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整合素是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作用的主要因子。血管生成中,整合素通过调节内皮细胞的粘附和迁移能力参与血管管腔的形成和血管网络构建。细胞外基质是整合素的配体,胶原和层粘连蛋白的沉积形成新的血管管腔。Αvβ3整合素的单克隆抗体和环RGD能抑制血管生成,有望成为抗肿瘤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2.
整合素与血管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合素是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作用的主要因子。血管生成中,整合素通过调节内皮细胞的粘附和迁移能力参与血管管腔的形成和血管肉络构建。细胞外基质是整合素的配体,胶原和层粘连蛋白的沉积形成新的血管管腔。αvβ3整合素的单克隆抗体和环RGD能抑制血管生成,有望成为抗肿瘤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3.
整合素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细胞——基质或细胞-细胞间粘附的破坏通常会激活细胞自杀性程序,导致细胞凋亡。由于整合素介导细胞细胞外基质以及细胞间的粘附,负责细胞内、外信号的传递,因此整合素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整合素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细胞 -细胞之间以及细胞 -细胞外基质蛋白之间的正常粘附是细胞生长 ,分化以及迁移的基础 ,负责细胞内、外信号的传递 ,也是心血管系统所有组成成分维持功能正常的前提条件。因此 ,粘附功能异常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也起着关键作用。目前为止 ,总共有 6个粘附分子家族 ,整合素 (integrin)是细胞表面介导细胞 -细胞间以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作用的粘附分子之一 ,与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 ,是细胞信息传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合素在维持血管正常结构和血管壁的通透性 ,防止血小板沉积和血栓形成 ,促进创伤愈合 ,以及…  相似文献   

5.
整合素(Integrins)是一类广泛存在的细胞表面粘附受体,介导细胞-细胞及细胞-细胞外基质的粘附和细胞内外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侧支血管生成过程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及细胞外基质对其表达的调节。方法:结扎大鼠股动脉,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侧支血管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并在体外实验中检测不同细胞外基质成分对整合素αVβ3表达的影响。结果:侧支血管整合素αvβ3表达明显增强,为正常血管的3.47倍;种植在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上的血管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最高,层粘连蛋白(laminin,LN)上次之,三维Matrigel基膜成分胶里最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相对于正常血管,侧支血管生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显著上调;不同细胞外基质成分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整合素αvβ3表达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7.
整合素激活FAK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合素是一类重要的细胞表面受体家族,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整合素在胞内外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FAK是整合素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关键酪氨酸激酶,整合素、FAK及细胞骨架蛋白共聚于焦点粘附物上,使FAK自身磷酸化而激活,FAK激活后,其磷酸化的Tyr397与Src家族激酶结合,通过形成FAK/Src复合物而引起Paxillin和Cas磷酸化,后二者通过接头蛋白Crk和Grb2激活Ras途径的下游激酶MAPK,通过MAPK改变细胞行为。本文综述了FAK在整合素信号传导中的生物学作用,即介导细胞在ECM上的粘附和迁移,调节细胞增殖和存活等。  相似文献   

8.
整合素形成了一个大的蛋白家族 ,主要介导细胞 -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整合素除了熟知的参与粘附功能外 ,还可通过独特的信号转导途径 ,影响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以及运动。而细胞生理过程的失调常常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单核/巨噬细胞在血管生成和侧枝血管生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 管生成 (Angiogenesis)是指毛细血管的增生和发芽 ,即血管形成 ,包括基质溶解、细胞转移、粘附、增生和管腔形成 ;侧枝血管生长 (CollateralVesselGrowth)是指已有的连接侧枝动脉的微动脉原位增生形成肌型动脉 ,或者原有的侧枝血管形成。虽然毛细血管的形成可缓解缺血组织的灌注不足 ,但只有侧枝动脉能提供足够的血液到缺血区[1] 。在缺血区二种血管生长方式都存在 ,在不同的部位和条件常以一种生长方式为主[1,2 ] 。单核细胞系统的细胞在成人主要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骨髓中的髓样干细胞受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辛二酰苯胺氧肟酸(SAH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对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CCK-8法检测SAHA对HUVEC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TM小室法、基质胶体外成管实验、Western blot法、基质胶体内血管生成实验分别观察15μmol/L SAHA处理HUVEC 48 h后HUVEC迁移能力的变化;HUVEC在基质胶上形成管腔样结构的能力;HUVEC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小鼠体内基质胶栓中新生血管的数量。结果 SAHA能够抑制HUVEC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较,SAHA处理组迁移过膜的HUVEC细胞数明显降低;HUVEC形成的管腔样结构SAHA处理组明显少于对照组;SAHA抑制HUVEC中VEGF相关信号通路;SAHA处理后小鼠体内的基质胶栓中新生的血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SAHA能够抑制HUVEC增殖及体内外血管形成能力,并且其可能机制是SAHA阻断了VEGF相关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1.
肿瘤坏死因子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粘附移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0633)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在细胞外基质上的粘附移行作用。以及在此过程中整合素分子的表达情况。方法:借助细胞粘附实验和移行实验研究TNF-α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在细胞外基质上的粘附和移行,以及整合素抗体封闭后对细胞的影响。TNF-α对细胞表面整合素的表达调节经免疫荧光染色后由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TNF-α可以明显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在Ⅳ型胶原、层粘蛋白、纤维连接蛋白上的粘附移行。抗体封闭实验表明整合素β1、α2、α5亚基参与细胞的粘附,在细胞移行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α亚基而非β亚基,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TNF-α可上调晶状体上皮细胞中整合素的表达。结论:胶原、层粘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是晶状体囊的主要成分。肿瘤坏死因子α促进晶状体上  相似文献   

12.
肿瘤血管生成不仅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 ,而且在肿瘤病理分级、治疗和预后判断上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研究表明 ,细胞粘附分子介导的细胞粘附行为异常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有重要作用。近年 ,随着免疫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肿瘤血管生成及抗血管生成逐渐成为肿瘤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细胞粘附分子与血管生成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关注〔1〕。现就其中整合素家族在肿瘤血管生成及抗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1 整合素分子的基本结构整合素家族 (integrinfamily)为细胞粘附分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 ,是一组广泛分布于细…  相似文献   

13.
细胞只有与基质粘着后才能进行扩展与迁移,位于细胞膜上通过整合素将胞外的基质分子与细胞内的骨架蛋白连接起来形成的大分子物质称为焦点粘附物.它在细胞的迁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细胞的迁移对于胚胎发育、炎症发生、伤口愈合、肿瘤形成与转移等事件的发生是必须的.另外,焦点粘附物在静止的成纤维细胞中以一定的速度向细胞中心线性运动,其运动的变化反映出细胞周期、细胞代谢活性及局部基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整合素及其信号传递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合素 (Integrin)是一种分布在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 ,属粘附分子家族 ,为细胞外基质 (ECM)主要的受体 ,通过粘附蛋白配体介导细胞 ECM或细胞 细胞间粘附及细胞内外信号传递。在肝脏中可被诱导表达。整合素介导的肝脏星状细胞 (HSC) ECM间相互作用对HSC激活过程及HSC功能起重要作用。整合素参与肝纤维化的病理过程 ,已成为干预肝纤维化中的靶位点。  相似文献   

15.
常恒 《医学信息》2001,14(3):180-181
肿瘤转移是抗癌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 ,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包括以下步骤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细胞外基质 (ECM)粘附 ;合成 ,释放多种蛋白水解酶降解所粘附的组织 ;肿瘤细胞向纵深或远处运动 ;着床的瘤细胞释放多种因子促进新生血管形成 ;逃避宿主免疫攻击得以生存增殖 〔1 ,2〕。近年来 ,有关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较多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抗肿瘤 ,侵袭转移的研究现况作以综述。1 抗细胞粘附方面的研究肿瘤细胞与周围组织细胞粘附是侵袭和转移的前提条件。目前认为 ,在粘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有整合素 (inte-gri…  相似文献   

16.
粘附分子与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粘附分子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相互作用的糖蛋白分子,在各种实验性肾炎模型,ICAM-1和VCAM-1表达增强,应用抗ICAM-1和VCAM-1单克隆抗体,可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抑制白细胞与肾实质细胞的粘附、阻止蛋白尿的发展。另外,在系膜增殖性肾炎,细胞外基质增加的同时,整合素表达增强,提示肾炎的系膜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增加与整合素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粒(PMP)通过单核细胞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制备人PMP,采用基质胶栓实验检测PMP对体内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在体外常氧和缺氧条件下,使PMP与人单核细胞系THP-1结合,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水平,RT-qPCR检测THP-1细胞VEGF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的表达,转录活性实验检测THP-1细胞HIF-1α的转录活性;利用共培养系统检测PMP与THP-1细胞相互作用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体外管腔形成的影响。结果:PMP诱导在体基质胶栓表面形成新生血管,HIF-1α选择性抑制剂chetomin可明显减弱该效应(P0.01)。在常氧和缺氧条件下,PMP均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THP-1细胞表达和释放VEGF,上调HIF-1αmRNA的表达并增强其转录活性;阻断PMP与THP-1细胞的相互作用可以抑制THP-1细胞HIF-1α的转录活性以及VEGF的生成。PMP激活的单核细胞可促进HUVECs在体外基质胶上形成管腔,chetomin干预导致管腔的数量明显减少。结论:PMP通过激活单核细胞的HIF-1α诱导其释放VEGF,导致新生血管的形成,这可能是PMP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生成的一种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肾小管上皮细胞与基底膜的正常连接(粘附作用)主要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的整合素(Integrin)分子介导,研究表明:肾脏缺血再灌注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的整合素分子会发生变化,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脱落,这些脱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细胞碎片在管腔内形成堆积物,并引起小管腔梗阻。本文得用微管吸吮技术(Micropipetteaspirationtechnioue)定量测定模拟缺血缺氧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与基底膜(Matrigel)的粘附特性。材料与方法肾小管上皮细胞由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泌尿外科进行原代培养及传代,取第8代细胞分别加入培养瓶和一种…  相似文献   

19.
CTGF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 )可促进细胞的粘附、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形成 ,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高血压、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β3整合素表达的影响及β3整合素在PDGF促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粘附、迁移和增殖中的作用。方法:用抗β3整合素胞外域抗体封闭VSMCβ3整合素后,通过-TdR掺入、细胞粘附、细胞迁移分析及RT-PCR等方法,检测PDGF对β3整合素表达及对VSMC粘附、迁移和增殖的影响。结果:阻断β3整合素与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相互作用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PDGF刺激的VSMC增殖,使-TdR掺入率降低39%;在β3整合素抗体浓度为10mg/L时,PDGF引发的细胞粘附和迁移受到显著抑制(P<0.05);PDGF作用于VSMC6h,β3整合素基因表达活性达到峰值,比对照细胞高87%。结论:PDGF可显著诱导β3整合素在VSMC中表达;β3整合素与ECM蛋白相互作用在PDGF促VSMC粘附、迁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