有扎实的现代药理实验研究基础,而经方的配伍意义研究,对中医理论与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研究必要性,在此探讨经方配伍中调气法的应用,是探讨经方配伍意义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气机升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形式.气之在人,无所不至,气之燮和,疾无从生,病之由者,不离乎气,疗疾却病,贵在调气[1].  相似文献   

12.
考据《伤寒杂病论》中配伍应用吴茱萸的4首经方及相关的6段条文,总结出:1)吴茱萸在质地上具有颗粒小的特点,故在经方中以"升"作为计量单位,并通过漂洗,配伍生姜、甘草、大枣以减低毒性;2)吴茱萸在经方中原为生用,较炮制后的干品含水量大,这是原方药量大于现通行用量的重要原因;3)含吴茱萸经方均可治疼痛,或为"连年积冷""内有久寒",或为"落马坠车""曾经半产",可伴见有"干呕吐涎沫""冷肿上气"浊阴上逆之证,也有"下利(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等"瘀血在少腹"之证。寒气重者,需配伍生姜、干姜、附子、细辛、巴豆等温热药,瘀血阻滞者需配伍当归、芍药、牡丹皮等活血药;4)吴茱萸性偏温燥,病在血分者需配伍麦冬、阿胶、当归、芍药滋阴养血之品。  相似文献   

13.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本经》日:“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桂枝临床应用广泛,医圣张仲景治病就善于用桂枝,在《伤寒论》、《金匮要略》许多方剂中均有配伍,现将桂枝在经方中的配伍意义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方中桂枝的配伍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进 《中医杂志》2007,48(11):1043-1044
桂枝是一味十分重要的药物,其在经方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甘草。该药与不同的药物配伍,用于治疗多种病证,具有良好的疗效。经方中运用桂枝的经验十分丰富,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探讨该药的配伍规律,对于深入理解和运用经方颇有现实意义。1桂枝与甘草桂枝为温中之品,甘草甘缓补中,二药是仲景用药频次最高的两味药。《伤寒论》中用到甘草70次,桂枝41次;《金匮要略》中用到甘草76次,桂枝48次。从二药同用的情况来看,《伤寒论》、《金匮要略》共有57方。用桂枝时,桂、草同用的情况,《金匮要略》至少在六成以上,《伤寒论》更是高达九成以上。甘…  相似文献   

15.
角药是3种中药联合使用,系统配伍而成,如三足鼎立,互为犄角。角药介于中药与方剂之间,在方剂中起主要作用或辅助作用或独立成方,以达到减毒增效之目的。经方中蕴含着丰富的角药配伍知识,谨遵经旨,将其分为同类相须、异类相使、阴阳配伍、气血配伍、寒热并用、升降相因、开阖并施、散敛兼顾、润燥相随、攻补同施、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表里兼顾、气味配伍等14个方面,进行详实梳理,以期对深入挖掘经方配伍规律,指导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从《伤寒杂病论》原文入手,从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探寻相关经方中人参的运用规律。提出:(1)经方中人参的常用剂量为30~45g,其炮制方法接近于今之生晒参,但特性略有不同,故临床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参的种类;(2)含人参经方可用于治疗痞满、呕吐、发热、烦躁、疼痛等症;(3)人参可用于治疗很多类似实证表现的疾病,但其不虚而补的本质仍是虚则补之;(4)人参与生姜、甘草、大枣、半夏相配伍,补中降逆开结,常用于痞满、呕吐;与枳实、厚朴相伍,可相反相成,用于气滞兼气虚之证;与柴胡相伍时根据剂量不同可产生不同作用,配大量柴胡可和解少阳,配小剂量柴胡可升举阳气;与附子相伍常用治寒痛证,阴阳两虚时则常配生附子。  相似文献   

19.
桂枝-甘草是经方中常用的配伍组合,本文从配伍环境的角度出发,探讨该组合的配伍规律。研究认为二者配伍表现出表里相别.益气温阳有异。三焦堪殊等基本特点,而这三个特点与配伍的内外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苦杏仁、桔梗及其配伍的祛痰作用,并确定其最佳配伍比例。方法将动物分为苦杏仁组、桔梗组以及不同配伍比例组。从大鼠气管插入毛细管,记录气管的排痰量;制备脂多糖致大鼠肺黏液高分泌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泡灌洗液(BLA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采用阿辛蓝-过碘酸雪夫染色(AB-PAS),镜下检测杯状细胞分泌黏蛋白,采用PV-6000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镜下和定量检测肺气道上皮细胞MUC5AC蛋白的表达。结果苦杏仁、桔梗及其配伍均能显著增加大鼠痰液分泌量(P<0.05或P<0.01);显著减轻脂多糖致大鼠肺黏液高分泌模型的气道上皮损伤,减少肺间质内炎症细胞浸润,降低黏蛋白的分泌,下调MUC5AC黏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显著抑制BLAF中TNF-α和IL-8升高(P<0.05或P<0.01);配伍组上述作用不同程度地强于苦杏仁组或桔梗组,以1∶2配伍组作用最强。结论苦杏仁和桔梗有配伍增效作用,最佳配伍比例为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