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周××,男,56岁。1978年12月28日诊。喘促七年,每遇冬春加重,5天前复发。症见:喘促,声音低微,食欲不振,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四肢不温,大便溏,小便清长且  相似文献   

2.
一、阳和汤治虚喘李××,女,53岁。1982年12月12日入院,住院号8300026。据述喘已五年,每逢严寒季节频发不休,近十天因冒寒奔驰,诱发宿疾,喘坐不得卧,乃入院治疗,经服氨茶碱、激素和中药小青龙汤数  相似文献   

3.
验案二则     
子时顽喘案李××,男,77岁。1984年6月20日就诊。患喘痰20余年,每逢气交喘病加重,83年4月转为子夜暴喘,每发半小时乃缓解。近月喘疾复发,经中西医治疗无效故来我院就诊。现症:子夜喘促鼻煽,头汗淋漓,胸闷气短欲绝,倚息不能卧,周身浮肿,下肢尤甚,膝下肿硬而疼痛,纳食尚可。舌正常,苔白腻,脉  相似文献   

4.
哮喘病因归纳起来不外邪实正虚两途。有邪者为实,无邪者属虚。张景岳曰:“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近年来,我们对虚症哮喘的患者,经用益肺纳肾法治疗,疗效颇为满意。兹介绍如下:病例一、吴××女51岁 1976年10月15日初诊。患者自诉哮喘病已四年。始起子一次急性吏气管炎发作后,即断续反复发作。在×院诊为支气管哮喘。近来病情有所增加,喘甚时夜不能平卧,气急,胸闷,上楼更感加剧。痰少呈丝状,患者形体较肥胖,  相似文献   

5.
患儿马××,男,9个月,病历号43700,1963年11月22日初诊。因高烧喘憋2天,半日来喘促气急,哭闹,呕吐,面色青紫3小时许,于11月20日到×院就诊,留住观察。检查:体温37.6~40.3℃,心率144次/分,呼吸48次/分;血象;红细胞38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15900/立方毫米。11月21日仍嗜睡,面苍白,气喘加剧,肺部闻及中小湿罗音加重;肝大,右肋下6厘米,质中边钝;胸透:支气管肺炎,右下较重。诊断:  相似文献   

6.
保元汤加味治疗喘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元汤载自《博爱心鉴》,由黄芪、人参、甘草、肉桂组成。余以此方加味治疗虚喘数十例,收效满意。试举验案两则如下:徐×,女,54岁。1983年2月8日诊。患咳嗽、喘促20余载,每遇冬春尤甚。3天前复  相似文献   

7.
虚喘治验     
叶××,女,35岁。1989年4月25日诊。七年前初夏某日,产后半月余,忽降雷雨,急奔晒台收起衣服,自此引发病喘。每年立夏即发,立秋则自然平息,多方求医服中西  相似文献   

8.
顾××,女,42岁,启东县新义乡农民,1987年1月13日初诊。自幼哮喘,四季发作,秋深更重,伴发湿疹,痒甚则喘减,痒止则喘加。此乃风湿郁于肌腠,由湿生痰,痰阻膈间,外感非时之邪,或劳倦过度则发,但迭进化痰平喘,如石投水。细究病因,乃湿毒  相似文献   

9.
覃××,男,70岁。1986年4月6日诊。其时掌跖皮肤粗糙皲裂,伴虫蚀样皮损已三年余。自述素有喘疾,曾于1986年3月自服鹿胶四两,不久即感背寒如掌大。之后,掌跖  相似文献   

10.
顽喘治验2则     
喘大凡有虚实之分,而顽喘多属虚喘之范畴。近7年来,笔者依据《景岳全书·喘促》篇“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之理论,采用急则补肾平喘为主,收效颇佳,举隅如下: 例1:禤×,男,11岁。因喘咳反复发作4年,加剧3天,于1986年11月6日就诊。其父代诉:4年前某夜,患儿咳喘突发,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烦躁  相似文献   

11.
向×,女,74岁。1987年3月24日诊。咳喘十余年,遇凉即发,今冬因受凉又作,咳喘甚剧,在某院住院治疗三日,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等,咳嗽有所减轻,但喘促如故。刻诊喘促不已,动则更  相似文献   

12.
[哮喘危症]王××,女,53岁,已婚,市麻纺厂工人。住院号30108。因哮喘再次复发加重四天,于1986年1月28日住进市人民医院。罹患哮喘病30年,近年咳喘不止,时轻时重,两月前住该院治疗,于1月10日症状减轻出院,出院后3天周身出现散在皮疹,在家服氟美松、麦迪霉素、氯喘片,四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咳喘加重,用药未见好转再次入院。  相似文献   

13.
麻疹急症     
《新中医》1973,(5)
一、麻疹并发肺炎马××,男,6个月,住全安公社××大队,1972年5月18日由其母抱来诊治。患孩麻疹出齐四天后,仍高热不退(体温39.5℃),咳嗽频频,呼吸喘促,鼻翼搧动,痰鸣,口渴烦躁,舌红苔黄,脉数,指纹紫红达三关。分析:从麻疹的疹前、出疹、恢复三个时  相似文献   

14.
<正> 汤××,女,38岁,五莲县农民。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五日就诊。患者自一九七九年二月以来,每于月经来潮前一至二天突然喘促气短,难以入寐,伴腰腿酸软无力,口渴舌燥。经净喘已,月月如此。当地医院诊为“月经过敏性哮喘”,认为只有绝经,哮喘方能休止。病人忧虑悲观。诊其脉细弱,舌苔少而干。基于  相似文献   

15.
喘证     
刘××,男,4岁。咳喘已及年余。痰浊粘稠,不易咯出,早晚喘甚。胃纳呆钝,形体消瘦,动则汗出。神萎不振,烦躁不安。喘则口唇青紫,端坐呼吸。胸呈桶状,并有鸡胸。面部红丝缕缕。大便干燥,二日一行。手心灼热,小便略黄。肺部听诊闻及散在性湿罗音。舌质淡,根部苔腻。脉细而数。指纹透气关。曾在××医院诊治,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右下肺不张”等,肌注青、链霉素,口服四环素及小儿牛黄散,均未收效。乃于1978年3月28日来我院就诊。四诊合参,病属痰热内结,肺失宣肃,并兼气阴两虚,治拟清补兼施,半调半补。  相似文献   

16.
房×,女,58岁。住院号:1778。1987年12月19日诊。咳喘反复发作二十年,加重伴全身浮肿两周。症见咳喘痰白,胸闷心悸不能平卧,动则喘甚,畏寒肢重,周身浮肿,小便量少,大便  相似文献   

17.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具有峻下热结之功,笔者运用此方,或随证加味,治疗神昏谵语、晕厥、喘促、腹痛等急重证,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选临床验案四则,介绍如下。例一神昏谵语案茅××、女、32岁、农民,1986年4月18日就诊。神昏谵语,阵作两日,便秘已旬,烦躁不  相似文献   

18.
痰饮治验     
李××,男,52岁,工人,1986年12月10日初诊。20天来,气喘,心悸,胃脘胀满、按之硬痛,小便不利。近5天诸证加剧,每晚需吸氧气以缓解喘急,并肌注速尿以减轻脘腹(月真)胀。刻诊:面色薰黑,形体消瘦,喘促难以平卧,胃脘至右胁下隆起,触之硬痛,小便量极少,大便溏  相似文献   

19.
宋××,女,46岁。1990年4月25日诊。喘息月余,经西药平喘及抗菌治疗无效。刻诊;每日约清晨5时即暴喘,情急无措,以手指狠掐天突穴处似稍缓解,历一时许则平复如常人。病经月余,精神紧张,夜  相似文献   

20.
西安名老中医午雪峤临证四十载,有丰富的经验,现整理医案三则.供同道参考。一、马脾风李×女3岁初诊:1980年10月27日发热咳喘三日,曾在××医院诊为肺炎,肌注青霉素、口服中药无效求治于午老。刻诊:高热不退,咳嗽喘促,痰多,鼻搧,咳甚则欲呕,口渴汗出,大便干,小便黄,脉浮数,舌尖红苔中根部腻。辨证:温邪犯肺,肺气失宣,肃降无权,此风热闭肺之征也。宜解表清热,宣肺平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